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子才说这个考官是今年补录主考官之一,别看长相不起眼,其实是翰林院里出来的,牛着呢。

不过那脾气不行,估计这回下来负责岁试又是被“下放”的。

经周子才这么一说,向南再看见这位小胡子大叔顿时就觉得那头顶都有个散发着墨香的光环。

入翰林被称为“点翰林”,可那真是光宗耀祖的事,比之考了状元都还要叫人羡慕,毕竟状元每一次科举都会有,能入翰林的人却不是每三年都能有。

周子才知道这么多向南也没想到别的,单纯就是去在这位小胡子主考官巡视的时候抓紧时间仰视了一回这个时代文人楷模,然后等着考卷发下来,向南就乖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抓紧时间审题。

先前苗大人跟他分析的邸报时事的时候就说过了,去岁江南洪涝北方干旱,导致粮食欠收,虽然向南所在的类似于现代四川的吴越郡没受多大影响,可对于大业朝来说还是受损严重的。

毕竟江南产水稻粮食,北方产棉花等物,都是两个重要的农业区域,受此自然灾害的影响,一直到今年大业内部经济发展都呈现一种无精打采的颓势。

苗大人觉得去年才发生了这件事,今年三月院试的时候很多人押题觉得策问会跟这个有关,结果猜错了,那么很可能七月补考的时候会用这个。

倒是不曾想还真叫苗大人给猜中了,可见苗大人做官十来年一直没有落下分析历年考卷还是有点收获的,却是叫向南捡了个大便宜。

今天一天的时间里除了一篇关于旱涝灾害为主题的策问以外,还有一篇杂文需要写,这就是俗称的大作文小作文。

杂文没有限制,自己选个主题自由发挥即可,一般人都会选择一篇能够尽显本身才华的一方面来写杂文。

向南想了想没想出啥,总不能写一篇动力方面的理论与实验过程上去吧?所以向南十分宽心的暂且将杂文搁置在一边,拿了草稿纸先罗列了一些自己要写的要点。

这就跟高中地理考试一样,提起旱涝自然灾害,首先就要抓住几个给分点,然后再补充说明拓展一下。

不过好歹这几个月读书背书还是有了那么点进步,向南好歹知道要尽量让自己的遣词能更有内涵高雅一点,不要全篇小白文。

事实上堵不如疏什么的,这种事古代治水的人早就知道了,像是大工程的改道分支之类的,至于定期清理河堤淤沙,这个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了。

向南挑挑拣拣,最后选出一些能用的,又思索着这个世界比较有名的跟治水有关的历史事件,到时候写上去分析一番点出优缺点列出补全之策……

大致性写了一篇白文底稿,向南又转而开始考虑其旱灾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在古代真的是十分难以解决的,毕竟现代还有人工降雨南水北调之类的,古代要修一条横跨南北的运河,那工程量真的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向南想来想去竟是只有往地下水层打主意。

当然,这个只能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