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气归生气,付东楼却也把柏钧和的话翻来覆去琢磨了几遍。柏钧和说付东楼贪婪,是嘲笑付东楼急着分家分钱,得了付宰相私产的庄子付东楼更是喜形于色。柏钧和生长于富贵之乡,自然会看不起付东楼。

再说这宰相儿子的身份。虽然说分家了他也还是宰相的儿子,可谁都知道,这父母健在他一个外室生养刚认回来的孩子就闹分家,便是和家里撕破了脸。即使有王太卿早年的例子摆在那没人敢说他不孝,可等他嫁进了王府,也当真没什么娘家可依仗了。

按照古人重家族重姻亲的价值观来看,柏钧和说付东楼是个傻子,也真没冤枉了付东楼。

不过付东楼也不后悔。男人嘛,总吃家里的算什么,自立才是正道。更何况曲氏不是亲妈,就算他付东楼肯做二十四孝儿子,曲氏也未必就能做一片慈心的娘,将来他在王府有点什么曲氏还真能替他撑腰不成?曲氏要真有那份大度,也不至于这身体的本尊一进府就被弄没了小命。

至于他那个国公宰相爹,做什么决定不是以利益做砝码权衡的,分不分家有无亲情也只是面子工程罢了。

说一千道一万,付东楼是要离了相府这个虎狼窝的。穿越他喜欢,可他想穿种田文没想穿宅斗文,不管最后付家给他多少钱,只要能够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他就乖乖搬出去。再说朝堂争斗波云诡谲,翟夕又隐隐暗示过相府与王府没那么对路,那早点从相府撕巴出去也未必不是好事。

至于未来还可能会变成宫斗文……付东楼自认没本事抗衡皇权,这桩婚事和未来的日子还要从长计议。

有了这层觉悟,第二天真正办手续过户分家的时候,付东楼的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不过想到柏钧和的时候依旧来气。

原以为自己割了曲氏的肉,曲氏分派铺面庄子的时候定是要挑拣那些亏钱的收成不好的给他,没成想曲氏根本没跟他来这套。

一则付泽凯既有宰相的实权又有定国公的爵位,付家产业丰厚真没什么次等的田产;二则便是付东楼错看了曲氏。

虽然曲氏乃是付泽凯的糟糠之妻,出身不是很高,但大楚立国这些年里,除了宫里的娘娘们,外命妇里曲氏一直是头一份的,自是养出些雍容气度。付东楼一进府那会曲氏出昏招也与这些年脾气养大了目下无尘有关系,可糊涂总是一时的,被付宰相骂过两次之后也该醒神了,否则她这宰相夫人也做不到现在。

若是当着瑞王定下来的分家事宜再给付东楼使绊子,那依着付东楼不管不顾的性子闹出去,最没脸的绝对是曲氏,到时候说不定还要贴给付东楼更多产业。曲氏不傻,怎会干这种赔本买卖,最多就是板着脸不给付东楼好脸色罢了。再说赶紧分好了家,也能早点把这个糟心货打发走不是。

分给付东楼的田庄,是苏杭一带的千亩水田,收成都是一等一的。挑选的铺面是成都城里有名的古玩铺子,地段不用说,每年的赚头也不少。除了相府之外,付家在城里城外也有几处宅院,付东楼既是想搬出去,曲氏就把城里的一处三进的宅子给了他。宅子不大但那地方离瑞王府近。公中的银子最是好分,有账本可以查,直接按数给了付东楼,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因着家里的器物之类的不好因为付东楼一人大肆点算,曲氏便没给付东楼这些东西,而是折成了一个布庄给他。

按曲氏的想法,你办嫁妆要布料找布庄要摆件找古玩铺子,到时候可别来跟我说没这没那的。不过到底是憋着一口气,曲氏还是给付东楼小小挖了个坑。

“你父亲攒了不少古玩字画都在书房放着,有话说是要给你一部分。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这些物件就不替你做主了。等下我会让书房的管事跟着你去,无论是字画还是古董,一共许你挑二十件。”

付泽凯确实说了古董也要分,可曲氏分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不会只把付泽凯的收藏拿出来,里面还掺杂了不少库房里放陈了的摆件赝品之类的。曲氏端着茶碗骄矜地瞥了付东楼一眼,她可不觉得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私生子有能从大量的次货里挑出真品的本事。

若是付东楼最后真挑了一堆假玩意走,传出去别人也只会笑话付东楼,曲氏这个主母却是没责任的。

付东楼知道不管分到什么都是白来的,不会掉价地与一个女人锱铢必较,曲氏说的挑古董还让他有些期待,当即拜谢了曲氏。

“母亲办事公道儿子心里自然感激,只是儿子也有点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母亲能否通融下。”逢场作戏谁不会,反正都快搬出去了,分家又分得舒心,付东楼也乐意奉承曲氏一句。

