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多少人,他们那是机关单位,不是工厂,哪儿来的工人啊。人数也不会很多,倒是老干部退休之后,新干部一代换一代吧。”

林建国说道这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却朦朦胧胧的摸不清楚:“估计是现在审计局老干部退休的多了,现在的新人应该还没有安排住房,所以才要盖新的宿舍吧。”

母亲张爱华也插嘴说:“整个审计局,不算离休了的老干部,目前在职的往多里说也不过是一百来个人,真正有资格住单位宿舍的也就几十个,其中一部分还要算上在旧宿舍楼有住房,但尚未离职的人。所以啊,他们这次最多也就盖一座楼就能满足需求了。”

事实上单位的宿舍可不是房地产开放公司的住房,满足单位工作人员的需要就可以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相反应该算是员工福利才对。

以区属单位的规模,再加盖一座楼就已经算是绰绰有余了。

“那就是说盖不到咱家这儿喽?”林苗也凑个热闹,出声问道:“你看咱家的位置,距离他们那座旧楼那么远,这么大一块空地能盖三四座楼房了。”

林建国一拍脑袋,“哎呀,对呀!光顾着犯愁了,我怎么就没往这方面想呢?这么一分析的话,确实咱家这一块儿地是占不着了,虚惊一场!”

新书上传,求收藏和推荐 ,!

第五卷 父母的人生危机

想明白了这事跟自家无关之后,家里的气氛就轻松了许多,倒是张爱华有些担忧的说:“这次的事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你说咱家这住房面积这么小,是不是该攒点钱改造一下?

把院子罩起来,面积就大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又来占地,到时候就不用贴钱了,没准还能倒找给咱家一部分钱,换楼房呢。55885。”

父母两个人一商量,立刻觉得这事可行。两年之后这事儿也成真了,林俊记得自己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父母抽了两天时间,请了一群泥瓦匠回来,就把院子顶用水泥板给封了起来。

这一封不要紧,彻底断了屋里的采光,房间里跟小黑屋似的。

而且当时改建的时候没有考虑屋顶排水的问题,结果下雨下雪的日子里,房顶上的积水慢慢渗下来,家里成了水帘洞。

而且呢,改建完成之后,房产证上的住房平面图里面,标示的仍然是院子,父母跑了好几次房管所,都没能改过来。这样的房子,林家一住就是十几年,预料之中的拆迁和旧房改造,再也没了风声。

可以说在林俊重生之前的人生中,这次房屋改建是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件大败笔!以前年纪小,不懂得这些,父母做事也草率,现在林俊还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吗?

当然不行了。不过,这事也急不得,有些话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反正时间还早呢,两年的时间,慢慢改变父母的想法吧。

三天之后,就开始有人挨家挨户的丈量住房面积,与房产证上面的标示进行核实,这一行为,坐实了传言。

现在全村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审计局占地的事情了。有些人家盖得房子面积要大一些,院子留的小一些,有些家里有余钱的,高兴地不得了,从破旧的平房换成敞亮的楼房,对他们来说是大好事。

有些家庭就愁云惨淡了,本来就穷,家里住房面积又不够,从谣言四起开始就吃不好,睡不好,到了如今消息坐实,这人就更加坐立难安了。相比与这两种情况,林家的表现倒是平静的有些异常了,不管是林建国还是张爱华都像不知道这件事一样,表现的非常……呃,淡定。

四邻右舍,住了近十年了,谁不知道谁家的情况啊?林家条件也够呛,怎么就不紧张呢?好奇心的促使下,几个八卦之心火热的中年妇女,晚上相约串门来了。

“爱华啊……”说话的是前门的赵大娘,“你家也量过了吧,怎么说的?”

“恩,量过了,差着三十个平方呢。”张爱华面对这几位好奇心甚强的邻居,有些头疼,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哟,那可不少呢,我们家的房子差着二十多个平方,算算还要贴不少钱才行呢。”

这是后邻的李婶,儿子都参加工作了,家里比较富裕,这话中也听不出什么担忧,但是能觉出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倒是赵大娘的语气比较实在,开门见山的直接问道:“我说爱华啊,你们家怎么都一点都不上心呢,这可是大事,到时候没钱交补贴,这房子可就没了啊。该不是家里亲戚中有大款吧?要不为啥一点也不着急呢?”

