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想可都不是小事儿。”

侍书提到毒时。心里忍不住颤了一颤:一个好好地女子。怎么可能会心狠到如此地步。时时刻刻地只想着如何害人。居然还想把人害死!她就算不怕老天。难道也不怕日后见阎王老爷吗?

画儿轻轻一叹:“我也如此想。只是怎么也要等天亮了。不过。我想要趁给夫人梳洗地时候先回了夫人。老爷那里嘛。看夫人地意思再说吧;什么也没有确定前。最好是不让老爷知道地好。”

侍书听到画儿地那一声叹息多看了她一眼:对于画儿异常地坚决不肯做妾。她与红裳都有些奇怪。只是这样地事情不太好问到画儿脸上去罢了。

侍书看画儿今日又有些感慨似地。便轻轻拍了拍画儿:“当然要回夫人地。老爷那里。我也不太放心呢。看老爷今日待孙姨娘地样子。我就有些寒心;画儿你一直在京中。你是不知道在南边儿地事情。那个时候。夫人为了老爷熬得两眼通红。一连三天不曾合眼儿。后来也是倦极了。就伏在桌上睡了有一个时辰吧?然后就惊醒过来。继续为老爷整理那些官档。后来地每一日夫人都没有睡过一个时辰以上!唉。我们夫人整理完那些官档儿。一下子就睡了两天儿。然后病了好一场呢。大夫都说是累地。身子熬夜熬得太虚了。可是现在。看看我们老爷吧。孙姨娘地两滴眼泪就抵得上我们夫人十几日地不眠不休!”

霄儿只是听着。没有多说一句话:这样地话题。现在可不是她能说地。

画儿听得两个大眼圆睁:“啊,还有这样地事儿!”

侍书点头:“可不!只是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夫人要那么拼命。

”侍书在心底补了一句:夫人绝不是为了老爷就要死要活的人,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呢..bsp 画儿听到这里脸色闪过一丝寒霜:“如果老爷日后对不起夫人,我们就带了夫人走好了!凭我们两个人还养不活夫人吗?”

侍书看画儿极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然后一想就点了点头:“如果真有那一天儿,我们就和夫人走吧。而且夫人也绝不是一个会忍气吞声儿过一辈子的人儿;到时我就听夫人的话,夫人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画儿也点了点头,两个人的意思虽然相同,但却都没有笑意儿,面对面的长长叹

儿:她们都知道世道艰难,三个女子出去以后能不能还真是个问题!

屋里没有人说话,静了好一阵子后,霄儿看了两人,小心翼翼的说道:“姐姐,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们也眯一起会儿,这天儿,快要亮了。”

侍书与画儿都看了看沙漏,然后点了点头,三个人也没有再动地方,就这么胡乱得歪倒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侍书三人起来还没有梳洗呢,门便被敲响了:原来昨天晚上去追孙氏的那两个婆子的人回来了。

侍书看因为晚上冷而面色有些白的两个婆子,什么也没有问先给她们倒上了热水:“快坐下吃两口热水。”然后又取了两件夹衣外套给两个婆子:“披上吧,不要嫌不好。这也是我原来穿用过的,你们不嫌就带了回去,不论给谁穿用都成啊。”

两个婆子连连道谢,不过都不接那夹衣,还是侍书硬塞给了她们。

画儿在一旁道:“我去让人煮些红糖姜水来,千万不要让两位大娘冷的病倒了。”现在院子里的人虽然都是挑选过的,但是画儿和侍书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现在居然当事如此上心。

两个婆子笑着摇头:“谢谢姑娘们了,我们贱命儿,身子骨儿没有那么不经事儿,不用去煮糖水了。”

画儿摇头:“怎么也要吃些姜水驱寒才好,伤了风可不是玩儿的再说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儿?”

霄儿听到画儿的话,把头松松一挽道:“我去给厨里给大娘煮糖水吧,我知道怎么煮糖水最能驱寒的。”

画儿一愣,然后笑道:“你不说我还真是忘了,你去真是最好了。那好,就你去吧,只是偏劳了你。”

霄儿摇了摇头一笑,然后同侍书打了一个招呼,便推门要走。那两个婆子都道:“有劳了,有劳了。”

霄儿笑着摇头:“我刚来时,没少得大娘们的照顾,这点子小事儿不算什么。”推开门便走了。

婆子吃了两口热水,唇上终于有了丝血色:“那几个婆子把人送出府去不远,便回来了。而那人在城里不走大路儿,专拣小路儿走,拐了好几拐,在石狮子大街的一个路口,那人上了一辆马车走了。我们两条腿儿跟不上马儿的四腿儿,只能回来了。”

侍书和画儿听了都大大的吃了一惊:一个婆子家哪里会有什么马车,那个人绝对不是府里听用的婆子,那她倒底是什么人?来找孙氏又为了什么事情呢?

