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读过一些历史书,研究过一些古代兵器、兵法。

只要顺应当下的时政、民生等活用这些知识,他没准能写出点名堂来。

主意一定,他便前往当地知名的“书香斋”买书,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知识,尝试着使用白话文写作类似《水浒传》的《忠义江湖传》。

为了试探市场效果,他先用鹅毛笔写了第一册书稿,送到“书香斋”去卖。

没想到,老掌柜只看了第一页,便训斥语言不伦不类,当场退回。

陆怀进好不郁闷,忙问“书香斋”需要什么样的书稿。

得知“书香斋”亲睐诗词歌赋后,他随口吟了一首: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老掌柜当即变换态度,热情地把陆怀进请进会客室,奉上好茶。

他指着窗外池塘里沐浴着阳光、清风的含苞待放的荷花,恳请陆怀进作诗。

陆怀进假装沉吟了片刻,继而吟诗:绿云缥缈动仙裳,红艳轻匀封小妆。闲向花房摘莲子,满衣金粉露华香。

老掌柜击掌赞叹,诚邀陆怀进出诗集,欲以每首诗一两银子的价格买下版权。

陆怀进则表示,可以免费送诗,不过,每卖出一本诗集,他要收取500文红利。

老掌柜第一次遇到提出这种要求的书生,表示自己做不了主,要先请示少东家。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不影响正文日更。

感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第87章 番外7

老掌柜恳请陆怀进留下墨宝、姓名、字号、住址,以便少东家品鉴和后续联系。

陆怀进在前世没有练过毛笔字,谢嘉鸿这具身体自然是熟习书法的。

托身体之福,他现在也能把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不过,字迹恐怕跟本尊写出来的没法比。

先前写作时,由于内容太多,他为了省事、求快,用的是自制鹅毛笔。

现在,“书香斋”的老掌柜要求他把两首诗写下来,他提笔时便有点心虚。

要知道,能够做出好诗的书生,如果没有配套的好字,那印象分是要大打折扣的。

他也听说过“字由心生”、“辨字识人”这类说法,想到如果因为毛笔字写得不好而让人看轻、错失赚钱机会,他开始后悔自穿越以来没有苦练毛笔字。

按照老掌柜的要求留下相关信息后,陆怀进急急忙忙赶回家,拿出笔、墨、纸、砚,握着蘸饱墨的毛笔,下笔如有神一般默写前世背诵过的诗词歌赋,顺便练字。

自从前世辍学以来,他就没再背诵过诗词歌赋。

不过,因为小时候在背诵方面下过苦功,他至今依旧清楚地记得这些。

说来,他还得感激当初嘲笑他胸无点墨的村长儿子。

若不是小小的自尊心遭到无情的伤害,他也不会为了反击而咬牙背诵这些东西。

在前世那个世界,能将诗词歌赋倒背如流不过是锦上添花。

到了这个不学诗、无以言的世界,那绝对是雪中送炭。

当年,他背诗只是为了争口气,何曾想到会在如今这种情况下用上?

