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和尤氏打招呼,径直让人抬着去常嫔宫里了。

尤氏看着抬着淑妃的轿子远去,瞪大的眼睛可以吃下一头大象。不是说那个主子已经病入膏肓,是快不行了。不知道轿子里坐的是真的淑妃,还是混淆人耳目的假淑妃。倘若是真淑妃的话,听刚才轿子里发出的声音,清脆有力,和普通人无异,分明那个病入膏肓的妃子已经是病好的七七八八了。奇怪的事,之前,并没有从宫里传出什么消息说淑妃真的病好了。

淑妃有没有病好,这个事,还真有些大。

尤氏很记得,当初,妹妹入宫的时候,淑妃比自己妹妹前一步入宫的,按辈份,比妹妹大。但是,淑妃当时的风光,早盖过了六宫所有的人,包括当时位子上的皇后与现今的皇后。

淑妃在六宫里升级的速度,是谁都比不上的,连容妃都比不上。

谁让万历爷最宠淑妃。

要不是淑妃后来突然间病了,而且一病不起,应证了红颜薄命一说,当今这个在这个皇后位子上坐着的女子,不一定是孙氏了。

尤氏的心头突然一阵乱了,到了锦宁宫里时,珠儿出门来迎接她,说:“靖王妃来的正好,娘娘昨晚由于过于担心靖王妃,偶感风寒,今早有些咳嗽,刚太医过来看过,给开了药。不知道靖王妃身子好些没有?”

听说妹妹因为自己的事病了,尤氏疾步走进了容妃屋里。

容妃的屋子里,发出一股药香。听到尤氏的声音,容妃轻咳一声,让姐姐直接到自己床前说话。

尤氏穿过珠帘进到里面,怎么看,都觉得自己的身子,比起时不时躺在床上一脸苍白的妹妹,不知道强多少倍。

“听说姐姐昨晚突发急病,妹妹心里头也是十分焦急。不过,今早刚从太医那里得到消息,说是姐姐并无大碍,妹妹这心头大石总算是放下了。”容妃说。

尤氏上前抓住她的手,道:“娘娘好生休养,臣妾向来身子好,不会有什么大病。”

容妃的目光有些闪烁:“姐姐固然要保重自己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句话,让尤氏联想翩翩。珠儿搬来张椅子给她坐下。尤氏脑子里不知道怎么转的,忽然说到了自己刚才在景阳宫门前遇到淑妃的事。

容妃眸光微垂:“这事儿我也有听珠儿说过,其实,是真是假,谁也搞不清楚。毕竟,皇上自从刘嫔和十九爷离开景阳宫以后,恐怕是为避免触景伤情,都没有去过景阳宫了。”

在六宫的女人们看来,淑妃病有没有好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皇帝自己怎么想的。或许,万历爷早不爱这个美人。因为这个美人病太久了,病到,宫里每天推陈出新,太多的新人,让万历爷眼花缭乱。

皇帝的心思,本来就不可能都系在一个女子身上鬼后判官。

长春宫里,自从十九爷来了以后,从冰冷的冬天好像迎来的春天的气息。常嫔让人移来了不少树木和盆栽。秋季的脚步,让长春宫的院子里几棵刚移植过来的枫木,有了花开一样嫣红的美景。

担心十九爷冻着,常嫔让宫女把十九爷抱到抱厦里玩。抱厦里放了厚厚的垫子和被子。不让十九爷冷到。

太监在门外说:“八爷和十一爷到了。”

十九貌似喜欢十一,从抱厦的窗户里探出个脑袋,叫着:“十一哥。”

十一跳到了抱厦窗口前,从怀里掏出支在街上买的冰糖葫芦,塞到了十九手里:“和八哥到兵部回来时,在街上买的,十九喜欢吗?”

“喜欢。”十九甜滋滋地张开小兔牙,当着十一的面啃起了冰糖葫芦。

十一两只手枕在窗户上,看着十九吃冰糖葫芦,看到目不转睛。

常嫔进来时带了两个端着食盒的宫女,招呼十一说:“从御膳房拿来的点心,有十一爷爱吃的蟹黄包子。”

“中秋都过了,有蟹黄吗?”十一直接攀上窗户跳进来。

八爷朱济都坐在了前面花厅里喝起了杯热茶。天气越来越冷了,恐怕这冬天也快到了。

常嫔拿出自己做的几个鞋垫子,分别给他们两人一人一个,说:“做的不是很好,还请八爷和十一爷勉强用着了。”

“常嫔。”十一爷哭笑不得,“王绍仪都从来不给我做这个。”

常嫔愣了愣,不知道该接上什么话。

“挺好的。”十一爷坐在凳子上,脱下鹿靴尝试脚垫,说,“十九爷没有吗?”

