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论告一段落后,赵子安突然问一直保持沉默的徐思远道。

“唔,这件事确实是他们不对。”徐思远没有想到他会问这个,还以为是徐凌远心疼那些书,因此和他抱怨过,于是又转向徐凌远到:“大哥要是想看书就拿我的吧,虽然大哥的一些书我好像都没有。”

徐凌远只是笑着抚慰了他一下,他也有些不明白赵子安为什么问徐思远这些,想到自己说过书被撕毁了的话,难道以为自己是在骗他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徐凌远不得不感谢一下那些胡来的孩子。

“我看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你真的不打算回去读书了?”没有理会他们兄弟之间的交流,赵子安突然间严肃地问道。

“多谢你关心,应该不会回去了。”徐凌远很淡然地说。虽然原主很有天赋,也很喜欢读书,可徐凌远并不是他,人总是会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以及属于自己的快乐。

“是么,你自己想通了就好。”看着徐凌远不太在意的样子,赵子安的脸上有一丝恍惚,似乎在回忆那个只会埋头读书,对他的恶劣行径明明很气愤,却从来不屑于和他争辩的徐凌远,出了一会儿神后,他也不看徐凌远,视线不知道落在哪里,好似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嗯,你不是说我只要告诉你了,你就会请客吗?不会食言吧?”徐凌远试图活跃气氛道。

“哼,看你现在这副油嘴滑舌的模样,真不知道是不是被哪个滑头鬼换了魂了!”听了他的话后,赵子安周围的伤感情绪完全烟消云散了,“不过这样也好,虽然没有以前好玩了,倒是有生气了许多。”

“……”既不能为他的真知灼见叫好,也不能为自己正名,徐凌远无语的有些内伤。

中午赵子安依言请他们吃饭,徐凌远也是这时才知道这家酒楼也是赵家经营的。当他在写着菜名的木牌上看到一道菜时,还专门问了一下赵子安,了解到这是酒楼里的招牌菜之一,并且做菜的厨子还是特意请过来的之后,就立马将它带入了现代的某样特产名菜。

“……这就是传说中的烤鸭?”可是等端上来的时候,徐凌远看着盘里的东西,虽然看上去真的是色香味俱全,但是却被粗暴地剁成了块状,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徐凌远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怎么了?”对于他时不时的怪异,已经有些见怪不怪的赵子安问道。

“没什么。”徐凌远摇了摇头,然后先给旁边的徐思远夹了一块,然后才开始品尝。

对于现代的某道名菜,徐凌远并没有真正的尝过,只是从小就听他的爷爷提起,只是听爷爷的详细描述,就让他一直心向往之,也可以说是他前世的一个遗憾了。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实现了,嘴里的烤鸭也的确如爷爷形容的那样,可是单吃起来还是觉得油腻啊,为什么会是这么直接的吃法呢?

“你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啊?”赵子安明显是很喜欢这道菜的,看着他边啃边一脸的纠结,忍不住问道。

“好吃,就是有些腻得慌。”徐凌远如实说道,一旁的徐思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看向徐凌远的眼神里充满了赞同。

“鸭子太柴的话不好吃。”赵子安解释道,“嫌腻你不会少吃点吗?”但招牌菜被嫌弃,还是让他有些不悦的。

“哦。”徐凌远将筷子伸向了素菜,“我可以见见烤鸭的师傅吗?”徐凌远仍然怀着一丝希望问道。

虽然不知道他打算干什么,但赵子安还是让人叫了厨师过来。

在一番询问后,就在徐陵远打算放弃的时候,他突然又问了厨师会不会做甜面酱,而厨师的回答则又让他看到了希望。厨师说那是他们家乡最常见的东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只是这里倒没见到过。

根据爷爷的描述,除了这些以外,需要的都是一些配料了。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都具备了,那么自己想要尝一下应该也不难吧?虽然对他的要求感到不解,但是在赵子安的示意下,厨师还是答应了,而且在他乡能够碰到这种知己,应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然,什么时候能吃到,那就要看制酱的速度了。

可能是受这件事的影响,徐陵远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他和赵子安商量了一下,他可以向酒楼提供一些菜式,而相对的,赵子安可以适当地为四叔家的果脯做一些宣传,凭着他家在城里的地位以及人脉,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可是出乎徐陵远意料的是,赵子安叫来了也在酒楼的大哥,虽然徐陵远只说了几道菜,当然,以他前世的经验,他知道的也不可能太多,赵家的大少爷就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仅如此,赵大少爷还坚持要给他一些报酬,说是只要他答应以后只向他们家提供菜谱,他们都会根据这些菜的收益给他一定的报酬,听起来像现代的分红,这是徐凌远没有想到的。

