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就生不出半点儿的畏惧来,眉毛微扬,就笑呵呵的跟这说话的兵士询问了起来。

“就是骑这匹马跑过来的人!有眼不识泰山玩意儿!还不赶紧把人交出来!”

为首的兵士见管家不温不火,也不像是个硬茬儿,胆量便更大了起来,那横眉冷对的样子,真是要多嚣张有多嚣张,说多跋扈有多跋扈,“不然,可别怪我们几个不客气,抄家抓人了!”

“抄家?”

兵士的话,让管家先是一愣,继而,便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你们几个?他犯了什么事儿?就严重的值当你们抄家了?”

“冒充三王爷府上侍卫,意图行骗!”

管家一前一后的两个截然不同反应,让为首的兵士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但这时的他,已是被他刚才说的话架了起来,不接着硬下去,也是不行了……要是抓不到这人回去交差,他上边儿的头领,不收拾死他才怪!

“那你看……这是哪里?”

管家等的就是这兵士说出这句,眉头微微一扬,伸手,指了指自己身后正上的门匾,跟他反问道,“你说他冒充府上侍卫,可有证据?我从三爷立府至今,就在这府上做事,怎从来都不知,他是个冒充的?”

被管家这么一说,几个自恃有后台的兵士,才蓦地反应过来,这里是萧一奇的府门口,再想托词逃脱,哪里还有机会?(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了!

...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庇佑

来人!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都给我拿下!待三爷回来了,让三爷亲自跟他们审问,是什么人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敢扬言来王府抄家的!”

说时迟,那时快,管家手里的鞭子,在他话音落下的下一刻,就挥了出去,缠上了那个说话的人的脖子,硬生生的把他从马背上扯了下来!

随着管家的话音落下,王府的门里也随之涌出了人来,十几个彪形大汉一拥而上,半点儿都不费劲儿的就把那十几个兵士从马上揪了下来,三下五除二的捆成了粽子。

许是变化实在太快,这些兵士们都没来得及反应,待回过神儿来,再想要逃跑,已是手脚被缚,嘴都堵了严实,别说是逃跑了,就是喊人来救,都不能了!

“都拎进府里去,关起来,等三爷回来了,再慢慢审问。”

管家笑着走过那个刚才用马鞭指着他的兵士面前,佯装无意的踩到了他的手上,然后,在他无法发出痛呼的情况下,又用脚后跟儿用力碾了几下,“还真没听说,有陛下之外的人,能有这么大本事的,啧啧,等三爷回来,审问了清楚,咱也好好儿的开开眼界,省得出了门儿去,被人用马鞭子指着脸,骂作是有眼不识泰山的!”

“泰山?听是曾在圣人书里听过,这认识……啧,没能得着机会去瞧的,还真不敢说认识!”

在门里躲着,瞧够了热闹的小十六。这时也走了出来,看了一眼刚才狠追他的几人,也跟着呵呵一笑。上前,不易让人察觉的,往为首那兵士的肚子上面踹了一脚,“得嘞!等三爷回来,咱也跟着见识见识!

萧一奇把萧顺送回了自己母妃那里之后,就出了门,直奔朝堂的后门而去。

他虽然是皇子。却并非皇储人选,记录在册的年纪,又未成年。所以,并没资格像萧远那样,跟着隆庆皇帝去朝堂上听政。

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他想要最快的见到隆庆皇帝。就只能在这朝堂的后门等着,等他下朝出门来。

见到萧一奇前来,带人候在那里的姜星宇先是一愣,继而,便快步走上前来,跟他客套起来,“三爷,你怎么来了?等陛下?”

“恩。有点着急事情,需要跟父皇禀报。距离父皇下朝,还有多久?”

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人,确认都是神机营的没差,萧一奇才冲着姜星宇点了点头,轻轻的叹了口气,“想必……等今日父皇下朝出来,也该能发现,有些事儿,是有些太过蹊跷了才是……”

“蹊跷的事?跟……那个人有关?”

姜星宇只是孩子气,并不是痴傻,听萧一奇这么说话,哪还会不明白他的意思?眉头微微一拧,本能的就想起前一晚,蓬莱公主跟他撒娇个不停,非让他应允她事情,却被他嫌烦的“就地正法”的事儿来,“那人……”

“恐怕是跟你想的一样的。”

看姜星宇的反应,萧一奇便是明白,就这一两天里,蓬莱公主一准儿是尝试过给他吹枕边风了,只是,这枕边风儿没能得逞,或者说,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就被他驳了回去,“就这两天,皇城里有不少人都在频繁活动,我担心……他们是要因为那人,而生出不轨的念头了,所以……”

“谁敢!谁敢心生这般大逆不道的心思,我姜星宇,定斩他于马前!”

