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柔嘉和方鸿渐是我最看不得的结局,我总觉得在婚姻生活中,如果孙柔嘉能稍稍地退让一些该有多好!

“妈,你小点声,万一勤进回来听见了不好nad1(”

“小风呀小风,你从小到大一直象个男孩一样,干活,学习从来也不用大人操心,可是自从谈恋爱起你怎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也不让说,什么也不让大声,怕这个听见,怕那个听见的,怕什么,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嘛,有什么不敢说的?我这个人肚里就不能藏话,跟着你窝窝囊囊地都要憋死了,唉!我怎么能生了你这么个好脾气的闺女呢?”

“妈,隔墙有耳,草丛里有人啊!永远记住这话.妈,我回.”

我不顾妈的劝阻,快步走回去了,在门口,遇到了勤进要往外走,我停下来,勤进只是冷冷地瞅着我,没吱声.我只好问

“你去哪儿?”

“去我二哥家.”

勤进没有停步的意思,我心里那个气呀!

“勤进,你回来,我有话跟你说.”

“你能有什么话说?”

“你只管回来.”

勤进跟着我折返了回来.三姐夫在外屋厨房烧火做饭,我勉强笑点一下头,就进了屋里.

进到屋里,我还没站稳,勤进就说道

“我知道,你爸你妈又挑我的不是了.”

“没有,不过妈有点怪你不回来看我,再说你饭在哪儿吃的?”

我压低声音,我怕三姐夫听见我脸上没面子.

“我饿不着,再说有你爸妈在身边,还有你妹妹,我在不在你身边有什么用?他们会把你照顾得比我好.”

“你不要这样,跟我回去吧.”

勤进不动地方,抽出一支烟点燃,竟又是那受伤的面孔,眼泪也浸润了我的眼睛.我一顿一顿地摇着他的胳臂,

“勤进,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不在意我不要紧,但你要让我在爸妈那里有个面子吧?跟我回去吧,算我求你了.”

我的眼里尽是......

可怕的沉默,沉默......

勤进想了不知什么时候,终于跟着我回到了妈那里.

只要见到勤进,妈妈就不再生气了,妈妈不是一个纠缠不休的人,她只是特要面子.

第二天,勤进又没回来吃饭,我说他病了,他昨天就病了.

勉强吃过晚饭,我执意要走,又给勤进带了饭回来.

三姐她们一家还没回来,我们这屋也黑乎乎的,勤进没回来……

放下饭,关了灯,我躺在床上,任由泪水在脸上肆意地流......

我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想着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更是难过不已.我不记得自从有这个孩子以来,勤进是否关心过这孩子,是否对我说过贴心的话语.

“你知道吗?亲爱的孩子,也许你出世时,你爸你妈已经离婚了.妈妈也不想这样,可是妈妈实在受不了,受不了你爸的小心眼,无端变脸,冷漠的面容,和你姥你姥爷的不相容,妈甚至觉得,妈妈活着是为了你,无论你是男是女,虽然妈妈更喜欢男孩儿,但是如果你是个女孩,妈妈会加倍疼你爱你宠着你,好好培养你,让你自立自强,宽容忍耐,心胸开阔,气度豁达…….

妈妈曾经很用心地爱过你爸爸,可你爸爸,他不懂得珍惜你妈妈,妈妈的心苦闷又无奈,所以只好离开他了…….”

我的脑子开始胡思乱想,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反正勤进回来时,我已经没有眼泪,也没有那种受委屈的心了.我又平和地问他吃过饭了没有,见到他,我就不再有受伤害的心了,我又是一个宰相肚子了……

... (

第五十六章 闲话蓝姐

?小锦从沈阳学打字回来了,家里就显得热闹多了,她是我们家的快乐鸟.

那一个星期天,中午收拾完碗筷以后,小锦凑到我跟前神秘兮兮地对我说;

“姐,咱是不是都觉得蓝姐是幸福的呀?”

蓝姐是我大姨的三女儿,比我大一岁.

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蓝姐的美,那就是;艳若桃李,冷若冰霜.一双喜欢微眯着的含嗔带怨的眼睛,本来很讨喜的,可是看人时眼底的那份冷傲疏离,又冷冷地拒人于千里之外......她是家中的老小,从小就被我大姨给娇纵的很有个性,她小的时候跟我大姨回姥姥家,来过我们家玩,我奶奶很不喜欢她,我奶常念叨说;

“这个小蓝真是一身的特性,处事就是和人两路,我呀,可不喜欢这样的孙女.人家扎个辫子,都是越光溜越好,她可倒好,本来梳的光溜溜的两根小辫,她硬是拿手在上面抓来挠去的,非要弄得毛草草的,她才肯罢手.上咱家来她还不愿吃苞米粥,说什么吃这个饭能把牙给染黄了.还不吃小豆腐,说是太粗了,她咽不下去.一身的lingqiling.”

我十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家家的生活都很困难,我爸我妈是教师还都挣工分呢!没正式转正.吃穿用度自然赶不上住在沈阳的我大姨家了.