就在他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接受时,赵大少爷很直接地跟他说,徐凌远提供的东西很有价值,如果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交给别人的,他们虽然求财逐利,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白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而且一旦徐凌远接受了他们的提议,就不得再转授他人,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利的。

最终,带着一纸合约离开的徐凌远,在欣喜合作竟然如此顺利的同时,也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46章 四十六、瓷器

面对赵家的提议,徐凌远刚开始是有些心虚的,因为他所能提供的菜谱并不多。

前世的时候,虽然他不受父母的重视,但是受男人不下厨的风俗影响,他在家里也并没有学过做饭,唯一会做的几道家常菜,还是在他坚持帮爷爷做饭时学的,爷爷倒是挺受用他的这份孝心的,只是在学业越来越重的情况下,做的就越来越少了。

但是不会做不代表他不知道怎么做。在他很小的时候,村里人还都是靠天收粮、靠地吃饭,后来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谋生。在这种情况下,外出的人自然会带回来一些新奇的东西,其中就自然包括各地的特色饮食,在普及的过程中,它们甚至成了主妇们炫耀自身厨艺的重要方式。而徐凌远虽然没有做过饭,但是在母亲很忙的时候,帮忙在灶前烧火的活是没少干的,自然也就记住了一些菜谱。

在将合约仔细地研究了几遍后,他虽然仍对赵家的经商理念感到钦佩,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提出来,他是完全不会想到这么多的,但是也不再觉得是自己占便宜了,因此对这项合作也更加的上心了。

有了得力的宣传就是不一样,不多久,果脯就成了城里的新奇物,无论是富家大户还是普通民众,基本上都认可了这种吃食,使得原本毫不起眼的水果铺一时名声大噪,生意兴隆。

看到这种情形,徐凌远自然是十分高兴的,见四叔他们忙得团团转,他就又想起了让女孩来帮忙的事。

徐凌远也是在这时才知道,女孩的名字叫韩笙,十五岁,和红英一样大。而且令四叔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韩笙不只是手脚勤快、口齿伶俐,竟然还能写会算,一手算盘打得丝毫不输给四叔,更是让四婶喜欢的执意要收她做干闺女。

只是这种当柜买卖的活,基本上都是由男人来干的,没见过哪个店铺里会招女伙计,就是有一些女的,也都是像四婶一样的妇人。因此在遇到韩越的反对时,徐凌远也觉得自己有欠考虑,这些放在现代很正常的事情,到了这里却是行不通的。

尽管韩越很是反对,甚至要自己来做,但是韩笙自己却很愿意。一是坚持韩越必须好好读书,必须对得起爹娘的期望和她的付出;二是她自己本来就很喜欢做这些,比做丫环自在多了,否则的话,她就不会跟邻里的一位老账房师傅学记账了,只是以前的店家都嫌弃她是个丫头,不愿意雇用她,现在有了机会,她自然是不愿放过的,也不认为自己就比那些伙计差。

做完了这些的徐凌远,在果脯终于开始盈利,酒楼里的菜肴也大受欢迎之后,终于觉得可以放松一下了,却没有想到这一放松,他的身体却似乎越来越不对劲了,总是有些有气无力的。

最先发现的是四婶和徐母,并且都一致认为是劳累所致。四婶在给他买了一大堆补品后,就让他在家里歇着,不让他到店铺里去了。徐母虽然没有过问他在外面做些什么,但是也很细心地为他调理饮食,让刚刚有了一些奋斗热情的他一时有些不适应起来。

他原本是不愿就这么闲着的,无奈身体实在是不争气,吃了那么多补品也没见有什么效果,来诊断的大夫也只说是什么心神虚耗,精气不足等等,总之就是要静养和大补,他也只能无奈地顺从了。

每天过着这种比猪还要幸福的生活,徐凌远却觉得越来越不自在,觉得自己要是再这么补下去,身体不见得能好,体型是大有可能朝着赵子安那一身的富贵肉发展而去了。说起赵子安,徐凌远也觉得挺奇怪的,他们家以镖局为主业,听说他大哥和二哥都会武艺,虽然没有问过他会不会,但是只看他的体型也不像个习武之人。

不过徐凌远现在是没有心思关心他了,因为他终于为自己想到了一个强身健体的好办法,那就是去问问赵子安,是不是可以跟他们学些武艺,防身倒是其次,强身才是关键啊,前世的人们不是都强调生命在于运动吗?

