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加起来正好是一吊。”

其实林府是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银,只是香卉平日里还想买点儿针线荷包的东西,便没和爹娘说实话。

“这是少爷单给我们每人一个的银裸子,娘你收好。”

香卉的娘从没见过这种富贵人家的东西,仔细的掂量掂量,怕是能有一两重,又想到那一吊钱,脸上笑开了花。“香卉,这银裸子是只单给了你?还是府里的人都有?”

“娘,你想什么好事的呢?这银裸子是什么东西?一两银子一个呢,就是那些侯爷府里也未必人人都得啊。这就是少爷单给我们几个伺候姑娘的三等丫鬟的。”

香卉的娘不禁咋舌:“乖乖,你们三等的就有四个呢!一等和二等丫鬟也是这个?”

“当然不是,我们屋子里一等的姐姐有四个,是跟着林姑娘从京城来的紫鹃姐姐和雪雁姐姐,还有少爷给姑娘的雁蓉、碧蝶姐姐,每人都得了一套银镏金的头面,最难得的是那步摇上还有一颗珍珠,我和香雪她们羡慕极了。”

香卉说的时候神采奕奕,她爹就觉得自己的姑娘不是一年前那个什么事儿也不懂的傻丫头了。

香卉的娘听了倒是觉得理所当然:“你也不用羡慕,那是因为一等的姑娘做的多,也得少爷的器重,你就好好努力,将来指不定也能得那样一份头面呢,就是将来出嫁也是个体面的物件nad3(”

香卉听了脸羞得通红,急忙转移话题:“二等的姐姐只有春纤和春蕾,少爷给了她们每人一个金裸子,还有一根碧玉的簪子。对了,爹、娘,这次我们院子里就只有我和香雪回家过年,紫鹃姐姐她们知道了,就给了我们好些的吃食带回来。喏......”

香卉又拿出了一个纸糊的盒子,“这是姑娘赏的菱粉糕和鸡油卷儿,早上厨下的妈妈来送吉祥果,姑娘也让我们带回来几个,晚上的时候咱们吃这个,比自家做的要好百倍。”

香卉的娘忙接了过来,细细的打量。这小果子一个个上面刻着吉祥如意的图案,景致可爱,实在叫人不忍吃它。

“还有,这是姑娘往年穿剩下的衣裳,我们四个三等的丫头都得了七八件,我带回来三件,娘就给妹妹们改了大小,出门穿也是体面的。”

香卉的娘早就见到那包裹里的衣裳了,全是绫罗丝绸,上好的绣功缝制而成,她还只当是香卉带回家串门时要换洗的,没想到是给家里那三个小魔头的,便嗔怪道:“想着她们做什么,这林姑娘的衣服件件都是好的,你留着穿,林姑娘见了也是喜欢的。白给你妹妹她们遭尽!”

香卉的爹是个老实的,见了也是劝说:“你娘说的不错,若是三等的丫头里只有你穿的不好,人家见了也爱说闲话,还是带回去。”

“爹娘,你们放心,好的我都收拾了起来∠鹃姐姐说了,姑娘每一季都要二十件衣服的例,少爷又总给料子绸缎,做了好些也总是穿不完,今后赏给我们的还多着呢,再加上林姑娘屋子里的丫鬟和别处的不同,每年做的新衣服也多,你们啊,就别为我操心了。反正我也是够穿,还不如给妹妹们也换件新的。”

香卉她爹见女儿真是长大了,不但自己得了主子的赏,还能惦记着家里。原本香卉的婶子来时,他不太愿意闺女去府上做工,到底是卖女儿,庄子里说出去也不好听,再说,他们家也还没到那个地步,他和香卉的娘手艺好,种的庄稼收成也行,香卉的哥哥又在城里的铺子上学管账,就是女儿多了些,想要攒嫁妆还是艰难了一听想香卉的表婶说林府要招工,条件如何的好,若是得了姑娘的法眼,将来少不得要送笔丰厚的嫁妆。香卉的娘便动了心,说到底还是想着闺女能嫁个好人家,体体面面的出门。

如今,香卉进府差不多小半年了,算今天也只回来过两次,但是每次见到女儿都是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是庄户里各家闺女能比的,香卉的爹不禁想,就是他们庄子里赵老爷家的那位小姐,现在和他们香卉一比,穿着打扮也是差不多的,而且仔细那么一看,闺女身上现在还有那么一种叫......叫什么气质的东西,莫不是大家子出来的都是这样?

