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压低声音道,“美女,来看看,这可是好东西,明代的!”

许韵寒挑挑眉,没有伸手接过摊主手中的花瓶,就这么粗粗地看了看,然后语带怀疑地对着摊主道,“明代的?呵呵,我这一路走过来,不下十个摊主跟我说什么这是清代的,这是唐朝的。难道如今的古董成了菜市场随意挑选的大白菜了呀!”

这摊主是个看着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又矮又胖,身材圆滚滚的,脸上肉也很多,笑起来所有五官似乎都在往中间挤去,显得很喜乐。ww一听见许韵寒的质疑,摊主急急地辩白道,

“那哪能呀,妹子你别他们胡说,那些都是老奸巨猾的奸商,不过我可是个实在厚道的人,从不骗人,这个青花花瓶绝对是明朝顺治年间的。”

噗~哈哈哈~许韵寒听了摊主的话,没忍住,当即笑场,这人职业素养不够专业,一定不是熟练工,“明朝顺治年间?难道顺治帝也玩儿起了穿越?我们历史老师教的,顺治是清朝的呀,难道历史老师错了?!”

“啊?哈哈~是么,那就是我记错了,我个大老粗哪懂什么历史,能勉强记住个朝代名字就不错了。”被揪出纰漏的摊主一愣,挠挠头自嘲了他本人两句算是解释了原因,其后仍是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

“但是这个青花瓶真的是明朝的,这东西那可是有来历的,妹子你别看我现在就是个摆摊的,但是我爷爷在文革时期可是领导层的。你肯定知道那个动荡年代古董什么的都经历了一番人为的破坏吧,而这个花瓶就是当时我爷爷私藏下来的。哎……我爷爷去世之前将它交到我手里,说是明朝的,千叮呤万嘱咐让我好好保存,但是如今生活太艰难了。”

好似陷入追念过去岁月记忆中一般,摊主唏嘘不已,满脸的痛惜不舍。

“是这样呀,既然这样你还是听长辈的话好好留着收藏,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更应该好好留着才是,不仅全了长辈的心愿而且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许韵寒心里窃笑,但表面上似有所悟地替摊主叹息道。这些卖古玩的人简直一个比一个有才华,不仅是好编剧更是好演员。

正偷着瞄许韵寒表情的摊主,一看她似乎信了,心下一喜,他就说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最好骗了,所以他才主动上前招揽她。觉得他选定的肥羊入瓮了,摊主接着长长叹了一口气,面带忧愁,对着他心中肥羊许韵寒说道,

“唉~我也就是看妹子你合眼缘才和你说这么多,什么都讲个缘分不是,要是换了别人我可什么也不想多说。这花瓶我们家保存了几十年也算我们家的宝物了,这么多年来我都不舍得卖。只是现在我儿子大了要娶媳妇儿了,现在啊,没房子娶媳妇儿难啊,为了孩子的幸福,这才想着卖了这个花瓶给儿子买套房子。”

许韵寒状似同情的跟着叹了口气,“就是啊,如今房价高得吓人,年轻人若是靠工资想买房简直不容易。”

“可不是,不过我们老一辈还是要替孩子们着想呀,能帮着出点钱也好。这样好了,妹子你要是喜欢这个花瓶,你就开个价,拿走。”摊主像是遇到知音懂他的人一般,更加热情地看着她,于是十分豪爽大方地大手一挥说道,手上还将花瓶往前递了递。

许韵寒笑了笑,并没立马回答,而是接过花瓶,一入手果然依旧冰冰凉,之前隔着距离看都能从青花纹上看出瑕疵,这件赝品做的着实不讲究,摇了摇头,递回给摊主,遗憾地说道,

“这个花瓶确实很漂亮,我也很喜欢,但是我没钱啊,听您说起来这个花瓶是您家传家宝,卖了能买套房子,那么多钱我没有啊。要是我也有这么个古董我也想换套房子去,哎……我还是看看其它便宜的吧。”说完许韵寒就一脸惋惜神情地蹲下,在地摊上翻看起别的起来。

这下摊主心里那个悔啊,早知道刚才不该把这花瓶吹得那么高,现在好了,下不来台刚说了值套房子总不能自己又主动降价说个两千块就卖吧。只好将手中花瓶放下,所幸她还在看别的东西,只要没有离开,他就要继续宰肥羊的机会!于是那摊主打起精神,招呼她看起摊位上摆着的其它东西,

“这……那你看看别的,看看别的。我这儿都是好东西,绝对物有所值。”

正说着,摊位上又来了位新顾客,摊主对许韵寒说了句随意看,就忙抱着刚才那花瓶迎了上去,虽然摊主声音压低,但是许韵寒还是听了个大概,几乎就是刚才跟她说的那番讲说,当然,明朝顺治这个错误没再犯了。

