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接近自己了,便飞速窜入林子,向山岩上攀去。山岩奇形怪状,几近无路可走,但它却闪转腾挪,非常灵巧地在山岩上跳来跳去,不一会儿便爬上了山顶。马只好在林子边停住望山兴叹。马只能在平地上施展本事,在山岩上便寸步难行。很快,雪豹已在山顶没有了踪影,而马却仍在下面呆呆地望着。也许,它在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些什么。少顷,它默默地转身而回。牧民们和牛羊都望着它,它低着头,像一个战败了的士兵。

雪豹(4)

这件事过去好几天后,又有一只鹿像那只雪豹一样走进了牧场。在短短的时间内,事情又像那天一样重复着上演了一次,那只鹿也是向牛羊和牧民望了一会儿后便又离去。结果那匹马又追了上去。那匹马也许是想借这头鹿雪耻前几天的屈辱,但它还是被鹿甩在了后面,那头鹿攀越山岩的速度比雪豹还快,从几个石头上飞跃过去,转眼就不见了。

牧民们都责怪那匹马,说它像村里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村子里对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有严格的衡量方法,比如你长到现在吃了几只羊,骑过什么马,翻过多少座山,都是有多大本事的标志。牧民们说,这匹马明年无论如何得骟了,不然,它老是干傻事。比如追鹿,一般情况下,马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情,鹿的灵活没有哪种动物能比得上。在牧区,人们曾亲眼见过一头鹿将一只狼一蹄子踢死。还有一次,一群狼将一只鹿围住,准备合拢后将它咬死,但它却从狼群头顶如流星一般一跃而过,转眼就跑出了很远,狼群被惊得愣怔半天才有了反应。

过了几天,那只雪豹又走进了牧场。也许因为前面已经来过一次,加之又战胜了那匹马,它轻松自如地在牧场走动,毫无陌生感,就像羊群中的一只羊一样。那匹马也许已彻底服了它,对它消除了敌意。慢慢地,它和牛羊成了朋友,与那匹马更是显得亲近。它每天都从林子里出来,到牧场上吃草,并不时地发出长鸣,那匹马和牛羊一听到它的声音便遥相呼应,纷纷与它对鸣,牧场上出现了非常热闹的嘶鸣声。牧民们看到牧场上出现如此热闹的景象,也颇为高兴,他们觉得,一只雪豹与一群牛羊融到了一起,是牧场上的一种新的生机。

后来,一帮猎人来到了牧场,他们听了那只雪豹的故事后对它动了心思,牧民们警告他们,如果谁敢动那只雪豹,我们跟他动刀子;谁让那只雪豹流血,我们就让他流血,那些猎人不吭气了。但牧民们却没有预料到他们会偷偷地下手。预料不到的事情,往往会导致可怕的后果。那天早晨,那只雪豹刚走到牧场中间,他们就把它围住了,它想钻入林子攀山岩离去,但那些人早已摸清了它的动机,派两个人死死地把守住了它的退路,无奈之下,它只有向另一个方向奔突,挡他的那个人没拦住它,它便冲出了包围圈,那些人在它后面穷追不舍,一直把它赶到了一个悬崖边。它站在悬崖边悲哀地嘶鸣着,牧场上的牛羊和那匹马都听见了,应和着发出躁动不安的叫声。那些人逼近,用枪瞄准了它,它停住嘶鸣,纵身跳入崖中……

我到牧场的时候,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天了。牧民们时不时地仍要提起那只雪豹,牧场上的牛羊吃着草,不时地扭头向悬崖那边张望。那帮猎人早已经跑了,牧民们要找他们算账,他们怕流血,怕死,他们没有一只雪豹跳入悬崖的勇气。

一天,我走到了那个悬崖边,悬崖深不见底,黑乎乎的,似有什么鬼魅在游动。正要离去,却见对面的崖壁上有几朵花,红艳艳地开着。崖壁陡峭,不长一树一木,但这几朵花却选择绝壁而生,而且开出了鲜红的花朵。想着一只雪豹就是从这儿跳下去的,心便沉了,它跳下去的一刻,是不是看到了这几朵花?