......

赵家见姑娘回来一次,又是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人人心里高兴,少不得念叨林家兄妹俩的好。

ps:新的一周开始了,惊荷会更加的努力!!请大家支持我,我申请了下个月的pk,但是现在人气还是太低~~~什么时候《红楼夜话》也能进青云榜?也能有封面推荐呢?唉~~~~

第二十章 除夕夜林家祭宗祠

?林家上下,各色齐备,府第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w-w-w.7-k-ankan.c-o-

林家老宅的家祠在宅子的东面,进了棂星门,大门上绘有彩绘门神,家祠左右建有两碑亭。等到黛玉跟着哥哥穿过仪门,便见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的是“林氏家祠”四个字。旁书“前翰林掌院士佟君浩书”,两边有一副长联,也是那位佟太傅所书,写道:

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

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

进了大殿,大殿又名“善厅”,里面供奉着祖先神位,也是整个家祠的精华所在,殿内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等木构件,用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并且都绘有精妙绝伦的彩绘,以青绿、土黄为主调,间以橙、赭、玫瑰红等对比色,图案清晰艳丽,实乃罕见。大厅两端设有楼梯,可登临二楼,里面珍藏着历代皇帝赏赐的诰命文书,品级朝服。

黛玉跟在致远的身后,大殿中已有青衣奏乐,正前方是林家老祖的遗像,两边也有几位列祖的遗像,其中就有致远的父亲及林如海。

兄妹俩站在供桌前,致远便示意管家祭祀开始。众小厮站在殿传菜,到了门口便将酒馔交给里面的丫鬟,一人一人的传递,交给主子时便跪着抬高托盘,恭恭敬敬的交给致远。

致远将供品放在供桌之上,黛玉站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哥哥供放。不大一会儿,桌面上便排满了四荤四素四供果,黛玉和致远各执香烛,恭恭敬敬的跪在宗族牌位前祭拜祖先。

礼毕,黛玉站在一旁,见哥哥从托盘中拿出了族谱,上面有他们这一脉的列位先人。

致远用红色朱砂笔将家谱中“林如海”的名字轻轻一钩,表示长者已逝。黛玉看了满心的酸楚,但是她告诉自己,在祖宗牌位面前决不能哭,至此,父亲才真的离开了她,成为了林家已故的先人之一nad1(

恭恭敬敬的将家谱放回到金盘中,两人转身离开家祠,往玲珑馆去。这几日天渐暖,梅树上打起了花苞,粉红,素白,淡红,一个个娇俏可爱。今日家里也不放爆竹,也不请戏,致远和黛玉一商量,这过年也不能太素,到底不吉利,就命下人们多扎了灯,挂在树下,夜晚降临时,院子的小径上就好如金龙摆尾一般,黛玉昨日就在看山楼望了望,半个园子尽收眼底,就是莲池上也点着盏盏花灯。

罗管家早就侯在了玲珑馆外,见到两位主子迎面而来,忙道:“少爷、姑娘,年夜饭已经摆好了。”

致远和黛玉进了正厅,这里平日不大使用,每日里用膳兄妹俩也只在花厅,今日大不同,是除夕夜宴,应该正正经经的摆在正室。

黛玉见满桌子的素宴,却做得色香味美,不禁夸赞:“哥哥,这碧云观的师傅做的斋菜真是好。”

“你还没尝过,就知道是好的了?”