许韵寒听着摊主的戏,暗自笑笑,随手翻弄摊位上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摊主摆的东西相当杂,陶瓷器有,小人书亦有,甚至还有外表已经脏兮兮的水烟枪。像这种货物如此繁杂的摊位几乎没有,大多摊位都是最多摆几种类别的东西。

她随手东翻翻西看看,很多东西压根不值得细看,一翻遍了却连件像样的玩意都没见到。

咦?这是……

第一百零九章 美人妆奁

(在乱糟糟的地摊商品中随意翻找时,许韵寒突然感到指尖碰到了个什么,竟然……很烫!激动之余不忘寻找让她感到异象的物品,对,就是这个,眼前是一个葵花式淡青色瓷器,巴掌大小,看着有些像如今市面上装香薰蜡烛的小瓷碟子一样。ww

咳~许韵寒实在是才疏学浅,瞅了好一会儿都没看出这个瓷器是个什么东西,莫非是古代人用来蘸辣椒或装豆油的?

但是可以肯定就是,依着刚才她手指感触到的灼热的温度,这小瓷碟绝对不是超市中用来蘸辣椒的现代货。许韵寒抬头瞄了眼摊主,还好,那狡猾精明的摊主正在专心忽悠那几个潜在顾客,没注意她这边。

她收回视线,稳了稳心神,伸手将那小瓷碟拿在手里。入手瓷器本身的冰凉感一瞬之间就被涌来的奇异热度掩盖,并且在她眼前呈现出一副美景。

蒙蒙晨光中,一位长发及腰的女子端坐在镜子前,优雅贵气,由身旁一位丫鬟为她梳着头发,描眉画眼,梳妆打扮。坐着的那位女子时不时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明眸皓齿,面若桃花,笑着朝身后的仆人点点头。

许韵寒怔愣地观察着画面中的美人景色,就像在看一部哑剧似的,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寂静美丽……回过神不由哆嗦了下,这幅景美则美已但让她这么冷不丁地近距离亲眼看见古代女子,就像看视频一样,但是几千年的时光距离让这个场景显得有些诡异。

万幸并没出现像画皮那般的梳妆场景,不如她估计一辈子都不敢照镜子了。ww许韵寒轻轻将手里的小瓷器放下。

‘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这个长得像小碗碟的瓷器应该是个小瓷妆奁盒,又可称之为‘洗’。

全器六瓣葵花式,自壁至顶面皆曲突有致,顶面依瓣稜浮雕出凹弧壁深斜入中心的小圆底,有如一朵伸展的花朵。粉青的厚釉,色泽温润匀净,积釉处色碧,釉薄处略呈粉褐色;开片稀疏而长,色浅淡。壁墙落地为足圈,足缘呈暗褐色。

在远古时,人们就已经知道用“止水鉴容,流水沐浴”,穿贝壳兽牙饰以颈项。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不论是古代雪肌云鬓、明眸皓齿、面若桃花、气若幽兰的美人,还是现代时尚风情的靓女,都会有着一些自己的驻颜之物,裙带衣裳和簪环钗佩就更不用说了。古代人放梳妆用品的器具称之为妆奁。

根据它所带来的温度热度以及瓷器本身的用料等方面,许韵寒认为这个瓷妆奁盒应该是宋代时期的,而且应该是南宋官窑青瓷。因为其用料的特殊。

宋瓷的美学风格,近于沈静雅素一路,宋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南宋的官窑青瓷是玻璃釉,但它的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碱釉,因而官窑青瓷经多次施釉,利用釉中微小气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使人感觉有观赏不尽的蕴蓄。

唐人称赞越窑青瓷的如冰似玉,还只是修辞学上的比喻和理想,但是宋人烧造的青瓷却是巧夺天工的实际。宋瓷的很多作品都称得上中国陶瓷历史画廊中的杰作与瑰宝。

南宋官窑青瓷啊!其特征是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完美的造型和“雨过天青”的釉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许韵寒再次拿起,美人梳妆画面铺展于眼前,加之手心中的温热,她只觉得自己心率渐渐变快,手中握着的这个葵花洗并不重,但却着实沉甸甸的,让人心喜。

南宋官窑,居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首。据历史记载,南宋建都临安,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南宋皇朝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散落在世界各地,价值连城,素享“瓷器明珠“美誉。

南宋官窑瓷素来为历代收藏名家所追捧和珍爱。它以造型之优美典雅釉色之清雅沉静,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乾隆帝曾经发出赞叹:“李唐越器人间无,赵松官窑晨星看。

在几年前一次德佳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仅为五公分左右的南宋官窑笔筒,成交价高达三千两百万港币。

而这件南宋官窑青瓷葵瓣洗虽表面有些脏污,但整个器物本身并没有明显损坏,保存的算是不错。这就意味着太大大的值钱啊!许韵寒心里止不住的荡漾啊荡漾!

