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信,却适得其反。

接到陈佳的信,皇上对贤王的话更是深信不疑,认为陈佳是想要干涉朝政,他不但没有听陈佳的,还对其他几城的守城将士也做了调整。

五虎小将军,除了在盛城的徐伟还在盛城外,思齐、赵子霖竟然被其调离繁城,赵子霖被封为兵部尚书,负责京城的禁军。

思齐更是由武官被转给文官,得了个二品大员的闲职。

朝野议论纷纷,那些墙头草型的官员,见贤王得势,纷纷投诚,程-真的户部被多人弹劾,气的程-真直接递了辞呈,辞官回了长县故里。

繁城和缘城已全部只交由称心一人戍边。其实有缘城在。繁城也算的上是中原地区了,只是称心是个干实事的,却不是个有头脑的将领。让他一人在缘城,陈佳的心里着实难安,只是,她想操心也没人给她这个机会。

小北本来在荣城戍边,却被贤王直接弃用,小北只好委屈的带了小婵和孩子们来了平原,继续做江又淳的贴身侍卫。

陈佳连夜写了两封信给杨明源和孙傲亭询问两地的兵力。又让小北负责平原的一万兵马。将其训练成精兵强将。

奇怪的是,皇上的变动中,变得最少的就是陈佳的盛城和平原。即便知道平原有一万兵马,也无人来问询和调遣,盛城的兵力也未见有变动。

“主子,这贤王是想干嘛?皇上怎么谁的话都不听。却偏偏肯听他的呢?”阿九在一旁百思不得其解。

“只怕是贤王说了什么话。让他深信不疑吧。”陈佳叹了口气,盘腿入定,这么久还想不明白那就不是陈佳了,一定是贤王给皇上洗了脑,小皇上心思单纯,被他洗脑成功,自然什么都信他的。

“主子,咱们现在就这样什么都不管吗?”阿九不敢相信。陈佳竟然完全无动于衷。

“把飞凤的人撤回来吧。”陈佳眯着眼睛,像是在说眼不见心不烦。

“啊!那宫里的消息以后就都不知道了啊。”阿九本以为陈佳会想办法上手去官。岂料陈佳竟然是准备偃旗息鼓。

“宫里的消息已经不需要我们操心了,有贤王在操心,派几个人去保护杨明源、孙傲亭、带上咱们的龙头拐杖,再派两人去保护我的父母,派几个去边境打探消息,其他的人全部撤回平原,咱们不去操那些闲心。”

陈佳说的像是气话,可这确实是她的真实想法,好不容易安稳的江山,忽然就被他人窃取了劳动的果实,而且还是那种指手画脚,从来就没有为保家卫国立下任何功劳的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佳想起第一次在石屋里看到江浩泽的遗言,上面说的情况与此甚是想同,估计当时他也是面对了差不多的局面吧,只是,他实在是奇怪,为什么当初不直接取了天下,却非要搞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又或者,当初的他与自己一般,是个毫无野心的人吗?

……

都说暴来临之前,海面是最平静的,地处盛城,又赶上盛夏,陈佳派人在海边搭建了住所,带着江又淳和国公夫人、荣国公住到了海边。

最近唯一可喜的事,就是陈佳的功力终于恢复到圆满,让她稍感安慰。

看着蔚蓝无波的大海,陈佳的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小皇上虽然施行仁政,还算深得民心,却任由贤王摆布,胡乱调兵,边关不稳,何以固国。

果然,秋风初起时,边关就再次传来异动。

程虎传来边关急报,要求增兵昌城备战,贤王却阳奉阴违,至今未派动任何兵马。

几乎与此同时,缘城却再次变故,称心被手下叛变杀害,战死沙场,损失了近五万将士。其余将士退守安阳,缘城犹如一个长着獠牙的野兽,再次成为圣和国的噩梦。

小皇上慌忙派了赵子霖去繁城戍边。又命令贤王拨十万兵马去繁城支援。

陈佳本来以为小皇上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救世主身份,让自己去边关,可惜,小皇上竟未让人给自己带来只言片语。

