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会儿,不知是哪头牦牛嘶鸣了一声,整个牦牛群马上变得混乱了。混乱之中,可以看出有的牦牛在努力向外冲突,而处在外围的牦牛却像不明事态似的在往里面冲。草被它们踏倒,水也被蹄子溅起,带着泥巴沾在了它们的身上。我不知道这些牦牛要干什么,但从它们的架势上隐隐约约感到有一股杀气。我在内心祈求它们不要互相残杀,尽量地平静下来,像亲兄弟一样在天山上相处。人类对牦牛的残害已经越来越猖狂,有一段时间,牦牛尾巴做成的掸子很畅销,有人便在牦牛身上大发横财,他们拿一把刀子悄悄走到牦牛身后,一手将它们的尾巴提起,一刀下去就将尾巴砍了下来。被砍掉尾巴的牦牛痛得狂奔而去,有时一头撞在石头上便死了。

想到这些,我担心今天的这群牦牛会相互伤害,但很快,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牦牛开始互相撞碰起来。它们先是用身体去撞对方,不一会儿便都兴起,用角去刺对方。那些乌黑的犄角像一把把利剑似的在对方身上划出口子,血很快就从里面流了出来。这时候,我注意到牦牛都开始叫了,它们像是变得很兴奋似的,在“呜呜呜”的叫着向对方凶猛攻击。当然,在进攻中他们也不时地被对方的角刺中。渐渐地,有一部分牦牛因体力不支或受伤过重,退到了一边。血从伤口中大滴大滴地流着,使它们不停地战栗,但它们都不离开,仍像是很兴奋似的看着那些正在战斗的牦牛。那些正在战斗的牦牛显然是这一大群牦牛中的佼佼者,它们不光身体敏捷,而且特别善战,也特别能忍耐。它们身上已经有很多伤口,血甚至已经染红了身子,但它们却丝毫没有要退下的意思。但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它必须要求参战者全神贯注的投入,而结局无外乎只有两种,要么失败,要么战死。至于胜利者,则是这两者中的幸存者。很快,又有一批牦牛退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儿,第三批失败者也退了下来,留在格斗场上的几乎都是胜利者。而正因为它们都是胜利者,所以紧接着的战斗就更激烈也更残酷了。可能是因为距最后的胜利已经不远,所以,它们再次兴奋起来。一阵猛烈的攻击过后,又有几头牦牛退下了。有一头很健壮的牦牛似是不甘心,要坚守住自己阵地,立刻,有两头已明显取胜的牦牛便一起向它发起了攻击。当四只尖利的长角刺进它肚子时,在“噗噗”的响声中,它如一座轰然倾倒的大山,趴在了地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牦牛(4)

战斗终于结束了,剩下的几头牦牛就是胜利者。它们高扬着头,长嗥几声,向伫立在远处的几头牦牛走去。这时候,我才发觉远处的那几头牦牛一直伫立在那儿,它们像我一样在观察着刚才的一场战斗。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不加入战斗,从它们的体形上看,有可能是母牦牛,就在我这么想着的时候,它们中的一头牦牛叫了一声,我从它的叫声中听出它们的确是一群母牦牛。牦牛生活的地方随季节变化而变,冬季聚集到平原,夏秋到高原的雪线附近交配繁殖。那几个胜利者径直走到母牦牛跟前,用嘴去吻它们。母牦牛像是已经等待了许久似的,一对一的与它们依偎在一起,胜利者不时地发出喜悦的嗥叫,母牦牛用嘴舔着它们伤口的血,舔完之后,它们便头挨着头缠绵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母牦牛便显得兴奋了,它们静静地站着,让公牦牛从后面爬到自己身上,完成一头公牦牛的生命喷射和飞翔。至此,我才知道了这群牦牛为什么奋战的原因,几头母牦牛在远处发出了信号,它们便为之奋争。这对于它们来说,是一份光荣,也是一次十分难得的交配机会。所以,它们都奋不顾身,几乎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这经过血的代价换来的幸福,已使它们忘记了身体的疼痛。这与光荣和鲜血同在的幸福,是属于牦牛自己独享的美妙时刻。