能碰到真品,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撞大运了!许韵寒嘴角微翘,止不住得上扬,余光中瞄了眼仍在唾沫横飞跟那几个人比划着他手里花瓶的摊主,手里握着青瓷葵瓣洗不放下,然后又从那堆摆得杂乱不堪的货物中挑了本旧得泛黄的小人书。

镇定了下情绪,调整调整面部表情,许韵寒仰头,一手拿着青瓷葵瓣洗一手拿着小人书,朝摊主喊道,“老板,老板,这两件怎么卖的?”

正跟顾客讲得热火朝天的摊主皱皱眉头,说的正兴头上被打断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有人问价格就意味着肥羊要吃草了!在他这里,草的价格很实在,的贵!哈哈~

摊主笑眯眯地跟那几个人说了声请随意看,便抱着花瓶凑近许韵寒,先是瞅了两眼她手上拿着的,不由有些失望,是两件小东西呀,小件可不太喊得上价,不过仍是打定主意要狠狠赚一笔,非常和蔼亲切地问道,

“妹子,喜欢这两件呀,哎哟~我就说你有眼光吧!大大的有眼光啊!这小人书就不说了,不光看着有意思,而且有收藏价值;不过这瓷碟可是大大有来头的,是清朝瓷器呀,你别看它小小一件,可是收藏价值那可不一般。”说着摊主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对她说道,“这个瓷碟是清朝皇宫里贵人用的东西,你想呀,古时候也就有权势的人才用得起这么漂亮精致的餐具,装个小菜什么的吃着多美呀。不多说了,两件九万,就都给妹子你了!”

第一百一十章 白富美肥羊

(“九万,那么贵!”许韵寒惊呼,虽然九万钱其实论起南宋官窑青瓷实际价值来讲,简直就相当于白送一样,但在地摊上买东西,谨记的是不管心里多么喜欢都不能表现出来,想要买东西就得拿出大刀阔斧地砍价气势,不然一准儿被这些精明狡猾的摊主坑得厉害。『』

坑得厉害还不说,要是让摊主反应过来,是个好东西,很可能摊主就不卖了。所以这个价格,许韵寒是必须要砍一砍的,瞅了眼笑得和善的摊主,似犹豫似不舍的晃了晃手里的小人书说道,

“老板,听你的意思是这个小碟子很贵咯,那如果我只买这本小人书的话,多少钱?”

一听她不买那个瓷器只买那本小人书了,摊主噎了下,有些气恼,心想着丫头片子怎么不讲价呀,怎么能直接就不买了呢,光要个看着就破破烂烂的小人书,他能喊出什么好价钱,许韵寒的不接招让他有种猛力一击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瞥了眼她手中晃着的那本小人书,竟然是那本,不禁开口说道,

“妹子,你怎么想买那本里面都是很奇怪的画,连个字都没有。老哥我不想坑你,你要实在想买这本书的话,那就五千块吧。不过啊,我还是觉得那个瓷碟更有收藏价值。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嘛,是吧,这样吧,你要实在很喜欢那个瓷碟的话,我给你算便宜些。”

那本小人书他确实翻过,他也不太记得这本书怎么到他手里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画,还有几页空白的,他认为一文不值。『』也从来没人说过要买它,所以见许韵寒竟然要买那本书,摊主难得的良心闪现一回,他认为随便在他摊位上换一本书都比买那本强。

至于那个瓷器他是从来没注意过,小小脏脏的丝毫不起眼,搁在家里拿一堆杂物里很久了,前段时间他老婆打扫时才清理出来扔给他让他拿出来卖两个钱。

五千块?!哼,这个摊主手真不是一般黑,明明他自己都说这是本无用书,还好意思要价五千,看来,这摊主是要把她当做肥羊宰的节奏啊。许韵寒低头看了看自己,明明就是一副穷吊丝的装扮,怎么就被人给当成冤大头了啊。可怜的她,却没想到,如今她的模样出众,气若幽兰,只要不作乞丐打扮穿得干干净净,就是白富美一类,不敲她竹竿,敲谁?!

“我就是看着这书特别才想买来看看的,不过,五千块!呵呵,老大哥,你这儿价格不是一般贵啊,算了不买了,我还是去别家看看吧。”许韵寒似笑非笑说了一通,作势就要放下手里的东西走人。

“哎哎哎,妹子你咋这么急性子呀,这做生意不就叫个和气生财不是。这样吧,你说个你心里价位,我们再商量商量。”眼看买卖要吹,摊主不得不松了口。

许韵寒脸色缓了缓,笑着对摊主说道,“老板,我也经常逛古玩街的,大概知道点,我来逛地摊就没想过能买到什么真正的古董,只是单纯喜欢这些仿古的小玩意儿,所以我想,这两件一共三百块钱就差不多了。您说呢?”

