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着柏钧昊亲自扶起付东楼。

跪得时间长了骤然站起来膝盖上一阵酸痛麻软,付东楼身子一歪险些摔倒,刚好被身边的柏钧和扶住。

柏钧和顺势搂着付东楼不撒手,一副疼媳妇的亲密状跟他哥道:“皇兄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楼儿是功臣,侯爵虽是不能给,但那些古玩古籍的您可不能吝啬,明儿个臣弟带着楼儿进宫一起去您私库挑。”

“有了媳妇就不想着你哥我了。”柏钧昊狠狠戳了一下弟弟的脑门,付东楼靠在柏钧和胸前的样子十分刺眼。

“时候不早朕先回宫了,朕在这你们吃酒也不自在。”柏钧昊说完甩手就走了。

李全跟在后面赶忙喊了句:“皇上起驾。”拿着没颁出去的圣旨也跟着走了。

戏演完了,付东楼想推开柏钧和,却发现对方那胳膊跟钳子似的哪挣得动。那么多人看着脸都要烧着了却不好动作太大,只能由着柏钧和以带自己下去休息为由一路搂着出了宗祠。

走到没人的地界,付东楼立刻从柏钧和怀里蹿出来狠瞪他一眼:“登徒子!你占我便宜!”

没成想柏钧和压根没生气,反而笑意盈盈地来了一句:“你做得很好。”

英挺的鼻梁薄薄的唇,深邃黑亮的眼眸里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温柔。付东楼十分没出息的……看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一章

“我真没想到你有勇气抗旨,可相比起你接受那个爵位,你的选择无疑是对我更有利的。”虽是四下无人,柏钧和说这话时也小心得很,贴在付东楼耳侧轻声细语,旁人看来只会以为是两口子在说悄悄话。

“即便你没接受侯爵,经此一事你的才名也盖不住了,日后定会有许多人惦记你。不管是皇上要为难你还是北燕有什么非分之想你都别怕,有我呢。”

虽说付东楼不是个依附夫君的女人,可让他直接和皇上乃至敌国对上都是不够瞧的。柏钧和自有一份做丈夫的责任,尤其今日之事后,更不可能把付东楼一个人搁前面做挡箭牌,否则还能算个男人吗。

如此亲昵地同一个人说话,付东楼从没经历过。暖烘烘的气息打在耳畔,付东楼脑海里尽是自己的“咚咚”的心跳声在回响。

拒绝封侯这事儿,付东楼远没柏钧和想得那样多,他也没那个心机去想。人有的时候做决策完全是下意识的,过往的经验自身的知识储备会让人对一件事产生最初最直接的判断,付东楼算是歪打正着了。

“我就是觉得天上掉下个侯爵这事儿不靠谱,那什么抗旨……我现在还后怕呢。”付东楼心里抹一把泪,今儿个得罪了皇上,想活命日后只能抱紧王府的大腿了,这样一来老子在柏钧和面前岂不是先软三分。坑爹啊!

“你说的让我尊重你的事儿,我想过了。”柏钧和两手轻扶付东楼的肩膀,目光灼灼地对上那双蓝色的眸子,“你说得对,不顾你的意愿擅自下决定,比如送你回东府这事儿,是我的错。我一直觉得你就算有点偏才可依旧是没什么见识,朝廷的事儿和你说了你也不懂,可从上次与你谈史讲古到今日之事,都证明是我浅薄了。”

“今天不管你是三思之后做的决定还是一时冲动,都说明你不是个昏聩的人,你想问题的方式很独特,虽然我不能全然接受,但想来听听你的意思也是有益处的,以后关于你的事儿,我不会随便替你做主了。”

“啊?”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付东楼傻笑一声立马就来了一句:“那圆房的事儿……”

柏钧和的笑脸瞬时僵了,他甚至对自己刚刚的话产生了怀疑,他媳妇儿这是有脑子还是没脑子啊!拒绝封侯这事儿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吧!