那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失败者,此时都悄悄地把头扭到了一边。

4、沉默或坚忍

天刚亮,木那提叫醒了我们。他牵着一匹马站在帐篷门口,说:“附近的马都给租光了。我跟你们走。”我抬头望了望博格达,太阳已经把它照亮。由于太阳是从高处往下照着的,所以与低处尚未被照到的地方相比,它显得更为明亮和洁净。一丝喜悦漫上心头,看来,今天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大家兴致高涨,急急吃过早饭,背上背包就上路了。我走到山坡前时突然心生犹豫,从内心而言,这一脚迈上去,我是否可以接受一次真正的洗礼;从信念而言,我必须让自己发挥到极致,使自己变成几倍的自己,因为徒步穿越博格达,时时都会被巨大的困难阻挡。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再没有什么顾虑了,一脚迈出去就上山了。而内心也变得踏实了。

山坡上没有什么植被,只有一些稀疏的野草匍匐着,稍不注意就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而正是这些野草,是牦牛过冬时必不可少的食物。我慢慢往上爬着,心里怀念着身后的野草。不知道前面还会有哪些生命在微弱地存活着,新疆大部分地区都是靠大自然所能提供的脆弱生物链维持着人的生存,实际上,选择生存方式的不是人而是这一方水土,也偏偏是这一切,造就了牧民们的宽厚与从容。

博格达属天山山脉,我在一篇文章中曾写到从飞机上俯瞰它的情景。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着它,觉得它除了显得高贵外,还有一种突兀的气势。天山从南而北,到了这里却忽然耸立起冰清玉洁的一座雪峰。天山的延伸是沉缓的而又幽静的,甚至是灰暗的,但到了这里,却像是伸出大手接住了天穹降落的一颗星星,顷刻间把自己也照亮了。所以即使在白天,博格达也有一种散发着光亮的感觉。我在想,莫非是它体内的光明太多,以至于白天在它眼里也亮度不够,被它再次照射着。

五个人在博格达的亮光里一直向上攀越着,雪线已经在视野之内,按现在的速度,估计黄昏前能赶到宿营地。转过一个弯,我们看到了几只牦牛。它们看见我们时,有三只忽然横在前面护住了卧着的一只小牦牛。我们走到它们跟前,那三只横着的牦牛只是低着头,用沉默的目光看着地面,那只卧着的小牦牛显然受了重伤,它的周围有几滩血,一些苍蝇在盘旋起落。我注意到了护着它的另外三只牦牛眼里的神情,估计它们见我们忽然出现了,怕伤了同伴,便围护起了它。但大家都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认为几只牦牛没有足够的智力这样处理事情,并做出如此义勇的决定,而且我的猜想太拟人化,把几只牦牛想得过于庄重。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已经被那三只默默横在路上的牦牛的眼神感动了。我们围着它们打转,受伤的小牦牛眼睛里显出了惊恐,但它们三个都一直那么看着地面,一动不动,似乎在与我们对峙着。

牦牛(5)

正在争论,从前面的转弯处蹒跚过来一位维吾尔族老汉。老汉反穿羊皮袄,白色的羊毛露在外面,使他显得很飘逸。待走到近处,才发现他一脸仓皇。他和几只牦牛几乎同时发出了喊叫:“我的小牦牛…”,“咩…”老汉扑上去抱住受伤的小牦牛,用双手把它托住,查看它受伤的地方。但由于这只小牦牛太过于肥壮,他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将它托起。木那提蹲下身,双膝合拢将小牦牛的后腿放在腿上,帮老汉将小牦牛托了起来。小牦牛的腹部在流血,伤口上扎有半截锋利的石片。老汉的双手颤抖着将石片取出,一股浓浓的血又流了出来。木那提从地上捡起一个土块,在掌心揉成土沫,撒在小牦牛的伤口上,血立即止住了。老汉说,这只小牦牛受伤可能已经有三个小时了,可能是从山坡不慎滚下来的。它和另外三只牦牛至少在这里也已经等了三个小时了。它们在等他,如果自己不来,它们会一直等下去。这时候我才发现那三只牦牛已经默默散开,归入牦牛群中去了。我想从牦牛群中找到它们,但感到每一只牦牛都似乎很像刚才的那三只。

()txt电子书下载

我说出自己的猜测,老汉激动地说:“就是的,就是的。牦牛都是这样,一旦同伴受伤,它们都会舍身相救,绝不会丢下不管。”我很感动,但我不明白牦牛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交流感情,传递内心,进而达成默契的,在生灵中间是不是存在着更具体的方式,被它们用来彼此示爱,赖以生存呢?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