画儿一面飞快的梳洗着,一面思索着问道:“那马车上可有什么标志吗?”

两个婆子摇了摇头:“我们仔细看过了,没有。虽然我们不识字,可是那马车上挂得的两盏红灯都没有一个印记。马车也是街上常见青布围子马车,浑车上下就没有一个字啊或是花啊什么的。”

画儿和侍书对视了一眼,侍书的神色凝重起来,而画儿更是想到:昨天晚上实在不应该放走那几个婆子,当场捉了她就好了看来是个大麻烦呢,说不定会对夫人极为不利。

画儿叹息着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侍:“你昨天晚上没有捉人是极对的!那人是千万不能捉的你想,那个人是谁我们并不知道,如果万一真是个婆子,那你捉了人家回来,孙姨娘一闹,你怎么让夫人向老太太和老太爷交待?你守在孙姨娘的院子外,孙姨娘现在是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可她也说不出夫人什么来她有短处捏在我们手里呢,她敢说什么?如果你明着捉了人家正门儿出来的人儿,那个人还没有什么不对的话就算是有不对,她只要真是个婆子,而她其余的事情我们一概不知,只要孙姨娘一口咬定了那是她新买来的婆子,还有名儿有姓的你也知道孙姨娘想做这一点儿并不难,那你不就是害了我们夫人?宋姨娘前些日子挨打不就是为了搜府?你半夜明火执仗的捉人不也一样的罪过嘛。”

画儿知道侍书所说是真,只是心下极为不安:那个人的背影儿总是在她眼前不停的晃动着。

侍书看画儿皱着眉头不说话,便先打了那两个婆子去小厨房里吃姜水,叮嘱她们不要把昨日晚上的事情说出去,今日也不要领差事出门儿,好好候着夫人问她们话。

********

第二章!小女爬下继续努力码字,亲们也要注意身体,千万要注意保暖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i章节更多,支持!

一百二十六章 赵府未平,因父母又添烦忧

走了那两个婆子后,侍书和画儿已经来不及再说什到上房去伺候红裳夫妇起床。

侍书和画儿借梳洗的机会,伏耳对红裳悄悄说了昨天晚上的事情。红裳听到孙氏那里的毒居然不是一种,她也一样很吃惊:这个孙氏弄了这么多的毒是为了什么?她原来倒底做过些什么呢?

红棠想了想,问了画儿几句话后,决定把昨天晚上捉到的人先关到厢房去,叮嘱侍书等人不要问她们话,也不要动她们一个手指头,等她仔细问过了那两个追人出府的婆子后再说。

红裳收拾停当后,和赵一鸣去上房给老太爷和老太太请安了。

侍书随了去,画儿留在了院子里:她打人了去请赵娘子过来议事儿。

用完早饭后,赵一鸣把升迁的事情一说,老太爷的一双眼睛几乎眯得看不到了:“好,好,一鸣自小的时候我就说他有出息啊!我们府中三辈了,三辈终于又出了一个正经的京官儿啊!连升两级,岂不是从四品了?总算又出了一个大过五品的官儿了。”

老太太也是极高兴的:“太好了,太好了!大喜事儿啊!真真是大喜事儿!”

赵一鸣笑道:“喜事儿不止一桩呢,扰我的上峰说,朝廷还对裳儿做了封诰,我们家又要出一个诰命夫人了。

老太爷听说后抚掌大笑,然后看向红裳:“我们赵府就要有两个诰命夫人了,这在赵氏一族中也是不多见的!”

老太太地脸上地笑意却稍稍减了一些。她对儿子有些不满了:真是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朝廷有封诰。为什么不替他地老母讨来。却给了他地妻子呢?!

老太爷当年因病挂了闲职后。虽然还领着官俸。但已经十几年不曾再升过官职。那老太太当然也就没有再把诰命地品阶升上去。

赵一鸣看了看身侧地红裳。想了一想还是说道:“我原本回京中后叙职升上一升是没有问题地。但这样连升了两级。真是多亏了裳儿;我在南边儿任上时。裳儿为了让我落得了一个极好地政绩。可是没有少吃了辛苦那些堆积如山地官档。就是因为裳儿才能极快地处置好。并且裳儿还找到了一种很好地法子处理那些官档。我地上峰也因裳儿地好法子得到了上面地夸奖。而我也是因此才有可能会连升两级。裳儿地这个诰命。说实在不是我给她挣来地。实在是她自己挣来地。”

