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看大夫的本事了。

厨子做的饭菜再想,再好吃都好,太后那种人,心思周密,吃什么东西,脑子里都会先想清楚了能不能吃,不会像肚子饿的饥民看见什么好吃的都一骨碌扑上去。所以,东西做的可口固然重要,但是,哪怕不可口,太后觉得那是对自己身体有益的东西,都会夸。

太后的想法摸清楚了以后,怎么下手破局,貌似,有利的地方,她们不是没有。

王氏脑子里盘转起了自己手中持有的那本徐氏秘籍。秘籍上写有一个长寿方。如果这个方真的有用,把这个方熬成汤,进献给太后,太后岂不乐哉。

想来想去,这个长寿方,拿给静妃最好。一个是,静妃是皇后的人,静妃品性德静,曾经都被万历爷和太后屡次夸赞,说是静妃人如其名,女子素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论皇后身边的人,也就静妃作为贵妃的候选人里头最有竞争力的一位娘娘了。然后,静妃是李莹的婆婆了,与尚书府关系密切。她们扶持了静妃的话,对尚书府和李华都大有益处。

现在,只等静妃回来之后,把她们的盘算告诉静妃。

等了约一盏茶的功夫,宫门来报,说是静妃和太子、三爷十二爷,都一起穿过了神武门。

太子今日去了朱璃的王爷府≡己最好的兄弟要大婚,太子说什么都必须到朱璃的王府上,关心一番,体现太子身为兄长的一份心意。

或许,太子想通了,三爷对于自己,依然是很重要的。

门口传来太监的声音:太子到——

秀慧宫里所有人,全部都站了起来,一串儿出了屋门,站在院子里整齐排列迎接。

王氏和李华等,心里却不禁惶惶。想太子一上这儿来,她们这岂不是找不到机会和静妃说了。这是横生了什么茬儿。

太子率先进门,明晃晃的绸袍,在午后的太阳底下像是镀上一层金,虽然荣华富贵,可是,沉甸甸的,貌似连袍角,都飞扬不起来。

静妃在太子身后进门,随即吩咐人,马上打盆水给太子洗脸。

一群嫔妃弯腰请安。

太子笑呵呵道:“各位小主,都起身吧。本宫只是来静妃宫里坐坐,以前,常和三爷常到静妃宫里来玩,算是探望长辈。”

嫔妃们答是,随之散开去。都是皇帝的后妃,也不可以和太子太过亲近,除非那些年长的,对太子而言是长辈的。

静妃请了太子入屋坐,往前走着,都没有留意到王氏母女。直到张贵容走上前,是有目的地给王氏母女们卖个人情,对静妃说:“娘娘,华婉仪来了,带着尚书府夫人及三小姐,都在这儿坐了有一会了。”

听到这话,不止静妃,走在前面的太子,走在后面的三爷和十二爷,才都转过头来。

王氏母女三人低着头,不敢抬眼。

太子对朱璃勾眉一笑,道:“你媳妇你都没有看见?”

朱璃沉声回答:“臣是没听说过尚书府的人会到宫里来。”

口气里略有些埋怨没有提前打招呼的意思。

虽说是快要嫁到三爷府了,可是,没进三爷门里,不算。未婚男女,其实是不该相见的。

耳听这个一毛不拔的三爷还是那样冷声冷气的,王氏心里升起了一丝不悦。想当初,是谁口口声声到尚书府里求着要娶她女儿的。现在,要结婚了,居然口气这般冷,对未婚妻如此,对未来丈母娘也如此。这个女婿太不会当了。

可惜,这是人家的地盘里。而且,人家身份高贵,她们尚书府其实算是高攀了,攀上了皇室这个高枝。

王氏闷闷的,心里想,还要不要把东西献给静妃。

静妃侧耳,是听张贵容在她耳朵里细叨,张贵容把自己刚才观察到的,几乎全都给静妃说了。静妃眉眼里,全是和儿子那张脸一模一样的肃敬,仔细倾听了张贵妃的话以后,静妃的眸子里静静地转了一圈光,接着,对太子说:“请太子吃杯茶再走吧。”