4、电视中的一只豹子

一部有关豹子的专题片把豹子从视觉上向我们拉近,弥补了我们见不到豹子的遗憾。那个片子很美,把那只豹子从出生到老死全拍了下来,拍摄地是一个半沙漠半丘陵的地方,而且唯一的一条河流中还有淤泥。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却为这只豹子上演生命悲喜剧提供了一个机会。那只豹子出生以后吃尽了苦头,有几次差点活不成,但我注意到,在它很小的时候,目光里都有一种坚忍。战胜了困难后,它仍然不能平静,沿着河边的树林疾行,似乎灾难像毒瘤一样还没有散尽,它要彻底躲开灾难,又似乎它体内愤怒或激烈的火焰一经燃烧,就再也不会熄灭,它不能抑制自己,必须快速疾行。

我觉得只有在面临灾难的时候,它才会显露出性格的另一面……抗争。这种抗争是在愤怒和坚强的驱使下产生的,而在平时,它似乎时时都意识到灾难会降临,所以,总是保持着警惕。片子中拍了那只豹子许多闲暇的镜头。从表面上,它似乎无事可干,只是在随便走动,但我注意到,不论何时何地,它总是喜欢在高处行走,我不知道它这样做是不是在保持着随时出击的优势,或者说是它内心高贵的本能反应。树林的影子在它身上移动,有时候它的影子又映在河水中,一切都显得很和谐。这时候我注意到豹纹,那些豹纹的形状似乎代表着神的一个永恒的秘密,不可让人解读。我想起博尔赫斯在一篇小说中曾写到:“我想象着时间的第一个早晨,想象着我的神把他的信息委化于豹子生动的皮毛上……”博尔赫斯因失明而打开了内心,他的作品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神。博尔赫斯是特殊的作家,所以,他的思想和作品可看不可学。但我觉得他对豹子的皮毛的生动想象,是合乎大众心理的。因为在后来的片子中,那只豹子在远处出现时,我仅从它的形体上无法判断出它是一只豹子,但那些耀眼的豹纹却给我灌输了一个准确的信号。那个片子是分集的,我一集又一集的看着。那只豹子每天早上的出行和每一次捕猎食物,都牵动着我的心。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雪豹(5)

片子播到第二集的时候,在那只豹子面前出现了一只生病的山羊,我本以为,这只是摄像师在摇镜头时,随便选中的一个篇幅,不料整部片子从这里开始却叙述一个极其生动的故事。那只山羊已经病得很重了,趴在沙地上,诚惶诚恐地向四周张望,它也许跋涉至此已再无力气,而四周的动物,尤其是那只豹子让它为自己的处境害怕,它不敢吃那些长在嘴边的草,甚至动都不敢动一下。这时候,摄像师把镜头对准了那只豹子,从它的眼神中可以发现,它想吃那只山羊。事实上,在山羊周围的所有动物中,只有豹子是最强大的,所以,想必谁也不会与它相争那只山羊。但豹子却作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它咆哮着,赶走了其他动物,只将自己留了下来。接下来数日,它不再走近山羊,山羊终于吃上了草,而且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很快就能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去吃更嫩绿的草。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山羊恢复了体力,它把头高高地扬起,兴奋地对着天空发出“咩咩”声。就在它吃完那里的草准备离开时,那只豹子大叫一声,从树林里出现了,山羊被惊吓得浑身发抖,它似乎明白,这么多天来原来豹子并未离去,一直在森林里等待着自己恢复身体后,才要吃掉自己。看到这个镜头时,我想起豹子是从不把弱者作为捕食对象的,它总是要用数倍的艰难征服那些强者。豹子的这种行为表明了它在满足肉体食欲之前,必须要满足精神食欲,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恰好证明了这一点,那只豹子走到山羊跟前,却并不扑上去,只是用一种威严的目光望着山羊,山羊浑身战栗,过了一会儿,山羊愤怒地大叫一声,扬起尖利的角向豹子刺去;豹子似乎就等待着这一时刻,它一跃而起,用两只前爪按倒山羊,一口咬住了它的喉部。一股鲜血喷出,山羊不再动了。

豹子开始吃山羊时,天慢慢黑了。拍摄那个片子的摄像师是个高手,他把镜头从豹子身上移开,落在了月亮上。等到月亮完全升起,变得又圆又大,他才将镜头摇到豹子身上。此时的豹子吃着羊,一幅沉浸于幸福的样子。