老太爷听说后眯了眯眼睛。仔细地看了看红裳。心下暗暗点头:一鸣地上峰眼光不错。媳可是一鸣极好地贤内助商家之女。虽然出身低些。但就见识而言却不是那些娇滴滴地大家闺秀能比得上。且能对丈夫地正经事儿搭上一把手地。更是极少数了。

老太爷想到这里。越对红裳笑得和善起来:“媳妇果然是好见识!一鸣得你相助。仕途应该还能再进一步啊!我们赵府在赵氏宗族里也许能光耀一次也说不定呢。”

最可虑地便是妇人不知识礼。恃功自傲不再对丈夫恭顺有加。忘了妇人之道;老太爷想到这里眉头又皱了起来。

红裳起身施礼:“老太爷的夸奖媳妇不敢当,夫君虽然所言是真,但妻子能助夫君做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相夫教子本就是为妻之道,媳妇所为不过是份内之事儿罢了;而且夫君能连升两级,也是因为夫君在任上一直勤勉,所以得到了上峰的赞赏,媳妇虽然助了夫君一臂之力,但要说到功劳,一来夫妻之间不必分彼此此,二来也实在是寸功微劳,不足道也。”

红裳虽然说自己是寸功微劳,但她却口口声声肯定了赵一鸣的庆她不想把自己助赵一鸣升职的事情推个干干净净:她现在可算是知道了大宅院里地日子,没有一点依仗可真是艰难啊!

红裳当初那么拼命就是为了助赵一鸣能够升官儿,而自己能因此而得到诰命的封赏:这才真是自己的凭仗,就算是回到了赵家大宅,日子也能因此而好过些。

红裳当日所想极对,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她为什么要谦虚地到家呢?她是不能显出居功的样儿来,但也要人知道赵一鸣地功名有她一份儿这一点不但要老太爷、老太太知道,还要让赵一鸣紧紧记在心中才好。

老太爷看红裳居然如此自谦,而且对夫君也是处处维护,听得他是满心舒服媳妇再好,那如儿子好更让他开心呢?当下老太爷去了心头的疑虑大笑道:“好,好,你们夫妻谁地功劳都是一样的。媳妇啊,说起来,我们两亲家还没有见过面儿呢,什么时候你请亲家到京里来耍耍,在我们府上住个一年半载地,我们也好聚上一聚呢?对了,你还有个大哥出仕了,现在在哪里为官呢?”

红裳听到老太爷的话是惊多而喜少:老太爷如此说话,是真得认可了她商人之女的身份,再也没有小瞧她娘家出身的意思了日后她在赵家,不论是哪个再也不能以此来贬低她的身位,这本是喜事儿;可是

娘家人来?那可真是要红裳命的事儿。

红裳在南边儿时,为了不让知道根底儿的人看出她的不同来,早早得打了那些陪嫁的丫头,来京时又厚厚的给了奶娘一笔银子和财物,让她留在故土到儿子家好好养老。红裳如此安排,是认为她只要到了京里,从此后应该不会再同娘家的人有来往了那她也安全了!

但是老太爷的一句话,便让红裳重新记起了自己穿越的事情:依红裳对这个时代的所知,她如果被人现了什么异样儿,被活活烧死并不稀奇还极有可能成就一代除妖大师之威名呢。

想当初打那些陪嫁丫头时,红裳为了不让人起,可是没有少费了心思当然还是多亏了奶娘的帮忙。

那奶娘是真的很疼爱红裳的本尊儿,也就是因此,虽然奶娘待她极好,可是红裳一直不敢跟她亲近:不过很多事情她拿不定主意时,还真的只有找奶娘商量。

现在老太爷要见她的娘家人?那她岂不是死定了她的娘家人?红裳心中呻吟了一声儿:她至今都不知道自家爹娘长得是圆还是扁;哥哥?她更是不识了。

红裳成亲后回门时,不过是到一个本家儿玩了一天他地哥哥早已经赶路上任去了:听说如果不是为了她的亲事儿,她的哥哥早就应该在路上了。

红裳低了低头,定了定心神答道:“夫君高升,按礼来说应该知会媳妇的父亲和母亲一声儿,可是路途相距实在太远,怕是信儿送到了,他们赶来时,夫君已经上任多时了。”

红裳顿了顿,她没有答他地哥哥在哪里任职虽然赵一鸣说过,但她记不太清楚了;如红裳所料,赵一鸣看她停顿了一下,便代她说了下去:“内兄现今倒是在我们北边儿,不过距我们这里也不近呢;他在肥城里任通判一职,今年刚刚得到的恩旨当日我和裳儿成亲时,他已经自京中谢恩回去了。”

老太爷的眼睛睁了一下,不过睁开地并不大:通判?官职虽然不大,手中权力却是不小,而且任此职之人都是极得皇上信任之人啊,前途不可限量!

