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情为祖国花朵的成长出一份绵薄之力,我怎么着也会至少要价五六千。”

许韵寒态度坚定地摇了摇头,“就算有个‘寅生刻’的底款也不能证明这个铜墨盒就是出自陈寅生的吧。后世仿制品从来都是层出不穷,数量远远超过真品。所以,我认为这个铜墨盒应该按照现代工艺品的价来卖吧,像这种小件杂项,我最多能接受两百块的价格。”

“但是你也不能肯定地说它就不是陈寅生刻的吧,实话跟你说,这个铜墨盒我摆在摊子上卖了很久,前前后后有不少人都看过,还就没一个人能证明它不是真正的‘寅生刻’。所以我就按照陈寅生作品的市场价出售,也是合情合理的。

听妹子说的话,就知道你一定是懂行情的人,那肯定应该清楚,陈寅生的墨盒绝对是值得上三千块的。你仅仅出个两百块钱,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一点想买的诚意吧。干脆点儿,我的底价就是三千块,要是妹子你觉得贵了接受不了,那就算了。我还是留着这个铜墨盒继续压摊位下面的垫布好了。”

钟碧玉这番话并非试探,实际上确实有不少人开过口要买那个铜墨盒,她仔细看过,虽然没把握它就是陈寅生所做,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个铜墨盒雕工精湛,于是钟碧玉决定就把它照着陈寅生真品的价格出售。

三千块就是她的底价,绝不退让,因此之前的人最终都没买,钟碧玉却并不担心,既然能让不少人关注,那必然有可取之处,好东西还能愁卖不出去?!一定会有人会认为它是真品,守株待兔是她一直以来做生意的信条。

许韵寒心中衡量了下,要是花三千块钱买下铜墨盒,若是她只为收藏那倒是也行,但她是要买来放自己店里卖的,这样算下来,根本没什么赚头。

“那真是遗憾,看来是我和这个铜墨盒没有缘分。”说着她就蹲下身子将铜墨盒放回原处,替下了那个青铜刀柄压在底布上。『』

动作的同时,许韵寒留意着摊主的神情,可惜的是钟碧玉并无任何退让的表示,看来她真是和这铜墨盒无缘了。

哎也是,捡漏哪是那么容易的,识货的人还是不少呀,许韵寒遗憾地想着。

“没关系嘛,大姐我这个摊位上好东西不少,你可以看看别的,看好了大姐仍然给你算个优惠价!”钟碧玉秉持着买卖不成仁义在,态度依旧热情亲切。

这让许韵寒对她很有好感,比那些油嘴滑舌观之狡猾的男的摊主在服务态度方面简直优质太多了,难怪她生意比其它一些摊位好很多。

“大姐,您真是太会做买卖了,不过别的我都看过了,没有看到喜欢的,下次来逛一定还来您这儿。”

“那敢情好啊,呵呵”

之后许韵寒又逛了一会儿,仍然没碰到什么好东西,看了下时间差不多该去找罗丰。

于是开始往回走,到了罗丰摆的摊位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将东西摊位都收拾好了,坐在小杌子上,旁边一个硕大的包裹,里面装着刚才摆摊所用的东西。

“逛好了?那咱们直接去找个地方吃晚饭?五点过了,差不多到点吃饭了。”罗丰看见她走过来,起身收起刚才坐的小杌子,塞进那个包裹转身对她说道。

“行,那就在这里附近找一家餐馆吧,免得堵在路上,这会儿可正是下班高峰期。”许韵寒提议道。

罗丰没异议,两人一起走出了古玩街,罗丰让许韵寒在门口等了他一会让,等他去停车的地方将他那个硕大的包裹放到他车子里。

随后两人走了一段路,看到街边有一家新疆大盘鸡店,都表示同意之后就选择晚饭吃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起源于九十年代初期,主要是鸡块和土豆块,配皮带面烹饪而成,新疆大盘鸡色彩鲜艳,有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

而且算得上物美价廉的美食,许韵寒一向十分爱吃。

两人就只点了份小份的大盘鸡就足够了,待会儿里面还能加饼或者面条,分量足足的。

点完餐之后,两人都没说话,许韵寒突然觉得有些尴尬,想了想主动找话题,

“上次的事情真是谢谢你呀,不然我钱包里的身份证银行卡那些丢了去补办会很麻烦,正好今天这顿就算我的,非常感谢你那天的见义勇为,要不我腿都跑折了也抓不到那个小偷。”

