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手段的行当,传说若是主人家薄待了干活的木匠,弄些厌胜之术就能叫主人家家宅不宁甚至家破人亡。

当然,这也就是一种民间传说,向南还故意跑去问了姨父这事儿,姨父只憨憨的笑着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真假,不过当初他师傅没教他就是了。

王木匠一个人去县城里就暂且在向南他们买的新院子里打家具,吃饭睡觉却坚持不肯留在院子里,这怎么说也是向南他们家在县城的第一套院子,没道理身为主人家的他们都没住就叫自己一个干活的木匠给住了。

向南最后没法,总不能真叫大姨父去睡那两个大子儿一宿的大通铺,只能拜托孙子给收留一下,另外给了点钱让孙子糊弄自己饭食的时候顺带帮王木匠也糊弄一回。

孙子自己嫌麻烦,经常到餐点了就去路边的小馆子叫上两个菜,打包了就拎着去找王木匠,两人凑堆就着馒头就算是解决了一顿饭。

这时候已经是腊月里了,熬了腊八粥,忙着杀年猪做熏肉。

向家没养猪,原是准备去桃花村那边订半头的,不过赵悦第二天就去山里打了一头大野猪回来,另外还有许多野鸡野兔之类的,便是獐子也猎了一头,送了半头给苗大人家,另外大姨那边也送了些去,算是尝个鲜。

冬天用这个涮锅子最是舒坦。

连同半只獐子送去的还有小半扇野猪并一些野味儿山菌和农家特产,另外又购置了一些干果糕点之类的,算作是年礼送了过去。

收到的回礼则是做衣裳桌布窗帘门帘床单之类的布料,正是向南他们现在紧缺的,可见安排回礼的人对向家确实真心实意。

期间向南在家读书,隔几日去县城里看看大姨父做的家具如何个进程,再去苗大人那里找他聊一聊,有学问上的问题就问问,没有的话两人手谈一局也不错。

不过年关了苗大人要写了交上去的文书比较多,向南去了两回就看出来了,恰好这时候也已经腊月二十里了,向南也不再过来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早上早早的起来祭灶扫尘,向南当初跟赵悦说过做糖给她吃,今儿就用提前发的麦芽熬煮了一锅麦芽糖出来。

向刘氏没成想自家儿子还有这本事,乐呵呵的急忙抓了腊八熬腊八粥剩下的花生米出来上锅炒了个半生熟,将就着糖稀做了个花生糖,趁热切成一块一块的放着,过年了刚好能拿来甜个嘴儿。

可惜吴越郡这边冬天没有什么果子,要不然向南还能用果子做个什么果子糖葫芦啥的。

麦芽糖谁都知道是用麦芽做的,可真做出来的却没几个,大多数人是因为比列掌握不好,最后更多的是白白浪费了粮食,且糖也不是生活必需品。

小年过后苗大人要给京城的本家长辈送年礼,苗大人想着向南或许会想要给陈大人带点东西,特意着赵顺来跟向南说了一回。

对此向南自是惊喜,可惜这边也没什么好带的,最后半个多月以后,远在京城的陈大人收到了苗府二管家带着下人送过来的两麻袋土特产,据说是他徒弟给他带的年礼。

打开麻袋一看,占大头的就是用稻草一圈一圈缠得严实的熏肉,另外还有一节一节不知道是什么肉的东西,闻着还行。

另外一袋子就是山上的东西,晒干的各类菌菇就不说了,还有晒干的野菜以及没有加工的榛子,除此之外还有十来根瘦瘦小小还带着泥巴半干的“萝卜”。

当然,看了随礼一起到的书信,陈大人这才知道这些“萝卜”都是向南自己跟赵悦一起去深山里挖的野参,不是什么珍贵的品种,年份也不大,信上向南让他去买只鸡来炖了补身体。

另外还交代了干菜是向刘氏临行前塞进去用来给他凉拌的,京城的大官过年了肯定大鱼大肉的,野菜干刚好能刮油水。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