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知道是知道的,《遥远的你》嘛,这部电影当初光金马奖就是八项提名,四项获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原创音乐……

张涵道:“我猜也是这样,其实我看了一些这个导演的作品,觉得他挺有追踪价值的。G,这个广告什么时候出来?”

段沉上交的稿子分为两份,一份不过近百字,配了一张死鱼眼陆海洋站在监控器前的照片,给报纸。毕竟他现在已经去了体育版,虽然跟着这个新闻,但是也不能占太多版面,何况这个新闻本身还没有达到大版面的价值。另一份六百字,重点介绍了这个广告的导演,厂商,至于主角陆东旭则一笔带过,配了大图,给网站挂着。

“应该就是走一般的流程吧,这个张哥肯定比我清楚,我就是个半吊子。”

张涵好像刚刚才想起来,“对了,听说你不是第一次换版面了啊,怎么回事?”

由于各部门分开,所以不同版面的记者编辑之间的联系不算多,尤其是《前方快报》这样的大报纸。之前虽然有人注意到段沉换了版面,但也一直没注意他换了几个,所以也没人提出不解来。

不过段沉早有准备,“我导师推荐我来的,他想让我多试几个版面。”

张涵:“K大的李教授?”

段沉笑了笑,默认。

这位教授在传媒界名气是非常大的,曾经培养出著名的战地记者褚浩。褚浩受过领导人接见,现在在央视做政治新闻,从前读书时,也是在李教授的指点下,一个人混了五个不同的版面。

张涵拍了拍段沉的肩膀,意味深长:“以后就要多仰仗的啊。”

段沉说:“张哥这是哪里的话,我不过是个实习的。”

正好,电梯门“叮”一声开了。段沉很客气地让张涵先走,耸耸肩膀,准备上班。

进入体育版之后,段沉对国内的网球竞技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作为世界第二大运动,网球在国内的地位比之羽毛球、兵乓球、排球似乎还要低那么一点,但好在这项运动在国际上职业化水平遥遥领先前三项,在国内还是有一批死忠粉丝存在的。

从国内现状来看,女子网球成就远高于男子网球,不管是单打还是双打,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女子运动员的成绩完全秒杀男同胞。

如今国内世界排名最高的打单选手是叶礼,第32名,半年前曾经达到个人最高排名,第25名,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接下来是陈亚飞,已经排到了第122名,位置尴尬。

由于网球赛事一般参赛球员是128个,从理论上来讲,高积分的重要赛事,最好是世界排名数下来,截止到第128名的人参赛。但是实际上,一般是截止到96名,剩下的32个名额中,8个是持组委员发的外卡参赛,其他24个名额通过打资格赛进入正赛。另外,还有一些球员因伤病等原因无法参加,名额就顺延下来的人给补上。

所以说,陈亚飞能不能打大满贯需要看运气,要是资格赛无法出头,就连正赛的资格都没有。为了奖金,她会适当选择一些积分比较低的赛事参加,没什么知名度。

另外,还有一对女子双打运动员――李晴阳和郑画。她们这两年表现优异,去年曾经接连闯入的温网和法网的决赛,并且最终在法网折桂,获得了双打冠军,现世界排名第三。

战绩虽说辉煌,远胜女子打单。可惜双打的关注度太少了,这两名球员的知名度和叶礼差不多持平。

而事实上,中国在女子双打上,并不是第一次夺得大满贯冠军了,早在十几年前,就有球员获得过澳网和温网的女双冠军,甚至还有人达到过女双世界排名第一这样的巅峰,可是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

人们提起中国网球,通常会第一时间想到十余年前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女子打单大满贯冠军的李娜,却只有一部分人知道,大满贯对于黄种人来讲并非高不可攀,早有人曾经站在过网球之巅。

段沉自己也会打网球,虽说算不上球迷,但是对网球大环境总不至于一无所知。

他也清楚,通常人们衡量一个网球运动员,会选择两项指标:1世界排名2大满贯比赛成绩

对于世界排名比赛低的球员来说,参加大满贯正赛就是他们的梦想,比如昔日的闫健,即使是一轮游,也是一种宝贵的经历;而对于世界排名较高的球员来讲,能够获得一个大满贯冠军,整个职业生涯都可以算得上没有遗憾了,比如如今的叶礼,虽然目前来说,这一目标非常艰巨。

甚至对于很多顶级球星来讲,大满贯冠军也意味着职业生涯巅峰。曾经有过球员,在没有拿到大满贯冠军的情况下,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结果这个世界第一只会让人觉得名不副实,简直坐如针毡,被批没什么含金量。

对于很多球员来讲,他们甚至愿意用世界第一去换取一座大满贯奖杯。

现在今年的澳网已经过去了,紧接着的重要赛事就是在美国举办的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持续两周。大师赛积分1000,只有大满贯赛事的一半,却已经是除了大满贯外积分最高的赛事了,须知奥运会四年一届,积分最高也不过750分。