“本宫本是打算在静妃这里吃杯茶的,谁让本宫和三爷情同手足,只是,三爷和静妃您这儿都来了亲家。本宫和老十二呆在这里不合适,对不对,十二弟?”太子张口一喊。

十二爷傻乎乎地跟着点头:“是——”

静妃却没有罢休,早叫人都准备吃的东西了,说:“本宫知道十二爷喜欢吃凉皮,特别让人做了凉皮。十二爷吃过再走吧。”

凉皮是夏季解暑吃的东西,这都秋冬的季节了,但是,十二真是好吃这口,冬天吃凉皮吃的更爽。

没想到静妃惦记他这事儿,十二一旦感动,推却不了,就此留了下来。没法拉十二一块走的太子,只好一块入屋里吃杯茶。

朱璃跟在太子身后,坐在了椅子里后一直默然没有吭声。李莹抬起头看他时,都对不上他眼睛。

李华略微都察觉到了这对男女之间貌似哪儿不对劲。

如果朱璃不喜欢李莹了?有这个可能吗?之前,朱璃是口口声声非李莹不可的。

当然不可能的了。这点,静妃自己都清楚。因为,儿子的婚事改了再改,如果再次更改,万历爷都要发脾气的了。这个李莹,是朱璃抗命自己去求来的。静妃都不敢出声让儿子不要。

但是,娶是一定要娶的,娶了以后,夫妻生活变成怎样,谁也不敢保证。

李华看了看妹妹。李莹接到她眼神,有口难言。

她也不知道朱璃是怎么回事。说朱璃回心转意喜欢上李敏,可是,朱璃并没有去找过李敏。实际上,朱璃这段日子,都好像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帮皇帝办事的公务上。像今天,要不是静妃到王爷府上监工,朱璃一早去了刑部以后,怕是不到晚上都不回来的了。

静妃心头对此埋怨不少,心想万历爷明知道儿子要完婚,给儿子安排那么多公务做什么。这些事,太子不能做吗?为什么偏偏是三爷做?

一群人坐在屋子里,心思各异,只听屋内寂静之中,只有太子手里的茶盖拂杯口,一下两下,杯子里的水早凉了。

太子终究忍不住,道:“太子宫里太傅在等着本宫,本宫先回东宫,否则要被太傅骂。”

听到这话,静妃忙让人去取来要送给太子妃和太子妃两个孩子的东西,让太子顺道带去。朱璃走去送太子。十二在隔壁吃凉皮,没有吃完不得走。

瞧着碍事的人走了,终于有空儿了。王氏在心头呼出口气。瞅准了机会,示意自己女儿。

李莹不好出手。只得由李华站起来,走到静妃面前。刚要屈膝福身,静妃两只手扶她起来:“华婉仪赶紧坐着。身怀龙胎,到本宫这儿来行礼,到时候出个什么意外,本宫万万担当不起。”

意思大有李华到她宫里尽是惹麻烦的,静妃不高兴。

静妃这个不高兴,李华可以理解。因此,被静妃扶着起身的时候,赶紧说:“静妃娘娘,其实,臣妾是想给娘娘送样东西才过来的。”

“东西?”静妃看着她,两眼朦胧,像是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东西。

王氏按照大女儿的示意,从袖管里抽出了一张纸条,上面抄的,正是从徐氏秘籍里面找到的长寿方。

“有了这个方子,给太后娘娘做的汤,想必太后娘娘会很喜欢。”李华说。

静妃没有接过,打量警惕的眼神看着她们几个,嘴角随之一笑,略带一丝讥诮:“华婉仪,本宫这就不明白了,你这是在说什么?太后是什么身子,可以随便喝汤吗?”

