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额娘变了,她会对着除了他以外的人温柔,胤禛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佟额娘温柔的抚摸着还未显怀的肚皮。

胤禛开始慌了,他怕自己没有了生母,再一次又面临没有养母。那他就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该何去何从。

胤禛多年后再想起那个时候的自己,只会微微一笑,佟额娘和宫里所有的娘娘都不一样,她进宫是因为喜欢青梅竹马的表哥,后来死心便也是因为对这个冷漠人性皇宫的失望,再后来,佟额娘的人生便因为八妹的到来而再一次明亮起来。

胤禛永远记得,刚刚生出来的八妹,小小的,软软的,看上去会让他心里忍不住的生出亲近之意来。小小的妹妹,会对着他咧着嘴微笑;小小的手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兴奋的手舞足蹈;甚至那么依赖的眼神,怎么也让胤禛忘不了。

那个时候的胤禛还不知道,这个妹妹对自己的未来会有多么大的影响。皇宫里的孩子,从来就没有一生出来就任命的。尤其是皇帝的儿子,龙生九子,为何偏偏只有那么一个天生下来就拥有一切?胤禛相信,不止他自己对这一切表示不甘心。只是他一直都在蛰伏,等待最佳的时机。就像佟额娘说的那般,皇阿玛的人生很长,如果早早露出野心,那么他只能成为太子爷的磨刀石。如若遮掩的好,他会利用太子爷和皇阿玛的信任,光明正大的培养自己的势力亲信。

胤禛一直以为自己会这般努力蛰伏下去,他也相信佟额娘会为他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只是这一切都随着八妹的成长而渐渐不受控制。

他一直想不明白,明明是自己的八妹,竟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太子二哥的感情越来越深,甚至随着八妹这个纽带,自己也慢慢的生出了其实太子二哥人很好的感觉。以前的他会觉得太子二哥生下来没有额娘没什么不对,可是后来的他,会觉得太子二哥竟是那般的可怜。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再也见不到亲生额娘,而皇阿玛对他再好,也改变不了他没有额娘的事实。小时候的他,难过了会找额娘,学习进步了,也会找额娘分享,而想额娘了,只需要迈着步子从阿哥所走到乾清宫,便可以看见额娘,而太子二哥却只能和她的额娘天人永别,想念的时候,唯有不那么真实的画像来寄托情感。

胤禛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八妹的小嘴里一句句的蹦出属于未来的预言时他的感受。当八妹一个个兄弟的分解时,他心里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有了一些兔死狗烹,孤家寡人的悲哀。原来在未来,自己竟然会亲手埋葬了兄弟的未来,甚至是生命。就是自己,那个位置也不过是堪堪十三载,便累死在皇位上。宫里的兄弟本是不会有感情的,可是就是因为八妹这个变数,大家感情虽不说毫无隔阂,但是也决不会说会狠下心来对兄弟下手。而胤禛那个时候便问自己,如若没有八妹在,额娘也走了,而自己从小便被宫里的人孤立,就算是亲生额娘对他也只是存了百般利用的时候,自己会不会做出八妹口中那些事?

胤禛不得不得出一个答案,以自己曾经的性格,这样的事情是肯定会做得。得出这个答案的胤禛,后背一片冷汗,原来,从这个时候起,他便知道,自己早已经把感情看的比权利重要。只是他虽然可以劝服自己问心无愧的按照现有的轨歼下去,但是他不知道二哥会不会放过他,毕竟天家无情,胤禛不知道二哥会不会扫开他这一块有可能是绊脚石的弟弟?

惶惶不安数日,胤禛才定下心来。就是多年之后想起来,他也还是会觉得心窝里暖洋洋的。他不会忘记,二哥私下里来找他,对他说,四弟,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天下,二哥便让给你。胤禛记得自己问了一句,二哥你真的甘心吗?胤礽那个时候怎么回答?胤禛永远都不会忘记,他记得他的二哥说,从小我就被皇阿玛寄予厚望,可是我知道,兄弟之中,我也许并不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人选。八妹所说的未来,你虽然不能得到很多人的理解,但是历史最终会公平的决断,康雍乾,你未来的雍正帝才是连接三朝盛世的纽带。

