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妾的脾气,怕是要恼的。”

众人都等着贾家二姑娘回答呢,却不想这个孩子跪在地上,歪着头,右手挠着右耳屏的根部,显然,这孩子有听没有懂,正困惑着呢。

季淑妃温温柔柔地笑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回话呢?”

贾玖对着季淑妃拜了拜,道:“这位娘娘,方才这位娘娘说了半天,刚刚听上去好像是夸我,又像是怜惜我,可是细听着又觉得不像。这位娘娘,您这么温柔,心肠也好。您行行好,跟臣女说说,方才这位娘娘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面站着的几个年轻妃嫔忍不住好笑,只听季淑妃依旧温温柔柔地道:“昌嫔的意思是说,你进宫有些日子了,为何到现在才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贾家二姑娘道:“原来昌嫔娘娘是在问这个,臣女不曾读过书,是个睁眼的瞎子,昌嫔娘娘不要跟我这个小孩子计较哈。至于娘娘问臣女为何不早些日子过来,臣女不懂宫里的规矩,不过,臣女家采买丫头的时候,都会将小丫头在别院里面养上两三个月,确定没有隐疾,也不曾带着病气,这才会让他们从角门进来。想来,之前让臣女住在那处偏殿里也是一样的道理。臣女卑微,如果因为臣女让娘娘们陷入险境,那就是臣女之罪了。”

皇后眸光一闪,招手让人搬了个脚踏子放在中央,让贾家二姑娘坐了,道:“你这个孩子倒是有心。不错,这宫里面万岁的安危是第一要紧的。你且坐下说话吧。”又问贾家二姑娘多大了,既然不曾读过书,那可会做针线,家里安排了什么功课云云。

贾家二姑娘呢,就老老实实地说了。三个亲孙女当中,贾母在意的就一个贾元春,哪里会管这个不得他心意的大儿子家的庶女?可以说,就是贾母身边的猫猫狗狗都比他这个贾家二姑娘有体面,不然也不会让贾家二姑娘这么容易地就逃了出来,还告了御状。

即便贾家二姑娘已经尽力掩饰了,可是他又如何瞒得过宫里的这些人精子?!他越是掩饰越发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03

贾元春乃是皇**里的女史,打狗还看主人。之前贾元春被拖了下去,皇后也丢了脸面,可是听了贾家二姑娘的话,皇后也不恼贾家二姑娘了,反而对这孩子有了怜惜。

没错,虽然说嫡庶之分云泥之别,可是这说的是同父所出的情况,如果是堂姐妹,则要先看父亲,再看嫡庶的。贾家二姑娘是庶女没有错,可是他的父亲是朝廷钦封的一等将军,而贾政不过是五品京官,贾元春是嫡女没有错,可是他还有一个庶出的妹妹,比不得贾家二姑娘乃是一等将军贾赦唯一的女儿,哪怕这个女儿只是一个庶出。

看到身份比堂姐高贵、却被堂姐堂妹欺负的贾家二姑娘,皇后娘娘就想到了同样被**们欺负的自己,一时之间心中怜意大起,倒也不急着追究之前贾元春让他丢脸的事情了。

这里,皇后与众妃嫔你一眼我一语地逗着贾家二姑娘说话,外间皇帝却常服而来,也不叫人通报,直接就进去了,把一屋子的女人都吓了一跳。

等皇帝入座,众人礼毕,各自归座,这才听见丽贵妃开口,道:“万岁,据说贾家自诩乃皇家之下第一家,就是他们家的孩子,也是各个都有来历的呢。就好比皇后娘娘身边的这位贾女史,听说正好生在大年初一,就连算命的都说此女贵重。至于贾女史的胞弟更是了不得,落草的时候,居然从嘴里掏出一块通灵宝玉呢。万岁,臣妾空长了这么大,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稀奇事儿。也不知道那块玉长成什么样子,臣妾倒是想开开眼界。”

皇帝心里咯噔一声,正好,贾家二姑娘站在屋子中央,正好跟他打了个照面。

贾家二姑娘见皇帝看过来,还以为皇帝要他解释,便趴下来磕了一个头,道:“万岁,这个臣女也是知道一点的,我们荣国府第一代荣国公就是出生在大年初一。老祖宗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历下赫赫战功,我们荣国府上上下下都引以为荣。之所以夸大姐姐的生辰好,那也是大姐姐沾了老祖宗的光。至于贵重二字,与其说是夸大姐姐,还不如说是为老祖宗而骄傲。”

皇后看了看皇帝,问道:“那么,那通灵宝玉呢?真的是你那个堂弟胎里带来的吗?”