李华沉稳作答:“静妃娘娘,或许静妃娘娘不知道,太后以前都是夜不能寐,近些日子,夜里能安心睡觉,都是由于皇上给太后送去的安神丸。”

这个,静妃确是有听说过。那个时候,庄妃到她这里说闲话时还说,说李华有点算计,知道太后不会收她进献的药,干脆让皇帝转手来送。这样的话,李华哪怕送错了药,皇帝要担责。

说明,李华在万历爷心里是有点重量的。

静妃微沉了沉眸色,道:“安神丸是出自华婉仪的手了?”

“本小主只是作为臣子,挂心太后娘娘的安康。”李华不敢张扬,低声说。

“本宫都听说了,你这药送的好。”静妃随之,和李华一块坐在一张榻上,这样方便交流。

王氏反正在一旁听着十分紧张,手心出汗。静妃没有看她,眼睛的视线掠过去,锐利地留在了李莹低着的脑袋上。

李莹发髻上插着的一支玲珑翡翠钗,华光流转,比起六宫里的嫔妃一点都不逊色的艳丽。

静妃对这个儿媳妇,真说不上不喜欢,也说不上特别喜欢。奈何是自己儿子选的。她不是宠儿子,是信任儿子的眼光,何况,之前李敏是病痨鬼完全不像样,娶谁都不能娶李敏。

想到李敏,静妃不得不想到另一个女子。那个女子,一身素衫淡妆,风度犹如神仙,妙手可以回春。当初,初见时,静妃曾经也被那女子风华所惊动,至今仍刻苦铭心。上次在中秋宴,远远看见李敏,知道是那女子的女儿,因此,看着李敏能感受到与那女子的相像之处。

那种内心里能感受到的震撼,怕,只有她静妃心里最清楚了。

出口长气,对于这些事情,静妃是不想记起的,可以说是永远都想忘记掉的。庆幸儿子不在,否则看到儿子那双眼睛,她静妃都能触景生情。

“长寿方——”

“是的,静妃娘娘。”听见静妃口气有所松动,王氏急急忙忙把方子献到了静妃面前。

静妃接过,展开那张写有药方的纸,扫了两眼,问:“这个方子是谁开的?”

王氏、李华、李莹,都不说话。

静妃慢悠悠的目光,扫过她们三个:“本宫如何相信你们,你们这不是设计毒害本宫?”

王氏开口:“这个方子,臣妾找了京师里有名的大夫都看过了,方子里的每样药,都是能用的,不是毒药。”

... 网

【109】箭在弦上

“你让大夫都看过了?”

静妃的眼神,王氏收到了,急忙澄清:“不是,臣妾把它拆成一个个药给人过目,没人知道这个方子是什么。”

“这个方子究竟从哪里来的?”静妃锐利的眼神,扫过李华的脸。

李华走到王氏前面,低声说:“娘娘,或许你知道我们尚书府里有这样一本药书。”

秘籍?

谁的秘籍?

静妃心头一乍,扫过她们母女俩,李华和王氏对她点头。静妃眼睛微眯,眸光却是微沉。这两个人为什么找她做事儿,她算是明白了。因为,都知道她以前找过李敏的母亲徐氏给她儿子治眼睛,虽然这件事她对自己儿子都不承认,但是,想瞒过尚书府的人是不可能的。

对此,静妃喉咙里冷冷地一笑。这对母女也算是绝了。明知道当年徐家娘子对她和她儿子有恩,却依然怂恿了李莹来抢她儿子。

只因为王氏母女不傻,知道她肯定会在徐氏死了以后单方面撕毁婚约,这时候不趁机而入,踩到李敏头顶上,怎能不是傻子。

话说回来,那个病痨鬼走了狗屎运,没有嫁给她儿子,却是嫁给了护国公。护国公本该死了的人,都能死而复生。

静妃心头沉了下去,拿着方子的手指像是微微抖了抖。

李敏到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知道了当初她和徐氏的恩恩怨怨。如果知道的话,按理说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徐氏是留给李敏一些人,这些人都会和李敏说的。比如,朱璃都回头告诉过她凌波烟云的事。

知道了,肯定会报复的。

静妃吸口气,道:“本宫明白了,待本宫仔细看了之后再给你们答复。你们的心意,本宫都明白了。”

王氏与李华对了对眼,李莹躲在她们两人身后,闪烁着不定的眼神。

见她们三人欲言又止,静妃问:“怎么,有什么话和本宫没有说完吗?”

