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野史有记: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相比于观灯,傩舞就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图腾信仰,傩的意思是超自然的社会意识,是原始宗教观念的物质,又是民族心灵的对应物。
过大年吗,就要过得有中国味。所谓中国味就是要有民俗活动,这些年颇有些重视,但是城市里的庙会,一来商业味太浓,二来缺少原汁原味。
羊城也有新春傩舞,只是这种仪式延续至现代,受到都市文化的冲击,驱鬼逐疫的本来意义已经逐渐丧失了,傩舞也成了戴着面具表演的戏曲形式。即便是这样的与时俱进,城里的傩戏班也慢慢见到了颓式的迫进。
反倒是身处农村的陆坑傩从秦汉到现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没有文人士大夫的润色修改,依然保持了最典型、最完整的原生态舞蹈形态。
《陆坑古志》中记载:“陆坑的玩喜既载周礼,夏志鲁范,延今历三千余年,传递勿递。”
书力特意跑到陆坑来,就是为了挖掘这原汁原味的新年傩祭。书力的到来,让董老极为欣慰,不知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如今董老热心于村里的事务远甚于关心自己的董氏企业。
董老的江都书院里藏有一本清同治版《董氏族谱·乡傩记》,里面记载了傩祭活动的过程:“及至元宵后一日,灯烛辉煌,金鼓齐喧,诗歌互唱,手执铁链铮然有声,房室堂厅遍处驱逐,以除不祥,神威达旦,是夜寂然,鸡犬无声,乡人又名曰搜傩。”
“搜傩”这是傩祭活动的核心。正月十五夜至次日凌晨,全村热闹非凡,村民聚集傩神庙,舞傩者手执香火,垂首神前,念着傩咒,手舞足蹈逐疫求福。接着由“开山”、“判官”、“大鬼”一手执神链,一手持“香火诀”,快速冲出神庙,奔赴各家各户,潜入厅堂、内舍,挨家挨户驱疫逐鬼。
书力受到羊城傩舞的影响,开始是抱着看戏的想法而来。然而,入夜以后,跃入他眼帘的已经不仅仅是舞蹈,而是一场全村人人参与的民俗大戏,这是书力始料不及的。
陆坑村民对“傩”充满了敬畏和景仰。
午后,当傩戏班扬起一面写有“陆坑傩”的大旗走进入仰山庙戏台,沿途家家户户点香相迎,并燃放鞭炮。
“仰山庙戏台”,坐落于中巷东段的南侧,南近“翰林楼”,北靠“爵先祠”。其布局以东西纵向排列,东西两端分别为舞台和庙宇,中间为看场,四角亭位于庙堂之前,覆于看场之内,傩神面具就摆放在四角亭内,在演出之前要受人供奉一番。村民扶老携幼前来朝拜,各家各户拿来鞭炮鸣放。
在四角亭和庙堂之间为一南北走道,走道两端的戏院墙上相对辟有高大宽敞的拱门,供行人出入。
戏台包括舞台和看场,砖木结构。舞台为木构,看场鹅卵石铺地,可容纳观众上千人,南北两侧系木构看台。除戏台部分全系当代重建之物外,四角亭和庙宇为明末清初所建。四角亭为木质构架,颇重装饰,平面正方,圆柱落地,檐角起翘,顶覆灰瓦。亭内顶为天花和斗八藻井,枋下有雕花雀替,下层硬挑为鳌鱼造型的木雕,四角斜撑分别为圆雕“倒叠罗汉”的杂耍人物。庙宇为砖木结构,前墙正中辟双开门,直对四角亭,门前为麻条石铺成的三级台阶。庙宇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青砖铺地,石柱四方抹角,木质梁坊构架,上覆灰瓦。其后拖步间砌双层神坛,供放神像十余尊。庙宇装饰简单,古朴而不失庄严。
书力倒是见过大场面的,他在台下早早就架起了机器,一会拍拍村民的朝拜,一会拍拍演员们的准备活动。
仪式之后,傩舞表演才正式开始。
首先表演的是传统保留节目《开山》。《开山》的表演显得气势澎渤、古朴沉重。幕前是节奏明快的锣鼓点造成激昂热烈的火爆气氛,接着在沉重古朴的锣鼓声中,表演者上场,在变化多端而又有节律的锣鼓声中翩翩起舞,开天辟地,沉清宇宙。体现出先民们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随后是《雷公》的表演,就是舞者手持锤与凿,时而单脚蹦跳;时而四处敲击,其目的在于:祈祷风调雨顺。“雷公”舞在于屈膝下沉,含胸抱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圆、弯、勾”的动态中,追求一种神似,注重一种神韵,产生神秘凝重、威严壮观之感。
