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皇宫的消息传到这里来哪有那么快的时间,虽说他和敏贵妃关系好启文帝也是默认了的,可明面上太过风言风语总是会带来不小的坏影响。

大概是睡得太久,慕白在床上辗转反侧,又半夜爬了起来,点了烛火,写了封长长的信,大约给三十余人下达了命令,又吹了声哨子,把对面屋子里他的新宠唤了进来。

那是只身形娇小的伯劳鸟,生得很是可爱,惹人怜惜,却是只了不得的凶禽。慕白花了不少的心思,才让它能够为自己送信,也不担心它被其他的大型野兽凶禽捉了去,成了那些玩意的腹中餐。只不过这伯劳鸟毛病也多,不如那些鸽子来得靠谱。

把鸟给放了出去,这天幕上的启明星也渐渐看不见了,慕白欣赏了一回难得的日月同辉的美景,天很快又亮了起来,府里头的侍人也爬了起来开始为主子们劳作。

用了些清爽的吃食,慕白就坐着马车再次进了皇城。等到了上朝的时间,朝臣们在金銮殿上等了大半个时辰,搁在最上头的那把金灿灿的椅子上还是空无一人。

最后还是伺候启文帝的掌印太监出来宣了圣上的旨意,尖细的公鸭嗓拖得长长的:“陛下龙体微恙,今日朝堂上,有事者将折子呈上,杂家会一同交由陛下,就辞无事退朝。”

等那太监总管走了,底下哄地炸开锅,若真是微恙,陛下又怎么可能不来上朝。消息灵通的几位大臣被其他朝臣围了起来。

但没过多久还是三三两两的散了,以前的启文帝可能对广结党羽之事没那么敏感,如今的陛下年纪大了,怕是听几句了不得的谗言就能把人给下了狱。他们想一步步地这往上爬,可最想的还是要保住自己的这条命。

从进金銮殿开始,慕白有注意到,这一同等候的人里是没有慕言的。宫里有什么风吹草动的,除了敏贵妃的蓬莱殿,便是这太子殿下的东宫。这会儿慕言应是在他那名义上的父皇跟前尽孝。

他挺直了腰板,又微微抬了抬颌,比起那一帮子的老臣,显得格外蓬勃向上。他早已不是上一世连在朝堂上都是含胸低头,懒散无争的安王了。就像敏贵妃说的,这是他们的机会,有可能还是唯一的机会,成败就此一举,他只能牢牢地抓住,然后放手一搏。

等到朝臣们都散了,慕白就转了身往启文帝歇息的寝宫走。大白天的,明黄的龙帐被卷起来,露出启文帝病恹恹的真龙之躯。

太子刚刚离开,在这里待了一个半时辰被启文帝派去处理那些琐碎小事的折子。因为启文帝精神气还好,在之前的半个时辰,重要的事情还是由太子念了,按启文帝的命令拟了旨写了朱批,再由掌印太监盖了玺印,把圣旨传了下去。

敏贵妃张瑾从昨儿个晚上就一直在这里伺候,慕言来的时候,她才在偏殿洗漱了,又用了些糕点,便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这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俩谈论天下大事。

除了给启文帝递些茶水,偶尔在父子两个聊些闲事时插几句俏皮话,剩余时间保持沉默,为后宫绝不干政做出了绝佳的榜样。

等慕白进去的时候,宫女立刻搬了个罩了软缎的小木凳搁在那龙床面前。启文帝端着为君和为父的架子没说话,还是敏贵妃先打破这有些僵的气氛。

她刚刚在后头化得是个不甚明艳的淡妆,多扑了点粉,让她本来就白皙的肤色显得有些苍白,眼底下遮也遮不住的青影昭示着她为自己的夫君生出来的烦忧。

“安王倒是来得不巧,太子殿下刚刚离开,要不然你们两兄弟还能够谈谈,上次你从云城回来,还没怎么和太子好好叙叙吧。”

太子和安王具体谈的是什么她确实不知道,可有没有“叙旧”她总归是清清楚楚的,更不可能不知道,慕白进了东宫在里头待了许久的时间。这样说无非是在启文帝的面前表示自个对安王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

这皇宫里头的人哪一个说话不是真真假假的,谎话说得多了,也分不清真假。就像这些日子以来,她天天对着这北国的天子表真情,搞得她快以为自己是真的还真心爱慕着这个逐渐老去的男人呢。

那润才人下毒的事一出,为了让皇帝的安全问题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呈给启文帝的食物和茶水都要经过了好几次的验毒,敏贵妃也会先试一试,等到她没什么反应再呈给前者享用。

尽管这样就不能够享受到最鲜美的食物,可为了自己的这条命,启文帝也只能勉强忍了。

“之前有和皇兄聊过,多谢贵妃关心,父皇的病有没有好些,听齐公公说父皇龙体微恙,儿臣心里不放心,就赶过来看看。太医为何没有在身边候着?”

