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吃点菜啊,大小伙子,身体这么棒,营养得跟上。”

魏老师把自己打的白菜炖豆腐倒给了石步庭一半,石步庭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这个魏老师真有意思,怎么知道自己身体棒的呢。

由于老校工和方静老师都走了,下午学生放学之后,校园里面,就只剩下石步庭和魏老师两个“成年人”了,当然,学生还不少,不过不到六点,这些学生也都走光了。

石校长告诉石步庭,六点准时关校门。

吃完了饭,魏老师就到自己位于校内水泥路东边第一排中间的宿舍去了。魏老师走后,整个锅炉房里面仍然萦绕着魏老师的香水味,魏老师的香水有一种使男人昏昏欲睡的神奇能力。石步庭总觉得自己浑身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就是使不出来。

从魏老师的宿舍里传来悠扬的琴声,是脚踏手风琴的声音,弹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魏老师科班出身,弹奏技巧很高。

偌大的校园里,空荡荡的,魏老师的一曲琴音,把整个空间都填满了。

听着琴音,闻着久久不散的香水味,石步庭的脑海里不停的出现魏老师的身影。刚才魏老师弯腰之时,那雪白如玉的胸部若隐若现,石步庭好想伸进手去,一探究竟。

闲来无聊,石步庭一屁股坐上锅炉房的床。

锅炉房实际上是连着的两间房子,一间里面放煤炭和一个小锅炉,另一间就是石步庭的宿舍。小锅炉烧开水,供白天小学生和老师们喝,晚上就只有石步庭和魏老师两个人了。

石步庭的宿舍紧贴着西边的供销社的墙,床是南北向摆放,不知道什么缘故,床头位置,竟有一个通向房顶的简易台阶。

九月的天气,还是说热就热,这种热让人觉得异常烦躁,就像身上有汗淌不出来一样。石步庭脱掉短袖上衣,这是他新作的一身衣服,宋新刚的姐姐裁缝手艺不错,给石步庭做的衣服非常合身,可惜宋新刚的姐姐又矮又胖,而且白的像面粉,真像一个白馒头。

石步庭身材匀称而结实,一仰身,躺在床上,随手一摸,发现垫在最底下的凉席子下面有一本书,抽出来一看,竟然是本好书,金瓶梅词话。这本书可是理论联系实际,高瞻远瞩的好书啊。

翻看几页,书里那些本能的欲望爆发牵引,下面竟然不由自主的切入战斗状态,裤子太合身,那话受不了束缚,石步庭解开裤腰带,那话竟然挣出头来。

天色渐渐暗下来,屋子里也暗下来,但是石步庭发现,从台阶顶端,竟然有一丝光线射了进来。

看样子这道墙是两个房子共用的,而且两边都有主人。

魏老师的琴声停了,静极了,但是墙那边,好像有人哗啦水的声音,好像有人在洗澡。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听不清的对话。

思想斗争三分钟之后,石步庭战胜了自己的良知,他决定消灭自己心头的好奇,于是沿着那个简易的台阶爬了上去。

台阶顶端,大约一块砖的空洞,居高临下可以洞悉对面房间里的一切,甚至说话声也更清晰了。

一个浑身赤裸,皮肤白如雪梨,长发披散在背上的女人,背对着石步庭,正撅着屁股,在一个塑料脸盆上面撩起水来,洗下面。

浓密的毛发在雪白的皮肤对照下显得格外耀眼,甚至连屁股上的黑痣都看的一清二楚。这个女人的皮肤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

“婷婷,你哥哥生气了啊。”

这时一个浑身赤裸的男人,圆滚滚的肚子,躺在铺着天蓝色床单的双人床上,岔开双腿,歪着头说。

“王主任,我哥哥哪里生气了。”

石步庭觉得声音很熟,仔细一辨认,这不是供销社的王主任吗

那这个洗屁股的女人,是不是就是那天骂自己的女售货员呢

“你看,你把你哥哥都气成什么样了。”

王主任指了指自己那个能有石步庭一半大的愤怒的小鸟,无耻地笑着。

石步庭心想,按着王主任的年龄,都够给那个叫什么婷婷当爹的,竟然两个人勾搭在一起。

马婷婷拿起旁边小凳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自己的屁股,扭捏得走到床边,然后坐在床沿上。

这时候马婷婷的正面完全暴漏在了石步庭的视线之中,虽说这个女人五官说不上多么标致,但是也说不上丑,不过她的皮肤确实很好,真正能称得上吹弹可破。而且这个女人虽然很瘦,但是胸部却又大又坚挺,确实是自己傲人之处。