“回娘娘。”王氏说,“之前,三爷曾经到小女府上求亲的事儿,娘娘或许是听说了,但是,可能没有听仔细。”

“你这话什么意思?”静妃厉声问。

“娘娘别急。”王氏小心说,“臣妾这不是说,说的是尚书府二小姐,臣妾那二女儿,当初当着全部人的面,她的祖母,我们家的老太太,莹儿都亲眼看见的,上前去阻止她,结果她非要摔,摔碎了皇家宝贝的镯子不说,还放狠话——”

“放狠话?”这事儿,静妃真没有听自己儿子提过,眼睛里肃然。

“是。她说了——”王氏扭捏了一下腰枝,尽可能捏造起李敏那个语气说,“说,倘若三爷或是静妃娘娘哪天回头找她——”

静妃那口气真是被堵上了,胸口剧烈起伏着,嘴唇一阵哆嗦。

王氏和李华、李莹看着静妃握着扶手的手都露出了青筋,不由面面相觑。

朱璃,还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和静妃说。

李莹皱紧了眉头,感觉越来不懂自己的未婚夫了。朱璃究竟在想什么?当初上尚书府向她求亲时,应该和她同仇敌忾对付李敏了。

“好啊!”

不管怎样,她们的目的达到了。

静妃狠狠一打桌子,嘴角勾起一丝寒笑:“以为她自己是她娘吗?即便她是她娘,难道没见到她娘的下场吗?”

徐氏的下场?

李华和李莹都看向了王氏。只因徐氏死的的时候,她们两个年纪都小着,不知道事儿。王氏低头不语。

“书生之气,本就狂妄不知高低。再有这个大夫,以为只有自己能主宰人生死,可笑至极。究竟谁才是主宰人生死的主子?她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儿,居然到现在都不知道死活。”静妃口气平静,端起了杯茶。

王氏等人自然明白静妃的意思。静妃是指上次,万历爷把李敏赐死给朱隶陪葬的事。要不是朱隶活过来,李敏其实是死定了。但是,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皇帝要人死,即要人死。枉你多能干,是个能救死扶伤的大夫,也不可能违背圣旨。

“太后心肠是仁善了些。”静妃吃了口茶之后,整个神情又变了,变的十分平淡,真正是个静字,只是在静中具有骇人的威严,“皇后娘娘一心只想讨好太后。”

王氏她们三个,在下面听静妃这样静静地吐声,全身都能不自禁地冒汗。想到这个秀慧宫里,其实嫔妃最多,各个等级都有。但是,从不见有不合的情绪冒出来。这么多年以来,只有秀慧宫这一个宫,从来没有传出任何丑闻。如果非要追根到底这个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因为作为秀慧宫的主子,静妃是六宫之中最能干的一个妃子了。

她们这下算是押对宝了,静妃绝对是贵妃之位最有力的候选人。

王氏母女三人,告别静妃,一块儿从秀慧宫出去的时候,一路都是不言不语,不敢作声。以前,与静妃接触不多,都只觉得静妃是个不会说话的,很安静的,比起四处走亲的庄妃,真正只呆在自己宫中安安静静的一个妃子。以为是安分守己的一个后宫妃子。结果,截然相反。

其实是静妃怎么可能安静?

