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皇帝的冠礼在正殿举行,并且开始以乐伴奏。从南北朝到隋唐,冠礼一度废而不行。南北朝时,南朝廷还有一些皇家冠礼,中原则完全陷入五胡乱华的空前动荡。
隋唐
隋唐恢复了汉家礼仪,唐天子、皇太子、亲王、品官等,都制定了各种等级的冠礼。不过,实行的并不是很多。经过汉后数百年的冲击,冠礼衰弱之势明显。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说当时有一位名叫孙昌引的人,“独发愤行之”,冠礼毕,仿当年赵文子见栾书等的故事,次日上朝,希望众卿士能对他有所教导。到外廷后,孙氏荐笏对卿士说:“某子冠毕。”不料众卿士莫名其妙,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说:“这与我有何相干?”文武大臣哄堂大笑。可见,朝廷的大臣已不知冠礼为何物。
宋
宋代的一些士大夫痛感佛教文化是对大众的强烈冲击,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司马光痛心疾首地说:“冠礼之废久矣。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生子犹饮。巳加巾帽,有官者或为之制公服而弄之。过十岁犹总角者盖鲜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长,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
他认为废除冠礼,使得人情轻薄,自幼至长不知成人之道,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司马光在其《书仪》中,制订了冠礼的仪式: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为了顺应时变,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加以简化,使之易于为大众掌握。此外,还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将三加之冠作了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并从学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
宋代士大夫还在冠礼的年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和争论。有人援引《左传》中鲁襄公十二而冠的记载,主张将冠礼年龄提前到十二岁,理学家程颐坚决反对。他说,“此不可。冠所以责成人,十二年非可责之时。”他认为,既冠矣,就必须责以成人之事,否则就成了虚礼。如果冠礼之后不能责以成人之事,则终其一身都不能期望他成人,所以,“虽天子诸侯,亦必二十而冠。”
元
元朝蒙古入主中原,史载,“元之五礼,皆以国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诸古。”廷没有冠礼,而民间仍有保存。
明
明朝迅速恢复了被破坏的华夏礼仪制度,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总的来看,明代冠礼比较盛行。
清
清军入关,华夏衣冠文化再度遭受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冠礼进入了自南北朝以来第二次长时间的沉沦期。清初剃发易服政策直接摧毁了华夏衣冠礼仪的文化土壤,衣冠发式俱毁,成为至深的民族耻辱和伤痛。清廷颁布“十从十不从”政策,其中,“老从少不从”使清初幼儿仍可保留汉族发式、著童子服,及至成年,还可勉强行冠礼,但行礼之日即剃发之时,汉民族从此告别了延续几千年的加冠礼仪。在社会整体全面文化环境下,冠礼逐渐湮灭在历史之中。近代西风东渐、西化思潮冲击下,冠礼被中国人彻底遗忘。到了今天,整个中国社会,早已不知冠礼为何物。
现代
诞生于21世纪初的汉服运动和华夏复兴运动发掘了冠礼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冠礼在沉沦360多年后将迎来其历史上第三次复兴。