他现在开始相信:每一分努力,都会得到回报。

苦练多日之后,陆怀进发现自己的书力的提升速度非常快,真是喜不自禁。

他将默写出来的诗词分门别类地整理成一本诗集,署上“秋山居士”的笔名。

他一方面为自己剽窃前世名家名作汗颜,一方面又安慰自己,以此方式将现世不曾出现过的名作传扬下去,也算是一件功劳。

为了防止在少东家面前露怯,陆怀进夜以继日地苦读现世书籍,恶补各项知识。

谢嘉鸿的这具身体极具灵性,或许是曾经有过扎实的基础的缘故,他现在学习起来可谓进步神速。

一个月后,老掌柜派人传来消息,表示少东家要求见面详谈。

陆怀进知道,这应该是有戏了,开开心心地装扮一新,带着诗集和小说的书稿前去赴约。

他已经做好心理建设,加上这段日子埋头苦读收获甚丰,还是比较有底气的。

“书香斋”的少东家是汉人,名叫杨远山,字灵运,是位周身充满书卷气的儒雅青年。

若不是杨远山主动自我介绍,陆怀进真看不出来他是商人。

如今,陆怀进化名为孙青峰,字风华,号秋山居士,俨然一名怀有不为人知的才华的才子。

杨远山对陆怀进的诗作非常欣赏,就是觉得对方的书力有待提升。

见陆怀进眉清目秀、干净整洁,再看那仿若山间清泉一般纯净的眼眸,他对此人很有好感。

他先赞赏陆怀进的两首诗清丽、雅致,充满幽情逸趣。紧接着,他又询问陆怀进手里是否有其他诗作。

接到陆怀进以双手奉上的《信手集》后,他发现,此人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猜测先前留下的诗作可能是因为笔、墨不合适而没写好,便没再多想。

他一页一页阅读、品评诗作,时而皱眉沉吟、时而击掌称叹……一副沉醉其中、浑然忘我的情态。

陆怀进默默看着,觉得这些诗作到了杨远山这等饱读诗书的古人手里,恰如千里马遇到伯乐,算是一件幸事,心里那点对于前世那些名家的愧疚渐渐消失。

他开始在脑海里回忆、整理这本诗集里没有收纳的其他诗词,打算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继续出诗集,将更多的名家名作在这个世界推广开来。

二人在弥漫着清幽茶香、花香的会客室里相对而坐,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凭时光如同泉水一般悄无声息地流走。

天色渐黑,老掌柜进屋点燃蜡烛,殷勤地将烛台送到杨远山面前的桌上。

发现杨远山正沉浸在手里的书稿中,他看了一眼垂头端坐不动的陆怀进,心想:能让少东家如此沉醉,这个书生确实有大才。

杨远山手不释卷地品味完这本诗集,眼眸一抬,惊觉天色已黑,忙看向坐在对面的陆怀进,连声致歉。

陆怀进摆手示意杨远山不必介怀,为自己的诗作能够得到对方的欣赏而深感荣幸。

杨远山本就被陆怀进的才华吸引,现在见对方如此通情达理、毫无恃才傲物的清高,更觉可亲可敬,语气语调都透出亲近感来。

“贤弟才华横溢,为兄竟然未曾听说,实在是孤陋寡闻。”

陆怀进看出了杨远山的亲近之意,自然顺水推舟。

“仁兄过奖。小弟志不在此。相较于诗词歌赋,小弟更醉心于小说创作。小弟首创白话文,希望平民百姓亦能看懂、听懂。可惜,似乎不太顺利。”

杨远山听过老掌柜汇报此事,对陆怀进的小说来了兴致。

他要来书稿,借着明亮的烛光一目十行地往下读,越读越觉得生动有趣。

见杨远山没像老掌柜那样草草看一眼就丢下,陆怀进生出希望来,紧张地观察着杨远山的面部表情。

一个看书、一个看人,大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这样在有规律地响起的翻书声中静静地流逝。

杨远山津津有味地看完最后一个字,抬头看向陆怀进,目光中兴味盎然。

“后续写好啦?”

陆怀进伸手点了点太阳穴,微笑道:“都在这里存着呢。”

“你是打算卖书稿,还是像诗集那样每卖出一本收500文红利?”杨远山询问。

陆怀进知道杨远山这是打算印刷、推广此书了,心里一喜,刚想选择后者,转念一想,既然要长期合作,不如先给这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些甜头,提高他的积极性。

“这第一册,我免费送给你。如果卖得好,我们可以尽快推出第二册。这第二册,每卖出一本书,我收500文红利。”

这小子,很会放长线钓大鱼啊!