“十九爷的鞋子,淑妃娘娘亲自做的。”常嫔回答说。

“淑妃?”朱琪抬起头,像是吃惊地眨了眨眼。

几个人正说着话儿,宫门传来传话声,说是淑妃到了。

常嫔连忙带着人出去迎接。朱济起身,朱琪急忙把靴子重新套上脚,跟在朱济后面,好像不太敢相信淑妃能走出自己的景阳宫。

个个都知道的是,淑妃不止是病而已,而是病的都见不得人了。所以,淑妃都躲在自己宫里不见人。

这都多少年的事了,好多年了吧。太多年,朱琪自己都不记得了,究竟上回自己见到淑妃的脸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只等那顶轿子,进了宫门,常嫔和宫女们站在旁边等候的时候,轿子停下。朱琪站在朱济身后,稍微踮起脚尖,越过八爷的肩膀。

姑姑打开轿帘,从轿子里走出来的女子,身材犹如湖畔的柳枝,在秋风中婀娜多姿,那一袭百褶青绿长裙,绣的碎花缤纷斑斓,伴随女子盈盈的秀步,仿佛千花万花在女子的脚下绽开。

春天的气息,一瞬间被带到了长春宫。

女神的春艳,原来不仅仅是外貌而已,更重要的是那样一种独特的风情。

朱琪都看傻了眼。想着,那个年头自己幼小的记忆莫非是错的,都过了这样多年,比淑妃年纪小晚入宫的女子,好多都已经人老珠黄了,难耐这个后宫里的折磨,岁月的流逝,在脸容上深深留下痕迹。可是,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淑妃,是那样的年轻,鹅蛋脸,粉嫩腮,一双眼瞳犹如水光波澜,顾盼之间,神采飞扬,是溪流边亭亭玉立的西施,好像时光从来没有流失过一样鉴宝秘术全文阅读。

常嫔带着宫女们都屈下了膝盖:“给淑妃娘娘请安。”

“快起来吧,常嫔。”淑妃伸出的手扶起了常嫔。

朱济和朱琪一块走上去。淑妃转身,对他们两个一福身:“臣妾见过八爷,十一爷。”

“不用这样客气,淑妃娘娘。”朱济温和的声音说。

随之,一行人移步进到十九爷在玩的抱厦里。十九爷虽然说是住在景阳宫里,但是,和其他人一样,几乎都是没有见过淑妃的。

见到淑妃,十九爷咋呼着傻乎乎的小眼珠子认不出是谁。

“十九爷。”淑妃冲十九爷笑着说。

照顾十九爷的姑姑,在十九爷耳边说了几句话。

十九爷还是没有听明白的样子,但是,按照姑姑的话照做了,走到淑妃面前,叫了声:“淑妃娘娘。”

“好。”淑妃脸上绽放的笑容好像梨花一样,美极了,把十九爷都看傻眼了。

淑妃与其他人坐下之后,拿出了给十九爷做的鞋子,给常嫔看,说:“到时候,给十九爷试试,如果尺寸不合,可以让人与我说,我再给十九爷改改。”

“淑妃娘娘身子刚好,理应多休养上一段日子。十九爷的鞋子要改的话,娘娘如果同意,臣妾来给十九爷改。”常嫔起身回答。

淑妃嘴角抿着温和的一抹笑,道:“是大夫建议本宫,该多出来走走,散散心,做点事儿,身子才能好的快。”

大夫?

听话的人,心里头都各有琢磨了起来。

淑妃轻轻歇下茶盖,说:“本宫听说如今十九爷的病,是隶王妃在给看的?”

“是的。”常嫔答。

“隶王妃今日来长春宫吗?”

听这个意思,淑妃想见李敏。

朱琪对着八爷朱济抛去了一个眼神儿。

常嫔正不知道如何答话时,朱济说:“护国公府里出了点事,本来今日隶王妃该来宫里给十九爷看看的,不过,恐怕隶王妃没有空过来。”

“是吗?本宫原先以为隶王妃入宫了。因为,本宫出景阳宫的时候,看见护国公府的轿子,是往容妃娘娘的宫里去了。”淑妃说着这话时,像是没有说过一样,神情没有任何变动。

朱琪看她说话不说话,都像是一幅画,怎么看都看不厌。

常嫔接到朱济的眼神,终于敢开口问:“淑妃娘娘有什么事想见隶王妃吗?”