“又不是什么大病,只是点小毒,陛下身子还像从前那般强健,何况那些个庸医在一边守着也没多大用处,不然也不会让陛下现在还躺在床上。”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根治的话,还是得慢慢地调养,那种豺狼虎药虽然猛,见效快,可后面的毛病也多的是。那些个太医要是听了贵妃的高论怕是要气得把胡子给扯了。”

慕白脸上的焦虑因为敏贵妃的一番半玩笑的话总算是没了,也跟着说了几件逗启文帝开心的民间趣事,半口不提朝堂之事,当然也没提太子慕言。

等到启文帝觉得倦了,在床上歇着了,慕白这才走了出来,敏贵妃则离他有三步远,说是依着启文帝心意出来送一送他。

慕白回王府的时候,手里头多了一个锦盒,是一支男式的玉簪,简简单单的样式,敏贵妃笑着说是给他补上的生辰礼。这礼物是当着启文帝的面送的,盒子也在后者的面前打了开来,光明正大得很,不会教旁人有闲话可说。

等回来了安王府,慕白才把那簪子旋开,从中空的上部分取出了一个卷起来的小纸条。看清了那纸条上的字,慕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女人的胆子可真是大得很,怪不得说最毒妇人心,这敏贵妃的手段比起厉后来可是半点也不差。

小纸条自然是在明黄的火焰里化成了灰烬,火苗在男子乌黑的眸子里头跳动着,这颜色让他想起来不久前在皇宫里头见着的那个男人。

生老病死,谁来到这世上都要走这么一遭,那个他记忆里头的坚不可摧的人竟是老得这般快,简直是恍惚之间,对方的一只脚就已经迈进了黄土。不,更准确地说,现在是半个身子都进了黄土才是。

既然谁都逃不过,他也该在死去之前,好好享受一回自己胜利的果实,还有将来几十年的富贵荣华。

第49章 四十九

太子慕言被软禁在东宫里了,还面临这被废的危险!这消息一传出来,朝野上下都震惊了,启文帝前些日子身体微恙都到了没法子上朝的地步,这刚刚恢复了上朝,便砸下来一个这样的重磅消息,一群中立的保皇党、太子`党感觉自个都快要站不稳了。

然而他们左等右等,太子还是好几日都不能上朝,东宫由羽林军把守着,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太子妃的母亲想要探望女儿也一样被人拦在了外头。这太子被软禁的事情怕是真的,启文帝是真的动了废太子的念头了!

消息一得到证实,偏激`进的言官立刻把折子递了上去,扬言是以死相谏。折子的大意都一样这天下社稷一国储君是根本,要是随随便便地就废了太子,如何和天下人交代,又如何和这太`祖打下来的江山交代。当然言官的话并没有这么直白,但还是拿江山来点名了废太子的危害性。

有个言官大咧咧就这么写着:北国皇室子嗣并不兴旺,太子若换。便无人敢担起大任,安王不过黄毛小儿,又怎敢染指这大好江山。若这北国疆土落入安王手中,臣等宁愿以死相谏,愿陛下三思。

这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换来的只是龙椅上那人冷冰冰一句:“既然爱卿这般想死,朕便好心成全你的愿望。”

那言官被涌上来的侍卫拎着往柱子上撞,一下比一下重,撞得人头破血流,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朝官虽然心狠手辣,许多人手上也沾了不少的鲜血,可什么时候见过这样血淋淋的场面,一个个面如土色,噤了声不再说话。

谁也没敢在这个时候去逆了皇帝的意,有些不死心的还是在想着把太子慕言从这尴尬的局面中解救出来的法子,启文帝却发了话,似笑非笑道:“朕什么时候说过要废了太子,换上安王的?”

都把太子软禁了难道不是废太子的节奏吗,如果把现太子废了,那任太子之位的除了慕白难道还会有别人?不过好像废太子的话陛下也确实没说过,想到那一时妄言丢了小命的言官,众人自然无比唏嘘,感叹万千。不过那种人啊,就算一时没事,那样冲动的性子也迟早会没了小命的,也怪不得别人。

不过很快这帮子松了口气的大臣就又受了一回打击。张家的人显然是得了内幕消息,一直是安然自若,神态甚是平静的模样。

那日启文帝发了场大火,便暂时停了早朝,重要的折子会有人传到他的手里头去,两位颇有资历的老臣接了圣旨,整日劳心劳肺地处理那些大臣家里鸡毛碎皮的小事。

启文帝喜好的折子一向是简洁明了,而有些臣子则偏偏喜欢翻来覆去地用些华丽的词藻,洋洋洒洒几千字,有用的就那么一两句。

这两个大臣平素里最爱咬文嚼字,唧唧歪歪地说一大堆,如今叫他们来看这些折子,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还能够对这些折子写得好坏评头论足,到后头看得头昏脑胀。