“哪能呢,大娘,我娘家你们还不知道,都是农村人,哪来的大款啊?我们家老林家那群亲戚,比我那几个哥哥家还不如,最起码家里有个困难什么的,我娘家人也能帮衬一二,他们家那群亲戚,不来拆台就不错了。”

张爱华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把事情告诉他们好了,等这些猜测流传出去,也就省的他们有事没事的老到家里来凑合,打听事,索性就吧前几天一家人在饭桌上的猜测说了出来。

“小张,你说的这是真的?”李婶脸色不太好看了,本来她还是信心满满的,卯足了劲要换套楼房呢,现在听林俊的妈妈这么一说,能高兴地起来才怪。

“这可不是小事,你就能一口咬定人家占不着你家的地?这人都上咱们这量来着,要是不占的话,费这力气干什么?”

张爱华一脸无辜的说道:“我们这也是猜测,当然不算数,最后占不占还是得看人家审计局的人说了算。

不过我倒是觉得占不着的可能性挺大的,没必要担心,担心也没用,也没人会给我们家送钱。大不了,大不了到时候我们不要房子了,把占地的钱给我们,再另外找个小点的房子住去。”

赵大娘见两人语气有些僵,赶紧出来打圆场,另外几个妇女也跟着说些两头讨好的话,称赞林俊的 无限领主全文阅读妈妈心胸豁达,不像他们似的,大惊小怪。

这群人走的时候,李婶的脸依然那么臭,好像谁欠她钱不还似的。有时候就是这样,因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会得罪人。

张爱华知道这回算是得罪姓李的家了,不过她的脾气也犟,姓李的家仗着家里稍微富裕一点,对村里的人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全区首富呢。

消息还没确实的时候,就四处张扬说自己家要换楼房,把话说满了,现在倒是怪起别人跟你拆台唱反调了?

明明是你们上门来问的,又不是我主动出去说的!张爱华的脾气上来,心说大不了以后谁也别搭理谁,就当不认识!

果然,一个星期以后,村委会公布了最终的结果,与记忆中的情况一样,审计局的人,只是占用了北面最后两排十四家的地而已,前面八排房子,算是白量了一会。

这个结果出来以后,李婶一家就很少在串门了,甚至平时见了面也不再跟人打招呼了。

之后周围四邻到林俊家里串门的时候,说起姓李的一家,张爱华气呼呼的说:“活该,死要面子活受罪!有那俩钱了不起是怎么着,又不是他们能耐大挣得,都是拿工资,他们家三个劳力而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抻多少钱呢!”

几位妇女纷纷附和,大都市幸灾乐祸的态度,只是赵大娘心善,一个劲的劝着,说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不至于结仇。

而林建国,知道因为这么几句话就得罪了人,心里也挺莫名其妙的,但是这是也怪不了自家人,只能算他们倒霉呗。至于坐在电视前面,装乖宝宝的林俊,对这样的事情,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形成之后,会有更多更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堂而皇之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当北面两排房屋的住户搬家的搬差不多的时候,审计局的建筑队开始拆迁工作,短短几天,两排房子就被拆成了一片废墟,紧接着,各种施工器械开始分批运来。

这个时候,林俊跟父母要了十几块钱,跑到邮局去,把自己的稿子复印了两份,分别寄给了湖北的《今古传奇》和上海的《小说月报》。

进入五月份以后,天气变得炎热了起来,而林俊身上的水痘,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全身只留下一些红红的斑点,水泡再也不见了。

现在这些小红点已经不影响行动,于是对前生身体孱弱,体格瘦小一直耿耿于怀的林俊,开始了全民健身计划。

先是每天早上的慢跑,锻炼肺活量,然后是跳绳和俯卧撑,现在他的身体还每到发育期,运动量都很小,生怕活动过头会影响健康。

不过随着锻炼的坚持,林俊的体制慢慢开始变得强健起来,于是他每天开始拖着姐姐林苗,也加入到了晨练的行列中。

上辈子的时候,林俊小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曾经检查出心律不齐的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修养之后,渐渐好转了。