胤禛如今想起来,眼睛还略有湿润,他记得二哥说,如若你愿意,我随时可以让给你,只是你千万不要再走上老路。政治永远都是黑白各一半,太过嫉恶如仇,最终只能把自己弄得伤横累累,他说我希望你能平安一生,不做那个孤家寡人。

胤禛记得自己这么说,当时他扭过头去,不着痕迹的擦掉眼角微湿的泪水道,二哥,八妹的出现就是为了矫正未来的错误。我们要一起向前看,兄弟一心,共同守护大清的江山。

而那个时候的胤礽,只是狠狠的拍了拍胤禛的肩膀说,只要四弟想要,二哥无论何时都会让给你。

胤禛知道,那话并不是为了收买人心。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未来二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不敢说,但是现在的二哥,却是胤禛再了解不过的哥哥。也是从这一场谈话起,胤禛把自己定位在了二叔福全的位置上,他愿意一生一世都为二哥的左膀右臂,为他扫平一切妨碍大清强大的绊脚石。

而后来的一切,胤礽也并未让胤禛失望,他给了他带兵的权利,而桃源岛和附近的小岛屿,便成为胤禛为大清立下千秋功业的第一步。从扫平海上强盗,到重新建立新城,移民内陆百姓,甚至是桃源岛的发展,全部都是胤禛一手规划。他把一腔对大清江山的热爱和维护,全部化成了忠心和守护,默默的为他们爱新觉罗家守候祖先得之不易的江山。而对于曾经那虚无缥缈的野心,胤禛早已经抛掉了它的束缚,心安处即是天下,只要大清强大,百姓富足,他就算只是一个王爷,那也是万分骄傲的。用八妹的话来说,炎黄子孙的后代,早已经是不分你我,民族歧视要抛开,大家一起团结起来让这一片炎黄子孙的土地在世界上占有强有力的地位才是最主要的,只有强大,才不会受辱,不会在百年后的某一天让大清成为整个后世子孙唾骂的朝代。

如今的胤禛已经年到中旬,他依旧有野心,但是更多的野心全都化成了对大清未来的期盼。他开始教育自己的儿子,教会他们什么是野心,什么样的野心才是爱新觉罗后代该有的。野心在一定的时候,可以化为骄傲,是对这一片土地的骄傲,对他不离不弃,为他鞠躬尽瘁。而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未来越过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他们才不负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所给与的骄傲,才不负老天把这一片土地上的管理权交给他们爱新觉罗氏。

胤禛在多年后的一晚,他梦见了八妹曾经所说的未来,在梦里,他虽然不择手段的除掉他的兄弟,可是他依旧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梦里那个自己痛彻心扉的疼痛...梦醒之后,胤禛只会对着徐徐升起的太阳道一声,天亮真好,梦里的一切早已经被他们前进和团结的步伐所抛弃...

曾经的野心已经全部散退,取而代之的是心里的祥和和愿岁月安好的平静!

第129章 后妃番外1

〖德妃-乌雅氏〗

曾经的乌雅氏是承乾宫的二等丫鬟,虽说有不少丫鬟羡慕,但是乌雅氏从来都不认为这现有的一切便是自己应得的。她一直都有野心,那便是能够有一天成为天下之主的女人,即使是因为身份,她走不到贵妃这一步,但是她也觉得一个妃位对自己来说并不为过穿越之虫族主宰在异界。这样的人生,她才觉得自己不枉来人世活这一遭。

乌雅氏一直掌管的都是佟贵妃的衣物,但是她也唯独有资格把熨烫好的衣物呈给大丫鬟,至于什么亲近贵妃的事儿,乌雅氏觉得一直挺反常的。二等丫鬟除了自己,旁的跟贵妃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就算不如大丫鬟那般亲密,但是也不会连个正房都进不了。

乌雅氏不笨,相反,她很聪明,她虽然不能猜中其中的原因,但是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事一定是和争宠有那么一丝的关系。所以乌雅氏自此以后便更加的谨慎,知道自己这番待遇应该是来自于贵妃的防备,所以她接下来的日子可是好生安分了不少,每日里做完自己的活计便开始足不出户,窝在下人的卧室里哪里也不去。而乌雅氏明显是赌对了,贵妃看着她还算老实,便对她的防备减轻了不少。

