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今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打了一周,《前方体育》驻美的记者是全程跟踪报道的,在段瑞天的偏心下,《前方体育》在网球的报道是可算是国内所有媒体中的最给力的。

而陈铭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段沉的意料。

没想到惊讶还不至于此:“主编又闹脾气,这个专题我们来做吧,稿费平分,我指点,你来写,怎么样?”

还能这样啊?

段沉佩服,真诚道:“好的好的,小弟有劳大哥指点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网:网球中间有个网嘛,来到网前(靠近球网),就是上网,往往意味着主动进攻。与之相对,守在底线附近,往往意味着防守。

发球胜盘局:发球局,就是由一方发球的一局(……),简单情况下赢下6局,就可以获胜。但是如果是6-6平,就要抢七。如果是6-5,是6的一方的发球胜盘局,赢下的话,就是7-5啦。赢下两盘=赢下比赛,所以发球胜盘局出现在第二盘。除了大满贯男单比赛,一般都是三盘两胜制。

挂网:球没有过网,打在了网上。

15-0介绍一下小分,赢下一球是15,接下来是30,然后是40。要净胜两球才算赢,但是接下来比分不会再高了,领先就直接标为AD(advantage),AD情况下再赢就直接胜一局啦。所以比赛从小到大分别为小分,局分,盘分。

☆、第十五章

专题这种东西,通常是无风不起浪,没事不折腾。

段沉坐在电脑前跟陆东旭视频聊天,“一定要拿下比赛,不然专题通不过主编那关,哥就白忙活了。”

陆东旭:“嗯,尽量。”

段沉:“你资料也真是少,回头给我发一份现成的来,有没有?”

陆东旭想了想,“公司应该有。”

段沉脑袋上冒了一个问号,哪个公司?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IMG?他们给你配经济人了?”

陆东旭点头,在自己电脑里找了找,很快发了一份资料过来。

段沉点开,是一份IMG公司的合同,陆东旭就直接这样大咧咧地给他过目了。双方一周前签的三年合约,在这种巨头公司里算是短期合同了,陆东旭这边肯定是有人给把关过的,轮不到段沉担心他吃亏。

经纪人是中国人,名叫周平摇6纬量吹挠械阈木肉跳,周平沂滞分前带的,正是刚退役了一个月的篮球运动员曹建,前国家队的队长,四年前奥运会的旗手,全国上下都认识的大人物。

段沉:“……”

陆东旭:“?”

段沉叹了一口气,“你把周平业牧系方式给我吧……我得跟他商量一下怎么写。”

陆东旭又找了找,把电话邮箱一股脑发了过来,然后说:“怎么写,随你。”

反正他相信段沉。

段沉微笑,又很想伸手去揉一揉陆东旭的脑袋,可惜人在大洋彼岸,怎么也摸不到了。

“打完比赛,早点回来。”

陆东旭愣了愣,随后抿了抿嘴唇:“嗯。”

段沉当天晚上就联系了周平遥说了说自己这边的情况。

周平胰十多岁,态度很好,浸淫此行多年,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不过也不会特别热切,笑着说:“我正式接手小陆才两三天的功夫,还在想计划呢,没想到这么顺利,这么快就能跟《前方体育》合作了。其实我跟你们报纸也很熟,毕竟体育圈就这么大,不过这样再好不过,免得我跟朋友开口,以前是篮球那块的嘛。”

段沉知道他也就是客气,以周平业慕湖地位,就算以前是篮球那块的也没关系,总编见他肯定熟。

“我们也是看好小陆的潜力。就是现在小陆的资料还比较少,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向球迷朋友介绍他,怎么介绍,想跟您先通个气。”

周平宜担骸靶恍恍恍唬感激不尽,我手头有一份小陆十几年来打网球的记录,回头先发给您,再整理一份个人资料发过去。”

段沉乐得轻松,两人又客气几句,挂了电话。

周平业淖柿侠吹暮芸欤显然是以前就弄好的。

点开来一看,有点像是名人自传后面附录的个人年谱、大事记录。段沉对这个挺感兴趣的,认真看了下来。

陆东旭五岁开始学习网球,八岁起有了自己的教练,不过一直到十二岁才开始参加各类比赛,然后配上体能训练师和理疗师。

也就是说,在五岁到十二岁这足足七年时间里,陆神都在孤芳自赏着,没有参加任何少儿网球比赛。

十二岁,应该是初一。

这份资料非常详尽,可见周平乙彩窍伦懔斯Ψ颉B蕉旭一开始参加比赛成绩也在,倒是有点平庸,一开始只能打上两三轮,还只是省级的赛事。

难怪体育媒体不看好他。

不过陆东旭的进步速度很快,大半年以后,已经在省内的一项少儿网球比赛上夺冠。

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青少年全国比赛冠军、欧洲青少年巡回赛冠军、亚青会冠军,含金量一个比一个高。他进入省队不久,很快就入选了国家队。