现在想想,八成是因为每年的皮肤问题,请了长时间的病假在家,身体缺乏锻炼,再加上营养不良造成的。

这辈子重新来过,当然不会再让这种情况发生,他相信随着锻炼的进行,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加,应该就不会再像上辈子一样,每年夏秋季节都要得湿疹,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到来才罢休。

这个时候,还有黄金周的说法,五一劳动节的时候,也不过是当天放一天假而已,小时候的林俊最盼望的就是放假,大概是因为长时间请病假,上学的时候也适应不了这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开始的时候,父母工作忙,周末只有他跟姐姐休息在家,到了后来,父母也开始放假了,当时他曾经很不开心,因为父母也放假了就会有人管着他。

现在想想,当时的想法太幼稚了,父母放假了,这说明单位不好过了,长时间的拖欠工资,工厂也没有效益,这个时候离下岗已经不远了。

前世林俊长大了之后,才知道这些事情的缘由,只是对当时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记不得准确的时间,只是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父母会休双休日,让自己很没有自由。

直到这天,林俊起床吃晚饭之后,发现父母并没有急着去上班,反而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开口一问,居然被告知从今以后,父母的厂里都要休双休日了,他才意识到问题来了……

新书上传,求收藏和推荐 ,!

第六章 后铁饭碗时代的悲哀

“爸妈,厂里不好过了吧?”林俊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林建国和张爱华对视一眼,心说有事肯定瞒不过这小子的。

张爱华叹了口气,摸着儿子的脑袋,用连自己也很难详细的语气安慰道:“放心吧,儿子,厂里的困难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林俊两眼一翻,说道:“您这语气连自个儿都说服不了,还想拿来哄别人?拿我当三岁小孩儿呢吧?咱可是一家人,有事用不着藏着掖着,说出来没准我还能帮你分析分析呢,您就痛痛快快的招了吧,厂里拖了几个月工钱了?”

林建国被儿子的语气逗乐了,忍俊不禁的说道:“儿子,你不是三岁,你今年八岁呢!”

张爱华敲了自己爱人一下,嗔道:“你也跟孩子似的,还有心情开玩笑。唉,这都俩月没开工资了,而且厂里也没活干,别单位欠的钱也追不回来,很多人都说厂子要不行了。”

林俊摸着下巴,一脸严肃的说道:“我就知道是这么回事!我说爸妈,您二位在厂子里待了也有不少年头了,里面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你们心里也该有数才对吧?”

没错,七八个年头有多少个日夜?

几百个人的小厂里,能藏得住什么秘密呢?

张爱华长叹一声,无奈的说:“爸爸妈妈都在这家工厂里工作,一做就是好几年,对于工厂里面的事,大大小小知道的也不少,要说根源,不能说知道的一清二楚,至少也是**不离十吧。”

未来长达十几二十几年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管理混乱,任人唯亲,工人懈怠,质量低下,企业缺乏竞争力等等等等……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对于企业没有归属感,厂长不觉得管理好企业是他的责任,相反却把这里看成是敛财或者升迁的捷径,中层干部也不认为监督生产,安排工作是他的天职.

反而想方设法的给自己捞好处,收礼,配置亲信,安插亲戚朋友进入工厂,工人就更加不把工厂当做一回事了,那只不过是一个定期供应吃喝的铁饭碗而已,不管勤劳还是懒惰,优秀还是糟糕,都是拿一样的工资,这样的环境还怎么能发挥出生产热情呢?

所以才会出现领导只管收礼办事,工人上班磨洋工,时间一长,形成风气之后,整个工厂也就死了。

张爱华虽然对于儿子提问,自己回答的形式感觉有些不自在,但还是把自己能想到的工厂里的弊端和管理上的漏洞,以及一些显而易见的不正常现象说了出来。

林俊拍拍额头,说道:“妈,你说的这些毛病,统一起来看,就会发现整个工厂一无是处,全厂上下每个环节都有问题,上至领导,下至工人,从进料到销售,没有一样称道的,这样的工厂还有救吗?”