“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到底怎么想的,你先别动手。”

那个王主任的手伸向了马婷婷浓密的丛林深处,马婷婷夹着双腿,只看见黑密的毛,下面的风光只留无限遐想。马婷婷推开王主任的手,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王主任好像有点生气,一把甩开马婷婷的手,硬把手插了进去。

“你和我说的事,我什么时候不放在心上。”

王主任非常粗暴的在马婷婷的下面扣来扣去,另一只手使劲抓住上面。马婷婷痛苦地呻吟着,但是并没有丝毫退缩,反而迎了上去,自己的手也背过身去,抓住了王主任的长处。

王主任一把抓住马婷婷的头发,自己也从床上翻起身来,穿上拖鞋,把马婷婷的上身按在床上,脚还站在地上。

王主任捋了捋自己的骄傲,拍马杀了进去,马婷婷娇哼一声,屁股撅得更高了。王主任弄了几下,好像觉得不过瘾,自己躺倒床上。

“婷婷,来,用那里使劲夹我。”

马婷婷把散乱在自己前面的头发弄到背后,双腿岔开,坐到了王主任那里,一边小声哼哼着,一边抖动起来。

几番冲杀,王主任已经气喘吁吁,不到五分钟,王主任闷哼一声,成了一条死鱼。

马婷婷万般不舍得拔出来,用卫生纸擦了擦王主任,然后又擦了擦自己。

石步庭看完,浑身已经热气腾腾,小心翼翼得从台阶上爬了下来。

第十三章 当老师不容易

哗啦啦,旁边锅炉房传来接水的声音。

现在的时间顶多也就八点,石步庭完全没有睡意。光着膀子,趿拉着拖鞋走了出来,看到正好提着水走出锅炉房的魏老师。

“还没睡啊,小石,看你没开灯,还以为你睡了呢。”

石步庭赶忙过去帮着魏老师提水,然后说:“我十点以前睡不着,怎么你也没睡”

魏老师客气了几下,还是把暖瓶交给了石步庭,说:“咱俩习惯差不多,我十点以前也睡不着,我宿舍有电视,来看电视吧。”

魏老师穿着松宽的睡衣,更要命的是,睡衣里面,竟然什么也没有,魏老师弯腰之时,石步庭看到魏老师胸部靠上的位置,竟然长着一个好玩的黑痣,而实际上借着锅炉房一百瓦的灯光,整个魏老师的大胸,一览无余,那竟然是真的。

其实石步庭对于只有几个台的电视节目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却也找不到更好的打法时间的做法,欣然高兴地说:“好啊。”

魏老师的宿舍安排的井然有序,屋里的每一处摆设,每一件物品都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电视上演的是西游记,这个石步庭都能倒背如流了,正好演到女儿国了。

魏老师给石步庭洗了一个苹果,石步庭谢了一声接了过来。

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电视,忽然,魏老师说:“你说这个唐僧傻不傻,送到嘴的肥肉都不吃。”

“可能唐僧减肥吧。”

听到石步庭的话,魏老师吃的一口苹果竟然都喷了出来,喷到了地上,自己赶忙拿起扫帚打扫干净。

“小石你说话真有意思,哎,听他们说你才十二岁,这是不是真的”

石步庭微笑的看了看魏老师,只见魏老师弯腰扫地时,露出大半个腰来,这衣服,显然不合身。石步庭只看了一眼,赶忙把视线转向电视,因为他的下面,有点不受自己控制了。

“魏老师,你看我像十二的吗”

“不像,你上上下下都不像十二,我看像二十岁的小伙子。”

魏老师打量了一番石步庭,石步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笑着说:“其实我真不是十二,我的实际年龄是二十二,估计上户口的时候上错了。”

“偶,是吗。”

“意外。”

石步庭的意外刚说出口,意外就真的发生了。

停电了,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在农村是挺大的。

“小石,我这里有蜡烛。”

很快,魏老师就点上了蜡烛。本来漆黑的屋子,一下有了微弱的亮光。

“魏老师,停电了。”

“嗯,停电了。”

“魏老师,那我回去了。”

“不再坐会了”

“不坐了,明天一天的课。”

魏老师笑着点了点头,目送石步庭走出了自己的宿舍。

石步庭从锅炉房摸索出一个手电筒,坐在自己宿舍门口,抽起了烟。对于金鹿香烟的味道,石步庭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说实话,只有八毛钱的烟,不错了。

