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呼。林家伟呼吸着初春夜晚的空气,心情畅快无比,感觉生活实在美好。他在等电话的这个当儿,又用手摸了摸口袋中的钱,估计一沓子就有五千,两沓子可能正好一个整数。就想李堂和办事真靓,出手也大方,这个忙我林家伟帮定了。接着他又揣摩着这钱该怎么用,是自己独吞了,还是分给向涛一些。当这个意念一闪,他马上就否定了,分什么分,这本来就是李堂和给我的,怎能分给他?简直荒唐透顶,就在这时,向涛的电话来了。

向涛说:“林总,有啥事儿吗?”

虹←桥书←吧←。hqdoor。←

第37节:绝路(37)

林家伟说:“也没啥大事儿,下午没见着你,你不会有啥事儿吧?”

向涛说:“难得林总这么关心我,你放心,我没啥事。下午我与北京的哥儿们联系上了,他说报社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好新闻,领导当即拍板,让他们马上行动,估计明后天就可到金都。”

林家伟怕打电话走漏风声,就悄悄问:“你在什么地方?旁边有人吗?”

向涛说:“在家,就我一人,没事儿。”

林家伟又说起了新桥公司买地皮一事。向涛在电话那头说:“有这么一回事,有人给我打匿名电话反映说新桥公司所买的那块地皮纯粹是不正当的非法交易,并且还牵扯了政府的主要领导,我非常感兴趣,想查个水落石出。”

林家伟笑着说:“你比检察机关还要检察机关,简直成了私人侦探了。实话告诉你吧,那块地皮牵扯到了我的一个要好的朋友,你还没查清,他就跑到我这里求情来了,弄得我也很为难。”向涛说:“既然这样,我就放弃算了。其实,充其量我只是个小小的记者,想改变什么是绝对不可能的。”

林家伟说:“我可绝对没有打击你的积极性的意思,不要一听我这么说,你就一下变得灰暗了。”

向涛说:“没有,没有,我只是随便说说。”

关了机,林家伟随手打了个响指,觉得自己有时竟像个小青年似的轻狂。

16 新报出来了,作废的报纸不但没有收全,反而在金都的老百姓中争相传阅,其受人关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两会”。

这一事态发展的结果正如林家伟所预感的那样,不但没有封锁住政协委员的意见,反而更加扩大化了,更加受老百姓的关注了。这正如古时英国皇家为了把马铃薯这一鲜为人知的蔬菜新品种推而广之,言称“此物有毒不能吃”,故意派军队把守,这便引起当地老百姓的注意,认为既不能吃,为何派军队把守,莫非皇家要独吞?就去偷,结果很好吃,于是马铃薯一下了推广开来。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

由于收报事件的影响,“两会”一下子升了温,代表们委员们对此议论纷纷,有的竟然还要找市委、市政府讨个说法,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做了许多工作,才使会议勉强进行完了各项程序。

3月30日早,政府召开闭幕大会。

10时许,《中国xx报》的两个记者风尘仆仆的来到金都日报社,开门见山的提出要了解一下收报事件。林家伟期盼的事儿终于来临了,但他为了保全自己,马上给王一飞打了个传呼。不一会儿,王一飞来电话了,林家伟告诉了事情的原委。王一飞说他马上就回来,让他们先等等。

这几天,王一飞显然有些身心疲惫,收报事件一天不平息下来,他一天不得安宁。

北京来的记者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就讲明了来意,说他们接到当地读者的电话之后,认为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社里决定让他们二位来采访,望金都报社能给予支持与配合。

王一飞一听,很作难地说:“这收报事件……其实也没有啥,主要是报社把关不严,个别政协委员的发言不够准确,我们没有认真审查就登出去了,有错必究嘛,收回报纸我觉得也没啥。”记者甲说:“是哪一级领导下令收报的?”

王一飞支吾了半天才说:“是市政府的领导。”

记者甲说:“他们是什么理由下令收报?”

王一飞说:“具体情况你还是问市政府吧,有些事儿我也不好说,我们就是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他们让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得怎么办。”

北京记者一看王一飞有难处,也不再勉强,就问了些其他的情况,比如收回来了多少份,还有多少份没有收回来,并拿了几份作废的报纸和新改版的报纸,然后提出要王一飞联系一下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准备去采访他们。

王一飞告诉他们现在还不好联系,市上领导都去参加市政协的闭幕会,要不,先请他们住下来,下午他再联系。

两位记者一听政协会就要闭幕,就提出先到会场去看看,顺便再向委员会们了解一下对收报事件有何看法。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