罗丰正帮着许韵寒将桌上她面前的茶杯和碗都用餐巾纸擦拭了一遍,笑了笑,答非所问地说道,“你是换手机号码了吗?我打过去,一直提示的是关机。”“恩,我换手机的时候,说是要剪卡,而且营业厅的人又跟我介绍说是3g网络通通卡的信号好得多,所以我直接就换了卡。”许韵寒解释道,心里默默加了句,只将常用电话存了,当然不包括罗丰的号码,当时她完全没想到会有联系他的一天。

后来和许叔正式开始决定开店,提到货源的时候,许韵寒是想到过罗丰的,但已经没了联系方式,当时悔恨不已,特别是逛了很久都没看到个好东西的时候更是后悔。

“你再说一遍你的电话号码吧,我重新存一下。”许韵寒这回相当积极地主动拿出自己手机要求交换联系方式,那是肯定的啊,这种一手的货源上哪儿找去啊!

罗丰瞅了她一眼,倒是没多为难她,直接报上自己号码,让她拨过去,然后他也存下了她的新号,罗丰咧嘴一笑,意有所指地说道,

“你不怕我的东西来历不干净?你能放心?”

许韵寒轻轻敲着逛了一下午现在微微反酸的双腿,闻言很光棍儿地说道,

“我栽了,你也跑不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且上次那个玉壶没什么问题,这让我对你产生了那么一点点信任。当然,相互信任才是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我想,既然你能告诉我名字,并且留下你的联系方式,至少说明你对我还是有那么一点信任的吧,尽管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你说呢?”

罗丰不置可否,笑意盎然地听着她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又风马牛不相及地问了句,

“你听过淮阳许氏吗?”

许韵寒奇怪地看了看罗丰,这男人怎么问一出是一出的呀,不过见他表情很认真,她虽疑惑但还是想了想,道,

“淮阳我倒是听过,不过淮阳许氏我就没听过了,淮阳许氏很出名吗,豪门大家?”

罗丰笑 ...

(了,“豪门大家?也可以这么说,不过现在早就破败了,你看你都一点没听说过,怎么能算得上豪门。”

“你不会以为我是那什么淮阳许氏的人吧?”许韵寒想到自己同样姓许,他又特意这么问,不禁有所猜想。

“确实本来以为你应该和淮阳许氏有关系,毕竟你姓许,而且……”说到这里罗丰停顿下来没再继续说下去,反而快速转移了话题,“我最近手上有几件还不错的东西,有没有兴趣?当然如你所希望的安全系数是很高的。”

尽管不知道罗丰为什么没继续说下去,许韵寒并没追问下去,两人还不到那种能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熟识程度,遂顺着他的话接下去,她和罗丰结交最大原因就是为了这个,

“好东西,当然是有兴趣的。什么时候能去看?”

“吃了饭,你找个茶楼包间,在那儿等我,然后我拿着东西就过去找你。”罗丰当然是不可能带她去自己的地方,于是提议找个茶楼作为交易地点。

“那也好。”

很快一个服务员将大盘鸡端上来了,两人停止了交流,吃完饭之后,两人就各自开车分两路离开。

许韵寒往城区方向走,中途还打了个电话给戴小贝问附近哪儿有茶楼,她只在上班的时候有次同事聚会去过一次茶楼。所以她对这个完全不熟悉,只好求助吃喝玩乐十分擅长的戴小贝童鞋。

通话期间因为不会用如今高科技的智能手机搜索而被小贝嘲笑了很久,许韵寒赶紧讨饶并报上她现在所处的地址,说了句找到把详细地址发过来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本以为待会儿戴小贝会回拨电话过来继续调侃她的,结果只收到一条包含了地址的短信,许韵寒抿着嘴乐呵呵地猜测着,这个戴小贝现在肯定和范迪生一块儿呢。看了地址,一路顺着车流行驶到一个十字路口,打了右转方向,朝短信上这家益悦茶楼驶去。

【:】

!^!一更。-- by:dad0u0|8629|51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件你也要一起买么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件你也要一起买么