贾家二姑娘连连摆手,道:“那块玉,娘娘您一看就知道,当不得真的。中间是一块五彩玉,边上还有跟臣女的指头那么宽的金子呢。臣女为此迷惑了很久,还被家里的奴才笑话有眼不识金镶玉。可是娘娘,臣女只听说吞金自杀,也见过那些丫头婆子是如何整治那些犯了错儿的姨娘侍妾通房的,听说只要手里的戒指那么大的一块金子就能够要了一条人命去。如果真的有那么大的一块金子在二太太的肚子里,那二太太是怎么活下来的?又是怎么生下臣女家的那个堂弟的。这是臣女想不通的第一个问题。”

皇后听了点了点头,道:“倒是有几分道理。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贾家二姑娘道:“娘娘,既然这金镶玉已经有这么宽的边了,再加上这中间的玉,您想这块通灵宝玉到底有多大。臣女的亲弟弟,还有堂嫂的侄儿刚出生的时候,臣女都记得清清楚楚。都跟刚出生的的猫崽子一样,才这么一点点大。如果这玉真的是堂弟的嘴里挖出来的,那他刚出生的时候,嘴巴要多大才能够装得下这么大的一块玉?能衔得住这么大的金镶玉的,也只有大头大嘴的妖怪,哪里有什么相貌!母亲曾经私底下偷偷跟我说过,据说自打祖父去世之后,我们老太太的身子就不大好,经常精神恍惚,连说话都不利落,到了后来根本没办法起床。那个时候,家里两位老爷都私底下商量着,要把后事准备起来,给老太太冲一冲。堂弟这块玉原来是请外头的和尚开了光、诈作堂弟胎里带来的,为的就是让老太**心。母亲说,当初老太太摸到这块玉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都好了起来,也知道吃饭了。所以我们家上上下下都当着块玉是通灵宝玉,平日里绝不漏了口风,为的就是老太太能够好好的。”

说话间,就有人将贾宝玉的那块玉取来了,皇帝和皇后一看,心里也相信了七八分,都道:“也难为你们了。”

下面的妃子们一想到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整张脸都只剩下一张嘴巴,都打了个寒颤。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婴儿,那岂不是妖怪一个?!只怕才落地就被烧死了。这样想着,所有的后妃们的感觉都不好了。与其让他们相信这个孩子是带着金镶玉出生的,他们宁愿相信,这玩意儿是荣国府里有人为了讨好贾母、让贾母安心特别弄出来的。

后面的贾元春也在等着自己主子给自己出气呢,却得来这样的消息,气得前仰后合。更让他绝望的是,连之前跟他交好的小宫女都不肯理会他,还将他给的荷包丢还给他了。偏偏贾元春对此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且说前头,了却一桩心事,皇帝就跟皇后说起闲话来了,中间偶尔有宠妃插嘴几句,却都是文绉绉的,贾家二姑娘没听得几句,就已经晕了。

完全有听没有懂。

贾家二姑娘的皮相不错,如今更是蠢萌蠢萌的样子,倒是让皇帝和皇后想起他们已经夭折了的女儿,尤其是那双迷糊的眼睛,特别像。大概小女孩迷糊的双眼很难以区分,一时之间,皇后倒是把这个孩子跟自己已故的女儿给弄混了,居然问贾家二姑娘:“听了这半天,你可有什么心得?”

结果贾家二姑娘脱口而出:“听着好累人哦。万岁真的好辛苦。”

皇帝非常惊讶:“为什么这么说?”

贾家二姑娘道:“就是啊。明明一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东西,偏偏要绕来绕去、拐上七八个弯才会透露出一星半点儿的,简直就是不想让人听懂嘛。听说宫里的娘娘们都是朝廷重臣的女儿,难道朝廷重臣也是这么说话的?那岂不是说,原来几句话就能够弄明白的东西,诸位大人会写上厚厚的一本?文武百官,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的话,那岂不是每天送到皇上面前的奏折都能够堆上一丈厚了?要看这么多的奏折,万岁还真的是好辛苦。”

皇帝听了,还真是心有戚戚。

没错,每天送进宫里来的折子还真的比这个只多不少,那么多的奏折,就是放在那里,都有一种让人想拔腿就跑的冲动。宫里的这些女人里头,多的是为他们娘家求这个求那个的,又有哪个会关心他辛苦不辛苦的?也许皇后算一个,丽贵妃也算一个。