致远笑着打趣黛玉。他前世的时候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最喜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阴差阳错的投身到个江南小书生的身上,这苏州人饮食一向清淡,酒精纯度也不高,自然是引不起致远的兴趣。和朋友游玩的时候也不太饮酒,弄的大家还以为这人是个不善酒量的,其实正相反。

黛玉听了哥哥的调侃,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和哥哥的感情更深了些。一边有小丫头拿了水净手,黛玉看看屋内,尚有七八个服侍的人,便说道:“你们也都散去了吧,我知道,水心亭那边正开宴呢,快去吧。”

下人们哪敢走,虽说黛玉发了话,但是都拿眼去瞄着致远。黛玉便知这些人惧怕哥哥,心中有些好笑。她和致远哥哥相处时间不长,但是也知道哥哥是最好说话的,待人也和善,会体贴人,黛玉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府里大部分的人见了哥哥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

其实黛玉哪里知道,致远对她好是因为两人是至亲的兄妹,这府里上上下下也知道少爷人品出众,但若主子发起火来,那可不是一般的大nad2(所以大家听了黛玉的话,还是无人敢动。

致远看妹妹向自己使眼色,有些好笑,一想到黛玉刚见到自己的时候,还很拘谨,现如今就能跟自己撒娇了,他自己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人格魅力啊!看来每日抽出时间和黛玉一起用膳,两个人闲谈还是有助于促进兄妹感情的。

“好了,就听姑娘的吩咐,你们都去吧,只是快回来,不准贪玩。”

小丫头们听了致远的话,笑嘻嘻的出去了。

致远和黛玉见罗管家依旧在一边伺候着,便说道:“罗管家一年也辛苦了,同我们兄妹俩一起吃吧。”

罗管家再三推辞也不肯,只饮了一杯清水代酒,致远也不苦留他,“我知道,园子里的人必定是要给你拜年的,快去吧,明日无大事你也不必过来,只在家好好休息休息。”

罗管家知道少爷和姑娘有话要说,便趁势退了出去,屋外只留下了两个守着的婆子。

黛玉见满桌的佳酿,哥哥却只挑了那盘樱桃肉吃,其余的皆不大动。“哥哥,难道不喜欢这些菜?”

致远被黛玉一问,弄的很是尴尬,没想到自己无意识的挑食却被黛玉给发现了。“哈哈,我,这个,没有啊,这樱桃肉很好吃啊!虽然是豆腐做的,但是还真的像肉的味道,不信妹妹尝尝?”

黛玉抿嘴一笑,就知道他是不喜欢吃素,“哥哥既然不喜欢,就该让他们做你喜欢吃的。”

“已经单做了,其实啊,我已经习惯了,为你大伯母守孝的时候,我吃了整整一年的素卤子的面条。一会儿让他们端来你尝尝。我啊,就是不喜欢清清淡淡的东西,这碧云观的斋饭虽做的好,但是总没有我愿意吃的nad3(下次带妹妹去莲花庵的斋堂去,哪里的卤素鸡和蒜蓉茄子做的是一绝,只可惜不能叫师傅来家里做。”

黛玉听明白了,这两道菜口味极重,都是像肉一样的素菜,只怕哥哥是个好吃肉的。于是笑着说道:“好啊,到时候哥哥别忘了这事儿就行。我在京中也没去过这样的地方,以前在家的时候母亲倒是带我去过灵岩寺,其实我是想去寒山寺见识见识的,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黛玉知道致远不是那种刻板的人,又想起来苏州时,哥哥也说他常和苏杭一带的学子出游,心中便产生了向往。

致远果然是黛玉的知音,一听妹妹的话便明白了意思:“这有什么难的,等天再暖一暖就带了妹妹去,只是单我们去也没意思,再叫上修杰家的几个姊妹,你们还有个伴儿!”

“怕是哥哥闲我烦,找了几个姐姐看着我,你倒是和沈大哥独自去玩了!”

“这倒不是,寒山寺的名头大,每年去踏春的人也多,恼不得要多带了些人去。妹妹只去了灵岩寺而不去寒山寺实在是遗憾,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墨宝......”

致远的话未说完,黛玉便抢着说:“我最喜欢张继的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的真真是好!”

