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朱由校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喊了一声,见到黄欣抬眼看他,语气凝滞了一下才开口问:“不知道这人哪里得罪了弟弟,若有不是,惩罚一二就行了,何必杖毙?”
这位明熹宗在历史上是个喜欢木匠活和傀儡戏的,而在黄欣看来,则有些过于仁弱了,是啊,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够捧出来一个“九千岁”。
想到这里,颇为厌恶地看了一眼那个眼露感激期待之色的魏忠贤,黄欣很是冷漠地道:“我就要杀这人,你要拦吗?”
或许是因为宫中皇子少的缘故,又或者是这位朱由校实在是个大好人,他似乎从来没有什么争斗的意识,从小到大,无论黄欣表现得多么冷淡,他总是能够一口一个“弟弟”地凑上来,颇有些无事找虐的感觉。
对于这种人,黄欣也有些无奈,他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未必不是一个好工匠,看看他送来讨好自己的东西就知道了,什么漆器书匣小木人儿,都是极尽美观精巧,人工不菲。
“我,我……总要有个理由,不能够草菅人命吧。”见到黄欣坚持,朱由校就有些退缩,却还是讷讷地说了这句坚持的话。
“理由?很简单,我看他不顺眼。”此时还不到十岁的黄欣说着拔出匕首来果断地割断了魏忠贤的咽喉,看着那鲜血喷涌而出,飞溅到自己衣裳下摆,侧开一步,淡定地拿出手绢擦拭锋刃。
“朱由,你怎么能……”朱由校没想到会看到这一幕,愣了一刻,等反应过来,再看黄欣远去的背影,有些不敢置信有些生气地说了这么半句,后面半句被奶娘客氏拉住了胳膊,这才没有再说出来。
“殿下,那是庄妃娘娘的亲子,你教训不得的!”
这么一句话,让朱由校冷静下来,再看客氏那一脸担忧的样子,柔和了神色说:“我知道了。”
黄欣因那半句话回头看了一眼,正看到那两人对望的模样,颇有几分柔情蜜意,他的眼神又冷了几分,这位恐怕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他除了一个多大的祸害,不过也无所谓,他从没准备让人念情。
回到庄妃的宫殿中,被母妃叫去问话。
这位不苟言笑,性情有些稳重的娘娘容貌姣好,偏偏总是不笑,便有了些冷清的味道,端着脸的时候更容易让人想到老师,而不是别的什么,如果她对皇帝也总是这般,或许就能够解释她为何不如那位康妃娘娘受宠了。
“听说,你亲手杀了一个太监?”
即便对于自己的亲儿,这位的脸上也未曾露出过多少笑容,此刻问话的时候更是有几分严肃。
“是。”黄欣轻声应了一句,他并不是很怕庄妃的责怪,脸上的表情都没有慌张。
庄妃的眉心一簇:“为何?”
“心情不好。”很是敷衍地说了这一句算是借口的答案,再看庄妃的神情,并不见多少疑惑怒气,她稍等了片刻才道,“这种事情,宫中自有法度,你身为皇子,怎可随意执刀杀人?以后,莫要再为。”
“是。”黄欣欣然应下,他也不是什么嗜杀的人,只不过某些明知是祸害的,他实在是看不下他们蹦Q。
康妃的亲子早殇,如今朱由校养在她身边,听闻了这件事,少不得添油加醋地搬弄了一番,虽然没有让皇帝对朱由做出什么惩罚,但宫中悄然流传起了朱由的残暴不仁,暴虐成性。
☆、第134章 “徐福”
万历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享年三十九岁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因红丸案病逝。
对于这位父皇的病逝,黄欣还来不及有更多的感受,马上要面对的就是新皇登基,他输给了时间,比不得朱由校年长,朝臣们一致欲立朱由校为新皇,美其名曰朱由校曾有神宗教导,更有才能。
对这一点,黄欣嗤之以鼻,朱由校识得几个大字?他对刻刀比对毛笔还要熟悉,不务正业到内外皆知,这样的人的确是很适合当一个“傀儡皇帝”。
后世被称之为西李的康妃娘娘仗着自己抚养了朱由校,想要当太后,先一步控制了乾清宫,要求先封她为皇太后,然后再由朱由校继位,被大臣们拒绝,两方僵持。
“真是荒唐。”旁观这一出闹剧的黄欣询问庄妃,“母妃,你觉得如果我当这个皇帝,好吗?”