段沉的工作很简单,一张斯内达的挥拍图片,加上小字说明,便是解决掉网球板块的任务了。

斯内达正是两年后在澳网击败陆东旭的球员,现世界排名第一,是如今炙手可热的超级巨星,红遍全球。他球风稳健,是个典型的底线型选手,网球智商很高,算是一代战术大师,手握七个大满贯,唯有在法网没有夺冠。

如今段沉的新搭档叫陈铭,作为一个报纸媒体上的网球编辑闲得要死,很不理解:“我以为我一个人负责这个就很多余了,兄弟你来做什么?”

段沉也觉得实在是闲,怪不得当初听到他选择这个版块,主编陈磊觉得吃惊。

段沉问:“就没有忙的时候?”

陈铭:“也不是啊,大概到了十月份,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上海网球大师赛挤在一块儿,差不多要忙一个月吧。其实你要是愿意,也可以给《网球天下》写稿子,我们两边人也是可以通用的。”

《网球天下》就是前方集团下面的网球杂志了,销量一直很糟糕。

段沉点点头,嗯了一声:“我就是来学习学习。”

反正也没有什么坏处,毕竟两年以后,陆东旭大红大紫了,没准网球记者会变的很吃香呢。

作者有话要说:  温网: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于英国举行,球场是草地的。法网:法国网球公开赛,场地是红土的。关于场地的区别以后介绍撒~

关于中国的大满贯历史: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这里提及的女双冠军是06年的时候,中国姑娘郑洁和晏紫获得的,她们那年获得了澳网和温网两个大满贯冠军。另外彭帅也多次获得女双冠军了,和台湾的一位选手一起,她们女双现在世界排名第一哦!另外,混双也有大满贯收入的!再扯几句,中国的男子网球运动员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有,但是是美籍华人,张德培先生当时只有17岁,至今仍是年龄最小的获得大满贯冠军的人,他的最高世界排名是世界第二。

奥运会网球的积分:比较特殊,男子跟女子是不一样的,女子是685分。男子是750分。

☆、第十二章

一个礼拜后,春暖花开。

陆东旭飞往加拿大参加品牌商赞助的青少年巡回赛,算是半个训练营。

陆海洋听段沉平平淡淡的说出来,挑眉:“你不去送?”

段沉:“怎么了?为什么要送?”

陆海洋眯着眼睛,怀疑道:“我一直觉得你们俩个有奸情来着,难道是我看错了?”

段沉惊讶:“这么明显?好吧……我喜欢他。”

陆海洋受惊,一下子睁大了死鱼眼。

“刚才我开玩笑来着……告诉我你也是在开玩笑!我是GAY没错,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吗?!”

段沉淡淡道:“没看见我不喜欢女人吗?”

陆海洋倒吸一口凉气:“……听说你之前不是找了个妹子吗?”

“分手了。”段沉忽然觉得说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前要不是陆海洋在国外,也许他早就招了,“我其实喜欢他蛮久了。那个时候交女朋友,是因为那妹子跟小陆眼睛长得像,也是怕自己弯了。”

“你个渣……”陆海洋啧了一声,“你喜欢他什么?”

段沉指了指两人面前的电脑。

两人面前的电脑上,恰好正在播放初步剪辑完毕的广告样片,屏幕上切出一个陆东旭的特写,大概是灯光打得好,拍出来的陆东旭比平时还要白一些,却不显得女气,眼神清澈,却也不显得柔弱。

清新明朗。

好像带着引人一见钟情的魔法。

陆海洋看得直叹气:“你打算怎么办?”

段沉说:“做朋友呗,还能怎么办,人家是未成年人,我还能拐骗他啊。”

“年龄倒不是问题,直还是弯才是问题。”陆海洋撇撇嘴,“真懦弱啊……喜欢就去告白咯,你段少爷连这点勇气都没有?”

段沉沉默一会儿,道:“可能吧……是没有。”

陆海洋不问了。

广告样片正好放完,段沉拍拍陆海洋的肩膀,“我今天回家,你要不要跟我去吃饭?阿宴也会来。”

对付陆海洋,用楼晏来扯开话题是再好不过的了。

果然。

陆海洋脑子里大概已经忘了刚才的话题了,一时间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才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

“能来我家吃饭,状态应该还行。”

“那我不去了。”

“他好不好,你不亲眼看看,怎么确定?”

陆海洋苦笑。明明是一双好像总是睁不开的死鱼眼,偏偏露出了一种悲哀的神色,他淡淡道:“免得他看见我就不好了。”

等到段沉回家,段瑞天还在公司,楼晏却早已经到了,坐在顶楼的玻璃花房里看夕阳。

段沉走到他身边坐下,“陆海洋不来了。”

楼晏哦了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U盘,“帮我把这个给他。”

段沉接过,心里大致已经猜到,嘴上问:“什么东西?”