致远点头称是,“不过妹妹还没见文衡山写的石碑,写的真是漂亮。我房里有一张拓下来的碑文,等明日拿给妹妹瞧去。其实啊,冬日里去寒山寺更有一番境界,只是妹妹的身体不好,咱们还是等等。其实,苏州美景多着呢,只要妹妹养好身体,咱们就多多的出去见识见识。”

“哥哥竟是胡说,我是女儿家,能有一两次的机会出就很好了,再不敢奢望。”黛玉心中欢喜,只是嘴上不敢承认。

致远本无姊妹,无论前世或今生,得了这般有才气的妹妹,自是欢喜。他最不耐烦礼节上所说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好好的姑娘弄成了个没见识的。致远本想,若是将来自己有了女儿,可不能养成不知柴米贵的娇小姐,只怕是等到出了门子,嫁为人妇也会被人嫌弃。现如今黛玉成了自己的妹妹,致远少不得要为黛玉好好的打算打算。

黛玉才气高,文采也好,只可惜写出来的只是些闺阁之作,不免有些伤秋悲秋之意,对黛玉的身体也不好。人,若是见得多了,看到那天地无限大,想必心胸也就开阔,这病渐渐的也就好了。致远也问过苏州的名医,人家说,黛玉这病大抵是心病,若治好了心病那一切就能迎然而解。

一想到这里,致远便对黛玉说道:“哥哥不是迂腐之人,咱们家虽不会像商贾之家的女儿出门闯荡,但是哥哥还是希望妹妹能多多出,咱们苏州山川秀丽,到了各个时节,百花竞放,妹妹若不去岂不是辜负了美景。咱们也不大张旗鼓的出行,只约了三五两友。就是旁人问起,哥哥也只告诉他是带了妹妹去散散心。”

致远突然想到了自己园中的梅花已然打苞,看样子这两日梅花就要开了,便笑着说:“我看过几日咱们就去光福镇去赏梅。古人曾提名‘香雪海’,等到满园的梅花绽放时,半里外都能闻到那香气。”

黛玉听了心里直痒痒,恨不得明日就打春,在京城这些年自己竟是一步也未踏出过贾府,王夫人不待见自己,每每王家有了人做寿,二舅母也只是带着迎春、探春、惜春和宝玉四人,黛玉倒不是羡慕她们能去串亲戚,只是也想趁去的时候领略一下京中胜景,只可惜一直没机会。说起来,黛玉怕是只有进京和离京的时候踏出过外祖母家的大门吧。现在她只觉得致远哥哥带给她的世界时一种别样的新天地,一切都那么丰富多彩,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饭菜正用到一办,就见原本在水心亭用饭的罗管家匆匆走了进来,门外站了数人。黛玉心中奇怪,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刚刚还好好的,现在再看罗管家的脸色,实在称不上是好。

罗管家站在致远身边,悄声说了些什么,黛玉见哥哥面色不改,但是握筷子的手明显的青筋凸起,便忙问:“哥哥,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不打紧,是个小厮偷偷喝酒,闹起了事端,妹妹先用,哥哥去去就回。”致远又派人去请了严嬷嬷,让她陪着黛玉用膳。

致远走后,黛玉心中越加的不安,一个小厮吃了酒,罗管家打发了就好,哪里用得着哥哥去,只怕是借口。可是,这大过节的,又会出什么乱子呢?当下黛玉也吃不下饭了,只和严嬷嬷、小丫鬟起身回访梅阁去。

惊荷:昨天的点击率在800左右,惊荷还需要继续努力,让大家多多的关注我!感谢爱与愿违的打赏,o(n_no,这是惊荷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啊!!太让我惊喜啦!再次感谢!惊荷会继续努力的,每天码字,决不放弃!!!