姜星宇的忠君之心,是自幼得姜老将军教训来的,尤其对隆庆皇帝,这个与他家走的亲近,又待他极好的,就更是坚定的厉害。

此时,一听萧一奇说的,已经有人在图谋不轨了,当下,就横起了眉来,大有一副,要与之拼个你死我活的意思,“像陛下这样的明君,也是他们那些鸡鸣狗盗之辈,可以不知天高地厚的觊觎的!”

“说得好!”

姜星宇的话音刚刚落下,便听到他背后不远处,传来了隆庆皇帝的叫好声,紧接着,一脸恼怒神色的隆庆皇帝,便在太监总管的搀扶下,自朝堂的后门,走了出来,“那些拿着朕的俸禄,却不跟朕一心的混蛋玩意儿!真当朕是老虎不发威,就比不上只病猫了!瞧这次,朕把他们都一并收拾掉,让他们瞧瞧,什么叫雷霆之怒!”

“父皇。”

听到隆庆皇帝声音,萧一奇忙回转身,快步上前,单膝跪地,给他行了一礼。

“起来吧,一奇,跟父皇去御书房说话。”

深深的看了萧一奇一眼,本就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眼见着就该到“知天命”年纪的隆庆皇帝,这一刻,像是一下子又老了十岁。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皇帝,受群臣拥戴的好皇帝,但今天,在朝堂之上,面对那一群文官武将的参奏,他竟是突然就生出了一种身单影只的感觉来……以前时候,他总也想不明白,为何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要用寡人自称,现在想来,他可不就是孤家寡人一个!

有多少人,能同甘,不能共苦,又有多少人,能够共苦,却在苦尽甘来之时,走上了与他背道而驰的路?

或许,他真的老了

像那些言官谏臣们说的那样,该寻个合适的时候,退位让贤了。

但……就算是退位让贤,那贤,也绝不是那些人嘴里的萧远,那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又结党营私,罔顾大明朝江山社稷的混账!

这是他的坚持。

如果,他还能够坚持的话。

他希望,可以把大明国的江山,交给现如今,站在他眼前的这个,有文韬,有武略,唯一美中不足……就不是嫡子的庶长子,萧一奇。

一行三十几人,连宫女,加太监,还有十几个神机营的侍卫,跟着隆庆皇帝到了御书房之后,就各自散开,各司其职去了。

萧一奇跟着隆庆皇帝进了御书房里之后,就低垂下头,一言不发的等他先张口起来。

“刚才在朝堂上面,那些文臣武将们,劝朕退位让贤。”

隆庆皇帝在椅子上坐了半天,许久,才慢慢的吐了一口气出来,缓缓抬头,看向了站在书案之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等着他先开口说话的萧一奇,“一奇,此事,你怎么个看法儿?”

“儿臣以为,那些目无尊长,不忠不义的佞臣,都该满门抄斩。”

萧一奇本以为,他已经把事情想得足够坏,却不料,刚才,隆庆皇帝在朝堂之上经历的,竟是一众文臣武将这样不像话的“劝告”,“食君之禄,却不为君分忧,还伙同奸佞,图谋玺印之权,这样的臣子,留他们性命何用!”

“朕也觉得他们该死,可是,现在的朕,却拿他们半点儿法子都没有。”

听完萧一奇的话,隆庆皇帝又长长的叹了口气,伸手,冲着他招了招,示意他到自己的近前里来,“朕可真是后悔啊……后悔当时,朕不该把兵权都外放出去,后悔不该……相信那些曾有功于朕,扶持朕登上了皇位的人……不然,也不至于今日……一奇,你听父皇一句,将来……待你继承了皇位之后,一定,千万,绝对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把兵权都拿回手里来,除了你自己,谁都不要相信……明白吗?”

“父皇正当壮年,大明朝的社稷,也正鼎盛,现在说继承事宜,未免太早了些。”

萧一奇知道,今天发生的事,让隆庆皇帝受了很大的刺激,但即便是这样,隆庆皇帝,也依然是现如今,大明朝的皇帝,伴君如伴虎,尤其……这虎,还是正处于受伤,想要自保的时候,一个不当心,就有可能会咬向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儿臣以为,父皇不该受那些佞臣们的蛊惑撺掇,就这么置大明江山于不顾,父皇乃是真龙天子,大明朝百姓心目中,能给他们庇佑的人,这一点,是那些贼子们,永远都无法企及的。”(w4qo。。

ps: 感恩,谢谢!

