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句话又把大家逗得大笑起来。林家伟看陈部长笑得很开心,心里就非常愉悦。再看烛光洒在于虹那张灿烂如花的笑脸上,甚是可爱,心里不免一动,暗想这女人肯定很有味道。说笑间,他们将门一带,把陈兆龙和于虹留在包间里。走过数步,林家伟叮嘱李堂和说:“你可要注意安全保卫哟。”

李堂和说:“没问题,我早向他们安排过了。你就放心洗澡去吧。”

林家伟还不见豆豆有电话来,心里就开始发毛,对王菲菲说:“这里你多留个心,我跟堂和去冲个澡。”见王菲菲心里不快,急忙又补充了一句:“堂和要是洗过澡就别再洗了,上去把我安排一下就行了。”

王菲菲这才答话说:“没事的,就让他陪你洗去吧。”

李堂和陪林家伟刚上到了三楼,李堂和就神道道的说:“最近从扬州来了几个小妞,年龄只有十七八岁,一个个都长得漂亮,到时候我们一人挑一个。”

林家伟说:“你不怕王菲菲知道吃醋?”

李堂和说:“她不光爱吃醋,酱油也爱吃。但是关键不能让她知道。”

林家伟说:“这事儿你能瞒得别人,能瞒过她?”

林堂和诡谲地一笑说:“这你就不懂了。”

进了更衣室,林家伟将手机关了,再看一眼呼机,没有豆豆的信号,心里就忿忿然,暗骂道这小婊子莫非也去做三陪女郎不成? 进了浴池,林家伟还在想着豆豆。李堂和就打趣道:“家伟,别太痴情了,何苦呢?我这里这么多的美女,你啥时想用就来用。”

林家伟说:“去你的吧,谁像你,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

李堂和:“这样才好,才不会为情而累。现在的社会,为情而累,为情而苦未免太幼稚了。”林家伟觉得这狗东西说得句句在理,活得洒洒脱脱,甚感羡慕。

洗过澡,林家伟又看了一次呼机,上面仍没出现豆豆的信息,情绪一下子低落了,心想,这小婊子肯定没干好事。于是,便下了狠心,今晚一定找个心理平衡。

林家伟穿上内裤后,还要穿线衣线裤,李堂和就制止道:“别再穿了,穿那么多不好按摩。”说着递给林家伟一件睡衣,自己穿了一件就上了楼。

().

李堂和让服务员开了两间包房,又点了两位小姐的姓,让服务员去叫,末了,对林家伟一笑说,不满意退了再要,这里的规矩就是这样。放心,这里很安全。交代完了,随手带起门走了,包间里就留下了林家伟一人。

林家伟脑子里顿时一片苍白,觉得这地方虽然很潇洒,但不适合他。

他点了支烟,刚吸了几口,就进来了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小姐,看去年龄不大,向他勾魂的一笑。林家伟的心怦然一跳,心想,金钱真是个好东西,有了它,可以花天酒地,吃喝嫖赌,任你尽情享受。金钱却又是个坏东西,为了它,多少优秀男儿走进了牢狱,多少纯贞的少女误入了歧途,于是,他突然觉得小姐那一声声的呻吟其实一点儿也不悦耳,那是职业性假扮,就好比餐厅的服务员向你微笑一下,空中小姐向你说一声“再见”一样,她们只是职业的分工不一样,充当的角色不一样,服务的内容不一样,因而所表现的形式也就不一样。所以,你千万不要误以为你有多么吸引人,能让18岁的小姑娘为你大呼小叫,那全是假的,只有金钱是真的。这样一想,心绪陡然减退,草草收场后,反倒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沮丧与失意。

§虹§桥§书§吧§。hqdoor。

第13节:绝路(13)

6 周六,林家伟本想睡个懒觉,没想天刚亮,老婆张桂花一骨碌翻起来说要学健美操去,接着女儿又吵吵着学校里组织学雷锋活动。她俩一阵吵吵,林家伟睡意全无,就点了支烟,突然想起好久没有见到过诗人马车了,有点想念,就想去看看。