而乌雅氏精心等待的这一日并未让她久等。当贵妃被后宫的事情绊住的时候,乌雅氏终于得了机会,亲自捧上了香茗,递到了正在室内等候贵妃的康熙手中。

看着康熙看着自己的眼神,乌雅氏心跳加快,这一刻她等待了这么久,终于要来了,她止不住的紧张。而康熙看着她震惊放空的眼神,也让乌雅氏对自己这副皮囊的自信心大增。那个时候的乌雅氏只知道自己不用再当下人了,所以根本不曾思及康熙那眼神里并没有爱慕之意。而这也造成了她后来的悲剧。

乌雅氏一直都相信,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她一直暗地里调养自己的身体,随时都准备着有朝一日能够顺利的爬上龙床从而母以子贵。当然,后来的一切也证明,她这人是真的得上天眷顾,竟然一举得男。

这个孩子一直是乌雅氏的工具,是她自立门户当主子的工具,是她一级一级往上爬的工具。尤其是当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乌雅氏得知,孝庄太后竟然给贵妃下过绝子药时,她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乌雅氏依旧记得自己当时跪在贵妃面前时的屈辱,当她说愿意拿一个孩子换一宫主位的时候,她依旧记得贵妃那毫不掩饰的吃惊和厌恶。她记得贵妃说,“乌雅氏,你根本没有资格当一个额娘。你的心意我成全你。日后有朝一日,我真想看你后悔的嘴脸。”

那个时候她怎么说?乌雅氏记得自己这样说:“娘娘,我永远不会后悔。既然您不能有孩子了,而奴婢也不能把这个孩子养在身边,而娘娘为何要便宜了别的娘娘?这对您和奴婢来说都是双赢。奴婢相信,以您佟家的身份,一个养子,万岁爷是会给你的。”

那个时候乌雅氏就是那样笃定,这个平日里高傲的贵妃会和她做这个交易。果然,没多久自己便如意迁出承乾宫,以嫔位入主永和宫,成为一宫主位,而那个孩子,乌雅氏从来没有任何的后悔。对她来说,仅仅是工具的孩子,是不值得她踌躇不前的,她一直坚信,皇上对她一定不会是一时之性,而她也会利用这生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孩子,一个可以养在身边的孩子。

就是直到那个孩子长大,德妃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对她来说,承乾宫是她过去的耻辱,而这个孩子便是时刻提醒她曾经为奴为婢的过去,所以对于这个已经打上贵妃烙印却又记在自己名下的孩子,德妃是从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算计。因为这时刻是德妃拿来攻击贵妃的砝码-你养的孩子,永远都不会成为你的。

这样的想法,一直让乌雅氏那虚伪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只是这一切的幻想都在八公主出生,太后去世戛然而止。突然之间一个后宫的风向全部是倾向于承乾宫,就连平日里经常来永和宫坐坐的康熙帝也是去承乾宫的次数增加,为此,德妃没少迁怒于留不住皇阿玛眼光的小女儿。

后来次次碰壁的乌雅氏突然了悟,自己引以为傲的容貌再也留不住皇上的时候,她便打起了政权的主意。她有自己的儿子,而且不止一个,为了儿子,她都觉得自己应该先下手为强。所以后来,德妃便选择和长公主联手。她为蒙古平日里说说好话,而长公主也为她暗地里做一些她不方便做的事,比如说是利用长公主的身份给皇贵妃的女儿吃一点苦头。

德妃一直以为自己一直以来都做得很好,可是从来没想到,东窗事发和失宠的这一天来得这般快铁火君王。皇上退位,太子登基,顺利的简直都不像残酷的皇权争斗。而她一直以来的盘算竟然因为太子登基,全部付诸东流,就是曾经拉拢的一些朝臣,也很快就成了所谓坚定的皇上党。而她更是黄粱美梦一梦惊醒,皇上竟然把自己软禁在了畅春园的佛堂。母女母子明明住在一起,却是无召不得相见。

她一直不懂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快的跌下来,而所有的答案都在宜妃那幸灾乐祸的笑容里得到了答案。

“德妃,你聪明一时糊涂一世,你从来都不想想,你并不出挑的外貌为什么会得到皇上的宠幸?有时候我真为你感到悲哀,就是长得再像又如何?皇上以前还不成熟,难免受了你的蛊惑,可是现在呢?他自己清醒了,额娘就是额娘,就是要怀念,要照顾,那也是先要就着血脉来说,你说对不对?皇上以前有多喜欢你这张脸,如今他便有多厌恶,这一点,德妃娘娘,您不需要我多说吧?”