通过细致的观察,书力也强烈的感觉到了陆坑傩舞的特点。傩舞每一折段都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跳傩扮演的角色均为臆想中的神灵、鬼怪。神鬼在臆想中所做的动作当然超乎人间正常人的动作规律。因此,傩舞的姿势造型、动作规律都应体现宗教情绪的需要,力求以形达意,显示超凡者的神韵,从而达到拉开人与神鬼之间的距离。
如果就这样表演下去,书力这一天的工作也就在祥和中度过了。
但戏班大约表演了三四个节目后,演员们进入室内,再进行祭拜。随后便开始了挨门挨户的驱鬼活动。戴着傩神面具的各式“神仙”从仰山庙戏台出发,走家串户。一名“小鬼”手提香气四溢的药炉在前引路,每户人家都要燃放鞭炮接应,并在八仙桌上摆好糕点、热情招待,同时要送上一个红包。“神仙”们手持斩妖驱邪的铜板斧,在门上剁一下,以斩绝一年的孽根。大人小孩也会伸出脑壳,享受铜板斧轻轻一剁,以祛灾。主人还要接过药炉在家中各个房间游走一遍。
演员们在村中穿行时,要激烈奔跑,称之为《追王》。在追王的沿途,村民们拿来鞭炮,一串串相连,看到演员来了,同时点燃。顿时响声大作,硝烟弥漫,演员是在硝烟和火光中奔跑,颇为壮观。此时,全村的人都沿途观看,热闹非凡。
驱鬼逐疫、除灾呈祥,是人们在一年之初的良好愿望。
走家串户的驱鬼要持续到明天天明,随后又要返回到仰山庙戏台表演舞蹈节目。
书力跟着跑了半个村子,已然是累得不行了,好在以后的流程大同小异,两个文化站的后生接手晚上的拍摄,书力才得空下时间透了口气。
[..]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野史有记: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相比于观灯,傩舞就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图腾信仰,傩的意思是超自然的社会意识,是原始宗教观念的物质,又是民族心灵的对应物。
过大年吗,就要过得有中国味。所谓中国味就是要有民俗活动,这些年颇有些重视,但是城市里的庙会,一来商业味太浓,二来缺少原汁原味。
羊城也有新春傩舞,只是这种仪式延续至现代,受到都市文化的冲击,驱鬼逐疫的本来意义已经逐渐丧失了,傩舞也成了戴着面具表演的戏曲形式。即便是这样的与时俱进,城里的傩戏班也慢慢见到了颓式的迫进。
反倒是身处农村的陆坑傩从秦汉到现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没有文人士大夫的润色修改,依然保持了最典型、最完整的原生态舞蹈形态。
《陆坑古志》中记载:“陆坑的玩喜既载周礼,夏志鲁范,延今历三千余年,传递勿递。”
书力特意跑到陆坑来,就是为了挖掘这原汁原味的新年傩祭。书力的到来,让董老极为欣慰,不知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如今董老热心于村里的事务远甚于关心自己的董氏企业。
董老的江都书院里藏有一本清同治版《董氏族谱·乡傩记》,里面记载了傩祭活动的过程:“及至元宵后一日,灯烛辉煌,金鼓齐喧,诗歌互唱,手执铁链铮然有声,房室堂厅遍处驱逐,以除不祥,神威达旦,是夜寂然,鸡犬无声,乡人又名曰搜傩。”
“搜傩”这是傩祭活动的核心。正月十五夜至次日凌晨,全村热闹非凡,村民聚集傩神庙,舞傩者手执香火,垂首神前,念着傩咒,手舞足蹈逐疫求福。接着由“开山”、“判官”、“大鬼”一手执神链,一手持“香火诀”,快速冲出神庙,奔赴各家各户,潜入厅堂、内舍,挨家挨户驱疫逐鬼。
书力受到羊城傩舞的影响,开始是抱着看戏的想法而来。然而,入夜以后,跃入他眼帘的已经不仅仅是舞蹈,而是一场全村人人参与的民俗大戏,这是书力始料不及的。
陆坑村民对“傩”充满了敬畏和景仰。
午后,当傩戏班扬起一面写有“陆坑傩”的大旗走进入仰山庙戏台,沿途家家户户点香相迎,并燃放鞭炮。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