曲氏眉毛一挑,不知道付东楼又有什么幺蛾子,心里冒火面上却是不显,又饮了一口茶才慢条斯理地搭理他道:“你这要分出去了,以后怕是和家里也难有来往,有什么想法就说吧,母子一场我也尽量帮你做了。”

“多谢母亲,也并不是什么难事。母亲分给我的田产远在苏杭,儿子不懂农务,生怕被下面人忽悠了,琢磨着这田产无非是用来果腹的,母亲担心我吃不上饭,不如将家里的粮店给了我让我吃现成的,田地我就不要了。”

如此没脑子,曲氏真是万分好奇他家老爷在外面养的那个胡人小妖精是怎么教孩子的了。要粮店不要田产,这和只要蛋不要下蛋的鸡有什么区别。除非是自产自销,否则这粮店也是要进货的,宁可和别人买粮却不要自家地里种,这是什么道理。

曲氏自是不会和付东楼明道这些,只点了点头道:“依你,还有吗?”

“若不是我当真不会打理,便是这个要求也不该提的,哪能再求。”

虚情假意的场面话说的曲氏一阵犯恶心,见付东楼没别的事了便招呼了管书房的赵管事带着付东楼去外院书房的专属库房挑东西。

赵管事一早得了曲氏的嘱咐,很是往库房里放了些金光闪闪耀眼却不值钱的东西,如今也是抱着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只看付东楼怎么挑。

虽是文学院的硕士生,付东楼却和学校里的考古文博院有着密切的关系。付东楼的祖父可谓是国学泰斗,在文物鉴定方面更是权威,自小付东楼就跟着付爷爷出入考古文博院,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再加上在文物鉴定方面的天赋,付东楼挑古董的眼力甚至比一些老专家还好,惹得文博院的一众教授天天撺掇着付东楼转专业。

曲氏今日想拿假古董懵付东楼,这算盘真真是打错了。

“呦,这不是《送子天王图》吗,吴带当风果然名不虚传。”原以为唐朝亡于安史之乱,吴道子这位活跃于唐玄宗时期的画圣留不下什么作品来,没想到付泽凯家里居然还有这种藏品。

比之当年在日本隔着玻璃看,现在能把这副画拿在手里,付东楼还真有点小激动。

赵管事背着付东楼冷笑一声,暗暗想着:果然没见识,一副十几年前的画也值得宝贝成这样。

赵管事的冷笑落在风泱眼里,风泱大着胆子瞪了他一眼。少爷说了,等分了家就要出去开门立户,再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作为少爷的人自然也要挺直了腰板不能畏畏缩缩的给少爷丢人,更是要会护主,不能总让少爷替自己出头受累。

赵管事不怕风泱瞪他,可想到付东楼给风泱出头顺道分家这事也犯怵了,便收敛了轻狂的样子。

“这个错金银青铜壶做工上佳,上面的纹路细腻,狩猎的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付东楼说着还把风泱招呼过来指给他看,“你看这匹马,是不是有一种快到飞起来的感觉。”

“少爷挑的自然是好的。”风泱不懂这个,他也不知道自家少爷对古董有研究,不管拿走的东西是真是假,只要少爷喜欢就好了。

付东楼数着数在成堆的字画摆件里挑着,赵管事的心越来越凉――从那件青铜壶开始,付东楼每拿一样都是他家老爷的心头宝。这些东西本不该放在这里让付东楼挑的,可曲氏说了,假的放太多若是付东楼拿走了东西找人相看出了门道再回来矫情也是麻烦,便把几样精品放在一起,谅他也挑不出来。可谁能想到付东楼眼光这样毒呢。

赵管事一颗老心都快挑出嗓子眼了,眼见着付东楼的指尖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上转过一圈之后没说要,才略略放下心来。要是这件都被挑上了,那赵管事就算下了曲氏的脸面办砸了差事,也要抱着付东楼大腿求他把东西留下。

除了《送子天王图》和那个青铜壶、两件工艺精美的牙雕,付东楼又挑了王献之的《中秋帖》展子虔的《游春图》以及一套完整的西汉白玉挂件之后便停了手,对赵管事道:“没想到父亲会把这等珍藏都拿出来让我挑,是我年轻不知轻重小心眼想错了父亲,真真惭愧。”

“古董这东西讲求缘分,这里的东西虽好,我却不是每件看着都喜欢。拿了不喜欢的回去当做金银是糟蹋了这些物件,还是留在这里给父亲赏玩吧,也算是我的一点孝心。二十件也不必挑齐,只有这几样就好了。”

赵管事强打起精神陪笑道:“楼少爷的心意老奴一定转达。”

“既然我看到了就不得不提一句,父亲事忙,许多藏品许是没时间细看,送东西的人打了眼买了不真的送来也没瞧出来,比如这《兰亭序》吧……”

“什么!您说这是假的?!”赵管事一蹦三尺高声音尖利,活像是被人踩了尾巴。

付东楼揉揉耳朵继续道:“自是不真。虽然临摹地很好,但纸张、墨色上都能看出来年头不对。”比起现代人的高科技作假,这件仿品真不算什么,付东楼自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没了温韬盗墓,不知真正的《兰亭序》会不会还在唐太宗的昭陵里。

