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深,哪日一头栽了进去,未几就连涟漪也看不到了;便是有万家酒店尝,酒醇香而入口滑,愁到深处,也不过是借酒消愁愁更愁。

困于此地不得远游,再美的风景,廿余年头也早看腻了。空有一双明目不能览尽天下盛景;徒有一双腿却无法遍踏大好河山,还不如做一个瞎眼的瘸子,至少不会奢望那些遥不可及的美好。

——此处乃一村庄,依青山,傍绿水,三四十户人家,错落的茅屋瓦房点缀于狭长的山谷里。清晨的雾霭尚未散去,报晓的雄鸡也还未睡醒,只听一声“吱呀”门响,一位青年已从门扉走出,但见他白衣胜雪,腰间挂一酒壶,背负一个箩筐,里面躺着一把锄头,顺着屋后小路,上了山。

沿山路行了六七里,青年便颇有些气息不稳,随便拣了块石头就坐了上去。此时晨光熹微,青年的面容看得更真切写,双眉飞入鬓,鼻梁高且挺,一双眼睛是点漆一般的黑白分明,唇形美好,上唇微有些翘,端的是俊美无俦。但此时,却额有薄汗,睫毛簌簌颤抖,脸颊失了血色,添了几分病态的柔美。

汪姓名伦字文焕。

无官无爵的山水闲人,芸芸众生里平凡的人间过客。

每日不过习字读书,采些野菜药材,靠着曾经任县令省吃俭用下的微薄积蓄和卖字画所得,勉强度日,还要买药治自己这体虚之症,但宁愿不添冬衣不食荤腥,也要每日一壶酒。

体虚之症可大可小,他如今正值人生大好年华,却连这山谷也走不出去,且不说累个半死,纵是走走歇歇,出了山谷又能如何?他自幼向往遍赏天下,奉父母之命参加科举,考了顶官帽戴在头上,在任的数年里除了尽心尽责,无一日放下游览四方的梦想,却不料劳累亏空了身子,如今病歪歪的,弱风扶柳一般,保命尚力不从心,何谈出游?

但他却是不甘心闷在屋子里的,强迫自己每日爬山,数年下来,这山路上一花一木都认得他了。

休息了四五次,总算爬到半山腰的凉亭,背篓里也有几棵野菜,但显然汪文焕并不用心去采。他到了凉亭便急忙拿出背篓里被布好好包裹着的书籍来。

《太白诗选》。

世人称李太白“秀口吐盛唐”,其诗作人人争相传颂,高力士脱靴,玉手调羹,羡煞一众文人墨客满朝文武,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多少闺中女子羞于人前提起的梦里人。

也是他汪文焕,羡慕和爱恋的对象。

羡他逍遥恣意,羡他才华横溢,爱他英俊潇洒,爱他举世无双。

但他却只能透过诗作,想象他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想象他那时对酒当歌,月下花前,或者泼墨宣纸,笔端生花。

这般傻傻的负了真心,说与别人听,定是会被人取笑的。况且他也不需要对人倾诉。

下了山,已是正午,自己亲手做两道小菜,蒸一碗米饭便算是祭过了五脏庙,然后铺开宣纸,为预定了贺词的陈家写字。

毛笔蘸好了墨,待要写时,脑子里却翻滚着李白的诗句。摇了摇头,还是无法定下心来,终是叹了口气,默了篇李白的新诗。

次日,汪文焕又出了门,这次却是到郎中那里去。郎中问了他近日身体感觉,又叮嘱他不要贪杯,便让小仆带他去抓药。

等待的间隙,县里的“万事通”又挨家挨户的讲他的见闻。

众人因他那张四处漏风家长里短的嘴对他爱答不理,但茶余饭后的谈资却多是从他嘴里听来的。

这次他讲了一个人,他说:“李太白在南陵叔父家里暂住。”

南陵距此不十分远,汪文焕心中一动。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