“没有什么特殊的事儿。只是,这个隶王妃在宫里的名气蛮大的。本宫想着百闻不如一见,一直有心想见见其人而已。”淑妃说。

李敏本来是打算按照定好的日子进宫去见十九爷的,但是在听说尤氏进宫以后,只能是尤氏回来后再入宫,避免多事。这样一来,她可能今天进不了宫里,让人带了消息给常嫔,道如果十九爷没有什么异常可以照原方子继续吃药。

常嫔的人,从宫里带出消息给她时,可就不止说十九爷的事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讨好某人,特别向李敏说,说淑妃到长春宫问候起了她李敏。

【103】回门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听说不到半日功夫,淑妃从景阳宫里出来到过长春宫的消息,传遍了后宫。

这只羊出来了,肯定有所图的,否则,不会让常嫔放这样的消息给她。李敏让念夏送了常嫔的人出府以后,找来尚姑姑问话。

“我听说,尚书府里,在给三小姐准备嫁妆了。”

“是的,二姑娘。”尚姑姑现在基本上可以充当她李敏在尚书府的眼线。

王氏这一次嫁女,应该会非常有感触。因为,这次李莹一嫁出去,王氏在尚书府里没有儿女了。

尚姑姑说着这个尚书府里都不知道能不能确定的消息:“夫人在府里因为三小姐出嫁的事在抹眼泪。”

人之常情。可是,她李敏出嫁时,母亲徐氏已经在地下躺着了,连她出嫁什么光景都不能亲眼所见。

虽然不能肯定王氏是害死徐氏的人,但是,李敏不信王氏对此什么都不知道。

是时候,该让一个人出面了。

“帮我去把念夏叫进来。”李敏对尚姑姑说。

尚姑姑看了她一眼,埋下头,走了出去。

念夏进来。李敏吩咐:“找王德胜,你告诉他,我要见那个人。”

“知道了,二小姐。”念夏应声马上出去照她话做。

尤氏在宫里未回来。李敏一个人坐车去到徐氏药堂,等王德胜把人带到了徐氏药堂。

徐掌柜现在是把药堂周围的房子都买了下来,备好逃跑的路线。谁让人红是非多,徐氏药堂也一样。

李敏踏进药堂后院的时候,徐掌柜在前堂和普济局的人谈生意。普济局的人很会做生意,知道李敏知道许多名家验方,希望李敏高价转卖这些名方,让普济局制成大众都能服用的药丸子。

此举也算是有益于民间百姓健康的好事。可是,徐掌柜心里存了点戒心,同行之间,少不了互相陷害的事儿。要是李敏的药方子去到普济局的人手里,普济局的人把药丸子做出来,有人吃了身子不适,普济局把责任推卸到李敏身上,最终,李敏和徐氏药堂都得承担这个闷亏。

那样的话,做药丸子的事,还不如他们徐氏药堂自己做。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是,不会被人陷害了。

徐掌柜听说李敏来了以后,马上把普济局的人晾在了茶厅,进后院去见李敏。

“二小姐。”徐掌柜见到李敏马不停蹄地说,因为有太多事情需要禀报给李敏知道了,“第二家分店,小李子接手了过后,认为说是药店的位置在地段上选择的不是太好,不如挪个地方。”

“他想挪到哪儿?”李敏挑了眉问。

“小李子的意思,是说把药店挪到东市。”

靠近集市的话,当然生意会好些了。可是,那里的地皮肯定价格也高。

“我估摸算了下,开始店面不要做的太大,反正,小姐名气在京师里,是越来越名气了,只冲着小姐这个名气,应该不会至于入不敷出了,再渐渐的,把店面做大了。”徐掌柜估算这个挪地开店的价格,觉得以现在他们的资金而言,可以接受。

可李敏想的不是多开分店,李敏想的是:“我听说与普济局洽谈的生意不是太顺畅。”

“是。”这正好是徐掌柜想和她说的第二件事,说,“普济局的人想买小姐的方子,我不敢答应。想着这事儿肯定得小姐自己拿主意。”

“只是这样?”

