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啊?童安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随性的生意人:

“那……老板,我能再冒昧问你几个问题吗?”

“你是在好奇我这葱油饼的来历吧?呵呵,过去买过我葱油饼的人,每个都在好奇。其实真要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来历,所以他们问起,我也不好解释。既然……看你这姑娘天天来我这儿辛苦蹲点了这么久,我就给你说个大概吧!”

老板边做着粢饭团,边娓娓向童安讲起了这粢饭团的来历和他自己的故事。

*

“哎呀,从哪里开始说起好呢?我呢,只算是四分之一个上海人。祖上最先就是靠做葱油饼起家的,从北方一直做到了南方,也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迁,慢慢地在口味上做了些改良,到了我父亲这辈,其实家族里已经逐渐改行不卖葱油饼了,当然了,祖传的配方,我们也都知道。

我爸啊,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做葱油饼这种体力活啊,他可是没什么兴趣的。不过我记得小时候,每当到了大节,又或者家里遇上了什么大喜事,父亲就会给我们几个孩子开炉做饼。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加上父亲母亲还有当时未过世的奶奶,家里一共是五口人,所以每次开炉,我父亲也就只做五个,不多,也不少。

那个年头,粮食短缺,想要再多做几个,恐怕材料也不够。炉子呢,也不一定是现在专卖葱油饼用的那种大炉,那时候条件都不好,我们也经常搬家,父亲每次做饼也大多是就地取材,有什么就用什么,所以每次做出来的味道啊,总会有些不一样,不过祖传的秘方在,魂还是丢不了的。”

“哦?怪不得,托我来买饼的朋友总说,你们家卖的葱油饼味道吃着就是有那么点儿不一样。”

“不一样吗?哈哈,怎么吃过我饼的人都这么说?我自己怎么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隔壁的饼店我偶尔也会去光顾,味道好像也差不多吧?不信,你等一下再到隔壁买两个饼试试?嘿嘿!”

啊!?这……

“哎呀,后来啊,这家里的老人都走了,姐姐呢也在外边有了自己的生活。想他们了,我就自己开炉做饼,还是五个。

我记得有一回啊,已经是深夜了,一个老头从我这店门前经过。他衣服穿得特别讲究,头上还戴了顶格子瓦盖帽,身上透着点酒气。他见我在这做饼,就从裤兜里掏出钱来,说:给我来两个饼。我看他的样子,一定是刚喝完酒,晚上觉得饿了,就让他买了两个。没想到,刚吃两口,他就连连称好,说我这饼是他吃过最好吃的,然后一下就把剩下的那三个也给买走了咯。

至此之后,每次我做饼,就先搁在这木桌上头,看看有没有路过的人来买,没有呢,我就自己吃了。”

“原来,这饼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故事……那,老板,‘阿郎’是您的名字吧?”

“嗯。我出生在中国的西南,母亲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我父亲结婚得晚,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从上海到了西南的乡下,我和姐姐就是在那里出生的。我和姐姐的名字,都是父母按照当地习惯给我们取的,全名有点儿长,里面就有这个‘郎’字。

八十年代那会儿,周润发不是有部电影叫《阿郎的故事》吗?讲赛车手的。回到上海后,我就把姓名改成了汉名,后面两个字就叫‘阿郎’,因为平常家里啊都是这么叫的,‘阿郎!吃饭咯!’,呵呵。

我呀,年轻时什么都做过。给人家洗过抽油烟机,跑过船,卖过酒,开过餐馆,还成立过自己的餐饮公司。日子一点一点地好起来,人呀,也开始变得浮躁自满了。九十年代末期那会儿,我曾经一天能在欧洲花个好几十万元,买衣服、去夜店,夜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