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电子书下载

伤害有两种,肉体的,心灵的。

肉体的伤害归法院管,我们不去谈它。

心灵的伤害,我认为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

比如我希望一个人喜欢我,但实际上他却对我不好,那我就会感到受到了伤害。

相应地,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好,那我就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内心的宁静被打破的伤害。

更糟糕的是,这为下一次受到真正的伤害留下了隐患,因为这提升了我们对别人的希望。别人的态度是由别人控制的,我怎么能保证别人总对我好呢?

再比如,一个我不在乎的人,我对于他对我的态度没有任何希望,所以他无论怎么对我,都不会跟我的希望发生冲突,所以我绝不会受到他的伤害。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如果感觉到受了伤害,那并不是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如果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在某些方面伤害过别人,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可能总是象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古人说:宠辱不惊。

那是把对别人的希望降低到最低点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呢?

别被自己的希望伤害。请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那你就永远不会受到来自人际间的伤害了。

2002…4…3

不与丑恶合作

前几天看了一部影碟,《甘地传》。甘地使印度摆脱了殖民统治,被印度人民被尊为圣雄。历史学家评价说,甘地不是一个王国的统治者,没有任何官衔,没有个人财产,也没有卓越的艺术天赋或者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这个身材矮小的印度人却几乎以一人之力打败了强大的大英帝国,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爱因斯坦十分崇拜甘地,他说:后世的人也许不会相信,在这个星球上曾经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配得上爱因斯坦如此评价的,人类历史上能有几个人?

甘地将英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用的武器是和平、非暴力、不合作三个原则。严格地说,这都不是武器,但它们的力量却比任何武器都要强大。甘地第一次说出这些原则的时候,英国人笑了,仿佛在嘲笑一个小孩威胁大人说“我不跟你玩了”。看影片的人,如果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也会嘲笑甘地的天真可爱: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岂是你非暴力不合作就能将它战胜的?可最后的结果是,英国人败了、走了,印度人赢得了独立。

在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有一些急躁的印度人也使用过暴力。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但这样做恰好帮了英国人的忙:你搞非暴力,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如果搞暴力,那正好给了我出兵镇压、拘捕领头人的口实。幸好甘地及时出面制止,才避免了更糟糕的结果发生。所以,那些使用暴力的印度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敌人的“合作者”。

甘地的办法,即非暴力不合作,也可以用在个人的人际关系中。一位二十岁的女孩告诉我,她和她母亲的关系非常不好。每次因为一点小事,一方指责另外一方,被指责的不服气,就开争吵起来并迅速升级。我听了以后对她说,你和你母亲“合作”得很好啊,就像干柴与烈火的合作:要么你是烈火,她是干柴,你一点她就着火;要么她是烈火,你是干柴,她一点你就烧起来。很显然,她从未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待她和母亲的争吵,所以听了我的话以后,她愣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你是不是说,我们任何一方不在吵架上跟对方合作,架就吵不起来了?我反问道:有一方不合作,那还叫吵架吗?

在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如果我们仔细考察那些互相可以称得上是“冤家”的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冤家而已,他们还是冲突上的很好的搭档、伙伴、战友和合作者。他们在情感上联系的非常紧密,一个人生了气,另一个人绝对高兴不起来;一个人攻击对方的时候,另一个人绝对会马上回应,就好像是两个打乒乓球的运动员一样,配合的天衣无缝。

我们可以看到,这绝不是令人愉快的“合作”。在这样的“合作”中,两个人相互牵制着,人怒我怒,人悲我悲,都失去了人格的独立和人生的自由。

就像国家的独立自主最为可贵一样,个人的人格的独立,也是人生在世最为要紧的东西。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可能面对丑恶,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丑恶,如果我们被那些丑恶左右,或者以丑恶对丑恶,那就失去了人格上的独立性。能够保留独立人格的做法是,选择不与丑恶合作,依然走自己该走之路,享自己可享之福,让那些丑恶见不到我,而去见鬼去。

2003…6…10

成 为 世 界

世界是分别怀着弄璋和弄瓦的心情期盼着男孩和女孩的到来的。璋者,美石也;瓦者,纺锤也。生男生女的高低贵贱、喜怒哀乐之别在这样的期盼中显露无遗。如果期盼随着孩子的出生、性别的确定结束了,那也不会引起重大的后果。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女孩唱着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懂的歌来到这个世界上,世界就以数以千年计的经验为她设计了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

为了不使情况发生意外,对女孩的里应外合的控制是必须的。在里面,构筑女孩精神大厦最高层的材料,就是世界对她的期盼本身。这一着高明而有力。当她的愿望和世界的期盼完全一致的时候,世界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在外面,各类规则绘制的纵横交错的线条,象一张铺天盖地、疏而不漏的天网,在她想冲破世界的期盼的压制时,天网会用近于机械性的手段把她限制在原地。

那么世界是谁呢?世界似乎就是男人,男人就代表着整个世界。虽然从数量上看,男女基本相等,但在世界之所以成其为世界的许多重要方面,男人是它的代表或象征。

男人的世界为什么会对女人如此防范,这有许多种说法。较为经典的说法是,男人防范的其实是他们自己。在心里的最深处,男人对他的身体上的那一截突出物随时可能丧失满怀恐惧。在他和女人的关系中,那截突出物是被包裹、被吞没,最后在支付了赎金以后才得以脱身,但那时已经是软弱不堪了。这一切都具有恶劣的象征性意义。对抗这些恶意,以便证明自己的存在与坚强,是男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点脱不了干系。极端的例子是,那些声称自己不需要女人的禁欲主义者,他们的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潜台词是:我宁可放弃做人的资格,宁可地球上一百年后只有飞禽走兽繁衍生息,也不想变得渺小疲软。但这样的男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男人则寄希望于女人的力量被限定、冲动被压抑、行为被控制,以便自己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之下都相对地强大一些。

男人的世界把女人看成异类,实在是所有偏见中最大的偏见。因为在这个有千万个物</br></br>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