付东楼见柏钧和沉了脸心里“咯噔”一下,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不对你用强就是。”对自己媳妇儿还用强,怎么说也是件丢人的事儿。不要说自己贵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就是个平头老百姓这么干也不光彩啊。

瞧着付东楼俊美的脸蛋上的惊喜模样,柏钧和心里一软觉得好笑。要说这家伙也挺好满足的,罢了,本王总有手段哄得你心甘情愿以身相许。

“不过有句话我要说在前头。本王管辖之事干系到大楚安危朝廷的稳定,所以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和你说,你也别问,省得自己脸上不好看。”讨好媳妇儿也要有个限度,坦诚相待无话不谈,现在还不行。

付东楼不觉得柏钧和的话有什么不对,谁没有点秘密,老子是穿过来的不也没说出来么。你不愿意说,我还懒得打听呢,浑水哪是那么好的。老老实实地种地搞发明赚钱才最实惠,只不过……

“你看我今天把皇上给呛回去了,以后可就彻底绑在你这条船上了,想下船的机会都没了,所以你以后也别算计我了,有什么事儿直说。”付东楼瞄着柏钧和的神情,见对方没生气才继续道,“斗心眼我斗不过你,我也懒得和人斗。不管怎么着咱俩以后都要一起过日子了,你老算计我实在让我心寒,怪难受的。”

柏钧和垂了眼沉默了片刻。

“这个我恐怕很难做到,但我绝不害你。”

付东楼愕然,而柏钧和说完那话就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付东楼都在想柏钧和这个人。

平心而论,付东楼觉得柏钧和无论当王爷还是更进一步当皇上,都会是非常合格的,他身上有许多贵族以及贤明君主该有的优秀品质。

文采武功这种个人能力先不说,柏钧和是一个很有胸襟的人。首先他包容能力很强,对于自己这样的异类并没有喊打喊杀。虽然两人观念不同在很多事情上有分歧,吵架归吵架生气归生气,柏钧和还真就没把自己怎么着。就说圆房这事儿吧,到最后柏钧和不也是顺着自己了吗?换个旁的男人还别说是王爷,直接动手掐死自己也不是没可能。

再来对于自己这些跨时代的本事,柏钧和是问过这些本事哪来的,要人家一点好奇心没有也不可能,但这并不妨碍自己大展身手,甚至柏钧和还在创造条件让自己去发挥。这里面不能说柏钧和没有自己的算盘,可在这份儿才华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的时候,柏钧和能站出来保护自己,这个人情这份好,怎么都要念着。

三来柏钧和勇于认错,别管是直接还是间接,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就不会扭扭捏捏地拖着,这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来说还真是不容易。起初柏钧和为什么讨厌自己,不就是因为原主除了脸好看什么都不会出身还不好吗?让一个王爷娶这么一个人,肯定不乐意啊。后来证明了自己有本事,柏钧和那态度不就慢慢拧过来了嘛。

还有就是在怎么和自己相处的事儿上,柏钧和一开始有多嫌弃自己是明摆着的,可人前从没给过自己没脸。也许贵族夫妻就是这样,本身没有多少感情可大面上总是过得去。虽说柏钧和现在迁就自己多少有点大男子主义的心理作祟,可毕竟人家也是放下身段了不是。

只是这个算计……皇室中人只怕不算计就不能活,打小就刻在骨子里了,枕边之人亦不能幸免。谁被算计了都不会舒服,可柏钧和也挺悲哀的,许是一辈子都别想有松心的时候。即便如此,柏钧和也明明白白说了做不到,没嘴甜心黑地说谎糊弄,付东楼寻思一番多少落了点心理安慰。

综上所述,付东楼觉得和柏钧和在一块,感情先放一边,至少不会过不下去。追寻真爱这种事虽然放弃了会不甘心,可现在没有更好的出路。也许将来能和柏钧和处出感情来,也许羽翼丰满了能脱离柏钧和,总之都是未来的事儿了,眼下还是靠着王府的大树过吧。

我这么干是不是也算是算计王府?付东楼越想越纠结索性不去想了,不做亏心事儿就是了。

冠礼结束后付东楼没有立刻搬回南山苑,这是顾贤的意思,住在东府比较容易保障付东楼的安全。

要知道瑞王府的准王卿现在被传得跟公输哲一般神,不管这名声里有几分是虚的,公输哲被木炎看护起来行踪成谜,相对的付东楼也不能大大咧咧地满处溜达供人参观。

这是对自己好的事儿,付东楼自然不会拒绝,刚好酒楼就快开张了还有烧瓷器的事儿要忙,住在城里确实也方便。

冠礼转天顾贤就把付东楼叫过去了,十分大方地直接给了付东楼一个窑口。瑞王府产业众多,其中就有专门给王府烧瓷的窑,付东楼以为这个瓷窑不过就是个私家小作坊,可跟顾贤专门召回来的老工匠一打听,额滴神啊,这可是余姚的窑口,传说中的越窑!