林家伟的社交范围应该说很广,在政界、工商、税务、金融、商界、政法、公安等部门都有认识的熟人,但屈指算来,真正的朋友却没有几个。他曾经一度把他认识的这些人认真梳理了一遍,并且很理性地归了一个类,认为朋友有两类,一类是精神型的,另一类是实用型的。精神型的朋友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相交淡如水”的那种,他们之间不存在相互的利用,相互的利益关系,但却存在着精神上、心灵上的彼此沟通。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客套的虚假,更没有肉麻的恭维,有的是敞开心扉的坦诚,不加掩饰的表露心迹,直截了当地戳向你的疼处,你却乐于接受。而实用型的朋友就不一样,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就是相互利用。比如,你认识工商的、税务的、交通的,或者医院的,如果你在这些方面出了岔儿,找到他或她,他们会尽可能的给你提供一些方便。但还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也有能力在你所从事的行业里有为对方提供方便的可能,否则,即使是实用型的朋友怕也交不成。实用型的朋友可以相互还情,你帮我一次忙,我再帮你一次忙,情还了,扯平了,似乎谁也不欠谁的了,即使不再交往,也无遗憾。精神型的朋友就不一样,精神上的交往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往往精神的拥有者在物质上又是贫乏的,你在他面前过于物质化,你也就做不了他的朋友。林家伟从理性上把朋友归了个类之后,就把具体的朋友也归了一个类。比如像诗人马车,就是他精神上的朋友。林家伟这么划分绝不是因为马车是他大学同班同学,大学里的同班很多,未必人人都能成为他的知己朋友。马车之所以成了诗人马车,是因为艺术把他净化得如小学生一样单纯,如哲学家般深邃。单纯与深邃集于一身使马车显得十分可爱,这便成了他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而李堂和,就是另一类。这样的朋友在生活中不能没有,缺了他,你的生活就失去了不少色彩。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实用型。李堂和在经济方面很慷慨,但林家伟心里却明白,再消费也是有节制的,如果真的超过了那个度,朋友的交情也算完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林家伟给他提供的帮助也很大,每年节省的优惠的宣传费、广告费至少也不下两万元,林家伟从没向李堂和伸手要过红包,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消费了一些,这样谁的面子上也过得去,既不显得庸俗,还保持了友谊。倘若林家伟一点忙都帮不上李堂和,李堂和会那样慷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答案相反,李堂和也就不是李堂和了。所以,他俩这种关系尽管很硬,林家伟还是把它划在了实用型一类。

林家伟有时也想,陈兆龙算不算他的朋友?他觉得朋友应该是平等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关系,陈兆龙和他首先在地位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只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这就决定他们只能有友谊,却成不了朋友。尽管,林家伟把陈兆龙当作他政治生涯中的唯一依靠,陈兆龙也把他当作亲信来对待,甚至,在某些立场与观点问题上达到绝对的一致。然而,说到底,这终归属于权力场中的需要,彼此的需要。用人者,总希望用一个自己信赖的人,并且是一个知恩图报人。用了这样的人,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自己的某些主张在贯彻实施时,就会更加畅通,假若他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负责人,自己就可以不时地加以遥控,这势必扩张权力范围,扩大自己的地盘。如果这个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他得到了实惠后,他不会忘了自己的恩典,而报答恩典的形式在古老的中国几乎千篇一律是用金钱、物质来实现的。这是权力的施舍者的需求,权力的施舍者大都不会拒绝使用这样的人。而被用者,也就是权力的接受者,他首先是对权力有一份渴求,然后是有权者满足了他的部分权力渴求,他为此很感激,就好像一个哈巴狗拣到了主人扔给的一根骨头,它总要摇尾大叫几声表示谢意,为的是让主人再多给它几根骨头。他也不例外,为了答谢这种知遇之恩,会尽自己最大的能量来满足主子的物质的或精神的需求,以便满足他对剩余权力的渴望。

▲虹▲桥▲书▲吧▲。hqdoor。

第14节:绝路(14)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