皇帝看看皇后,再看看丽贵妃,心中叹了一口气。

皇后跟皇帝做了多年夫妻,丽贵妃又是真正倾心于他的,自然猜到了此刻皇帝的想法,心中不觉对面前这个帮了他们一把的小女孩又软和了三分。

没错,这都是托了这个只有八个虚岁的身体的福,今日换了其他人,或者他的年岁再大一点,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所以,当内府送份例首饰来的时候,皇帝让贾家二姑娘先挑,皇后和丽贵妃都没有意见。换了别的时候,不说皇后,就说丽贵妃这个小辣椒,就是不当着皇帝的面刺几句,也绝对不会让贾家二姑娘好过。

宫中后妃们的财产都是有数的,大选进宫的女子,品级较高的初封便是一宫主位的,可以带嫁妆,品级较低的也可以带一点私房。然后他们就要靠宫中的份例和宠爱过日子了。虽然有的妃子能够拿到外面的孝敬,但是,那都是私底下,明面儿上,大家都是靠着内府的造办处的供应过日子的。

因此,内府的造办处每天都没有空闲。

今日正好是内府送首饰的日子,正好让贾家二姑娘给赶上了。皇帝便让贾玖挑。那么多的首饰,供应整个**的一季的首饰摆在贾家二姑娘面前,真真是光彩流离、富贵堂皇,说不尽的天家气象,直直地晃花了贾家二姑娘的眼。

贾家二姑娘脑袋转了转,眼光在很快面前的首饰上扫过,就扒拉出一只盘螭衔珠十足真金镯来:“万岁,臣女能够要这个么?臣女只要这一只就够了。”

马上就有人喝道:“大胆。”

皇帝止住了下面的妃子,道:“哦,你喜欢这个?”

贾家二姑娘拜了拜,道:“万岁,不是臣女喜欢这个,而是臣女需要这只镯子。臣女认得,这是螭纹,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享用的。只是臣女卑微,此番告御状又连累了家里的二老爷二太太,如此回去,就是老太太不会对臣女发脾气,父亲母亲也一定会受累,下面讨好老太太的奴才们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臣女需要这只镯子。”

皇帝沉默了片刻,道:“好吧,这盘螭衔珠十足真金镯原是一对,你既然要了一只去,那剩下的这一只镯子该给谁呢?如果说得在理,那朕就赐你一只盘螭衔珠十足真金镯。”

贾家二姑娘想了想,道:“螭者,龙之眷属也。看画上就知道,龙王身后跟着的一定是螭龙。臣女听说,螭龙乃是龙王最亲近、最信任的左右手。这满宫里,也只有祭告了天地的皇后娘娘才配得上这只镯子。”

贾家二姑娘将这只镯子比成君王的亲近与信任的象征,几乎每一位后妃都绷紧了身子,结果贾家二姑娘话锋一转,居然将这只镯子给了皇后,让下面几个知道根底的妃子差一点笑场。

没错,皇后的确身份高贵,是太祖皇帝的公主的孙女儿。但是他并不得宠,能够坐上皇后的宝座,也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宫里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位皇后原来就是当今皇帝潜邸时期的侧妃,可是皇帝有贤惠美丽的原配正妃,还有温柔可人的侧妃数人,当时还是侧妃的皇后不但不得宠不说,还被一个宫女出身的庶妃给压了一头。进了宫以后也一样。上面有广有贤名的元皇后,还先后有端惠贵妃、端懿贵妃、端康贵妃三位死死地压着他。如果不是当年潜邸的老人死得差不多了,如果不是他的家世还可以,如果不是他运气好,在那个时候怀孕了,如果那个时候丽贵妃还没有到进宫的年纪,他哪里爬得上皇贵妃的位置,又如何母凭子贵,一举成为皇后?

就是现在这宫里,皇后也是不得宠的。丽贵妃就不要说了,皇帝一个月有十来天是在他那里,还有季淑妃,一个月也固定的有那么两三天,其他的妃子们再分一分,皇后居然除了初一十五,其他的日子很少能够见到皇帝。

说皇后乃是皇帝最亲近、最信赖的人,那不是打皇后的脸是什么?

一时之间,诸位妃子各个幸灾乐祸,像丽贵妃这样没有多少城府心机的,脸上就带了一些出来。

不过,贾家二姑娘这样说了,也不能说他说错了。至少皇帝就觉得,贾家二姑娘说得很中肯、很有道理。所以,皇帝为贾家二姑娘戴上了盘螭衔珠十足真金镯,又将另外一只镯子给了皇后。

皇后看了看面前的这只金灿灿的镯子,笑道:“皇上,方才这孩子说他在家里的事情,臣妾听着就觉得凄惶。这孩子是个好的,想来是父母言传身教教得好。只是这样孝顺的孩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受委屈,臣妾也觉得难受。臣妾听说,这次连这孩子的母亲也被牵连受了不少罪,也是个委屈的。不如将这只镯子赐给这孩子的母亲,圆了这孩子的孝心,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皇上以为如何?”