宜妃说了什么,德妃再也听不见。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厌恶之中,原来,她真的已经一无所有了,曾经的一切,都因为佟家毁了,原来,她的一生竟是因佟家而兴,又因佟家而败。她不甘心......

〖良嫔-卫氏〗

从诞下八阿哥的那一刻起,卫氏便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她身份低贱,整个后宫的女子都找不出第二个。可是卫氏从不自暴自弃,对于她来说,改变身份最好的途径,便是怀中的儿子。满人一向是母凭子贵,子凭母贵,既然自己做不到后者,那么前者她一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卫氏一直冷眼旁观者后宫的风云变幻,对于异军突起的德妃,安于现状的宜妃而言,惠妃和容妃才是她首选的合作者。卫氏最先看上的是容妃,这个康熙早年很受宠的妃子,孩子是生了一大堆,奈何活下来的只有一子一女,尤其是,一子一女都已经长大,而卫氏始终相信,天下没有不为孩子着想的母亲,尤其是在皇宫,母亲日后的身份和荣耀,全都得依靠儿子。

只是卫氏没想到,她三番四次的试探,容妃竟然丝毫不为所动,甚至是连一个表情都没有。而卫氏便开始把她从同盟者中划掉,直到惠妃出现在她的计划之中。长与嫡历来都是王储的爆发点,而卫氏很快便找到了和惠妃同盟的切入而在后来的无数合作中,卫氏不得不说,最好的靶子便是胸有野心,但是却脑子不够用的惠妃。当年容妃没有答应她结盟,再后来无数的实践中证明,那是她卫氏的命好。

打着惠妃的名头,卫氏没少做坑人的事情,甚至是分化佟家,害死佟国纲。这一切谋财害命分化各大世家的行为,卫氏做的毫无负担和难度,甚至,她的存在,一度让宫里宫外混乱不堪。而她卫氏,一直都在等这么一个机会,为自己儿子成长的机会。

对皇位的觊觎,卫氏知道,这宫里有皇子的妃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就是那个看似与世无争的宜妃,在卫氏看来也是一样。她要做的便是把水搅浑,不管大家对于那个位置是否觊觎,卫氏都可以假借惠妃的手,让大家都斗起来。

想法很好,计划更是大胆,至于谋略,更是让很多人都望尘莫及。只是卫氏永远不知道,也许没有变数,她或多或少会成功威胁到太子的计划。可是敬敏的出现,那些看似离谱却更接近预言的未来,让她这个未来八贤王出身低贱的母亲开始浮出水面。毕竟没有人会相信,能够在未来把太子拉下来的八阿哥,会有一个简单的额娘。

或许从正面推理,她隐藏的够深。可是反向思维推理来看,最值得怀疑的便是她。而康熙的影卫显然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卫氏多年筹划的一切都呈上康熙的案头。

如若卫氏后来不对无辜的敬仪公主生出杀心,她或许还能糊里糊涂的多活几年。只可惜,上天似乎自打因为出现敬敏这个变数,他便更加偏爱承乾宫所有的人,而惠妃这人,还在算是有个安分守己的儿子,虽不能得到再大的殊荣,可是却不会危及生命。而卫氏,在八阿哥被软禁之后,她便也步上了德妃的老路,只是她比德妃更惨,礼佛之后便是被安排下的暴病身亡。一腔谋略全部划归尘埃,消逝在滚滚的时间轮轴之下....