5、下山

一群人摒声凝息在等待着一只雪豹走近,是在西藏阿里的昆仑山,一群人在苦苦寻找着雪豹,高山反应已经使他们开始打退堂鼓了,但一只雪豹却慢慢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这群人隐藏得很好,以致连警惕性极高的雪豹都没有发现危险已经存左。“噗”的一声,麻醉枪射出一弹,中弹的雪豹不一会儿便昏倒在地。他们用绳子缚住雪豹的四肢,把它抬进了大卡车上的一个笼子里,雪豹醒来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睁着茫然的眼睛向四处张望。大卡车很快就动了,人们要把这只雪豹运到昆仑山下的城市里去。

无法想象一只雪豹被运下昆仑山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看着它被关在铁笼子里可怜的情景,我的心忽然沉了……雪豹……雪山上的勇士,动物群中战无不胜的征服者,在人面前,或者说被人类发明的铁笼子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谁愿意一只雪豹被征服呢?在很多时候,它其实是我们的某种精神寄托。我们虽然见不到雪豹,但我们对它的想象却是必不可少的,它丰富着我们的想象时其实在激励着我们的心灵。

雪豹在高原是力之王,美的化身,它的生命里一直充满着搏击和拼斗,这种运动是至高的,可以说,在更多的时候它就是自己的敌人,它必须得不停地打败困难中的自己,才能保持高贵的信念,但不知为什么,它被关进了那个笼子。那个铁笼和那辆运它下山的汽车都是它命运中的黑布,此时正在与罪恶完成着一个残忍的口袋,将一只雪豹装了进去。它将被运到一个公园里去供人们欣赏,或者在商人的利益场上变成一枚棋子,被挪来挪去,为人赢取利润。

大卡车在中途停顿了一次,雪豹再次打量铁笼外的世界。显然,海拔已明显降低,这些地方很陌生,它以前从来都没有来过。至此它的内心才有了一丝恐惧,它似乎隐隐约约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变化,但铁笼子牢固无比,它无力将铁笼子冲破。它趴在笼子里一动不动,身躯似乎一下子变小了。它的面孔不再斑斓,眼睛里已经没有阳光和火苗,而且闭上了贯以发出咆哮的嘴巴。一只雪豹的内心被残酷的现实粉碎了,雪山和峡谷从它眼前闪过,变成模糊的一团。

海拔越来越低,空气也越来越好,再过几个小时,这只雪豹就要被运到城市中了,雪豹总忍不住回头盲目地朝身后看上几眼。一只有着至高梦想的雪豹,不能在实现梦想的场所奔突,被一辆汽车运下昆仑山,它显得软弱无力。到了城市中,一只雪豹马上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长久地被围观着。它极不适应这样的地方,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从不走下高原,从不与人群接触的雪豹,在人们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的声音中觉得被暴露是一种耻辱,它的身子似乎缩得更小了。高贵的雪豹变得卑微了。高贵是属于极少数的,一旦普遍可见,必将变得卑微。

旱獭(1)

1、地道战士

土地替季节变幻着表情,每一个季节的特点都必须通过土地的变化才能够被体现出来。而在高原,土地往往只有很少的一点,而且还在很偏僻的地方,但高原的春天必须要通过这为数不多的土地才能够体现出来。春天的到来首先使风变得温热了很多,野草在地表上泛出一层绿色,树木的表皮开始泛青,土地在一丝温湿的气息里开始变得松软。旱獭在这时已经上路,它们要在春天找到一块松软的土地打洞,开始一年的生活。旱獭又叫土拔鼠。它们的身躯浑圆肥胖,所以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往往要用很长时间。旱獭是记忆力最差的动物,仅仅过了一个冬天便忘记了去年打过洞的地方,但它们又十分谨慎,不愿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供寻找的地方,所以它们的行程显得十分缓慢,致使到达一块中意的土地时,时光已使那里春意一片。

旱獭们开始劳动。它们首先选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作为入洞口,这样的地方往往在石头和树根底下,一般不会被轻易发现。它们的爪尖利无比,泥土和石头会被它们毫不费力地抠下,如果遇到无法弄得动的大石头,它们不会蛮干,而是巧妙地从旁边绕过去,所以它们的洞总是曲径通幽,既防风又安全。最后,它们会在山坡的另一处开一个出口,其隐蔽程度要与入口一样达到一致。虽然它们把洞中生活视为天堂,但却不得不做好防范工作,以备危险来临时从出洞口逃离。打洞一般需10天左右可完成,它们昼夜劳作,因为它们有用之不尽的力量,所以打洞这样的事对它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