“你?”庄妃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的眼中似乎划过一道亮光,犹豫着久久不语。
“是啊,我。我也是父皇的儿子,继承皇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而且,比起大皇兄的一字不识,我好歹也能看得懂几本书,总不至于一无是处。”
黄欣从心底里瞧不上朱由校,不要说他历经几世皇子经历了,便是头一次当皇子的人,也不会比朱由校更差。
或许是由于明朝后面某些皇帝实在是专情种子,儿子一个赛一个地少,所以皇子之间的争端非常少,再有出了正德那个奇葩,后面的皇子更是个比个地有个性,竟是没有几个懂得皇帝是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更多的都把皇权当成了肆意行事的资本。
说起来,或许跟朱元璋那种小民意识――把自己的儿子都圈起来当猪养也有关系,他倒是想着后世子孙就是不成器也吃喝不愁了,却不想想怎样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以至于一代代,旁支的都被困死在封地,嫡支的没了竞争也逐渐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就好像那个故事所说的,创造最好的环境让鹿生存,得到的结果反而是产量的下跌,而引进了狼之后,不仅鹿的数量有所增长,它的质量(肉)也更加好(吃)了。
“是啊,我儿也是可以的。”好像是才被人启发了,庄妃喃喃自语了一句,眼中的光芒更亮了,却又迟疑,“可是,朝臣们现在都想着要你兄长当皇帝……”
“那是因为兄长还在。”黄欣眸色晦暗,“母妃放心,我知道怎样做的。”
这些年下来,黄欣除了自己读书之余,也会状似不经意地结交一些司礼监的太监,连同东西两厂的,虽然他没有跟那些头面人物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但是一些处于中层的太监对他这位皇子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些人比领头的要好收买多了,不过一些利益许诺,这些很有上进之心的人就同意了为黄欣说话,而他们的能量也并不局限于太监之中,还有一些用黄欣给的钱财收买了几个朝臣,鼓吹起“皇位贤能者居之”。
同时,某夜乾清宫大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直烧到第二天清晨,整个乾清宫片瓦无存,而火海残骸中则躺着几具尸骨,经人判断,是康妃娘娘和乐安公主,还有一位,便是被朝臣请为皇帝而不出的朱由校。
因为是皇室成员,又有先帝的嫔妃和女儿,再加上没有喊冤之人,也就并没有某个清官冒着生命危险要求验尸,于是简单收殓之后的尸骸被送入了棺材,也就没有人发现他们三人在被烧之前就已经死了。
没了长子,剩下的皇子中还年长的便只有黄欣了,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黄欣,朱由顺利登基成为皇帝。
这一年,他依照历史改年号为泰昌,从八月之后便是泰昌元年,用以纪念登基仅29天便暴毙的父皇――明光宗朱常洛。
这一年,黄欣登基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尊其母庄妃为皇太后,追封康妃及朱由校等人,同时派人彻查红丸案。
这一年,神宗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的弊病已经爆发,民穷国匮;山东、云南、湖广、南北直隶、福建、广东等省民众纷纷奋起反抗;朝中宦官祸国……
真正登上皇位,看到那一份份奏折所述,黄欣深深觉得疲惫,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而时不待我。
从来没接触过朝政,真正看到的只是历史书上的那一页页故事,他无法分辨哪一个朝臣是忠是奸,大部分的朝臣都没有在历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秉持着中庸之道,未必无才,却也并未做出多么轰天动地的事情,于是于史册上默默无闻。
东厂西厂的存在,固然便利皇帝掌控朝臣,但东厂西厂,又有多少是忠是奸呢?他们的名字在青史上更少,除了那几个大奸大恶的,其他的,纵然有一二好的,也都被清流抹去了名字,于是……
真正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乱局之后,黄欣发现他有些无从下手,不得已只能延续历史的历程,任用东林党人进入内阁,排除方从哲等奸臣的影响,其他的,只能暂时加以控制,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效果。
继位七天后,黄欣终于见到了他想要见的人。
那人似乎有几分张狂,又或者他不认为有人能够记住徐福那张脸和那个名字,连那“须发皆白”的明显特色都不曾更改,他出现在皇宫的身份却换了,不是方士,不是神医,而是道士。
自从神宗迷恋炼丹制药开始,宫中便常有道士在,明光宗在位的时间太短了,根本不足以消除这个恶习,而他自己也是深受毒害,死于红丸。
“老道近日新得一丸,还要请陛下品鉴。”
“徐福”拂尘一摆,颇有几分逍遥之态地奉上了一个木盒,盒子被太监捧到了黄欣的面前,打开,黄色丝绸衬托出的暗红色药丸实在让人有些不太好的联想。
黄欣的神色玩味,朱由和朱由校的名字虽然是一字之差,但任谁也不会把这两个字认错,更何况大名鼎鼎的明末三大奇案之三的移宫案被他弄成了“火烧乾清宫”,若是那人的书上有这一段,那么他的来意就十分令人怀疑了。
想到适才自己不曾令周围人下去之后他的眉心微蹙,黄欣的嘴角有了笑意,“道长难得得了仙丹,自然要先行服下以验神效,否则,红丸案近在眼前,朕还真的不敢服用。”不待徐福说话,他便令左右侍卫控制住“徐福”,“来啊,把这红丸送于道长服下!”