总觉得有种心慌的感觉,石步庭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

先是一男一女的争吵声,把石步庭吵醒。

外面还是漆黑一片,看样子也就四点左右。

两个人的语速都很快,听不清楚说的什么。只隐约听到,对得起,对不起什么的。

然后听到砰砰乓乓的声音,然后是奋力关门的声音,然后就只剩下一个女人呜呜咽咽的哭声了。

声音都是从供销社那边传来,就是昨天快活的两个男女的争吵。

石步庭被这些争吵弄的一点睡意也没有,躺在床上点上一颗烟,他没有再上台阶上偷看,这一刻他的良知战胜了好奇心,忽然他非常同情那个女人了,或许为了某种目的,出卖自己的肉体,虽然谈不上高尚,但是多少也说不上多么卑鄙。下流是下流一点,可是所有的水,都是下流的。

从那天之后,石步庭连着几天都没有听到邻墙的供销社那边传来什么动静来。

石步庭已经当了四天老师了,事实上,石步庭仍然是大寨村小学的学生。

这有点像自己搞自己的意思,自己当学生,自己当老师。

不过说实话,老师这个活,稍微责任心强点的,绝对折磨得头疼。你跟那些学生纠正了十遍错误,但是第十一遍的时候,那些小祖宗还是该怎么错就怎么错。

而且石步庭性格绝对不适合当老师,尤其不适合当以考试论英雄的老师。石步课搞笑的成分要比教授的成分多多了,学生喜欢是喜欢,可是教学进度什么的,就难以保证了。

那时候教学还是以教学大纲为标准,当然,到2004年改革的时候,虽然本质的内容没怎么大变,但是名字改了,叫新课程标准。

这个新课程标准最大的新意是什么呢就是名字,名字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甚至一个一样的字也没有,我国那些搞教育的,真厉害。

石步庭教不好学生,也没教坏。

多少还能看着这些学生不逃课,学生逃课可是大事,现在地里的玉米和地瓜,还有花生都要收获了。

这些小子,尤其是五年级到初中的小子们,一不上课,就跑到田里,拔上几棵花生,掏出几个地瓜,掰上几个玉米,三下五除二脱个精光,露出几根发黄的细毛毛,下面大条来回晃荡,一起喊着号子跳到牟汶河。

任凭来回过路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还有自己的女同学,毫不在乎。

用清澈的河水洗一洗从地里正大光明偷来的战利品,张开大嘴狼吞虎咽。

洗一天澡也不出河,直到天快黑了,匆匆从水里爬出来,浑身黑黝黝的,穿上衣服跑回家里。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主旋律,从1978年农村承包到户以后直到1992年票据时代结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农村全面思想大变迁的时代。慢慢的,阶级斗争渐渐被经济发展取代,老百姓也把赚钱放在了最重要的日常安排上。

当然挣钱不是目的,挣钱只是手段,问题是,赚钱是金手指,没有他,其余的都困难。

这几天,其余的老师议论被石步庭听到,方静老师的父亲得了重病,需要很大一笔钱做手术,方静家里不富裕,整日以泪洗面。

第十四章 玉米大丰收

1991年10月1日,一个重磅消息传到了这个小山村。

整个大寨乡被从鲁南县划出来,划入赢牟市,同时赢牟市也由原先的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

那些大寨乡的头头脑脑慌了,各显神通要调回鲁南县。

石步庭想不明白,这些人脑子进水了还是怎的,这赢牟市将来发展前景肯定要比鲁南县大,赢牟市的支柱产业是钢铁,将来中国发展,离不开建设,要建设就需要钢铁,而鲁南县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确实不如赢牟市。