陈佳在焦急中等待,自行决定将盛城的兵力一分为二,全部送去支援昌城和繁城。

这是她私自调兵,按说是死罪,好在徐伟是陈佳一手提拔,对其深信不疑。

盛城只剩下陈佳手里的一万将士把守。

陈佳倒不担心真的打到盛城,就算是真的,有百虎齐奔和自己的龙头拐杖也足够坚守下去了。

好在昌城有程虎和杨明源,局面还算稳固,据说林沐风只让几十万将士轮流攻城,每次都是小范围,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进攻。

“繁城不能再失守了。”陈佳看着大海喃喃自语,这些天的变故,让她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更加郁闷的是,那日在山腹中所作的梦竟又时不时的出现在梦中,而且,连梦都有了前篇和后续,简直匪夷所思。

“主子,不好了。怕是大势已去了。”阿九急匆匆赶来,见到陈佳,扑通一声,沮丧的跪在了沙地上。

“又发生什么事了?”陈佳心里猛地一沉,清凉的海风让她甚至打了个哆嗦。

“三国夹击!”阿九哭丧着脸,红了眼眶。

“什么?怎么会如此?黎胜国怎么也……”陈佳捂住胸口,突如其来的心痛,让她几乎要窒息,之前每次晋安和无极攻打圣和,黎胜从来都没有过任何动静,毕竟黎胜国在最最困难的时候,是楚修宇帮了他们,可万万没想到,黎胜国皇上竟然在此时做出如此落井下石,为天下人所不齿的行为。

“那荣、城……怎么样?”

“贤王他根本就无心抵抗,见黎胜国来犯,没打几个回合,直接派人开了城门投降,去黎胜国做他的国舅爷去了,只苦了咱们的二少爷,二少爷程东他……”阿九低下头,已泣不成声。

“程东他怎么了。”陈佳不敢相信的瘫坐在地上,从阿九的表情中,她已经知道了结果。

程东他一定是遇难无疑了。

“二少爷他带着几千人负隅顽抗,全部都战死了。”难怪阿九跪下回话,原来是程东战死了。

“那我爹娘呢?还有若云和孩子们呢?”

“主子放心,若云公主和她的女儿被抓,已经送回黎胜国。相信她们不会有什么事,老爷和夫人还有程思、杨姿已经被咱们的人救下,现在正在往平原赶。”

“通知大家集合。”陈佳喘息了片刻,决定亲自去京城。

“是。”流云领命而去。

“主子是要去京城保护皇上吗?”阿九咬着牙,不甘心的追问了一句。

“京城是圣和现在最危险的地方,那里不止有皇上,还有圣和的子民。阿九,跟我去山腹,带上兄弟,咱们要把山腹里的东西弄出来。”

“是。”阿九摇了摇头,看着陈佳的后背,一种无力感朝他袭来。

主子总是这样为他人打江山,可最终却把江山交给这么个屁事不懂的孩童,现在终于又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为什么主子就不能像当初的江文翰一样,有点野心呢?

陈佳和阿九带人从山腹中取出百虎齐奔,教会了几个飞凤成员如何使用后,用马车分别运往三城。

有百虎齐奔,陈佳相信无极和晋安想攻破圣和只能是做梦。

为了避免太大的伤亡,陈佳还把事先准备好的停战协定让他们一同带了过去,言明只要对方肯签下协定并投降,就不再攻击,否则,就一直打下去,打到他们投降为止。

“其余的人,跟我来。”陈佳已全副武装,她身着一身银色铠甲,打扮的如同一个少年将军,手里拿着杆银色龙头拐杖,背上背着宝剑,骑马走在队伍的前面。(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

京城的禁军及兵力由赵子霖负责,得知荣城沦陷,赵子霖立刻加增加东门守卫,思齐自告奋勇去赵子霖麾下做了个先锋统领,至于他的文官闲职在身,他却不去向皇上请命什么都,他已经不再去考虑会有什么后果了。

国都要亡了,还考虑皇上,那不扯-淡吗?