“少爷,您可别乱说,这件东西是大少爷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去年老爷寿辰的时候献上来的,当时那么多宾客都看着呢,您说这是假的,那……”那老爷和大少爷的颜面往哪放。

“大少爷外放的官职并不高吧,《兰亭序》这么珍贵的东西他是怎么淘换来的?”付东楼一哂。

赵管事说不上来,可还是不信付东楼的话。

书房里笔墨是现成的,付东楼示意风泱研墨,挽了袖子道:“这字画,并不是说写画得一模一样就是真的,里面的讲究多得是。若只说写得像……”

接过风泱递来的笔,付东楼略一思量,笔下行云流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几个字跃然纸上,与赵管事宝贝的那卷《兰亭序》上的字分毫不差,甚至笔力更有劲道韵味更足。

“你看我写的比这份所谓的真迹也不差吧。”

赵管事看傻了。他也不信付东楼本事,可那些金杯银碗的付东楼看都没看一眼,如今又露了一手,赵管事隐隐觉得夫人是搬石砸脚了。

付东楼放下笔揉了揉手腕子,暗道这具身体毕竟不如自己原来的用着利索,也不像是在书法上造诣深厚的,至少自己刚才下笔用力的时候便有几处不得劲。

还是要锻炼啊……付东楼暗暗感叹。

“你也说了这东西是大少爷送来的,怎么和父亲说你自己掂量着办。假的就是假的,若是一直当真的,万一哪天这东西出了差错,父亲跟着伤心不说,你们这些管事的也得不了好。再说了,虽是后人仿的,但高仿也是艺术品,不拿出去当真迹骗人遍也没什么。”

不想再与赵管事嗦,付东楼招呼几个在书房外候着等着帮忙搬东西的小厮小心翼翼地把他挑中的东西拿走,径直去了曲氏那里。

付泽凯一早就与成都府衙打了招呼说是要尽快办一些产业的过户,给未来的王卿办嫁妆,是以成都府的人便提供了上门服务,极其效率地帮相府办好了那些店铺的过户手续。等到付东楼再来找曲氏的时候,店铺的地契连带着里面掌柜小工的契约文书都给付东楼备好了。

一应手续过完,曲氏道乏,付东楼也麻溜走人。虽然打理新宅子买下人奴仆还需要些日子,一时搬不出去,可付东楼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视察下自己的产业了,尤其是翟夕点名帮他要的那个温泉山庄,想来必有过人之处。

虽然付东楼挑古董的时候面上并不怎么激动,可等东西到手了那股子兴奋劲就控制不住了。忍不住财迷起来的付东楼怕曲氏反悔把东西要回去,便琢磨着把这些宝贝送到温泉山庄去。听翟夕说那里是一直有人打理的,又是付泽凯的私产,现在转到自己名下,东西存过去应该是安全的吧……思及此处,立时去一趟温泉山庄是势在必行了。

去山庄自是要叫着翟夕这个知晓其中门道的人一起,所以付东楼决定先绕道翟夕家,再去山庄。跟门房吩咐备了马车又让看着人把那几件古董小心翼翼地放上去,一切准备就绪,付东楼才突然想起自己不知道翟夕家在哪。不是不知道地址,而是他穿过来之后还没出过门,有地址也找不见啊。

风泱见自家少爷突然开始原地转磨了,正想问个原由,就见付东楼器宇轩昂一副高冷模样朝车夫走了过去,淡淡吩咐了几句便利落地上了车。

自己不认路,车夫总该认路吧。付大少一试,果然如此。

风泱嘴角一跳:我的好少爷,您刚才不是忘了翟大人家在哪了吧?

虽是不中亦不远矣,风泱,你还真是了解你家少爷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章

付东楼在翟夕家扑了个空,只能自己去温泉山庄。

头一次逛古代大街的付东楼跟刚进城的土包子似的,坐在马车里挑着窗帘子左看右看,看什么都新鲜。风泱见他家少爷一会坐这边一会坐那边还时不时怪叫两声,恨不能把少爷赶紧拉回府里去请大夫,少爷的病情一定是又反复了!一定是!

大楚皇室自称是隋朝杨氏后裔,自然对当年自家祖宗一手规划建立的长安城有感情,如今锦官城里的大街小巷虽然还保持着原有的样貌,可很多道路都按照长安城的规制改了名字。比如说,皇宫的南门与长安大明宫的南门一样都叫丹凤门,丹凤门前延伸出去的大街都叫朱雀大街等等。

大楚与北面的燕国划长江而治,长江两岸时常有战端,可天府之国成都却在柏家的治理下渐渐繁荣起来。付东楼看着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房屋热闹繁华的街市,回想起上辈子去过的现代成都,隔世之感愈发强烈。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