一般来说,职业网球运动员在年轻的时候会尽可能多的参加一些ITF的低级别比赛,也称之为希望赛,按照年龄会有不同的分组。

陆东旭却不走寻常路,他参加的ITF比赛不多,后来陈铭给分析了一下,ITF很多赛事组织都比较马虎,没人捡球也没人递毛巾,裁判线审有时都挺不靠谱的,不参加也情有可原。不过陆东旭战绩很好,至今为止参加7次ITF比赛,其中两次夺冠,四次进四强。

如今在青少年组里的排名是第19,段沉吃不准这个排名高不高,准备第二天好好问问陈铭。

第二天一早,时差原因,加拿大那边决赛已经宣告结束。段沉睁开眼就划拉手机,陆东旭的短信早三个小时已经发了过来,两个字:赢了,附赠一个可爱的颜文字O(∩_∩)O~。

段沉呆了呆,觉得自己被诡异地戳中了萌点。

这种时候好像除了“么么哒”没什么好回复的了?

段沉心不在焉地上班。

陈铭看完段沉上交的资料,“这个赛事是50K啊,冠军积分好像有八十……我觉得他是可以试试看打ATP比赛了,虽然一开始成绩会比较惨,不过伤心总是难免的嘛。”

段沉只听到后面两句,回过神,问:“ATP的比赛难度就这么高?”

ATP比赛其实也是包含在ITF比赛里面的,不过都是高级别赛事,要先有一定的积分积累,才能够参加。

陈铭翘着腿,“拜托,他才不到17岁啊,网球进入公开赛年代以来,16岁之前就可以赢得ATP单打冠军的,也就撑死十个。就说现在的斯内达,虐桑克获得第一个ATP巡回赛冠军的时候都20岁了,一开始战绩也是很糟糕的。”

段沉顿悟:“都是从下面一步步走上来的啊。”

每一个世界第一都有过世界第五百的时候。

陈铭:“竞技体育的公平就在这里。”

两人又找了找陆东旭的比赛视频,反正工作很轻松,欣赏欣赏美男子是再好不过的了。

结果视频一点开,陈铭才惊讶出声:“哟!原来是小兰姆啊!呵呵,澳大利亚的天才输给比自己年龄小的天才了。”

段沉很迷茫,虽然一开始接触一项竞技赛事时总是这样的。有那么多人要记,分男女,分年龄,分国家……男女世界前二十,要记住;一些国家的重要球星,要记住;未来之星;要记住;史上名宿,更要记住。

毕竟要做专业的,把人跟名字对上还不算,你得把他们的技术特点,重大事件也记住。记住之后,再融会贯通。

不是很难,基本上每一个真球迷都能做到,但是需要时间和用心。

陈铭当然已经到了这个水平。

段沉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有太多了。

陈铭说:“号称17岁就横扫澳洲的超级天才,澳网受挫就来这里骗奖金了呀。”

段沉:“你看他不爽?”

陈铭点头:“太狂妄了,现在澳大利亚也是没人了,就指望他。他是赞助商最近热捧,不过这么自降身价,也有点意外了。”

段沉看视频,兰姆长得挺不错的,不胖不瘦,看得出身体条件很出色。打球很有锐气,同时也很浮躁,相对于陆东旭,显然有点急于进攻。

“这种时候应该守住底线,小陆一跟他多拍拉锯,他自己就失误了,他正手不错,反拍不行。”段沉说。

陈铭显然很鄙视兰姆,“是啊,这么急哄哄地上网,出来打球没带上大脑吧。”

段沉:“……”

这场比赛陆东旭打得显然没有上一场轻松,不过仍是稳扎稳打以两个6-4拿下。段沉也发现了,“当选手比较急躁的时候,他反而偏于防守,失误控制地很好。”

“对,网球智商高。”陈铭看了看段沉,指了指自己办公桌下面躺着的球包,“有空咱们下班打一场吧!”

段沉笑了笑,“没问题!”

还是要上班。

陆东旭很快收到了周平易急傅淖柿稀2恢道是不是专业人士写的,段沉一扫,就是专题报道的介绍调子,由于版块不大,只需要再问陆东旭一些成长经历和未来期待的问题,稿子就绰绰有余了。

段沉打算发个短信就搞定访问,资料备份只需要用手机截图就可以了,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段沉:你觉得这么多年打球下来,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陆东旭:教练。

段沉:……教练对你来说是不是很重要,有着特殊感情?