“子霖,去找过郡主了吗?”思齐看着城下黑压压的黎胜国士兵,心里头沉重如铁。

“早已经派人去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赶得及替咱们俩儿收尸!思齐,看样子,今天,怕是咱们的死期了。”京城兵力不足八万,可城下的兵力绝对是三倍于京城,赵子霖的心也冷如冰窖。

“除非是郡主神兵天降。”思齐忽然灿然一笑,“其实,现在想想,咱们这辈子都是多亏了郡主,不然,有江文翰当政,只怕咱们早都死无葬身之地了,只可惜,郡主是个女儿身,否则,咱们认她为主,让她称帝,必能再创一个太平盛世。”

“其实女帝也未尝不可,可惜,郡主仁爱之心太过,却误了大局,程东已战死沙场,不知道郡主得知会不会有所悔悟。”

“但愿吧……”

两人还在说话,城楼下已发动了攻击,投石器不断将石头砸向城门,再这么下去,顶多一个时辰,城门就要撑不住了。

“圣和的人听着,我黎胜皇上乃仁君,只要你等肯开门投降。我皇必留尔等一条性命。”城门楼下,一个骑着枣红战马,身穿赤色铠甲手拎大刀的人冲楼上喊叫。那人骑在马上,身后站着近三十万大军,真是好不威风!

“放箭。”赵子霖一声令下,城门楼上的士兵也展开了攻击,一时间,利箭纷飞,石从天坠。紧贴着城墙准备搭云梯的黎胜士兵被迫朝后退了过去。

“思齐,你想不想开城门投降?”赵子霖一边拉弓搭箭瞄准着刚才那个赤衣小将,一边撇嘴笑着问道。

“子霖。在世人眼里,我们都是背信弃义之人,可那是因为我们之前无法选择,现在。若是我们再开门投降。即便能苟且偷生,也会被世人耻笑,我思齐,今日宁愿战死沙场!”思齐说完,转身便要离去,是的,他管不了自己的兄弟默涵,可是他能管的了自己。

“哈哈哈哈。不愧是我赵子霖的好兄弟,黄泉路上。有你作伴,我也不会觉得孤独了。”赵子霖眯着眼,猛地松开手,手中的利箭嗖的朝外飞去,城门楼下的赤衣小将应声而倒。

“子霖。”听到赵子霖的话,思齐停下了离去的脚步,高兴的看向赵子霖,赵子霖也笑着伸出手,两人对掌相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人很快进入战斗模式,赵子霖箭法刁钻,几乎百发百中,思齐则在城楼上指挥众人按照原定的防守计划一步一步的防守。

赤色铠甲的小将死去后,城门楼下一阵慌乱,可没过多久,阵前又来了一位身着银色铠甲的将军前来指挥作战,不过他离的远,只是命令众人不停的用投石机将石块砸向城门。

“放火-箭。”思齐一声令下,蹲在一旁备战的火-箭手立刻站起身开始射箭。

火-箭顾名思义,就是沾了松油并烧着的箭,遇到这样的生死存亡之时,赵子霖和思齐自然也做好了拼命一搏的各种准备。

禁军的战斗力还算不错,火-箭过后,城下的黎胜将士又是一阵喧腾。

只是,黎胜国的将士太多,一批将士倒下去,又换了一批压上前来。思齐和赵子霖都疲于应付,城门上的守卫也累的换了几批。

天色将幕,城墙上也有不少将士被黎胜的将士射死,城墙下的伤亡则更加惨重,这是所有攻城方必须要承受的沉重代价,只是,黎胜国也是带了必胜之心,始终不肯松懈一时,像是准备用车轮战,把思齐和赵子霖活活耗死。

“思齐,看样子,今晚,咱们是熬不过去了。”赵子霖有些泄气。

“子霖,不,默涵,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该放弃,再坚持坚持!就算是坚持到郡主来给咱们收尸也是好的。”思齐的嘴唇有些干裂,忙了一天,他连水也没顾得上喝,喉咙也有些上火,说起话来,嗓音沙哑。

“好,我听你的!”赵子霖深吸一口气,再次拉开弓箭,朝着那银铠甲小将射去。

只可惜,没能射中,两人见了都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

“赵将军,赵将军!郡主来了,郡主来了。”一个斥候气喘吁吁的跑了上来。

“当真。”赵子霖面上一喜。

“郡主让咱们打开城门,杀、出一条血路,她随后就到。”那个士兵一脸喜色的说。

“郡主真的是如此说吗?”赵子霖一把抓住那斥候的衣襟,两只眼睛像是能吃人一般,把那个斥候小兵吓得直打哆嗦,说话也结巴了起来。

“郡主、她、她确实是这么说的呀。”