“什么?三百?”这下子轮到摊主脸色不好了,“妹子,你当这是菜市场的大白菜呀。算了算了,两个一起五百,最低一口价,你不愿意就算了。”

许韵寒为难地想想,最后似心疼的一咬牙,道,“好吧,谁让我喜欢呢,五百就五百吧。大哥,你太会做生意了,其实这两件东西的成本价根本就不超过一百块吧。哎……算了,算了,买了回家吃饭。给,五百。”

“千金难买心头好嘛,欢迎再来光顾啊,那两件东西你拿好了,货银两讫,不退换的啊。都是小玩意,我就不给你袋子了,妹子你直接塞你包里更方便,免得还要拎个袋子占着手。”摊主数了数她递过来的钱,没啥问题,虽没有狠狠赚上一笔,但还有有几百纯利润,揣好钱便恢复了笑脸对许韵寒说道。

终于将南宋官窑青瓷葵瓣洗收入自己囊中,许韵寒心情不是一般的佳,并不计较这抠门得厉害的摊主连个袋子都不愿赠送的行为,打开自己挎着的包将那本小人书和最重要的南宋青瓷放进去,朝摊主点点头便迅速离开潘家园市场。

砰砰砰~一路上她心跳得厉害,紧紧挎着包,手不经意搭在包面,稍稍用力摸还能感受到包里面装着的那个南宋官窑青瓷葵瓣洗,许韵寒左右看看,快步回到车上关上车门,才稍稍安心。

刚缓了口气,许叔就打来了电话,“喂,丫头,我找到一间不错的店铺,要不要过来看看?在什刹海古玩市场这里。”

“这么快就找到合适的了呀,那太好了,许叔你就在那儿等我,我马上过来。对了,许叔,我跟你说件大好事,我刚刚买到一件南宋官窑青瓷!”许韵寒忍不住想跟人分享分享她的喜悦,捡漏啊,捡了个超级大漏啊!想着想着就乐出来了。

捡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话,形象的体现在‘捡’上,因为古玩界普遍认为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个‘捡’来寓意它的难得,是极诙谐的表达。

正高兴着呢,就听见电话那头的许达淡淡地说了句,

“你别是打眼了吧,南宋官窑青瓷存世很少,哪儿那么容易就让你给碰着了。小寒呀,这收藏圈里有许多的诱惑,有些人只花费很少的钱就淘换到物超所值的东西,也就是捡漏,就比如你上次的那个明朝宜兴紫砂罐一样,但概率相当低;更多的人是花了冤枉钱,打眼了。新手偶尔能捡漏,行家未必就不会打眼,搞收藏就是这样的,有时运气好还真能捡到点好东西,有时稍不留神却又把自己给‘漏’进去了。所以你不能因为有过一次捡漏经历,就认为这‘漏’那么好捡。”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打眼的回忆

(“许叔,我……”

“听我说,不要相信那些故事,那些看着老实的人其实精明得不行,尤其是如今的市场更是混乱的很,就算是八十年代那时候的人都不单纯何况现在。ww”许韵寒刚想为自己辩驳一下就被许叔接过话头,滔滔不绝地开始讲他的经历,以此教育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许达刚开始正式接触古玩行业的时候,那时候这个行业正是消沉百业待兴的时候,收到好东西的机会很多,他的积累财富的最初阶段就在那个时候,但是遭遇的第一次‘打眼’也在那时。

许达印象很深刻,记得那时正是他去湖南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有一回春节他找机会回了趟北京,闲时去琉璃厂逛了逛,当他在闲逛的时候,突然碰到一个穿着十分破旧周身打了很多补丁的农村老头。

此人胳膊里夹着一个很旧的蓝布口袋,在他要摔倒时许达扶住了他身体,老头对他笑笑,神态淳朴且厚道,随后两人寒暄了几句,老人神秘地问他想不想看样好东西。许达迟疑地朝四周看了看,那人就已经从袋子里摸出二十多块奇特的石头来。

老人自称自己是六合的农民,石头是他老家的人从自家的庄稼地里挖出来的,听说很值钱,所以他就来看看能不能换钱,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换点钱解决下生计问题。那些石头小巧、圆滑而不失细腻,大多呈红褐色,且表面都带有各种色彩不规则花纹,有些像人物,有些似花鸟。

许达早先听说过六合是雨花石的盛产地,再仔细一看,老人手中的那些石头中果真有几块正如他所说的是不小心被锄头敲坏了,石头表面还有破损的痕迹,而且断裂面上的花纹也是清晰可见的。『』因为许达那时候初涉收藏,这些依据便足以让他确信无疑。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