徐掌柜一对上她眼睛,感觉都能被她一眼看透,顿觉尴尬,把没有说完的话接下去说:“是这样的,我是想着,我们小姐这样有本事,又不是没有自己的药堂,为什么这样的生意我们不能自己赚。”

李敏喟然一笑,道:“此话不假。徐掌柜是个会做生意的,当然是,有好的生财途径不能白手让给人。”

“小姐,真是这个理儿。”徐掌柜听她肯定,同样笑眯了眼睛。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普济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规模,能敢做这样的事,不是因为他们有大夫,而是因为他们有药师。”

医药分家,无论西医、中医,都是如此。别看,李敏作为一名大夫,学习系统的医学理论时,要学药学,可是,论西医怎么研制药片,作出药片的具体过程,以及中药材怎么炮制,李敏肯定对这种技术是不熟练的。因为药书里面哪怕是讲了,她的专业毕竟是给人看病开药的,不是制药的。

“有些药材,你徐掌柜进药时应该很清楚了,不是从原产地采摘药材就可以的,必须通过药师去买炮制好的药物,自己做的话,有些炮制,药师有自己的技术,不转让给你,你也没有办法。”

徐掌柜对于李敏说的这些,都知道是对的。他是忘记了考虑到这如果真是要把李敏的药方做成药丸子,光凭徐氏药堂里的药童只会捡药煎药,怎么可能像普济局的大药师那样制作出药丸子药丹。不要说制作药丸子药丹了,光是很多药材入药方之前,都必须经过炮制这一道工序,才能使用。

从此可以看出,大药师对于药堂乃至大夫的重要性。有大夫能开好方子,但是,没有好药材搭配,等于白搭。

大药师并不好找,而且,找到,人家都不愿意出山。

“我娘是会炮制药材。”李敏说。

“是。”徐掌柜答,对这个答案确信无疑。

当初徐掌柜会跟随她娘做事,正因为她娘徐氏,拥有徐氏炮炙秘籍,会炮制药材。

说到这里,必须说一下炮制与炮炙。其实,最古来的说法,是炮炙而不叫炮制,炮炙的用法才叫做准确。炮是火字旁加个包子,炙是用肉在火苗上烤,都是烤食物的意思。可见,这个药材刚开始,和人进化时吃热食一样,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用火去毒。炮炙药材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减轻药材的毒性。

后来,又有些古书,把炮制药材叫成了修治⌒细分的话,这三者其实又略有不同。比如说,炮炙主要是指用火加工炮制药物,于是凡是与火有关的制法都可以叫做炮炙。修治的话,多是指一些不用火来加工处理的炮制方法。炮制,可以作为各种加工方法的总称。

但是,古书上,大都是用炮炙,或是修治修事来命名。所以,有徐氏炮炙秘籍。

“这本书,我没有见过。”徐掌柜声称,自己都没有机会,可以亲眼所见徐氏个人拥有的秘籍。

“没有关系。”李敏说,“我让我娘娘家的人过来。”

徐掌柜听到她这话,嘴巴张了张,像是很不可思议。

当年徐氏死了以后,徐氏药堂奄奄一息,饱受欺负这么多年,都不见徐老爷子派人出山增援。为什么突然现在,徐家改变主意了?

徐掌柜自己都早放弃了向徐家求救,总觉得徐老爷子不见得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而且徐老爷子,对李敏的娘,一直都有意见。意见在徐娘,为了帮助李大同升官,把药店都开到了京师里。

“二小姐说的是真的?”

“是真的。”

“可是——”徐掌柜看李敏的眼神。

李敏对他不打谎:“我姥爷,希望查明我娘亲死亡的真相。我让人告诉我姥爷,我需要他助我一臂之力。”

徐掌柜俨然被她这话吓了一跳。究竟徐氏怎么死的,是个谜,连和徐氏算是很亲近的他,都对此毫不知情,可见这事儿有多严重。

但是,话说回来,这事是必须查清楚,还死去的徐氏一个公道△为女儿的李敏,有这个责任去做。这也是李敏穿来时心里已经打算好的,能为自己身体之前的灵魂所能尽到的一份义务。

“徐状元你认得?”

“是的,二小姐。”徐掌柜是知道徐有贞的。

“徐状元会把徐家药师带过来,到时候,掌柜你给他安排下吃住,然后,让人通知我。”

徐掌柜答应了好。

关于小李子的分店要挪地盘,李敏让其暂时先缓一缓,等药师来了以后,业务要怎么安排再说。

两人说话的时候,外面念夏一直在窗外等着。李敏看到她身影,知道王德胜把人带来了。于是,让徐掌柜打开下面地窖的门。

地窖在秋冬的时候阴气更重,因此点了几盆火。王德胜带着人,一路走下地窖。那人被蒙着眼睛,却好像知道自己是在哪里,一路讪媚地说:“王,王大人,你这是不是带我去见你的主子?”

“什么王大人?杨神医,你什么时候那张嘴巴,都抹上蜜了?”

“我这张嘴巴,从来都是抹蜜的。”

“废话少说!不要以为你多说几句好话,能掩盖你犯下的罪行!要不是我主子,你早就死在牢所里了。”

“是,是——”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