越窑的青瓷可是鼎鼎大名,其中的秘色瓷更是青瓷中的珍品,唐朝时候有南青北白、南越北邢的说法,更有陆龟蒙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越窑。付东楼捧着工匠们带来的青瓷乐傻了,当即把那几件瓷器扣下搬回家去了。

一番打听过后,付东楼得知越窑最出名的秘色瓷还未现世。秘色瓷产生于晚唐,大楚是安史之乱之后建立的,开元盛世余韵未消骤然而来的战乱让不少手工业发展迟缓,秘色瓷还没被研究出来也在理。

顾贤说钴料派人去找了,但是因为那玩意谁都没见过所以拿不准,可能还是要付东楼亲自去才成,所以一时半会想烧青花瓷是不能的,而烧制秘色瓷的条件却是成熟的,毕竟这本就是越窑的产物嘛。

虽然对瓷器有过一番研究,可真要烧瓷器还是要和这些工匠从长计议。付东楼先是把秘色瓷的颜色形制等等跟工匠们说了一遍,而后又提出了用匣钵烧瓷的方法,即将瓷器单件或者少几件叠摞装匣放进去烧。几个工匠讨论了一番,觉得付东楼说的这办法可行,只是这瓷器的颜色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付东楼愁的也是这个。要说原理吧也好说,无非就是控制瓷器烧制时窑内外的温度,再者就是控制窑内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烧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可这种化学反应怎么跟古代工匠解释啊?

再说了,付东楼虽用化学方法研究过苏麻离青的成分却没自己动手完整地烧过一件瓷器,他上嘴皮儿一碰下嘴皮儿就说出来了,实际操作有多大的难度能不能做得到又是一码事。

付东楼带着几个工匠开小会一开就是一整天,风花雪月霜五个人又抓不着他们主子人了……

最后工匠中为首的李师傅说道:“公子您的意思我们大概明白了,您要的瓷器烧不烧的出不敢打包票,不过依小老儿烧了这么多年瓷器的经验来看,您的想法确实可行。另外您所说的釉上彩绘与镶嵌银扣等等让我等受益匪浅,我等回去定会尽心研制。”

付东楼给这些工匠们的启发一时间他们也无法形容,仿佛突然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对以往烧瓷的一些技术也有了反思,创新的想法已有萌芽。

“不敢不敢,我不过是看过点书,不比各位的手艺。我这有几种瓷器样式这几天画出来给各位带走,就算一时烧不出新成色的瓷器换个样子也是好的。”

付东楼把工匠们留在了府中,当晚便着手画起了新瓷器的图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得开归想得开,付东楼还是难免挫败之感。哪怕是想让一件东西提前个十几年几十年出现都这么有难度,宋代的五大名窑青花瓷珐琅彩到底能不能烧出来啊?看来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除了饭馆,还是去羽林军营看看吧,给古代机械增加些现代元素做改良,应该会更可行一些吧。

疲惫的付东楼梳洗一番便睡了,转天起来就去了庆丰粮店,没成想在那碰到了一个久违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柏小攻的年龄问题~:

柏小攻被过继的时候不到十三岁。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练武的资质非常好,本章中说他适合统兵打仗也是柏焱从小观大,先帝活着的时候没见着他儿子征战沙场的英姿。皇家的孩纸都早熟嘛,柏小攻从小就被认为是早慧,柏焱觉得他完美也是对比其他儿子对比出来的。柏小攻过继之后半年多,柏熠就挂了,之后一直是顾贤在养柏小攻。柏小攻上战场啥的是他再长大点的事情啦,他第一次打仗的事情后文也是会提到的。柏小攻和顾贤感情好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当年他继承王位的时候很小,顾贤为了保证他安全成长把所有的差事全辞了在家照顾他(前文有写哦)。某雅觉得13~20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一个人会不会长歪有很大影响,顾贤又是真心疼儿子,柏小攻自然就和他亲咯。柏小攻撞见先王和顾贤卿卿我我就是刚过继来那时候啦。至于上一代的事情,后文一定会写到的,大家别急,这可是牵扯到小攻小受未来命运走向的重要事件哦~~~

以上~

☆、第四十二章

庆丰粮店的天价面粉油菜已经下架了,本就是为了吸引眼球造声势的,不可能一直卖,可粮店依旧是走高端路线。每日里从南山苑运点现摘的青菜新捞出来的鱼来,数量极少,依旧是高价。

除了这些,如今在成都城里风靡一时的养生早点就是庆丰粮店特有的。付东楼写了一些现代菜式的菜谱给几位大师傅,可也没忘了让他们发挥原有的特长。粮店后面的餐馆没开张,前面可以外卖嘛,也不卖正餐,就卖早点。

付东楼也让花院写了几种有益健康的应季饮食搭配给几位大师傅,大师傅们结合自己的特长经验做了各种清淡可口的小菜米粥点心每日早上限量卖,南北风味都有,每日食谱都不太一样花样繁多。至于限量多少……全看大师傅们的心情,并没有一定之数,只最少不会低于五十份罢了。

庆丰粮店的东西已然是锦官城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表,早点一问世立刻吸引了不少人来品尝。再普通的食物要是用心做精细了味道都会好,孔子还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呢,大师傅们精心烹调的早点味道自然是一等一的,食客们尝了也纷纷觉得物有所值。当然了,这早点的价格也比旁的贵了五成。

早点本就不是很贵的吃食,高了五成其实也就多了几个铜板而已。因着这价格还不算离谱,老百姓也能吃得起,每日早上总能看到平头百姓和富贵人家的仆役在一起排队。尤其是这两日付东楼在冠礼上辞侯爵之事出了风头,朝臣都以“今早上吃的准王卿铺子里的早点”为谈资,清流学士更是慕名而来,倒让粮店的铜臭味淡了不少。

别看付东楼是这铺子的东家,可他自己还没吃过自家的早点呢,今天起个早来粮店,看着长长的队伍心里美不说,当即就让大师傅开小灶给自己做了一样米粥两样点心,还特意吩咐多做一些,让跟着一块来的风花雪月霜五个也一起尝了新鲜。

早点铺的红火说明了城里人对大师傅们手艺的肯定。当初决定先卖早点未尝没有试卖的意思,现在看来效果很好,付东楼对酒楼能挣钱又多了几分信心。

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多分了就有人要少吃一口,多分到的高兴,少吃的自然生气。付东楼这边赚得盆满钵满,锦官城里别的早点铺生意就冷清了不少,特别是离着付东楼最近的晋食居,简直都没法做买卖了。

虽然付东楼这边量小,可架不住排队等着买的人多。大早上起来各家酒楼都是差不多的时辰开始卖早点,都去庆丰粮店这边排着了别家门前等着的就少了。做生意就是做人气,本来想去晋食居的人一见晋食居门可罗雀,难免会怀疑晋食居的吃食早已放冷了或者不新鲜,谁还愿意去。

再者凡事就怕对比,没有煤球黑哪知冬雪白,同样的,吃过了庆丰这边制作精细的点心米粥,谁还会去吃晋食居大锅煮出来的刀削面啊。可怜晋食居的大厨,地道的并州白案师傅,做得一手好面点,天天被人说比不上庆丰的,气得三尸神暴跳憋屈得想吐血。

晋食居的大东家是个二世祖,老爹死得早没怎么教过这儿子如何做生意。大东家斗鸡走狗恃勇斗狠是把好手,动脑子实在不行。眼见着自家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大东家血气上涌,找了一个酒肉朋友雇了一群流民打手,捡了早上庆丰粮店这边人最多的时候来砸场子。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