暗中,他把一把小匕首递给了贴身伺候的太监郑忠。
郑忠自他出生没多久就一直在他身边,他后来杀魏忠贤,杀朱由校等人,他都在旁边,此时接过这把匕首,自然知道要做什么。
虽然不知道皇帝是怎样想的,但这并不妨碍他执行命令,把匕首袖住,拿着药丸走上前,来到被侍卫控制住的徐福面前,将药丸喂到他嘴边的时候,藏于袖中的匕首刺出,准确无误地刺入了“徐福”的咽喉。
“你……”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徐福”显然十分震惊,他想要说什么,然而气管已经被割破了,只要是人,就不至于这样都不死,他的瞳孔放大,维持着惊愕的表情向后倒去。
郑忠手持匕首,向前一步,查看了一下“徐福”的呼吸,确定人死之后这才抬眼看向皇帝,而那两个没什么默契的侍卫震惊了一下之后马上跪地,表示自己的服从。
“死了就好。”黄欣松了一口气,他还怕这人武功高强,能够躲过,诶,不对!能够穿梭时空必然是精神力高,而他能够历经秦唐等朝代到现在,他的精神力怎么也不会一点儿没察觉,那么……
被要求仔细检查一下尸身,郑忠很认真地执行了命令,然后从徐福的脸上撕下一张薄薄的类似人皮面具的东西,连带着那胡子也没了,露出来的脸十分年轻普通,让人震惊。
黄欣虽然早猜到了徐福那张脸是假的,但是他也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容,此刻看到这张脸,还真是无从判断真假,只能让侍卫仔细搜查他身上的东西,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物件。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罢了。”黄欣有些疲惫地令人把尸体拖下去烧毁,而他也下了一个遣散宫中道士的命令,他不确定那个人是不是还在伪装道士,但这些隐患显然不能够留了。
从一开始,他就在明处,更吃亏的地方在于,这一世他没有携带异于常人的精神力,以至于处处被动。
这一夜,回想着自己上一次是怎么在唐梦中激发精神力的,黄欣开始努力尝试,而他更清楚尝试的结果,恐怕这一梦醒来,他的精神力又要再翻一番,那么结果……如今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暗中窥伺的敌人往往更加可怕。
☆、第135章 历史回归
明朝的内阁制度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这也是当初神宗能够任性地二十多年不理朝政还能朝中安稳的原因所在。内阁里的那些大臣,虽然各有心思,但他们好歹没有几个是真的想要叛国殃民的,因为某些原因为自己谋福利从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只能说人莫不如此。
知道如今内阁中东林党人过多,黄欣也想要提拔自己人,于是这一年末,恩科开始了。
明朝的读书人还是挺多的,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下来,儒家学说已经十分成熟,而这些深受儒家教诲的读书人最看重的也莫过于“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等到恩科名次出来,已经快要过年了,而那最后一场殿试就在过年的前十天进行。
为了筹备过年,宫中张灯结彩,即便黄欣已经放了不少的宫女出宫,但宫中的人数似乎还是没有丝毫的减少,在这样的日子里,来往都是衣衫鬓影。
大殿清冷,正中的大熏炉冉冉冒着袅袅白烟,周围明灯莹莹,赢得满堂生辉,连那暗红色的柱子好似都有了些光亮,而最前方那几乎可容三四人并排的龙椅上,一身明黄的少年天子端坐其上,那一张比月光更冷清的容颜无人敢直视。
往年的殿试,皇帝出场都是走个过场,有些懒的,甚至都不过来,只是让大家依旧对着龙椅答题罢了,今年却不同,也许是新皇新气象,泰昌帝竟是一直坐着不走,累得下头的几个老臣也站得极为端正。
好容易等到一个时辰过去,大家纷纷罢手,由太监将卷子一张张收上去,统一递给等待阅卷的老臣们。
“陛下,这张卷子不错。”一个老臣取出一份卷子,交给身旁的太监,由他递交给皇帝。
太监持卷走近,将卷子放到桌案上,并不退开,而是在一旁伺候着,将卷纸徐徐展开……金属反光只是一瞬,下一刻,那匕首便已经刺入黄欣的胸膛,并不是正中心脏,却也是血流如注。
“啊,刺客!”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