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哪里知道这个韩青松不按常理出牌,处处都透着傻气,格格不入。

韩青松去找赵部长,问问自己的粮食关系来了没。

赵部长笑道:“来了,以后在咱们公社。”又问:“韩局以后是在食堂吃还是回家?”

韩青松:“早晚一般在家吃,晌午要是来不及就在食堂。”如果真碰上有事,忙起来也够呛。

除了全家都住在大院的,一天三顿可以从食堂吃,其他人基本都是晌饭这里吃,甚至很多人都三顿回家吃。

那样就能把粮油等领出来回家做,可以补贴家里的口粮。

赵部长看他说话一本正经非常严肃,跟乡下基层干部那种笑哈哈打成一片的风格很不一样,暂时摸不着秉性。

他道:“知道韩局没粮票,我就提前两天发。你要是想回家吃,可以去食堂开单子再去粮管所把粮食领出来。”

想领多少领多少,跟食堂组长沟通就行。

韩青松就把自己这个月和下个月的粮票都领了,其他的等过两天和大家一起发。

他先去食堂开了单子又去公社后面的粮管所预支三十斤口粮,其中一半细粮,另一半再按照粗细比例换成更多的高粱面和玉米面。

一般机关工作人员一个月三十斤的粮票,六成细面,四成粗粮。

不过这里面也有点乱。

土生土长的公社人员,是一斤直接入口的馒头、窝窝头等,这是困难期流下来的规定,至今没改掉,当地基层干部意见很大,因为根本不够吃必须另想办法。

而县里或者外面转过来的关系,就是一斤加工好的粮食,可以自己和面做来吃的那种。

韩青松的跟人不一样,他是44斤全细粮。

这样的好处就是,想吃粗粮,可以自己拿粮票换,一斤细粮可以换不等类的粗粮三到五斤,如果换红薯甚至可能七八斤。

不过吃不饱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拿细粮票去换粗粮,毕竟粗粮多,回家人口多也能填肚子。

他十五斤细粮票换了不到五十斤玉米粉和高粱面,另外一斤粮票三两油,他也都换了。

粮管所那职工还主动跟他透露粮管所有福利,可以花钱不用票买煤油,最多五斤,一小桶。

粮管所这种大的单位,都备着煤油,他们按定量一个月有几大桶。

以前紧张的时候也不够,不过现在经济条件比60年代初好了很多,粮管所就很宽裕,不但自己职工可以发福利,多了的所长还能拿出去卖。

这个不算违规,算他们的福利。

当然,不是随便谁都能买的,基本还是要有地位或者有关系才能买到。

乡下社员们要从大队里领煤油票,一个月也就三两到半斤,困难的时候一年也就五斤,非常紧张。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