“好,既如此,思齐,咱们就带着人去杀出一条血路。”赵子霖直勾勾看着那士兵的眼睛,确定他不是被收买,才松了口气。

开城门不是开玩笑的,不开还能再熬个把时辰,一旦打开了城门,就只能背水一战了。

赵子霖把弓箭背到背上,拿了随身的佩剑,朝下走去。

“好,集合!”思齐二话不说,转身集结士兵。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两人就集合好了城门附近的士兵,挑选出精锐后,制定了作战方针,确定了哪些人冲上前,那些人在后面断后。

一切准备就绪后,圣和的将士。终于缓缓的打开了圣和京城的东城门。

“哈哈哈哈,终于肯投降了吗?可惜晚了。”黎胜国那个银铠甲的小将见开了城门,狂妄的笑了起来。只见他剑指城门,大吼一声,“杀!一个不留!”

思齐和赵子霖也随即大吼着带领士兵们迎了上去。

“杀!”

“杀死这帮东狗!”

虽然黎胜国将士一波接一波的不停的往前冲,可赵子霖和思齐带着的精锐士兵也不是浪得虚名,双方在城门楼下展开激战,刀光剑影中,不断有人哀嚎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

倒下的士兵倒是不分你我,竟渐渐堆成一个坡地。

“砰,砰砰。”原来是陈佳带着人赶到。

虽然陈佳的龙头拐杖亮相让人很是吃了一惊。不过,架不住现场人多嘈杂,黎胜国的士兵们并没有被吓退多少。

时间刚刚好,思齐和赵子霖听到声音。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早已疲惫不堪的身躯再次激发了昂扬的斗志,再接再厉,他们依然冲在前面砍杀。

“阿九,流云,准备!”

“是!”

陈佳一声令下,阿九和流云指挥着飞凤的将士把八辆白虎齐奔战车一字排开。

“思齐,赵子霖,带着大家先往后撤一”陈佳在测算距离。一边估算,一边指挥思齐等人撤回一些。减少伤亡。冲到前面的来的黎胜士兵,也被流云和阿九用手中的龙头拐杖一个一个的飞速解决掉了。

众人将战车向后倾斜,飞凤成员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着百虎齐奔里面的爆-炸物,直到那方形的盒子中装满了犹如炮仗的巨大火药弹。

终于,白虎齐奔的动力引线被点燃,从天空呈抛物线状朝前射去。

“轰、轰……”

“轰、轰、轰轰……”

八辆战车几乎同时开始发射。

远处,被百虎齐奔火药轰到的地方传来一阵阵巨大的轰鸣声,那声音如万马奔腾,咆哮而下,铺天盖地犹如天雷坠地,所有人都被这声音吓得有了一瞬间的迟钝。

浓烟滚滚,远处不断传来的惨叫声和轰鸣声刺激着战场上所有人的神经,已经不只是黎胜的士兵,即使是圣和的士兵也被吓得不轻。

好在是圣和有这样的武器,若是黎胜国有这样的武器,又何须苦战到现在,铁桶的城墙也能灰飞烟灭了哇!

什么叫势如卷席,什么叫风卷残云,百虎齐奔如摧枯拉朽般横扫千军。

思齐和赵子霖砍杀掉身前的几个黎胜国士兵后,见到的竟然不是他们眼里的绝望,而是一种松了一口气的解脱甚至还带着点感激。

因为他们刚刚亲眼目睹自己的兄弟们死于圣和可怕的武器,被炸的尸骨不存,好歹自己死了还落下个全尸啊。

地面被轰出一个一个深坑,原本一排排的防风树也被轰倒了一大片,浩浩荡荡的黎胜国大军在轰鸣声后再不敢朝前迈进一步。

太可怕了。

人类,在热兵器面前,弱小的犹如脚下的蝼蚁。

“快逃命吧。”

“撤。”

“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黎胜国的士兵们四散而逃,统领也管不了,因为经过这阵轰鸣后,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震破了鼓膜,或者暂时成为了聋子。

“郡主,郡主。是我,不要杀我,是我!我是贤王爷!我是被骗的!救救我!”远处,那滚滚浓烟中忽然有个人摇着手往这边跑。

在如焦炭一般的战场上看到这样的一幕,颇具喜感,很显然,那人是个圣和人。

“是谁?”陈佳眯着眼也看不清这时候跑过来的一人是谁,当然,她的耳朵也受了冲击,这一时还真听不到太远。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