恨不得每个折子都是一句话了事,而不是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就讲些某某官员行为不检点,最近常上哪家青楼楚馆的小事。真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安王代替了当初的太子,把写每份折子的人还有写的事情用两句话报出来,启文帝在明黄的龙帐里头说了过,那就是不重要的折子,交给那两位平日最爱写嗦句子的重臣代为批阅。

剩下的,则是慕白一字一句地都念出来,然后按照启文帝说的,在奏折上写好,后者信得过的贴身宫人再检查一回有无纰漏,盖上玺印之后慕白便接着开始念下一份。

太子慕言被软禁在东宫里的事确确实实是真的,说是软禁是因为对方依旧是被好吃好喝地供着,平日里伺候太子的宫人也老老实实地待在东宫里头,对慕言仍旧和平日一个态度。

如今有资格出入东宫的只有拿了启文帝圣旨的人,而能够从现在的启文帝手里拿到通行令的,除了敏贵妃便是安王慕白。他协助启文帝批完了折子,便朝那龙床上的人求了一个进出东宫的通行令。

“儿臣难以相信太子会做这种事,还请父皇让儿臣见见皇兄。”慕白言辞恳切,一副兄弟情深的模样。一旁的敏贵妃也跟着说了几句软话。

帐子里头的男声迟疑了半刻,便允了慕白的请求。拿着通行令,慕白很轻易地被放了行,和那软禁在东宫里头的太子说了两句话,他便宫告辞离开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表现出半点胜利者的喜悦,也不因为慕言被软禁了,甚至可能马上被废而在前者面前有半分鄙夷。

出来的时候他的脸色很不好,在回王府前去了敏贵妃所在的蓬莱殿,等了一会,才见到了刚从启文帝身边回来的贵妃张瑾。

见慕白脸色说不得好看,她的语气也带了一分犹疑:“里头确定是太子本人?”

“本王倒是很确定,里头被软禁的人绝不是我那皇兄,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替身。”就算是慕白化成了灰慕言也能把他认出来,慕白也一样,是不是替身,他只消一句话就能辨认出来。

那替身模仿的平日里的太子还是极像的,只是慕言会对自个的态度那替身却是一点也没模仿出来。

“那咱们得下剂猛药了!”敏贵妃咬了咬那艳丽的红唇,开口道,“只要你这几天拿到了继位和废掉慕言太子之位的圣旨,就算他回来了也一样。要是拖长了,难免夜长梦多,本宫心里头也是不安份得很。”

“父皇他还能活更长的时间吧,真的要?”

“现在可是本宫用神药给他吊着呢,本来就是从阎王爷那里抢回来的,再拖十天半个月的和这几天死又什么差别。趁着现在他在外人看来还清醒得很,咱们得把事情解决了你有这份孝心是好事,可本宫和张家可不能陪你一起死!”

“既然如此,父皇那边便由你费心了,本王去令人找出太子,不慕言的藏身之处,不然就算我能坐上那个位置,也是极不稳当的。”

这个时候除了敏贵妃一派的人,慕白自己的人还有苏嬷嬷那边都在找太子慕言,真货没抓到,替身倒逮了好几个。

男子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心里头隐隐有些不安,他总觉得,皇位并不可能这样轻易就会到他的手里。

第五十章

当今圣上薨了,留下了两份圣旨,一卷废了前太子慕言,另一卷立了次子慕白。

这改朝换代来得太突然,圣上,不现在该说先帝的尸骨还未寒,这京城里就闹起来了。

百姓们只知道皇帝驾崩要槁素百日,青楼楚馆这种地方暂时关了门,原定的喜事要往后头挪,到处都飘着白色的幡布之外,日子于他们并无多大的差别。

圣旨里头写的是前太子谋逆,东宫密室里头私藏了龙袍还有黄金打造的龙椅。证据都摆在那,皇帝留下的圣旨也绝对是真迹,传国的玉玺绝对真得不能再真。作为启文帝和厉后的第二个儿子,安王在太子被废之后理当坐上这个皇位。

传到民间被人胡乱改成了另一个满是桃`色的版本:前太子和后妃有染,为情后妃冒险谋杀天子。

百姓关起门来讲闲话,这宫里头自然是管不着。有官家太太或者和皇家有那么丁点儿沾亲带故的茶余饭后就拿这个开始说闲话了:“太子那皇位坐得稳稳妥妥的,怎么可能会那样。我听宫里头当值的兄弟说啊,你听过那个润美人嘛?”

“自然是听过的,她当时还蒙受圣宠挺长一段时间的,不过胆子大得很,竟然敢给先帝下药。然后那润美人不是被下了狱,没多久死了吗?”

“是啊,你说她一个弱女子为啥去谋害先帝,为了孩子能登上那个位置?她肚子里可还没龙种呢!那养她的一家人也没这个胆子敢做那谋逆之事啊,要我说啊,她这么做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为了情!”

“你的意思是……”

“前太子殿下的老相好便是这位胆子大的润美人咯,至于是真是假,咱们自己知道就好了。”

比起篡位这官家版本,更多的平民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