陆东旭:是。

段沉:…………你对自己的团队有什么期望?

陆东旭:很好了。

段沉:………………接下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能不能【具体】说说。

陆东旭:做的更好。

段沉觉得这个访谈无法愉快地进行下去了。

陈铭凑过来看了也是啧啧称奇:“好一个画风清奇的交流障碍症患者啊。”

作者有话要说:

ITF比赛:国际网球联合会比赛。其实国际上大部分的网球比赛都是他们主办的。比如中国自己办网球比赛,那么中国网球协会加入了ITF,也是在ITF的指导下办比赛。ATP(之前提过的男子职业网球联合会)和WTA(女子职业网联)其实也归他们管,但是因为是“职业的”所以等级比较高,水平也比较高。在低水平的ITF比赛打出高积分,就可以打职业比赛了,也就是真正意义转职业。(转职业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说的完全正确)。

50K:K是千,表示比赛的奖金是50,000美元,钱越多,等级越高。50K在ITF低级赛事里面算高的了,当然放在职业高水平比赛里就只是零头了。

☆、第十六章

段沉和周平乙缓霞疲最后稿子的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陆东旭的教练是过去国家网球队队长闫健,对于这位多年来教导自己一步步成长的国内网球大师,陆东旭的感情是特殊而深刻的。“闫教练督促我变得更好,我职业生涯至今为止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他的指导。对于我来说,他就像半个父亲。”陆东旭说。

又比如:

如今不满16岁的陆东旭,已经准备好了接受ATP赛事的挑战。“转入职业之后,希望可以在18岁之前,在一些比赛上有所成就。”他腼腆地笑了笑,提及大满贯,表明,“大满贯赛事是每个球员的目标,对于我来说也一样,这是职业目标的重要一部分。”

……

段沉觉得这样挺假的,最后又发给陆东旭看了看,陆东旭说:“嗯。”

段沉:“能接受?”

陆东旭:“……是这样想的。”

虽说有点虚伪,不过段沉和周平乙菜惆盐蘸昧硕龋规规矩矩的说辞,其实说了也跟没说一样。除此之外,还把陆东旭的品行修养、学习成绩写了写,家境只说富裕,没多提。

配了图。

段沉:“这图一添上,好像就不是体育圈的事了。”

陈铭嘿嘿一笑,“可以预想他会有很多女球迷啊。”

接下来的一切都非常顺利,周五定稿,礼拜一的《前方体育》新鲜出炉,B12版上,陆东旭挥拍的侧面颜值爆表。

下午两点,段沉查了查,很满意,陆东旭的搜索量一下子增加了700,虽说没引起什么轰动,但好歹也有了一点群众基础。

这时陆海洋的电话也过来了。

“广告下个礼拜开播,你跟小陆打个招呼啊,听说央视那边挺中意的。”

段沉哦了一声:“电影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海洋:“不太顺利――这年头当导演都要有噱头了,我一个正正经经的N大硕士,受美帝影评人协会肯定的新锐导演,特么还不如一群野路子的‘导演’能招投资。”

对哦,现在歌手演员编剧作家都能当导演嘛,一窍不通都没关系,有点情怀也能上了。

段沉倒是不怎么担心,反正跟以前差不多,《遥远的你》没爆点不搞笑,连小说版本拉动人气的手段都没有,就是个文艺范儿的讲故事的剧本,能招啥投资。

陆海洋书香门第出身,家里不算大富大贵的,没重生前段沉记得还是陆海洋的导师给投了五十万美刀,才能勉强开拍的。

万事开头难。

段沉转念一想,这部电影估计还是要红的,当初可是三个亿的票房,投资回报比太高了。于是问:“预算多少?”

这个剧本男女主角的活动范围都很有限,又是现代篇,网恋,投资高不到哪里去。陆海洋说:“不请大牌一千万,现在才弄到两百万,爷,用钱打发我吧。”

段沉:“啧啧,你也太没出息了,这么久才弄了两百万,亏你说得出口。”

陆海洋:“还不是投资商不懂剧本!我现在就等着广告来拯救我了,我就不相信了,电视机前的观众难道都是瞎的吗?”

“……”段沉沉默了一会儿,“我给你投资吧,我手头自己有两百万,回头我找我爹试试看,能不能弄点钱。”

陆海洋:“…………你认真的?”

段沉:“呵呵,回不了本你就等着卖身还钱吧,爷缺个扫地的。”

陆海洋沉吟,道:“我还是卖身给你生孩子吧。”

段沉:“……”

当天晚上,陆东旭回国,段沉接机,见他风尘仆仆,身边只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