沈鱼不知道的是, 他们兄妹三人走出邮局之后,有个工作人员盯着他们的背影看了好久,看得其他同事都觉得奇怪了。
“小芳, 看啥呢?”邮局的吕大姐忙完手上的活, 看见年轻的同事何小芳盯着大门口看,不由问道。
何小芳神情恍惚似有心事,含糊其辞:“没啥……”
一个挎着邮包正在装信的男同志,有些酸溜溜道:“现在的年轻人,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打个电话打那么长时间,哪有那么多话好说。”
他进来装信就在打电话,他都快装完了, 这人还在打。
吕大姐翻了个白眼:“你管人家打不打电话,又没用你的钱。”
“小芳,刚那后生, 不是咱本地的吧, 我就没见过听说过谁家有这么精神的小伙子。”吕大姐好奇地问。
何小芳点头道:“电话是往首都打的,听口音也不像咱本地人。”
吕大姐咂咂嘴, 忍不住又说一遍:“长得真俊,不知道谁家的亲戚。”
何小芳犹豫了一会儿, 等刚才那个说酸话的邮递员离开之后,才凑到吕大姐身边, 神秘兮兮道:“吕姐, 我可能晓得那是谁家亲戚。”
吕大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说得是谁, 被勾起好奇心:“谁家的?你认识?”
何小芳说:“你还记得去年咱邮局有个老爷子打电话,说他孙儿给能给介绍工作,去城里当工人, 一招招五十个不?”
吕大姐当即道:“这咋可能不记得。”
那天她和何小芳还把这事当笑话讲给其他同事听,结果让领导给听见了,领导还批评她们,说发现骗子应该及时上报,免得害了当地老百姓。
没想到,招工这事竟然是真的!
谁家还没几个在村里住的亲戚,如果说一开始还心存疑虑,过年的时候有些女工舍不得加班费留在工厂加班,还有一部分回来过年,手里拿的钱总是真的。
她们还讲了在工厂做工的经历,把人都给听傻了,后来再有招工信息,她们这些有正式工作的人都有些心动。
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呢,她们在邮局工作,算好单位了,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钱。
要不是舍不得铁饭碗,非得去试一试。
现在虽然不招工了,但这事实在让她们印象深刻,吕大姐不可能不记得。
“咋?刚那俊后生,是沈家亲戚?”吕大姐不由问。
因为招工的事,沈家可出大名了,听说还有镇上领导去慰问过,不知道说了什么,后来又没声了。
何小芳用力点头,咽了口口水,一脸挣扎:“大姐,我觉得,刚那个好像就是沈家那个出息的孙子。”
沈老爷子打电话的时候是她帮着拨的,后来她们当笑话说,她还记得沈家的孩子好像叫猫儿?
刚才那个小女孩儿,喊的就是“猫儿哥哥”!
吕大姐傻了:“真的啊?”
她见到沈家的凤凰儿了?
“真的!”何小芳把自己的推论告诉她,盯着吕大姐等她说话:“你觉得是不是?”
吕大姐一抚掌:“哎呀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是,咱这乡下地方,哪有那样的俊的后生。”
好听的话她说不出来,总之就是跟镇上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一样。
吕大姐好后悔:“早知道刚才应该多看几眼。”
她一把年纪了,虽然觉得人家年轻人长得俊,怕把人家看不好意思了,就忙自己工作去了,谁想到竟然是这么个人物。
“还有个事……”
何小芳吭吭哧哧,把吕大姐急坏了:“啥事你倒是说啊!”
何小芳说:“吕姐,你跟李校长是亲戚是吧?”
镇上一共就两所学校,小学校长姓窦,李校长自然是镇中校长,随便问镇上哪个,哪个都知道。
“是啊,他老婆是我表姐,咋地了?”
“好事啊!”何小芳高兴道:“刚才沈家那位,说要给学校捐钱。”
“真的?”
“真的,这有什么好说假话的。”何小芳曾经也是镇中的学生,对老校长心怀感激。
“我亲耳听见的,说要给学校捐钱,他那妹子,还说让他捐粉笔,捐十一盒。”何小芳说。
“那可真不错。”吕大姐高兴道。
两人都不觉得捐十一盒粉笔少了或者怎么样,不要钱的还嫌弃啥啊?十一盒粉笔加起来也要将近十块钱,她们好几天工资呢。
镇子小,住的近,亲戚们之间串门,溜个弯就到了。
下班之后,吕大姐想起今天听到的消息,吃完饭就溜达到她表姐家去了。
李校长家饭晚一点儿,这会儿还正在吃,校长老婆看见妹子过来,还挺高兴,连忙招呼她,问她吃饭没,没吃一起吃点儿。
“吃过了吃过了,姐你别忙,我今儿听了个好消息,来跟姐夫说说。”
李校长是个清瘦的中年人,听见姨妹子这么说,不由问:“啥好消息?”
“有人要给你们学校捐粉笔!”