第二十一章 访梅阁里闲话家常

?黛玉回了访梅阁,严嬷嬷看无什么大事,也就回房去歇息。 。

紫鹃雪雁等人乍见黛玉回来的这么早,还以为碧云观做的饭菜不可口,碧蝶就要去后院做点船点和米粥给黛玉∠鹃等人也要烧水给姑娘洗漱。

黛玉一早就告诉了罗大娘,说自己屋中的几个丫头不用去水心亭,而是在两边的小小抱厦摆了一张桌子,让厨下端了饭菜来访梅阁。丫鬟们自是欢喜,不用去水心亭与大家挤着,抱厦里又暖和,都说姑娘真是会心疼人。

只有紫鹃知道,姑娘是觉得她和春纤等人多不认识林府的下人,去了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就自己院子里的丫鬟们一起过个年,大家彼此还亲近些∠鹃虽然心里感激,但还是不由得劝姑娘,抱厦虽离黛玉的卧室的最远处,但是吃饭的时候还是会有荤腥味儿,怕会冲撞了姑娘。黛玉只是一笑,说多燃点香就好,况且屋子中还摆着新开的水仙花,那香气就足够了。

紫鹃等人原本是在玲珑馆服侍黛玉吃饭的,但是没呆多大一会儿,两个主子便叫她们不用守着。

回到抱厦,厨下的娘子早就摆了整整一大桌,紫鹃、雪雁、雁蓉等人也不拘什么辈分,胡乱坐了,又以茶代酒互相敬着。猛听得外面说姑娘回来了,众人也不敢多等,忙起了身去正房。

黛玉见这些人忙忙碌碌的,便知是没好生吃着,说道:“你们都去吧,我现在也无睡意,就叫一个小丫头在外面守着就好。”说完就拿了一本青莲诗集,歪在贵妃榻上。

紫鹃等人留下了年纪最小的香珊,对她说:“你在这里伺候着,等一会儿给你带好吃的来,姑娘唤人了就赶紧去,不准淘气,知道吗?”

香珊年纪虽小,但是极会看眼色,她心知能够单独伺候姑娘的机会不多,自己当然是欢欢喜喜的应了。

众人出了门,香珊就乖巧戴的在绣球灯下拿出针线,做的是双绣花鞋,樱草色的底儿,绣的是双蝶恋花的图案nad1(香珊今年只有十二岁,但是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苏绣,也是尽得她母亲的真传。雁蓉见香珊针脚细腻,活计鲜亮,便让她给姑娘做双绣鞋,等打春的时候穿。香珊知道雁蓉姐姐这是看得起自己,便越发的上心。少爷给姑娘做东西的料子都是雁蓉姐姐管着,雁蓉姐姐又是个大方的人,料子是管够的,香珊为了做好这双鞋,前前后后已经拆过四次了,只要做的不好,就重新开始,哪像是自己以前,只能捡了碎布料拼凑着做东西。

黛玉躺在榻上,辗转反侧,就想着刚刚致远哥哥急匆匆的出去干嘛,自己是一点睡意也没有。

香珊听见姑娘翻身的声音,心中一动,便放下东西过去问道:“姑娘可是身上不舒服?”

“没事儿,就是睡不着。”黛玉神情恹恹的说道。

“那我陪姑娘说会儿话吧,少爷嘱咐过我们,姑娘若是吃了东西也不要马上就睡,不消化。”

黛玉觉得这小丫头年纪不大,但是说起话来倒像个小大人儿似的,便笑着坐起身,斜倚在榻上,“好,那就说会儿话。待会儿等你紫鹃姐姐回来,叫她多给你带点好吃的。”黛玉端起了放在矮桌上的茶碗,“你家是哪里的?也是咱们府里的家生子?”

“回禀姑娘,我家原本是通县,因两年前家中发了大水,父母没了,剩下我和哥哥一路乞讨到了苏州,老天开眼叫我们遇上了少爷,如今哥哥做了少爷身边的小厮,我就跟着罗大娘学规矩。”

香珊提到她哥哥的时候两眼亮闪闪的,黛玉就觉得这孩子和自己一样,都是无父无母,只有长兄扶持,言语间便不由得多了份亲密。“那你也算是咱们家的老人儿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