但是很多时候,有些人做事情根本不分析对错,只看别人怎么干,然后就怎么干。

方静老师回来了,石步庭一共干了九天,不过晚上石步庭还要客串当校工,校工还没有回来。

方静老师非常感谢石步庭,听方静老师的话语,方静父亲的手术获得了成功,现在不需要天天盯在710,有人倒班。

石步庭解放了,刚好开始收花生。

石步庭家有三亩多一点水浇地,十亩山地,三亩水浇地种玉米和麦子,十亩山地种地瓜和花生。

最先成熟的是花生,霜一打,花生叶一落,就开始拔花生。

石步庭家里一共种了三亩地的花生,除了自己吃油,还能卖一部分换钱。

拔花生相对而言是比较轻快地农活,但是一直保持弯腰的姿势,时间长了,会腰疼。

拔出来的花生放在地里晒两天,干的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往家里运。

运到家里就要一个个把花生从花生锞子上揪下来,然后再在塑料布上继续晾干,晾干了之后再开始用手一个个的把花生扒出来。

差不多从花生开始收获一直到上大冻,这个时间都是农民们忙农的时候。

收完了花生之后开始收玉米。

掰玉米,路不好走,尤其是要过一道有一百多米的漫河桥。漫河桥中间部分,常年流水,非常滑。经常看见有人不小心摔倒。

石步庭的饭量恢复了正常,可能是前几天自己身体要激烈地恢复到二十二岁的水平,饭量超过常人十几倍。

看到这种情况,最高兴是张安花了。

掰玉米是所有农活里面,最辛苦的了。天气炎热,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玉米两米多高,玉米叶边缘锋利,皮肤嫩的,一不小心就拉一道口子,汗流出来,流到拉伤的部位,火辣辣地疼。

石步庭的皮肤在所有农民里面,数得上娇嫩。胳膊上被拉的一道一道。不过石步庭毫不在乎,抢收玉米才是关键。

玉米收完了要收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是鲁中地区重要的物品。

摊煎饼的时候,最好的柴火就是玉米秸秆。

收完了玉米秸秆,就要刨玉米渣子,就是玉米留在地里的根部。这玉米渣子头,也作为柴火被运到家里。

刨完了玉米渣子头,就要开始刨地,切地瓜。

切地瓜是最有意思的农活了,用一个像搓板一样的地瓜刀子把地瓜切成一片片,然后把切成片的地瓜摆到地里,一片片晾干。

晒地瓜干一定要赶在上冻以前,要不然一上冻,所有的地瓜就都烂了。

收获的地瓜主要用来喂猪,专门留出一间屋子放地瓜干。需要的时候把地瓜干拉成地瓜面,然后再在大锅里煮熟,就成了肥猪的美味。美味不美味的,猪也没说,不过看样子吃的津津有味。

现在石步庭真有点受不了了,整个上衣都被汗水湿透了,汗水流到血道子上,火辣辣地疼。

还差最后一行就收完了,今年大丰收,估计石步庭家今年能收获两千五百斤玉米,除了公粮和自己吃以外,能有不少余粮。

石步庭咬着牙坚持把最后一行玉米掰完,用化肥袋子抗出来。

独轮车上已经被石玉亮装的满满当当,看着地头堆积如山的玉米,石玉亮一家三口喜笑颜开。虽然张安花怀孕还不到三个月,但是也没怎么讲究,该下地下地,该下水下水。

很多人就这样,越娇惯了越经不起娇惯,越泼辣了越经得起折腾。

张安花忙着装袋子,独轮车一车能推二百多斤玉米棒子,石玉亮来回向自己家里运玉米,张安花负责在地头看着玉米棒子。

前天石玉亮和石步庭每人推了二十趟独轮车,昨天二十三趟,今天已经二十趟了,再有一趟就能把所有的玉米棒子搬回家了。

这些玉米棒子运回家之后,要在墙头上,木头架子上,石垛子上,反正什么地方合适,就在什么地方上晾晒。晾晒差不多干了之后,就开始把玉米粒一个一个扒下来。

1991年的时候,玉米脱粒在鲁中地区还是纯手工的活,就是到2013年也基本上是手工的活。产量不高,没用机械的必要。

今年整个hb省大田收获玉米的大寨村民都喜笑颜开,今年收成确实好,就是那些比较懒,追肥少,没锄草的地里,玉米的收成也格外喜人。

石步庭小心翼翼地推着独轮车走过漫河桥,虽说自己力气绝对够大,但是力气在这么滑的地方,显不出一点优越性来。

石玉亮走在前面,已经过了河,推独轮车的技术要比石步庭高超很多。

推独轮车是个力气活,力气小的,张开膀子控制不住。

当年被毛主席盛赞的支前英雄们,就是推着这种历史悠久的独轮车,一路走南闯北,运送粮食和弹药,终于打赢了老蒋。

不过这种独轮车到201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了。以前几乎每户都有的农用物资,已经渐渐到了消失的地步。不知道那些爱好收藏的人,有没有收藏这种东西的兴趣。

整套的独轮车还包括两个配套的粪篓,这个名字可能有点恶心,但是确实是名副其实。

独轮车主要是木质结构,外加一个橡胶轮子,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最适合在山里小路上运送物资,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到处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