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国粹?书画一?终末(上)(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们知道个毛线!

中国传统的硬帆是挺好,取材方便,制造简单,操作容易,而且还可以逆风行船。

可硬帆缺点也不小:笨重,而且对风能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中式的传统硬帆一般都是用竹篾或者芦苇编织而成的,远比帆布制作的软帆笨重。而且由于升降系统简单,中式的硬帆只能全升全降,无法实现对帆面大小的调整。

当然,西式的软帆也不是一点缺点都没有:软帆的升降系统复杂,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要想操纵软帆,只能用人数堆。

不过,西式软帆的缺点,在陈祎这里也算不上问题:自己本就需要很多的海员,不需要人,自己怎么培养航海人才?

还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作业可以抄:后世的pla海军,就算有了三艘航母,都还建造了好几艘用于训练海军的风帆训练舰。

有了帆,接下来就是船了。

造船的木材,虽说不容易得到,可多花点钱,还是能弄到不少的。在海禁时代,真正麻烦的是建造船只。

造船可不只是将木头组装成船那么简单,需要有建造的场所,船坞;需要有配套的加工厂,以便处理造船的木材。

虽然陈祎已经定计准备往去台湾发展,可眼下台湾的局势却并不适合马上行动。

住在福建那一年多的时间里,陈祎并不是一直都在陪着黄慎,自己也经常外出体验一下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在这过程中,陈祎就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组织,天地会。

陈祎倒是不例外,国术之殇任务里,陈祎就曾接触过转型之后的天地会----洪门,自然清楚这个时代台湾是天地会的沃土。

虽然清庭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对台湾的统一,可实际上,依旧有很多反清复明的志士在活动。

而眼下正是天地会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期。陈祎也对天地会十分有好感,只不过,陈祎并不希望自己的造船事业,受到波及

合计了一阵子之后,陈祎决定先小批量地建造几十吨实验性质的飞剪船,而船坞也远在了海禁要求比较轻的江苏沿海。

选定了地点之后,陈祎开始雇人挖船坞。

这个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廉价的劳动力,钱家的船拉了一船粮食,就雇来上千号人。

而陈祎也没打算将船坞挖得很大,因此,船坞只用了两个多月就挖好了。

接下来是安装吊装设备,这个时代没有振华,陈祎也只能用类似于工程车的架子凑个一下,反正排水量几十吨的船,所需要的木料也不会太沉。

而就在船坞紧张施工的时候,陈祎也没闲着,设计图纸,研究建造工艺,闲暇之余,还得研究六分仪。

人不是机器,也不像信鸽,自带gps。

在六分仪发明之前,大多海船,航行都靠经验,黄金梅丽号上的娜美,就是这样的导航员。而有了六分仪之后,船员可以利用六分仪,定位自己的经纬度。

虽然六分仪是十八世纪中叶才出现的,可原理却涉及了三角函数。这样的玩意儿,在这样的时代,也就只有闲得弹疼的西方人才能研究出来。

而且,六分仪的使用,也需要跟三角函数配合使用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