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个翻译存在很多种理解,比如: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再比如: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样就值得人尊敬了;又如: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但如果不失亲近,也等于宗。

恕我直言,这些翻译真是一个比一个的狗屁不通。

作为一个有职业操守的屁孩,我每次写《小屁孩问道孔夫子》之前都要再重新学习一遍,今天这一则可是耗了我大半天,“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一句话的各种理解把我整得头昏脑涨,所以一纯马不停蹄地查字义,才最终给理顺了。

首先,对比各个翻译版本,一纯总结出这九个字的一句话中出现了三个疑难字眼,占比30%,可谓是罕见,现在都给您标出来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由于文本年代久远,字义的发展变幻莫测,为了找到年代更贴近的字义,一纯先去看了北宋朱熹的章句集注——因,犹依也。宗,犹主也。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我对朱熹这个释义是比较满意的。

很多人批朱熹,不认同他的说法,这没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朱熹的一个优势:他拥有完全的古代人思维和生活。即便他和孔子也距离了一定年代,总归还是比今人和孔子的距离更小。

我们现代人理解《论语》会受到很多干扰,比如自身被潜移默化的西方思维,再比如现代汉语思维,又如现代生活方式和理念。

所以,为了更好地代入古人思维去理解《论语》,我们不妨看看孟子、程朱的注释,就算最终不认同,也能多储备一种看法嘛。

言归正传,我们有朱熹的释义做大致基底了,接下来就真刀真枪来查字的本义吧!

因,口中有大,“口”表示基本框架,“大”意为群体数量、规模的扩大,二者相结合表示一种“承袭式发展”,这是本义。

而根据古文的一般规律,前面“信”和“恭”都是动词的情况下,这里“因”也应该做动词理解,根据语境判断,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依靠”了。

至于前面提到的其他翻译版本,相信都是字义理解不同而形成的:

“施恩于人”之说按其解释是“因通恩”,但据我查证并无此义;

“姥姥、舅舅家,虽然比不上爷爷家”之说,按其解释是“因,读为姻。古代社会,最重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就是‘宗’。其次是婚姻关系,婚姻关系就是‘因’”。但却没有对释义进行论述,也无凭据,其可信性几乎为零。

亲,至也。这个字就含有紧密关系的意思,本来这个无需多言,只是我实在不明白为何有人解释为“原有的爱心”(这种翻译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也拿出来与大家说明。

宗,上宀下示,“宀”意为可以遮蔽的房屋,“示”乃“神”的本字,因此两者结合大致表示“在宗庙内祭祀祖先、神明”。

前文提到的其他翻译版本将“宗”翻译为“尊敬”。一纯查证发现,当“宗”做动词时,确实有“尊敬”的字义,但是,这个“宗”无论是什么词性,总有一种基本含义若“渊源、归宿”。再者,根据语境来看,“尊敬”其实并不切合语意。

综合上面的部分,我个人觉得有若的意思应该是:所依靠的人不失可亲近的,这样也算是有根基渊源了。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确实很重视宗族的承袭,只不过令一纯不解的是,为何有若要把这平常的一点放在这里强调呢?

是因为有若想要凑齐“朋友、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