静妃在六宫之中是有地位的。秀慧宫不像长春宫,不像景阳宫,更不像冷宫,因为哪怕皇上都从来没有时常到静妃宫里坐过,但是,万历爷敬重静妃,这点毫无意外。

在六宫决策上,静妃是有话语权的。

静妃只是像外表上那样安静,不爱出声罢了。

一个不爱做声的娘娘,却很有话语权,这本身已经够耐人寻味了。

在要分开的岔口上,李华对母亲和妹妹说:“你等回去以后,此事切不可声张。”

王氏心里也没有底,突然之间只觉得静妃这个人深不可测,恐怕比皇后更难捉摸的样子。毕竟皇后有东宫,谁都知道皇后的心思肯定全在东宫身上。静妃有三爷,但是,三爷不是东宫。三爷的位置是不是东宫的棋子,都还难辨。眼看静妃根本不像庄妃,庄妃为了皇后娘娘可以到处行走,可是,静妃却是自有主张的一个人。

“你看,华儿,娘娘她会不会用——”王氏疑问的眼神对向女儿。

李华道不清这里头的情绪。要她说,她会先问问自己舅舅。因为,万历爷在她面前,或许会提皇后,会提容妃,可是,半个字,都从来没有提过静妃,从来没有。

万历爷对静妃是什么看法,她李华无从摸起。但是,有朱璃这个宝贝儿子在,恐怕,万历爷对静妃也只能是敬重。

母凭子贵,她李华现在最重要的是给皇帝生出个宝贝皇子。

“这事儿我看暂时就这样吧。”李华对王氏说,“娘娘用不用,不是我们能劝说的。”

“可我看她可能会用。”李莹突然插进来一句话。

其余两人,都觉得今天她变的又奇怪了。这种奇怪和上回一样。

“莹儿怎么说?”李华问。

“娘娘那个眼神——”李莹咬住了嘴唇。当她们提及李敏说静妃和儿子哪天会后悔时,静妃那个眼神,她李莹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她经常都可以看到自己这个眼神。

不甘心的眼神。愤怒的眼神。

她李敏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太不可思议了,太让人愤怒了!是他们不要李敏,不是李敏不要他们。结果呢?

王氏冷哼了声:“她婆婆都不让她治了。要是我,早该知羞了。”

也就只有李敏那样翘。貌似只有别人求她李敏,不会有她李敏求人的一天。

这点说李大夫,李大夫肯定是冤枉了。人家要不要她治病,难道是她李大夫能决定的。至于求人不求人。她李敏不是没有求过人。不是拜托了徐三舅父子?不是求过徐老爷子?所以,看是针对什么样的人而已。

李敏自从尝过老公的烧鸡以后,自己借了厨房,好像心血来潮,灵感大发。念夏帮她从菜市场拎来了猪肉。

猪肉,不是鸡肉鸭肉牛肉,只是猪肉。

谁也不知道李敏想搞什么。如果说李敏想着帮谁给太后娘娘做寿菜的话,食材方面,最少必须下点功夫,平常太后娘娘见不到的食材是最好的,来个一鸣惊人,可看起来,李敏没有这点打算。

人人关注护国公府动静,但是,护国公府里没有动静。李敏门不出户,六宫中没有人来护国公府和李敏联系。六宫如火如荼的备战,却已经是到达了尾声。

第二日,是太后娘娘的寿宴比赛了。皇后在春秀宫里,和庄妃、华嫔就着江南绣工送来的绣案反复研究。

说了一阵话儿,皇后孙氏歇了口气,问:“明日给太后娘娘准备了什么菜品?”

庄妃笑答:“妹妹我是不敢和容妃姐姐等人争的了,听说常嫔都下重金找来天下绝无仅有的食材,我只好是退而求次,给太后娘娘弄碗长寿面。”

“长寿面好。”孙氏听了之后夸奖,长寿面中规中矩,做的怎样,光是名头,听了都是吉祥,或许没法夺得头筹,可是,不会有错就是了。

庄妃这算是在一团混战中选择避祸,明哲保身。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