皇帝道:“这镯子既然归了你,自然由你处置。”

皇后一笑,让人将镯子收了起来。

04(第一更)

知道自己的公爹去了西府,尤氏就时刻准备着了。那边贾敬才上了轿子,这里就有仆役一路小跑着去通知尤氏婆媳了。如今贾敬一坐到上座,尤氏婆媳就过来请安。

对于儿子的这个继室,贾敬并没有多少期待。就跟贾母对邢夫人一样,尤氏的身份比邢夫人还差一点,邢夫人在很多时候是刻薄讨人嫌但是大面儿上却是不会错的,而尤氏却是木讷不会做人,更准确的说,他没有这个机会做人卖好。他做得不好了,那就是他的错,他若是做得好了,那就是他在收买人心,一样是错。尤氏比邢夫人幸运的是,他的儿媳妇秦可卿不像王熙凤,不会跟王熙凤一样卖弄权势,也不会跟王熙凤一样仗着长辈的宠爱,不把公公婆婆放在眼里反而一心讨好叔叔婶婶。也因为秦可卿的恭敬乖巧,尤氏很放心地将家里的事情安心地交给秦可卿,让自己做个丈夫满意的摆设。

这些事情,贾敬是知道的,他也知道尤氏的不容易。所以该给尤氏面子的时候,他都会给尤氏面子,比方说现在。哪怕贾敬更关注秦可卿,在一家子骨肉和众多的奴才下人面前,他还是要给尤氏几分面子。

跟尤氏说了几句家常话,贾敬点点头,表示对尤氏的认可:“我也知道你不容易。只是这家里的事情本来就是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凡是你就多费心些罢。”

贾敬说一身,尤氏就弯一弯腰,贾敬吩咐了,尤氏急忙应下,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了这么多,贾敬也口渴了,他一面去端边上放着的盖碗,一面漫不经心地道:“蓉儿媳妇是哪个?”一直跪在尤氏身后的秦可卿连忙膝行上前。在尤氏的侧后方半步给贾敬磕头。贾敬刚开始还没有在意,等秦可卿直起身子的时候,他才觉得有些不对。

这个女人好生眼熟。

贾敬眯着眼睛道:“你抬起头来。”

上面是太公公,已经老迈。秦可卿迟疑了一下,还是抬起了头,却不敢直视贾敬,只盯着贾敬道袍的下摆,看着那衣摆已经毛了边,心中就盘算着给这位太公公再做一件新衣裳。若是能够讨好这位太公公,自己的公爹应该也会收敛些个罢?

秦可卿心中也苦啊。贾珍本来就是个色中饿鬼,每日尽找理由往自己的屋子这边逛,也不管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己有心让丈夫为自己做主,可是贾蓉在父亲面前就跟避猫鼠儿一般。躲贾珍都来不及了,又如何顾得上他?为了躲开自己的公爹,秦可卿已经用尽的办法,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可以说,整个宁国府里面。秦可卿是诸多的主子里面最盼望贾敬能够回来、也是最巴不得贾敬能够平平安安身体康健的一个,也只有贾敬能够管的住贾珍一二。

秦可卿是满怀希望,可是看清秦可卿的容貌的贾敬却是宛如五雷轰顶,连手里的茶碗跌碎了都不曾发觉。

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居然跟那个妖妇长得一模一样。

看到秦可卿的容貌,勾起了贾敬心中的旧事。人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当年贾敬考中进士的时候才四十岁。也是一个男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像贾家这样的人家,能够出一个进士是多么的不容易。贾家虽然富贵,但是那个时候高祖皇帝已逝,贾家必须依靠自己,可以说贾敬考中进士,是贾氏一族的希望。可惜。就是这样乐极生悲,在琼林宴的时候,贾敬跟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同年在皇家御苑里行走,结果就这么运气不好,撞见了一对偷情的野鸳鸯。贾敬两人当时还以为是那个臣子与宫妃勾搭。后来才知道那是已经身为人qi身为人母的妖妇与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老义忠亲王。贾敬刚开始还以为自己不说就没有事情了,可是当自己那位好友醉酒落水身亡的消息传来的时候,他就知道那位太子殿下根本就是当了表子还要立牌坊,自己跟臣子之妻偷情还想瞒天过海≡己那位好友从来就不饮酒,因为他一饮酒就会全身发痒,这样的人如何醉酒落水身亡?可怜好友的家人也被连累,最后连妻儿老夫都保不住,只能一路乞讨会老家。而贾敬也只能舍了自己刚刚到手的功名,装疯卖傻的躲入道观,这才躲过一劫。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