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她俩很是和谐,一个在抽象领域,郑丙春继续深入而刻苦的研读,好像比单身的时候更用功了;一个在具体领域,袁小秋每天在单位和家居地之间来回奔波,工作,买菜、做饭、洗碗、收拾家,只要来得及,她就把饭菜做好,做的丰富可口,使郑丙春尽可能少吃一次食堂。

他们就这样在不同的领域都各司其职,谁也不挑剔谁,一切都顺其自然,在对对方的细节问题上,他们好像都有着天然的大度。

当然,当双方需要照顾、体贴的时候,他们好像就有着天然的细腻。

当他们闲暇时,彼此继续进行语言的交流与游戏——谈心和娱乐,他们的确把汉语本身当作情感联系的纽带,每天除了日常交流的必要的表达、使用,闲暇的时候,还专门体验汉语的生机和活力,把舌头下的话语摆弄成江河湖泊,优美的象形意境使人流连忘返,就像他们谈恋爱时候一样,他们仍然是妙语连珠,嘴巴还是一如原先的勤快,感觉还是那么美好,这个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一种必备的常态了。

当然,需要沉默的时候,他们都自觉的把沉默当作是语言,同样很美丽的语言。

从语言的意义上说,他们就是靠母语的色彩和温情的力量走入了婚姻的城堡。但是“攻城容易守城难”,攻城需要的是快火候儿,守城需要的是慢火候儿;攻城需要的是浪漫,守城需要的是现实。

他们知道,婚姻的完成,毫不客气的促使人的一切都开始返璞归真:慢火候儿一点点的炜一锅生活的汤儿,生活将不再是诗意般的浪漫。需要勤快的、现实的语言感觉来添加适当的佐料。

他们一如既往,仍保持着语言,母语的热度,仍在进行着母语的游戏,当然这仍是适度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游戏。更不是那种游戏语言的状态。他们对母语的真诚是绝对认真的态度,把汉语当成自己最为亲密的朋友。

在结婚前是这样,在结婚后更是这样,而且还有了更为深刻而细腻的理解。

母语游戏中他们婚前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在他们走到婚姻殿堂里,还是继续担当大梁。在母语的熠熠生辉的光泽中,他们呢也都感觉到通体发光一样,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有母语在,就有他们的一切。

袁小秋对丈夫的抽象状况和成果有着极大的自豪感——通过有声无声的语言,让郑丙春明白无误的感觉到了,他内心感到了自豪,能继续成为老婆而不是恋人的偶像,这让郑丙春特别的满足。

而郑丙春则完全转向了语言学的视角,原来他对西方语言学转向理解的并不深刻,以为那只是语言学的东西,只是语言游戏,但是当你把这些东西注入道黑格尔的抽象哲学体系,他的主体意识学说才更为透明,也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认识世界的力度。

袁小秋加班儿,晚上,郑丙春都来接她回家。

路上,俩人就像是热恋中的小青年,袁小秋坐在自行车后座,如果心情好的话,心情支持的话,她双手亲热的抱住郑丙春,愉快的语言字句,就像是珍珠、玛瑙般的颗粒,语言在他们这里仍然具有撞击心扉的魅力和力量,然后可以起到严密加固婚姻城堡的作用。

一路上就是汉语的声音铺就的路面和铃声,真是让他俩享受不尽的温暖和力量。太美妙了。

袁小秋的新同事们对他俩的这个母语状态非常羡慕,说你俩哪儿来的那么多话题?说出的话怎么就那么美?我们怎么说不出来?我和我老公怎么到一块儿要么就是吵架,要么就是闭嘴,要么就是各看各的电视懒得搭理谁?

很多人结婚后的状态,不是吵架,就是闭嘴。谁还愿意进行语言游戏?谁还相信语言的表白?语言虽然很重要,他们也都承认,但是他们有时候而且是很多时候又确实感到语言的多余。

袁小秋只是笑笑,回答两个字:习惯。

后来有一天,当有女孩子再问她这个问题,她回答说:发烧。

再后来,当有人还是问她这个问题,她只是平淡的说:爱好。

发烧之后回归正常,自然是一种爱好,在习惯之上的爱好,这才是真正坚固的城堡。而发烧,总归需要抗生素来治疗一下。然后留下来的,是健康的语言、母语机体,就是这个爱好,自然的爱好了。

因此她把自己归位为汉语爱好者,她觉得她和丈夫都是,这是他们这场婚姻的最大的也是最美妙的收获,这是生活中的事情,而不是局外的事情。

我们爱好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但是我们最为挚爱的就是汉语。我们最为满意的称呼就是汉语爱好者。

没错儿,就是它了。

她太喜欢这个称呼了,就像她太喜欢“白妹”的称呼一样。

在她的宣传和带动下,她的朋友们,同事们,和她情况相仿的,都叫她白妹,而且也喜欢自己被称为白妹,像抚摸刚刚得到的一块儿上好的丝绸面料一样,抚摸“白妹”这个词汇,太舒服了,感觉。当有人称呼自己为“小姐”,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非跟你急不可。