第一百五十章 父皇圣明

萧一奇的话,恰如其分的给隆庆皇帝提了个醒儿,他稍稍沉默了一下,抬头,眉头紧拧的看向了已经听命走来了他面前的萧一奇,许久,才缓缓的吐了一口气出来,跟他说起了话来,“一奇,你这么大清早儿的赶来皇宫见朕,是不是在外边,听到了什么风声?”

“昨夜,儿臣闲来收整书房,突然翻出了一张大明堪舆图,过目一看,顿觉心惊不已,本想连夜进宫面见父皇,又恐耽误了父皇歇息。”

萧一奇先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然后,又慢慢的点了点头,伸手,从自己的衣袖里,摸出了一张羊皮纸,呈给了隆庆皇帝面前,“儿臣发现,东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与皇城正呈掎角之势,而这两处大营,又都是萧远背后势力……今日,大臣们又跟父皇……那种态度,会不会是……”

“没什么不可能,那没良心的玩意儿,什么不要脸的事儿做不出来!”

隆庆皇帝一把接过萧一奇手里的羊皮卷轴,随手就丢在了一旁。

大明堪舆图,他从还没登基就开始看,哪个地方有什么,早就烂熟于心,想当年,他让他原配王妃的父兄去东北大营做官,让姜老将军去江南大营为将,就是为了让南北彼此牵制,都能援护皇城,却不料……现如今,姜老将军受人迫害,江南大营和东北大营都归了萧远一派,让他这一国之君,一下子就处境尴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西北大营。距离皇城最远的一个大营,如今受姜老将军的“义子”,姜星宇管辖的一处力量。虽然还是忠心于他的……却是鞭长莫及,还要隔着一个宁夏!

“一奇,你可有什么妙计,是能解咱们如今困境的?”

隆庆皇帝知道,萧一奇是有主意的人,这一点,从几年之前。他用几句简单言语,就为他解了围,得以将皇妃。也就是孝恪太后接回皇宫里来奉养,就能看出,“事急从权,你也别学那些人似的。跟我虚与委蛇。有话直说!”

隆庆皇帝只有在真心与人交谈的时候,才会用“我”来自称。

这一点,萧一奇一早儿就知道。

所以这会儿,听隆庆皇帝这么跟自己说话了,他便知道,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把自己从王诺兰那里得了启发。想到的主意说出来给他知道了。

“法子,儿臣倒是想了一个。只是……颇有些狠毒不仁了,怕父皇听了不喜……”

丑话,一定要说在前面,这样一来,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萧一奇面露难色咬了咬唇瓣,沉默的低下头去,等起了隆庆皇帝不做追究的“许诺”,“儿臣……”

“人如刀俎,我为鱼肉,有能解围的法子就好,还寻思什么狠不狠毒,仁不仁慈!”

听萧一奇的确是有办法的,隆庆皇帝不禁脸上一喜,忙不迭的扯起了他的衣袖,就跟他问询了起来,“快!快把你的好法子,说来给父皇听听!”

伏笔埋好,时机也是合适,再掐着话不说,就是有意卖弄了。

萧一奇又抿了下唇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面露难色的跟隆庆皇帝说出了自己想出来的“计策”,“儿臣以为,父皇之前已经下诏,说萧一奇并非皇子,只是小厮假扮,而对一个小厮的身份而言,伙同他人,杀人劫掠百姓供奉给皇祖母的寿辰贺礼,就已是罪大恶极,应当游街示众了……”

说到这里,萧一奇稍稍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隆庆皇帝,见他的脸上并未露出不悦的神色,才又继续往下说道,“圣人言,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将萧远一路游街示众出京,直至西北沙城……不管那个大营里的兵将,未入伍之前,都是布衣百姓,即便现在,身在行伍之中,家中也都是有父母妻儿的,父皇让萧远先彻底的失了民心,那两个与萧远亲近的大营,自然也就失了军心,纵那些在军中为将的人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了,也不可能让那些兵将们听命了……介时,皇城之危得解,父皇再慢慢的把萧远的党羽剪除羽翼,不就是……”

“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先皇今朝,放眼天下看这史书载录,大抵,也就只有我这么一个皇帝,是丢人现眼的要在当位之时,做两次扫除障碍奸佞,稳固皇位的了才是!”