第130章 后妃番外2

〖郭络罗氏-宜妃〗

宜妃是伴着康熙很早的妃嫔,她出身虽没有赫舍里皇后尊贵,但是郭络罗氏的妃嫔在后宫之中已经算是独一份了。宜妃一进宫便是嫔位,生下第一个阿哥之后便直接晋了妃位,可谓是一进宫便顺风顺水。

从宜妃进宫一步步走来,宫里的传言便一代换一代,但是最为恒久的便是传言皇上立刚刚满月的二阿哥为太子,那是因为对赫舍里皇后的深情。对此,宜妃一直都是冷眼旁观,深情?皇宫里面有这个玩意吗?宜妃一直都对此嗤之以鼻。

在宜妃看来,这不过是当今圣上的另一个雄心,他想要亲手培养一个完美的储君,一个配得上大清江山和康熙儿子的储君。只是宜妃一直在观望,所谓的父子深情和完美储君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是十年还是一年?还是更短。

宜妃深处后宫之中,一直淡看朝堂和后宫的风云变化。她从不参与,只是静静的当一个旁观者,把一切都记在心里,看在眼里,提醒自己一定要步步谨慎。要说宜妃还有什么不平之事,那德妃绝对算得上是一个。

宜妃是一个贵族出身,最是看不惯奴才包衣的后妃,而德妃便是首当其冲的,毕竟良嫔虽说身份低,但是足够会装,会演戏,会把自己藏进尘埃中。就连宜妃也是把她不放在眼里。

宜妃性格爽朗大气,虽有时候会闹一点小性子,但是都能控制在康熙的接受范围内。所以她一直在后宫出于荣宠不断的,只是和她比肩的除了贵妃便是德妃。贵妃那里,宜妃没办法嫉妒,光凭一个佟姓,便足够让她立足后宫,而德妃,宜妃一直都是心有不甘,自认是贵女,宜妃实在是不甘心德妃这般无才无身份的,就是貌在宜妃眼里也只是一般,所以她一直都很费解。

知道那么一天的到来,宜妃最终用一个消息换来贵妃的指点,当她暗地里差了不少皇上额娘的事情之后,才骇然的发现,德妃竟然是靠着这个上位。对此,宜妃只觉得要是自己,一定会羞辱而死,身为妃子,能够长盛不衰的竟然是靠着和皇上额娘相似的面容。而宜妃自打这以后,对于皇上竟然是一点期盼也没有了,只一心养着孩子,争宠什么的,她表示自己实在是太脆弱了,这般考验道德底线的事情,她真的是觉得匪夷所思。

本就对那个皇位不感兴趣的宜妃,这下彻底的散养自己的儿子。想干嘛干嘛,绝不拦着,就是九阿哥要经商,宜妃都举双手赞成,还额外暂住私房钱若干。对她来说,早早表态自己和儿子没那个心,就能早早的表明态度,不参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果然,后来的事情无不再说明宜妃的明智。德妃虽然突然失宠了,但是皇贵妃却崛起,甚至是把皇上吃的死死的。曾经,宜妃也问自己是不是甘心,只是无论怎么问,宜妃只能得出一个答案,那便是自己只求一世安好,旁的有的没的,她早已经不稀罕了。

所以,当太子登基的消息传来时,宜妃只有轻松,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真正的自由了,跟儿子一起,怎么都比关在宫里看人眼色好,所以宜妃是第一个包袱款款积极出宫的。而因为她的明理,太子也对她是额外的尊重,比之其他的后妃,宜妃只能说太聪明的人终究是不适合皇宫,皇宫里需要的可是大智若愚会装傻的人。

〖皇贵妃-佟佳氏〗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进宫,只是因为把青梅竹马的感情想得太美,所以她开始故意忽略掉政治,忽略掉阴谋,忽略掉利益,就这般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进宫为帝妃。她一直认为,别人给不了她真心,但是一起青梅竹马的表哥一定会给她,所以她满心欢心的住在金丝笼中,做一个日日盼君君不归的女人。她所有的委屈只会因为他只是他而受,她一直相信,表哥会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所以她一直都以最大的包容来看待两人中间深不可测的鸿沟。

她一直以为,整个皇宫,就算所有人会与她为敌,就独独表哥不会。可是现实一次又一次狠狠地把她打醒。佟佳氏已经记不得自己刚刚得知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可能诞下自己的骨肉时的绝望和愤恨,但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她得知这一切是孝庄她后下的手,还是表哥默认的时候,她有多恨这个世界,那个时候的她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

四阿哥的出现,让佟佳氏振作了起来,她当时并不是真心接纳这个孩子,她之所以同意乌雅氏用这个孩子做交易,那便是她心里愤恨。她就是要做给孝庄看,没有亲子又如何,我依旧有本事让这个养子把大清江山搅和的不得安宁,就算是搭上她这条性命,佟佳氏都会去做。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