三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她俩很是和谐,一个在抽象领域,郑丙春继续深入而刻苦的研读,好像比单身的时候更用功了;一个在具体领域,袁小秋每天在单位和家居地之间来回奔波,工作,买菜、做饭、洗碗、收拾家,只要来得及,她就把饭菜做好,做的丰富可口,使郑丙春尽可能少吃一次食堂。

他们就这样在不同的领域都各司其职,谁也不挑剔谁,一切都顺其自然,在对对方的细节问题上,他们好像都有着天然的大度。

当然,当双方需要照顾、体贴的时候,他们好像就有着天然的细腻。

当他们闲暇时,彼此继续进行语言的交流与游戏——谈心和娱乐,他们的确把汉语本身当作情感联系的纽带,每天除了日常交流的必要的表达、使用,闲暇的时候,还专门体验汉语的生机和活力,把舌头下的话语摆弄成江河湖泊,优美的象形意境使人流连忘返,就像他们谈恋爱时候一样,他们仍然是妙语连珠,嘴巴还是一如原先的勤快,感觉还是那么美好,这个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一种必备的常态了。

当然,需要沉默的时候,他们都自觉的把沉默当作是语言,同样很美丽的语言。

从语言的意义上说,他们就是靠母语的色彩和温情的力量走入了婚姻的城堡。但是“攻城容易守城难”,攻城需要的是快火候儿,守城需要的是慢火候儿;攻城需要的是浪漫,守城需要的是现实。

他们知道,婚姻的完成,毫不客气的促使人的一切都开始返璞归真:慢火候儿一点点的炜一锅生活的汤儿,生活将不再是诗意般的浪漫。需要勤快的、现实的语言感觉来添加适当的佐料。

他们一如既往,仍保持着语言,母语的热度,仍在进行着母语的游戏,当然这仍是适度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游戏。更不是那种游戏语言的状态。他们对母语的真诚是绝对认真的态度,把汉语当成自己最为亲密的朋友。

在结婚前是这样,在结婚后更是这样,而且还有了更为深刻而细腻的理解。

母语游戏中他们婚前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在他们走到婚姻殿堂里,还是继续担当大梁。在母语的熠熠生辉的光泽中,他们呢也都感觉到通体发光一样,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有母语在,就有他们的一切。

袁小秋对丈夫的抽象状况和成果有着极大的自豪感——通过有声无声的语言,让郑丙春明白无误的感觉到了,他内心感到了自豪,能继续成为老婆而不是恋人的偶像,这让郑丙春特别的满足。

而郑丙春则完全转向了语言学的视角,原来他对西方语言学转向理解的并不深刻,以为那只是语言学的东西,只是语言游戏,但是当你把这些东西注入道黑格尔的抽象哲学体系,他的主体意识学说才更为透明,也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认识世界的力度。

袁小秋加班儿,晚上,郑丙春都来接她回家。

路上,俩人就像是热恋中的小青年,袁小秋坐在自行车后座,如果心情好的话,心情支持的话,她双手亲热的抱住郑丙春,愉快的语言字句,就像是珍珠、玛瑙般的颗粒,语言在他们这里仍然具有撞击心扉的魅力和力量,然后可以起到严密加固婚姻城堡的作用。

一路上就是汉语的声音铺就的路面和铃声,真是让他俩享受不尽的温暖和力量。太美妙了。

袁小秋的新同事们对他俩的这个母语状态非常羡慕,说你俩哪儿来的那么多话题?说出的话怎么就那么美?我们怎么说不出来?我和我老公怎么到一块儿要么就是吵架,要么就是闭嘴,要么就是各看各的电视懒得搭理谁?

很多人结婚后的状态,不是吵架,就是闭嘴。谁还愿意进行语言游戏?谁还相信语言的表白?语言虽然很重要,他们也都承认,但是他们有时候而且是很多时候又确实感到语言的多余。

袁小秋只是笑笑,回答两个字:习惯。

后来有一天,当有女孩子再问她这个问题,她回答说:发烧。

再后来,当有人还是问她这个问题,她只是平淡的说:爱好。

发烧之后回归正常,自然是一种爱好,在习惯之上的爱好,这才是真正坚固的城堡。而发烧,总归需要抗生素来治疗一下。然后留下来的,是健康的语言、母语机体,就是这个爱好,自然的爱好了。

因此她把自己归位为汉语爱好者,她觉得她和丈夫都是,这是他们这场婚姻的最大的也是最美妙的收获,这是生活中的事情,而不是局外的事情。

我们爱好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但是我们最为挚爱的就是汉语。我们最为满意的称呼就是汉语爱好者。

没错儿,就是它了。

她太喜欢这个称呼了,就像她太喜欢“白妹”的称呼一样。

在她的宣传和带动下,她的朋友们,同事们,和她情况相仿的,都叫她白妹,而且也喜欢自己被称为白妹,像抚摸刚刚得到的一块儿上好的丝绸面料一样,抚摸“白妹”这个词汇,太舒服了,感觉。当有人称呼自己为“小姐”,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非跟你急不可。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