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工作·使命·信心

——《黄金时代》得奖感言

我从很年轻时就开始写作,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虽然在大陆的刊物上

发表过几篇小说,出版过一个小说集,但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从来没有真正

满意过。文学虽然有各种流派,各种流派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但就作品而

言,最大的区别却在于,有些作品写得好,有些作品写得不好。写出《黄金

时代》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写得好,而《黄金时代》一篇,自觉写得尚可。

感谢我的老师许倬云教授推荐了这篇小说,感谢《联合报》和各位评委先生

把这个奖评给它。因为这篇小说是我的宠儿,所以它能获奖使我格外高兴。

一篇小说在写完之前,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总是努力使它完

美无缺。而一旦写完之后,就与作者再无关系。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

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把它出版,让别人去评说——玛

格丽特·杜拉斯就是这样看待她写的每一篇小说。世界上每一种语文,都应

该有很多作品供人阅读和评论,而作家的任务就是把它们写出来,并且要写

得好。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我还不能完全相信这就是我此生的使命,也许

此次获奖会帮助我建立这样的信心。

***

本篇最初发表于1991年9月16日《联合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与人交流

与人交流

——《未来世界》得奖感言

再次得到《联合报》中篇小说奖,感慨万千。首要的一条就是: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自己就已告别了青年,步入中年。另外一条就是:文学是一种永恒的事业。对于这样一种事业来说,个人总是渺小的。因为这些原因,这奖真是太好了。我觉得,这奖不是奖给已经形成的文字,而是奖给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理解。奖项的价值不止在于奖座和奖金,更在于对作品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奖也真是太好了。

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