纵观冠礼历史演变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其随华夏文化起落沉浮的基本脉络:周代随华夏奠基而产生——汉代随儒学崛起而繁盛——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中国陷入长期的巨大动荡,华夏文化遭受严重破坏,冠礼进入第一次沉沦期——隋唐一统,冠礼随华夏文化首先在上层得到一定恢复——宋代儒学再兴,冠礼实现全面复兴——元代游牧民族入侵,华夏文化再遭破坏,但因元祚短促,且统治者不善文化统治,民间仍有冠礼延续——明代华夏光复,冠礼随华夏文化实现了第二次复兴——满清入关,华夏文明严重倒退,冠礼陷入产生以来第二次、也是最严重的沉沦,冠礼几近湮灭,华夏人文神彻底流失、民族神彻底异变,其危害至今难以消除
冠服制度
据《通典》、《明集礼》等礼典的记载,历代建立了从天子至士庶,各阶层不同的冠礼冠服制度:
天子冠礼冠服
大戴礼记公冠篇曰:“公冠四加,三同士,后加玄冕。天子亦四加,后加衮冕。”《五礼义》则说,天子五加衮冕。汉代,天子四加。魏则以天子至尊无加进之礼,故一加衮冕。唐、明,都是一加。
汉改皇帝冠礼为加元服。初加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冠。东晋诸帝冠仪,一加帻冕,脱帝绛纱服,加衮服。北齐,先著空顶帻,次介帻绛纱袍,次衮冕。唐初,著空顶黑介帻双童髻玉导绛纱袍,次加衮冕服。明朝,先服空顶帻绛纱袍,次加衮冕服。
皇太子冠礼冠服
家语以为四加。魏再加。宋一加。北齐再加。隋复三加。唐宋明都是三加。
北齐空顶帻公服加进贤三梁冠,再加远游冠。隋空顶帻远游冠,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唐初服空顶黑介帻双童髻玉导宝饰采衣,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宋初加折上巾,再加远游冠十八梁,三加衮冕。明代一加折上巾,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
亲王冠礼冠服
皆三加,唯刘宋一加。
魏初加皮弁,次长冠,次进贤冠。唐初服双童髻,初加缁布冠,再加远游冠,三加衮冕。宋初加折上巾,再加七梁冠绯罗大袖衫,三加九旒冕青衣朱裳九章。明朝一加折上巾,再加七梁冠,三加九旒冕。
品官冠礼冠服
唐一品至五品初加缁布冠,再加进贤冠,三品以上进贤冠三梁缨青緌导,四品五品两梁,六品以下一梁,三加冕,一品衮冕,二品鷩冕,三品毳冕,四品絺冕,五品元冕,六品以下用爵弁。宋同唐。明则初加缁布冠,再加进贤冠,三加爵弁。
士庶冠礼冠服
《仪礼士冠礼》冠服:
冠者初服:采衣、紒。
冠者加冠前:缁纚、笄。
冠者一加:玄端。玄裳、黄裳或杂裳。缁带、爵鞸。冠缁布冠,用缺项固定,加青组缨。用黑屦,青色絇、繶、纯,边饰半寸。
冠者再加:皮弁服。素积(素衣、素裳),用白缁布为之。素鞸、缁带。皮弁用白鹿皮,加白色笄。配白屦,缁絇繶纯,边饰半寸。
冠者三加:爵弁服。丝制玄衣,纁裳,缁带,韎鞈。爵弁外玄里红,加笄,加缁色纁边的纮。纁屦,黑絇繶纯,边饰半寸。(详细解释见后)
《朱子家礼冠礼》冠服:
《开元礼》、新旧《唐书》、《宋史》礼仪志皆不载庶人冠礼,唯《宋史》舆服志有朱子定冠礼之证。然则朱子之制亦取法前贤,其渊源待考。宋朱子重更定,后代尊之。据《明集礼》载,明代士庶冠礼基本沿用宋朱子《家礼》之制。
童子服:双紒,四(衣字旁加癸,kui4,衣衩)衫、勒帛、采履。初加:缁布冠,服深衣、大带、纳履。
宋代,好以幅巾代缁布冠。再加:帽子,服皂衫、革带、系鞋。三加:幞头,服公服、革带、纳靴、执笏。或襕衫(父亲无官者),纳靴。
仪程详解
周礼士冠礼
1)周代士冠礼的概况
《仪礼士冠礼》篇详细记载了周代士冠礼的仪节。古代,“四民世事,士之子恒为士也。”(《齐语》)。士冠礼是士之子年二十行冠礼的礼仪,也是“士身年二十加冠法。”值得注意的是,周代讲究“天子之元子犹士,天下无生而贵者”,所以天子之子虽早冠,亦用士礼而冠。所不同者,唯四加而已。
著名礼学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在其著作中介绍品读了周代士冠礼的简要过程。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