杨远山目不转睛地盯着陆怀进那双被烛光照得熠熠生辉的眼眸,温润的脸庞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并不在乎这点赚头,他在乎的,是眼前这人的才华和头脑。

这样一个人,是完全值得培养的。

杨远山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邀请陆怀进共进晚餐。

交谈之中,他发现,此人并不像一般的文人那样健谈,却字字珠玑、见解独到。

尤其在经商方面,此人的想法标新立异,令他耳目一新、深受震动。

一顿饭下来,杨远山对陆怀进刮目相看,言行举止越发地亲近。

“贤弟,你有这样的才能,却整日埋首于小说创作,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跟我一起经商吧。虽说商人地位低了些,胜在自由。我们汉人,很难在乾国朝廷出人头地。与其憋屈自己看鲜卑人的脸色,不如做个富可敌国的富商。”

陆怀进很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自己这位穿越人士高人一等。

他能根据前世的见闻提出些金点子,但是,他没本事在这个尚不熟悉的世界付诸实践。

他谦虚地说道:“仁兄过奖了,小弟很清楚自己的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小弟不指望出人头地,也不指望富可敌国,只要能够衣足饭饱、健康平安即可。”

杨远山没想到陆怀进年纪轻轻竟然会有此等想法,不禁讶然道:“贤弟此言差矣!大丈夫生于世间,当立不世之业,遂不世之志。岂能庸庸碌碌,虚度一生?”

陆怀进轻叹一声,苦笑道:“仁兄高看我了,我只是个爱做梦的平头百姓,算不得大丈夫。人贵自知,我只要在小说里做做美梦就可以了。”

杨远山皱眉看着满脸苦涩、无奈的陆怀进,想到此人或许历经磨难方才丧失雄心壮志,便没再多劝。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又何尝不是,唉……

杨远山是个极有商业头脑的人,受到陆怀进三言两语点拨,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生发出不少切实有效的经营方法。

在他的推动之下,《信手集》热卖,“秋山居士”名声大噪,诗集里的诗作更是广为传诵。

得知很多文人墨客打听自己,想要一睹真容,陆怀进坚决拒绝,并且再三恳请杨远山帮忙保密。

近来,他在写作之余,一直恶补现世各种知识,整个人也像块吸水的干海绵一样快速吸收着知识,不过,他这点功力,根本撑不起诗集里的那些千古绝句。

为了避免露出马脚,他只能像只乌龟似的缩着,任凭外界各种猜想满天飞。

人类都有共性,越是神秘的,就越是向往。

这样一来,“秋山居士”的名气越发地大了。

杨远山见时机成熟,适时推出“秋山居士”首创的当世首部白话文小说――《忠义江湖传》。

有了先前《信手集》积累下来的口碑和读者群,第一册书刚上市仅一天,首印2000本已经销售一空。

而第二天早晨,很多前一天买书的读者纷纷前来询问第二册书何时上市,并且对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赞不绝口。

杨远山没有想到,市场反响竟然如此热烈。

他当即派人去找陆怀进索要第二册书稿,吩咐印刷作坊加班加点赶工,保证新书尽快上市。

陆怀进也没有想到读者们的接受度会这么高,兴奋地笔耕不辍,一气呵成地写完后续故事,一共分成六册。

杨远山先将《忠义江湖传》宣传得路人皆知,接着又采取陆怀进提出的饥饿营销策略,一直吊着广大读者的胃口。

如此一来,每一册新书的销量都节节攀升,还将以前发布的那些书的销量带动起来。

一晃半年过去,《忠义江湖传》第六册大结局篇于春节前夕隆重上市,引来读者疯抢,仅3天时间便售出10000册。

而书香斋最新推出的附有秋山居士亲笔签名书签的999本《信手集》、999套汉语、鲜卑语对照版《忠义江湖传》精装全集也销售一空。

今年春节,自乾国京城长庆往四周辐射,上流社会出现了一种送礼新风尚,那就是,赠送秋山居士的《信手集》、《忠义江湖传》。

而秋山居士的身份、来历等相关信息,则成了各种规格宴会上的热门话题。

即便是大年初一这天乾国皇帝的内廷家宴上,有关秋山居士的话题也照样被提起。

作者有话要说:番外隔日更,不影响正文日更。

喜欢的朋友们,请高抬贵手收藏一下作者专栏,非常感谢!