早就闷得有些发慌的他很快就采取了行动。由于合作的事情,前一段时间他们的来往还是很频繁的,因此要找赵子安也并不困难。在他说明来以后,赵家的人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让武师为他量身制定了一套训练方式。

可能真的是训练起到了作用,一段时间后,他的气色好了很多。心情大好的他,又开始不时地往四叔家的店铺跑,虽然并帮不上大忙,但是看到果脯越卖越好,他就很高兴,就像是他自己得到了认可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徐陵远发现四叔他们是用布袋来装果脯的,不只是果脯,其余的干果也都是用布袋来装的,虽然他确定这些厚实的布袋都是干净的,但是仍然觉得有些不合适,而且也容易受潮。

这让他有些为难,用布袋装东西在这里是很正常的,而且这里也没有看上去干净又卫生的玻璃制品,所以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徐凌远想了半天,就只是觉得瓷器还不错。这里的普通瓷器也并不很贵,如果用带盖的瓷器来装的话,应该比布袋要干净卫生,至少摆在那里也美观不少。

对他的这项提议,四叔他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韩笙更是说他想的周到,完全赞成。这么决定以后,关于如何买进这批瓷器,四叔和四婶却有些犹豫不定。

因为这批瓷器的特殊用途,决定了它们必须是经过特制的。由于四叔以前做过瓷器生意,而且刚好和制作瓷器的人很熟,所以由他去亲自采买无疑是最放心的。可是令他们为难的是,徐父正好经营着瓷器铺,他们能有今天也多亏了徐父的帮忙,虽然和打理瓷器铺的小姑姑有些不和,但若真的跳过徐父自己去买,总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对于他们的这种顾虑,徐凌远是完全不愿参与的。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和徐父商量一下,托徐父去和小姑姑他们说。

本来以为这样就算是妥当了,可是等四叔将瓷器拉回来以后,差点气昏了过去,一口气好久才吐了出来。

因为不愿意和小姑姑他们接触,四叔就将对瓷器的要求都写在了纸上,让徐父带去给他们。这里的规矩,凡是大宗的货物,店家都会送货上门,并等买主确定无误后才算成交。货到以后,四叔要自己去拉就不说了,等打开木箱一看,哪里有他们要的大容量瓷器,都是一些食盒样式的,倒是都有盖,可是完全不实用啊!

虽说是普通瓷器,可是花钱买了这么一堆废品,还是让人很恼火的,尤其是差错还出在自家亲戚身上。如果是自己没有说清楚也就算了,明明白字黑子写的清清楚楚,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误差,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这也怪我,我想着都是自家人,也不想在那里久留,就看也没看便拉回来了。这下可怎么办?”四叔将全部的瓷器都看了一遍,唉声叹气地说。

“要不就再去找二哥说说吧,退不了的话就当是送给他们了,我们留着这些也没用。”四婶先是气的直咬牙,可是最后也无无可奈何地说。

“四叔你们怎么就不去找他们说清楚呢?这本来就是他们的错。”徐凌远实在是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要是他们真的能这么忍气吞声的话,可能当初就不会搬出来了,现在他们明明很生气,为什么就是不愿去追究呢?

“唉,你不知道你小姑姑那张嘴,我们也说不过她,正要是争执起来,为难的还是你爹,也让人家笑话。”四婶一提起小姑姑,便不由得直皱眉。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跟他们那种不知好歹的人讲人情,不是合该吃闷亏吗?四叔你不还跟我说有什么不要窝在心里吗?不管谁对谁错,还是说清楚了为好。”徐凌远有些气愤地说。

“算了,吃亏是福吧。”没有想到徐凌远会这么的言辞激烈,四婶诧异了一下,然后叹口气说。

“这哪里是吃亏,根本就是上当受骗!”徐凌远不赞同地说。

“你……”

“凌远说的对,就是吃亏也不能吃这种哑巴亏,我自问没有什么对不起他们的,这件事非向他们问个明白不可,做生意的哪有这种道理。”四婶还想说什么,被突然拿定主意的四叔打断了。

就这样,四叔找到徐父,请他让小姑姑她们也来一趟,当着徐父的面,将事情说清楚。果然如四婶所说,小姑姑真是口舌生花,还没等四叔他们说话,就先诉起苦来。说什么自己不如四叔他们精明,捞够了钱就甩手走人了,她们夫妇吃力不讨好,里外忙活,小姑夫因为到处跑货源,人都瘦了一圈,结果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还要跑到这里来受人质问,还有什么亲戚可言,连个外人都不如。

说着说着,她竟还真的哭了起来,若是不知情的人,肯定也会心生同情的,可是四叔他们却是越听越心寒。

可能是因为这件事经过了徐父的手,也可能是徐父对他们的作为早有不满,此时他并没有相信小姑姑的一面之词。等小姑姑说完后,他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们夫妇一眼,似乎在等待什么。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