楼晏没什么表情,神色很淡:“剧本。”

段沉把玩一下U盘,笑了笑,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楼晏这两年多来一直大多呆在医院或者静养家中,没什么事情做,不能打球游泳,也不能太过劳累,于是也就学着写歌写剧本,楚希希唱的年度金曲正是他写的。

段沉知道十有八九,如今装在他口袋里的便是《遥远的你》。

“平时不要太累了,写这种东西应该挺费精力的。”想了想,又说,“确定要给陆海洋拍,你就不怕他丑化里面的角色?”

楼晏微微一笑:“他会拍好的。”

眼前的场景跟重生前发生的,其实差不多,段沉在心里默默替陆海洋点个蜡。

他的确会拍好。

哪怕拍这个故事会让他心碎。

晚上吃饭的时候,段瑞天问了两句段沉出去留学的事,段沉坦白说了,打算在学术方面下点功夫,顺便跟国外学习学习。

总归是要加强自己的实力,否则将来拿什么跟段河斗?

国内的新闻产业向国外适当学习,也是大方向的趋势。

过去十年,国内的新闻行业明面上说仍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种事业性质正在不断地弱化,企业式的管理不断强化,否则根本不可能出现段瑞天手中这种东方的新闻集团。

段沉已经想明白了,去了国外,收到段瑞天的约束少一些,自己可以作为的地方也大一些。

段瑞天很满意,转而又关心楼晏。

楼晏两年前为了一个女人,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里面选择了前者,后来治疗效果不好,导致这两年白白受了很多折磨――保守治疗的复发率太高了。

他的病是原发性气胸,简单说,这种病会使肺部会受到压缩,与之相随会带来很多并发症。气胸不是什么绝症,但严重时也可能会丧命。

段瑞天说:“前几天我见过你的医生了,接下来这个手术做完,情况好的话,有痊愈的希望吧?”

楼晏笑了笑,云淡风轻:“看运气了。”

“总会好起来的。”段瑞天又看着段沉,“你等阿宴身体好一些再走。”

段沉当然没有意见。

“不管什么时候,阿宴手术,我都会在他身边的。”

楼晏的微笑一下子淡了下来,没说什么,低头慢慢地吃饭。

午夜。

房间里亮着两盏暖黄色的灯。

电脑频幕上,剧本已经被拖到了最后一页。段沉在抽屉里翻了翻,找出半盒烟,抽出一根点上,慢慢地吸完。

烟蒂被按灭在烟灰缸里。

段沉给陆东旭发了个短信:“在训练?”

加拿大应该正好是中午。

没过几分钟,陆东旭直接播了电话过来,段沉失笑,接了电话。

陆东旭:“怎么了?”

段沉:“刚才看了一个让我很不开心的故事,哥很八卦的,你要不要听?”

陆东旭不是个八卦的人。

段沉的话很轻松,声音里却夹着一丝无奈和难受,他想,学长大概需要有一个人来听他说这个故事。

于是陆东旭说:“嗯。”

作者有话要说:  1、气胸这个病,我有朋友得过,应该算是患病人数还比较多的病,但是我毕竟不是学医的,有问题请指正。

2、一直忘了说,国内出现个默多克一样的新闻帝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扯了扯,时间设置毕竟是十年后嘛,一切皆有可能。

☆、第十三章

“你知道‘陪伴’吗?”段沉说。

陪伴是这几年来非常流行的一款影音软件,它的特点是所谓的影院式即时聊天。

陪伴一共分十二个区,每个区有三百个聊天房间,每个聊天间的人数限定是一人及以上,一百人及以下。使用该软件的人都是匿名的,不会有任何个人信息可以被其他人看见。

就像电影院的放映室一样,陪伴的房间号外面会写着里面的人正在看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或者其他视频,这样一来,使用者往往就可以有选择的跟兴趣一致的人一起观影。

使用者可以通过付费成为会员,会员可以点播更多的视频。付更多钱,便可以成为高级会员,享有对聊天间的管理权。付更多更多钱,就成为所谓的高级VIP会员,可以获得一个专属的聊天间。

陆东旭这时正在酒店餐厅走廊外打电话,透过玻璃,远远可以看见他的混双搭档,台湾女孩李玫,对方正捧着平板电脑,戴着耳机,用着陪伴刷电视剧。

“知道。”

段沉哦了一声,说:“陪伴里有很多房间,属于那群高级VIP,设了密码,闲人免入。我有一个朋友,一直在一个聊天间里等人。”

“等人?”

段沉笑了笑,“等一个骗子。”

“?”

“我的朋友生了病,很孤单,是那种一连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