☆、第88章 番外8

“父皇,儿臣求您了,您就下旨把秋山居士召来嘛。大家都在下注猜测他的真面目,儿臣下了100金赌他一定是位文武双全的俊俏儿郎。儿臣要是赢了钱,就给父皇打造一把黄金宝剑,送给父皇。”

一身火红装扮的俏丽女孩儿,小鸟依人地倚靠在乾国皇帝耶律骏的怀里,娇滴滴的撒娇耍赖。

她是皇后所出的小女儿耶律夏,现年11岁,自小聪明伶俐,酷爱舞枪弄棒,深得皇帝、皇后宠爱。

耶律骏的10个儿子、16个女儿里,只有她敢为了这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缠着他。

“文武双全的俊俏儿郎,会整天躲在家里写书、不肯见人?”耶律骏揶揄道,“朕看你是急着嫁人了,整天想着俊俏儿郎。”

耶律夏羞红了脸,抓着耶律骏的手臂,扭股儿糖似的撒娇。

“儿臣想要赢钱孝敬父皇,父皇竟取笑儿臣。儿臣不依……儿臣不依……”

“好了好了,别摇了。”耶律骏笑呵呵地说道,“让你母后下个懿旨召他过来,他还敢不来?你就等着输光光吧。”

耶律夏欢呼一声,转头扑进皇后段文洁怀里,兴奋地说道:“母后,父皇都同意了,您赶紧下懿旨吧。儿臣现在就要见秋山居士。”

“瞧你急的,秋山居士现在没准不在京城,你怎么见?”段文洁笑眯眯地说道,“等过了元宵节再说吧。”

“不嘛……不嘛……儿臣等不及了。”耶律夏嗲声嗲气地撒娇,“母后,您就成全孩儿吧。等孩儿赢了钱,送母后一根金簪。”

耶律光端坐在食案面前关注着耶律夏的言行,心头涌起一股酸涩之意。

若论年龄,他比耶律夏这个小姑姑还小半年,却一出生就没了母亲,从未享受过母爱。

至于父爱,那是严父之爱,绝不可能让他有撒娇耍赖的机会。

想到钟惠玲前阵子又产下一女、如今的气焰不如怀孕时嚣张,他这才觉得好受了一点。

他对钟惠玲里通外敌谋害自己一事深信不疑,可惜,父王一直没有处理这事,也一直没抓到不辞而别的周修立。

他始终不相信周修立是绑架案的策划者,却也想不通这人为何要救助自己,很担心对方会被父王抓到严刑拷打,时常会想起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救命恩人,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再次见到此人,心里总有一份牵挂。

耶律昊默默吃菜、喝酒,很看不上皇帝、皇后对耶律夏的纵容。

不过,他对秋山居士的真面目也有点好奇。

他读过《信手集》,也大致翻看过《忠义江湖传》,觉得秋山居士是个很复杂、很奇特的人,不能简单地以“才子”二字论之。

如果皇后真的将秋山居士召来,他不介意进宫看看。

大过年的,天气阴冷,北风吼着号子直往门缝里、窗户缝里钻,害得新春的喜气都减了三分。

陆怀进孤家寡人一个,只应景地在门上贴了一副亲笔书写的对联,又在小院里放了一挂鞭炮,再吃一碗自己制作的汤圆,便算是过了年了。

他每天呆在烧得暖烘烘的炕上奋笔疾书,写累了就躺下休息,日子过得闲散、自在。

因为《信手集》、《忠义江湖传》热卖的缘故,他变成了小财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