“的确,这么一说好像真没救了。”张爱华心里百般不愿,仍然不得不面对事实,更让她难堪的是,这事实还是要靠儿子点拨才能看清,更让她难受。

哪个父母,都不愿意在自己子女面前,流露出自己无奈、脆弱和无能为力的表现。

同样林建国脸上的表情也不好看,他倒是不生林俊的气,气的是自己。不怪儿子一句话挑破了苦心掩饰的困境,却深深的厌恶自己在这个时候却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

工作了这么多年,对哪个濒临垂死的厂子已经形成了依赖,忽然意识到马上就要失去这个工作岗位了,此刻心里的感觉是,茫然?

亦或是恐惧?

大概都有吧。反正身为家长是不能在孩子面前退缩的,所以这个时候林建国沉声说道:“既然在这个厂子里没有出路,那我就另外找工作,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劳力市场,在哪儿打点灵活,一天还能有三四十块的收入呢,饿不着你们。”

林俊长叹一声,家里的出路不在这里呀。前世的时候,父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离职的,各自找过很多份工作,最终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干不长,临末了,到了五十来岁才放下身段去做小买卖。

可惜那个时候,做哪一行的都多,处处充满了竞争,做小买卖要起早贪黑,利润对比付出的劳动,根本就是在消耗生命。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些事先在能预见到的,有些却是不可捉摸的。

复制专家燃文

但有一点林俊能够保证,如果不施加外力或者外因去改变的话,恐怕父母会继续走上前世辛苦奔忙最后一事无成的老路子,这不是他们的错,因为这个时代,有无数像他们这样遭遇的人。

“92年十四大公布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处理决议,说明了全国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们也应该知道咱们这儿的许多工厂单位里都是些什么情况,可以说我们这儿就是全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由此也可以去想象一下,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都是些怎样的情况了。这事一次大变革,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时间跨度将超过你们的想象,对很多很多的工人来说,工厂是没有出路的。”

人是一种社群动物,大家凑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这个时候一个大多数人都遵守的制度的诞生就成了必然。

最初的制度的建立,必然给整个社群带来快速发展的条件,然而随着发展,旧有的制度渐渐的不再适应发展中的社群的需要,于是就会被淘汰,进而诞生新的制度。

每一个旧的制度被淘汰,新的制度正在形成的时候,一个社群都要面临这种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活在这种变革发生时期的人,显然是不幸的。他们作为承接两个时代的过渡者,必将承受这所有的痛苦。

从现在到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即将带来的深远影响,都是集体计划型经济制度,朝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过度的具体体现。可怜的是,林俊的父母这一代还有他自己本人这一代,刚好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姥姥不亲,舅舅不爱。

这个机会未来会成就一少部分人极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会有更多的人要活的很艰难。

顺应这个时代的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下巨额的财富,成为人上人,而像林俊父母这样的旧制度体制僵硬的培养出来的定型“产品”则会成为被新时代淘汰的典型。

“儿子啊,你别吓唬妈啊,你真是我儿子吗?”林俊思绪越飘越远的时候,耳边收到了老妈的大惊小怪。林俊暗骂自己不小心,一个不注意又深沉了。

不过重生之前养成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深度,远远不是当了几天八岁小孩就能抵挡的住的,这是个对林家来说很严重的问题,所以他不自觉的就把心里想的给说出来了。

罢了罢了,索性就一点一滴的把自己慢慢表现出来,让父母渐渐适应去吧。林俊面色臭臭的瞪了张爱华一眼,说道:“你自己生的,你不知道?现在说正事,先不管工作的问题,你们先把未来必然要花钱的大事统计一下。”

夫妇俩合计了半天,最后把林俊姐弟每年的学费粗略估计了一番,还有生活费用,衣食住行水电之类的,未来的四年中,每年平均的开销高达近5000块钱。这还不算可能的疾病,或者一些未知的财产损失。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