李校长笑起来:“又遇到好心人了。”
确实是个好消息,他们学校的教学用品,课桌板凳、书本、教案本、粉笔、黑板擦等等,上头会拨一部分物资下来。
但是这些东西不可能永远不损耗,坏了想再申请新的,那就难了。
桌椅坏了修修还能将就着用,黑板擦用不了了,裁点儿碎布当抹布一样能擦黑板,就是得勤换洗。
粉笔就真没办法了,老师要上课,不可能不用粉笔,这个是怎么都省不了的。每学期发下来的根本不够用,为这个事,他不知道往县里跑了多少回。
多跑几次,批几盒,能支持一段时间,用完了他再去跑。
偶尔有人往学校捐粉笔,大家伙儿都高兴,哪有嫌粉笔多的。
校长媳妇儿也知道自家男人的烦心事,跟着高兴:“娟儿,晓得捐多少盒不?”
李校长皱眉道:“问这个干啥,人家有这个心,哪怕只给几根,我也高兴。”
“这回可不少嘞!”吕娟忙道:“应该有十一盒,我觉着,搞不好还能更多。”
沈家那孩子,打个电话就扔了十几块钱,够买二十多盒粉笔了,一看就是不缺钱的,说不定会给凑个整数。
“真好。”校长媳妇笑开了花。
李校长也觉得是好事,这还没开学,下学期多十几盒粉笔储备,一个班能分半盒呢。
“娟儿,谢你跑这一趟,这事儿咱先别往外头说了,万一人家有难处不想捐了,闹得不好看。”李校长到底想得多些,叮嘱了一句。
“欸,晓得!”吕娟先应下来,然后跟表姐表姐夫讲起这回的捐款人,她觉得这次捐款,黄不了!
这是后话,沈鱼怎么也想不到和虎妞两句闲谈会传得这么广。
出了邮局,他们直奔供销社,镇上还有一些其他商店,开店的一般都是自家临街的房子,一半住一半开辟出来当店铺。
卖吃食早点的也有,小摊子更多。
据虎妞说,学校门口就有卖包子馒头油条,卖煮鸡蛋,卖麦芽糖的小摊子。
说着说着就流口水了,不知道在馋什么。
进了供销社,沈鱼履行承诺:“想要什么自己去拿,我请客。”
虎妞欢呼一声,直奔卖糖的柜台,被沈鱼一把薅住后领:“不给你买糖,换牙忘记了?”
虎妞:“……”噘嘴。
“你怎么不动?”沈鱼催促董三林,这两人一人太积极,一人站着不动,真有意思。
“我不要。”董三林尴尬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他哪好意思让沈鱼给他花钱买东西。
“必须要,我说话算话,你是不是不给我面子?”
沈鱼脸色一沉,把董三林吓住了,结结巴巴道:“没、没有,没不给你面、面子……”
“那你还站着干什么?”沈鱼凶巴巴道。
路过的客人看稀奇一样多看了他们几眼,长见识了,还有非要请客买东西的人。
董三林磨磨蹭蹭去拿了一本作业本:“我、我要这个行不……”
沈鱼扫了一眼,就是普普通通的作业本。
“这个多少钱?”沈鱼问售货员。
“一毛钱。”
沈鱼:“……”
扭头问董三林:“咱们家几个在上学的?”
董三林老老实实算了一遍:“二伯家的桃丫、四叔家的壮壮,虎妞、庆山哥家的小涛,还有我,没了。”
沈壮是虎妞的亲哥哥,十一岁,去他外婆家走亲戚了,至于为什么没带虎妞,奶奶没跟沈鱼说。
但听老太太话音,沈鱼大概知道一点儿,无非是虎妞外婆重男轻女,更喜欢外孙,虎妞在上坎子村当着女大王呢,才不去受气。
四叔沈安兴是几个兄弟中,除了沈鱼他爸孩子最少的,一儿一女,生完虎妞没多久,计划生育成了基本国策,抓得特别严,想生都不能生。
也就是说,沈家现在在读书的孩子有五个。
沈鱼探头看了眼:“你们都用这种作业本吗?”
售货员看沈鱼衣服虽然简单,但很是光鲜,手腕上还带着手表,连忙道:“我们这还有更好的本子,你看这种,这种硬壳笔记本多大气。”
沈鱼不为所动,作业本用那么厚的干什么,不过当笔记本的话,倒是可以。
“用得上吗?”
董三林头都差点儿摇下来了:“用不上!”
“不记笔记?”
“记……”声音弱弱的:“可以自己买大纸裁着用。”
他说的大纸沈鱼也看见了,老大一张的粗糙黄纸,还能摸到里面没有磨碎的稻草梗。
这个便宜,两分钱能买特别大一张,反正笔记本不用交给老师,自己裁个本子用线一缝也能用。
有些家里很穷的学生,作业本都是这种纸做的。
沈鱼表情一言难尽,家里应该不至于穷困到这个地步吧?
扫了眼表情窘迫的少年,沈鱼有点儿懂了,这孩子性格谨小慎微,大概不想多花钱,一直克扣自己。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