老太太听到这里也多看了一眼红裳:她的哥哥居然是一府的通判!往日倒真是小瞧了她。

老太爷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就算他看好红裳的哥哥,他今天也不能多说话了,不然倒被自家的媳妇看低了。

老太太前后两次听了赵一鸣的话后,对红裳的不满也稍减了一些:媳妇能助儿子升官儿,倒底是好事儿。至于她的诰命?只要儿子官儿大了,朝廷还能不给她地诰命升个一品两品的?只要儿子能升官儿,那她是有机会的到时,她一定要看看那柳家老太太对自己拜下去时的脸色!

想开以后,老太太的眼睛便又眯了起来:“既然是亲家,有事儿没事儿的都该多走动一下,不然正该亲近的两家人反倒像是生份了似的。就算路远些,现在这个时候地天儿正是不冷不热,在路上也不会受罪儿。依我说,现在就该让亲家来京里。一鸣啊,你今天就抽个空闲写封信给亲们,请亲家一家人到京里来耍耍,正好亲家来了也能就便媳妇的兄长;儿女都能见到,亲家没有不来的道理。”

赵一鸣一听笑了起来:“倒底是母亲经得事儿多想得周全,儿子回去便写信。”

红裳的脸色变了一变,她福了一福道:“现在府中正是事儿多的时候,还是过些时候再写信吧;媳妇呢,也先写封信回去问一问,看家中是不是得空闲;如果家中没有什么事儿,再由夫君写信,不知这样可好?”

红裳在南边儿时已经在奶娘地话中套出了娘家的情形,她当时便想到了法子可以应付自家地爹娘但她想来想去,也许只能应付一时,如果他们真要在赵府长住上一两个月,还真怕是应付不过去。

自小看大的女儿,他们能看不出什么不对劲儿来?

老太爷点了点头,老太太虽然不过就是兴头上地一句话,但他们老俩口倒还真生了要结纳红裳父母的意思,只是现在府里事情正多,倒还真没有那个心思再招呼客人。

老太太笑了起来:“说我想得周全?哪有媳妇想得周全,好,就按媳妇说吧。”

红裳轻轻松了一口气儿,不过她地心并没有完全放下:这个爹娘想一辈子不见面儿,看来是不可能的,到时要如何应对才能万无一失呢?

老太爷笑道:“嗯,说得有理儿,我们家老二也快回来了,忙完了他们一家子的事儿,然后就请亲家来我们这里好好耍上一耍!算一算,再过一个月也就都忙完了;一鸣啊,到时你就写信请亲家来京中做客,千万不要忘了啊。”

********

求票求票,继续求票!!这是第三更了!还有一更,小女人爬下码字!(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i,章节更多,支持!

一百二十七章 如此偏心

裳听到老太爷的话,她直想翻白眼儿了:为什么老死理儿呢,我的父母不来我也不会因此而对赵家心生不满啊!我的父母如果来了,那个,唉!就不是有没有不满的事情了。

不过,到时候她有了诰命在身,就算万一有人认为不太对劲儿,应该也会乱来吧?如果他们报了官儿呢?红裳想到这里,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那一样还是一条死路啊。

赵一鸣已经答应了下来,红裳也不好再推辞那有女儿不想爹娘的?她又不是庶女,她可是嫡女!

再推辞便有些不合情理了,红裳只好起身谢过了老太爷和老太太,已经为一个月以后的事情开始愁了:她在奶娘口里得到的情形应该没有问题吧?拿来当借口的说词不知道能不能糊弄得过去,唉!

老太太听到老太爷的话后,忽然放下了手中的茶钟儿:“说到我们老儿,现在应该在收拾行李了吧?一鸣啊,你现在是高升了,可是你的弟弟还仅仅是个七品的官儿,你可要替你弟弟想想办法,走走门路什么的。”

赵一鸣脸色飞快的变了一变,然后平静的答道:“是的,母亲。不过,弟弟回来叙职后,如果政绩过得去,应该可以得到升职的。走门路,毕竟不是正途,日后也会为人所诟病,再升职就会极难了。”

老太爷闻言瞪了一眼老太太:“那是个成器的东西嘛,还走门路?!他地七品是怎么来地,你不记得了吗?他的功名得来不正,他的实缺也不正,你还想用些歪门斜道让他升上去你是怕他日后不会被人骂他没有本事儿,只会花钱买官儿是不是?!你就惯吧,看最后你是真得疼他,还是在害他!”说完老太爷居然生气的起身甩袖子走人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