连着拐了几个弯又驶进一个巷子里,这次一向方向感不太佳的许韵寒总算是找到了戴小贝推荐的这家益悦茶楼。ww尐說網

茶楼并没有处在车流不息的正街两旁,而是在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巷子里,周围都是居民住宅楼,幽静怡人,这么亲民的氛围让许韵寒微微有些诧异,原以为戴小贝肯定给她推荐的会是类似什么高级会所的。

“欢迎光临”待她刚走至茶楼大厅门外就有一个穿着旗袍高挑年轻女子为她拉开门,热情地送上问候。

走进茶楼大厅,许韵寒才发现这家茶楼竟是败絮在外,金玉其中的典范,外面丝毫不显特别,内里却是另一番光景,整个茶楼装饰平实而精致,显得自然、轻松、休闲、质朴,每一处小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巧妙。

不落俗套的同时让人身处其中,能有中如回到家中的舒适惬意之感。许韵寒仔细地扫视了一圈茶楼一层的装潢,自家店铺马上要开工装修,所以她这段日子走到哪儿都会习惯性观察其格局装饰,也许能有所借鉴的地方呢。

“小姐,里面请,请问您是,只有您一位吗?”迎面走来一位中等个子的平头年轻男子穿着一套深咖色服务生制服,带着微笑朝她点点头,余光似不经意地朝她身后瞟了一眼,略显迟疑地问道。

“不,是两位,还有一位待会儿过来,麻烦给我开个茶座雅间,环境安静点儿的。”许韵寒说道。

服务生会意,通过耳朵戴着的麦跟茶楼服务台联系上说了顾客的要求,几秒不到,他伸出手微笑着对她说,

“您请跟我来,给您安排了木槿厅,在楼上三楼,很安静。您直接告诉您朋友您在木槿厅就行,您朋友到了的时候我会带着去。”

随着服务生走进大厅中央的电梯,一路行至三楼的木槿厅,然后先为自己点了一杯花果茶,又给罗丰发了短信告诉他地址和包间号,许韵寒闲着无聊之下,便从包里拿出最近正在看的一本线装书。

看着手中这本已经快看完的书,许韵寒打算等店铺的事情忙完的时候回趟老家,上次从家里带来的这些资料书籍快看完了,干脆这次直接开车回去把家里所有的书和资料全部搬来。『』

这样她随时取用方便得多,在家里找个隐秘的位置放好应该不会有问题,至于保存问题,只要有她家祖传秘制的干粉就能解决。

回老家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探寻当时那三个土夫子是否是从河南石门附近得到的那个玉蝉还有那尊兽面人身塑像。

是否和当时她去过的平邑县郊区那个工地中发现的地下墓室有关?许韵寒不只一次有这样的猜想,因为时间上实在是太吻合了。

这段时间太多事情让她没法回老家去,所以她试图从网上找过关于那个工地地下墓室的新闻,却仅仅找到几条零星散乱的消息,还都是只涉及到最初建筑工地发现有地下墓室时候的新闻。

关于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情况,网上却是一点都找不到,这让许韵寒觉得很奇怪,一般来说像这种发现古墓的消息,都会引起国内包括一些国外媒体的关注,普通老百姓也会相当好奇感兴趣。这种有吸引力的新闻,各大媒体都不会放过。

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似乎平邑县某工地发现地下墓室的消息很快销声匿迹了,她前天还特意打电话给王婶,闲聊之中问起过工地古墓的事情。

王婶告诉她王大叔跟她提起过,那个捡了宝贝发了一笔的牛大郎都没在那个工地上干活了,说是后来工地上来了一支部队,召集所有工人追讨遗失的古董然后都发了点钱算是提前解散他们,后来那个工地就被封锁了,听说就连附近的住户都不能靠近那里。

这些情况都说明了那个工地上发现的地下墓室不一般,得到的信息让许韵寒既激动的同时又低落,激动的是神秘的玉蝉和不一般的墓室有关联的可能非常之大,但是既然有国家机器介入,而且还是全面封锁,那她这个平民百姓又怎么可能有接近的可能。

许韵寒失望不已,心底不住叹息着,早知道是这样当时她就该不顾一切地跑进工地里面去瞧瞧的,思及此更是后悔不已,呆呆地盯着手中的书,但是却好一会儿了连一页都还没看完翻页。

突然房间门口传来的开门声惊醒了她,回头望过去,罗丰拎着一个行李箱在先前那个年轻男服务生引路下走了进来,环视一圈,

“环境还不错啊,小兄弟,麻烦给我上一杯西湖龙井茶。”