萧一奇的话,让隆庆皇帝先是脸上一喜,但很快,就又沮丧了起来,“我总想着,要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英明帝王,却不料……世事竟这般的,难如人意,这般的……罢了,罢了,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我这眼见着,就要‘知天命’的人了,还挣扎的什么,不服的什么呢!”

“儿臣以为,父皇即将进行的这场清洗,并不能算是扫除障碍奸佞。”

隆庆皇帝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这点,萧一奇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在应对起来,也就有的放矢,不至于说错了话,引得两人都尴尬难堪,“大明律有言,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父皇打算处置的这些人,虽只是些朝中官员,但,只要罪证确凿,百姓们听了,也是一样会赞叹父皇英明的……不是儿臣瞎说,就放眼咱朝中的这些个大臣们,哪个家里,还没点儿陈芝麻,烂谷子的腌臜事情?”

“就算当真自己一身清廉的,家中亲戚,也能没有?就算他们自己能一身清廉,家中亲戚也是干干净净,家里的婆娘,家里婆娘的亲戚,家里的下人,家里下人的亲戚,也都能保证如此吗?”

说到这里,萧一奇不禁勾唇苦笑一下,然后,才又接着往下说道,“儿臣倒是一身干净的呢,还不是有个图谋不轨,不忠不孝的异母弟弟,总想要把儿臣置于死地的?”

“萧远的品行,让朕也很是失望。”

萧远已经自己承认,曾遣人谋害萧一奇,却未能得逞的事儿,所以,隆庆皇帝这会儿有听萧一奇嗟叹起这事来,也是很有愧疚和尴尬。

毕竟,那事儿是他这当父亲的有失公允,萧远妄图谋害“庶弟”,于大明律法,该是发配充军的大罪……因着他的私心偏袒,只罚了萧一奇面壁三月,罚俸一年这样,几乎构不成半点儿不适的小……

而现如今,他疼惜偏袒的儿子,想要夺他皇位,置他于死地,遭他薄待,不得他庇护的儿子,却坚定至极与他站在一起,帮他出谋划策,为他排忧解难!

一反一正,何其不同。

一正一反,何其不同!

“我原本以为,萧远还小,不懂事,待他长大些,一切都会好起来……”

隆庆皇帝知道,时至今日,他若还为萧远说话,未免太过伤害萧一奇这忠心于他的儿子,一句话说出,沉默良久之后,才干脆铁了心的闭起眼来,给萧远,定下了最后的结局,“我真是千猜不到,万想不着,他母妃,那么大度宽容,温柔娴雅的一个女子,怎么就会生养出他这么个大逆不道,死有余辜的孽障!我……朕虽恨他切齿,却终究……虎毒不食子……就将他放逐西北沙城,了度余生,一奇,你觉如何?”

隆庆皇帝用“朕”自称,无疑等于说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再无转圜余地。

虽然,在句尾,他用了一个跟萧一奇征询意见的口气……

萧一奇知道,隆庆皇帝说是跟他“问询”,其实,也就只是客气一下而已,就算他不答应,这事儿也还是会这么个办法,与他答应下来会有不同的,只是隆庆皇帝对他的看法,是不是要有偏颇罢了。

“父皇圣明。”(w4qo。。

ps: 天气太热了,注意防暑啊!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好活着

虽然心里对隆庆皇帝这般袒护萧远的做法恨得刻骨,脸面上,却不敢露出半点儿的不喜或者不悦,萧一奇面色不变的点头应允了一声儿,就不再说话的低垂下了头来,对隆庆皇帝对萧远的“处置”结果,不再过多纠缠了,“圣人言,明君以德以仁治天下,父皇宽宏,可为后世典范。∽↗三∽↗江阁∽↗小∽↗说,ww”

人们总觉得,当权之人,就该对什么人都一碗水端平,就该对什么人都公平公正,却不想,那当权之人,也是人,也有感情,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不可避免的,就要掺杂自己的感情进去,影响最终的决断。

隆庆皇帝是如此,萧一奇,这总觉得隆庆皇帝偏袒萧远的人,也是如此。

当然,也正是有了如此多的如此,才引发出了后来的一些“故事”。

……

跟隆庆皇帝说完了所有打算,萧一奇便告辞离宫,直奔自己的王府而去。

他一直都觉得隆庆皇帝在对待他和萧远的时候有失公允,但今日,却是他体会的最“深刻”,最清晰的一次。

人在求而不得的时候,会有恨,在觉得自己该得到,却没能得到的时候,会有怨。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