服务生应了声便退身掩上门出去,没一会儿就端了他点的茶进来,恭敬小心地放到罗丰面前,然后问了他们没什么需要之后才退出去。

罗丰瞄了眼关上的房间门,俯下身将搁在地上的行李箱抬到桌面上,拉开行李箱拉锁揭开箱子,说道,“带了六件,你先看看吧。”

说完还将箱子往许韵寒坐着的方向推了推,便坐下悠闲地喝茶。

罗丰带的行李箱是那种常用款二十寸大小,箱子里面在各个物件之间还塞了一些报纸以防有磕碰损坏。他带来的六件东西体积都不算大,不过全放进一个行李箱里感觉上还是有些挤。

许韵寒并没有将这些东西拿出箱子,而是把行李箱拉近了些就直接在里面看起来,先是挨个摸了一遍,这都快成了习惯,要用双手的感触确定物件真假,再仔细看。

她先拿到手上的是一个白釉黑花卧虎瓷镇纸,入手即感到手心丝丝暖意,应该是清初的,观之釉面莹润,白底瓷面上用黑釉描画出形象生动的一只健硕勇猛的老虎慵懒地卧于地面稍作歇息的姿态,虎头雕刻出虎眼鼻口,细微如牙齿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古代镇纸大多采用兔、马、羊、鹿、蟾蜍等动物的立体造型,面积较小而分量较重,材质多为玉、陶瓷、铜以及水晶等等。

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兴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

这个白釉黑花卧虎瓷镇纸不错,许韵寒暗自点点头不动声色地将它放回去,转而拿起一旁的黑釉刻诗文梅瓶。

高三十厘米左右、腹部最大径二十厘米。梅瓶作小口,短细颈,丰肩,肩以下逐渐收敛,胫处微放,圈足。瓶体各部位比例匀称,给人一种亭亭玉立、硕高挺拔的感觉。

瓶体装饰为黑釉刻花,由口至胫刻画弦纹,分肩、上腹、下腹、胫四部分。肩刻五只蝴蝶飞舞其间;上腹刻诗文,诗曰:“迷人学道外求仙,不觉神仙被妄缠。回首金鸟逝阆花,一转清日耀禅天”;下腹刻莲瓣六片围绕一周;胫部光素无纹。

...

依据手心中传来的温热程度,让她能够确定这支黑釉刻诗文梅瓶为宋代的。

许韵寒小心翼翼地放下,然后一次又看了剩下的四件,分别为白釉孩儿瓷枕,梨瓜壶,海棠青瓷瓶,象足夔龙耳炉,这几件她都不太懂,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凭借着异能确定其虽然存世时间不一,但每一件都是真品,无一例外。

这样的结果让许韵寒心中惊喜非常,起初尽管知道罗丰‘土夫子’的职业但她也从来没指望过他带给她的东西会全部都是好东西,弄虚作假几乎是这个行业的常态,不要抱以幻想才会安全些。

许韵寒将最后看的海棠青瓷瓶放回行李箱,抬头瞄了眼一直安静地喝着茶的罗丰,很好奇他是从哪儿弄到的这么些老物件,最关键的是这六件都不像是最近出土的‘土货’,每一件都有很厚的一层包浆。

可是这个男人不是土夫子吗?

那么怎么会带来的六件东西里面一件土货都没有,他这算是不敬业吧,许韵寒暗自嘀咕道。但她又不能明着问,喂,你最近没有下地摸东西吗,怎么不带几件来?

“都看完了?”虽然罗丰一直喝着茶没说话但时不时也会注意一下许韵寒的动静,这会儿见她盯着自己,神色莫名,莫非他脸上有脏东西,他吃完饭记得擦嘴了呀?罗丰不禁抬手抹了抹嘴角,什么都没有啊。

“恩,看完了。如果一起都买下来的话,是个什么价格?”房间里没人旁人,许韵寒决定直截了当的问价格,不用像上次在鬼市的时候还通过拉手讨价还价。

罗丰却没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站起身看了眼行李箱中的东西,然后指着放在中间的白釉孩儿瓷枕,盯着她问道,“这件瓷枕你也一起要买?”

【:】

!^!一更。-- by:dad0u0|8629|53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宋代白釉孩儿瓷枕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