小豆腐其实是豆腐渣,小时候过年家家都要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也不舍得扔,我奶都得让吵着吃了,有时候好象还兑点咸萝卜佑一起炒,我和小锦一路吃来早都习惯了,蓝姐来时一般都是过年时候,她最吃不得这样的饭菜,其实萝卜缨子她更说咽不下,当着我们的面就吐出来,这让一向节俭的奶奶更是看不上她,觉得她没有我们乡下的孩子泼实.

我奶每每说起这些时,脸上满是厌恶之色,我一点点长大了后总觉得,我蓝姐是特性,可还不是因为她不是我奶的亲孙女吗?所以我奶才容不下她吧?

现在看来,我蓝姐才是真正的时尚达人,至少在人人以光溜头发为美的年代里,她就有逆着潮流而行的反叛意识,并且一潮到底.后来,她上个大专学的是酒店管理,毕业后很快就在一家星级的酒店上班,在我大姨的一手操持下,很快地谈了恋爱结了婚,我们的蓝姐夫赵盎然是一国企的会计师,人长得高大帅气温文尔雅的.

也许是职业的关系,特立独行的蓝姐做得一手好菜,不过她做的菜式可不是我们这样的家常菜,而是饭店里那种讲究的式样,我爸每次去省城,回来后对蓝姐的手艺总是赞不绝口.蓝姐的老公公是一个教授,他对蓝姐的厨艺也是非常赞美,只有一个儿子的老人也把蓝姐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

我大姨大姨夫对蓝姐的婆家是非常的满意,就连我爸我妈这两个不重视家庭条件的人也会觉得我蓝姐的命运真不错,自身条件好,嫁得也好.

“那当然了,爸妈不都说吗?蓝姐自己才貌出众,运气也好,找了个婆家还是书香门第,和咱大姨家倒是门当户对的,再说盎然姐夫对蓝姐又那么好......”

“可是蓝姐并不喜欢蓝姐夫的呀!”

小锦的话倒是让我很意外.

“怎么回事呢?他俩不是一直很相爱的吗?你怎么看出来的呢?”

“在沈阳,我和蓝姐都在大姨家吃饭,咱大姨可真能干啊!整天女儿们都在家里吃,她也不知累得慌,和咱二妈家一样,只要有一个没吃到的,大姨她的心里就不得劲似的.我在沈阳那段时间正好赶上盎然姐夫去北京进修半年,晚上大姨就让我跟蓝姐一起回她家睡觉,蓝姐家离我们学习的那地方近.

蓝姐真是瞧不上农村人,那天她对大姨说,她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个农村人,一看就像是杨山的,把我说得可不得劲了,她把咱杨山都划成了农村了.”

是那么回事,蓝姐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看不上农村人,也许这也是她长大后,鲜少来杨山的原因吧?

“你说蓝姐怎么那样?就她那高傲的样子,都不应该这样小市民婆婆妈妈的,和她的气场都不吻合.咱大姨家和她婆家在沈阳那是属于上层的人家,大姨夫是厅级干部,大姨家才能住着宽敞的三室一厅,一般普通人家,不舍得吃不舍得用的,也没个多大的地方住,还比咱强在哪里呢?你不说我倒还忘了,就我结婚那会儿,仔细想想蓝姐看我婆家人那眼神,分明就是鄙夷嘛!”

忽然间我后反劲有点生气,我不能忍受任何人言语乃至行为甚至表情上对我婆家的轻视.

“姐,你说蓝姐势力眼那也是有失偏颇,她就是那样子性格,向昕家有钱吧?可她对向昕也是一样的,一点也没有看得上的感觉,心里觉得向昕家也是农村的吧?多一句也不打听.也许她天生就是城市人吧?一般人她都瞧不上,特别是农村人.有时和大姨说话呢,也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反正就是让大姨给惯的,在爹妈那里任性.我觉得蓝姐可真是不随合,她的性格和咱是根本的不一样.可是对我呢,特别好.有时她休息,还会带我逛街,逛公园.......我们俩走在一起,别人都以为我们是亲姐妹呢!”

“小锦,你也别说,你们俩在一起,比我们俩在一起真的更像是亲姐妹,你们俩都瘦瘦高高娉娉婷婷袅娜多姿的,特有姐妹相!”

“可我和你的性格才更像啊!”

“那当然,我们才是亲姐妹呀!表姊妹长得像也是有的,二姑和咱那个表姑就长得很像呀!比咱大姑和小姑还要像的.”

“蓝姐天天回家买一大包瓜子,晚上看电视时好嗑,也挺有意思的.有一天晚上,她一个朋友来她家串门,参观完了蓝姐的家,很是羡慕,说来说去说蓝姐真是找了一个好对象.你猜蓝姐怎么说?”

小锦故意卖关子,我故意不理她的茬.

“蓝姐说,‘好什么好呀!就是我妈看中了,我才嫁给他的,我妈喜欢他的人品,当然也喜欢他家的条件.’蓝姐说这话时好象对盎然姐夫真没有多少感情似的.后来我品了品,反正他们两夫妻之间肯定没有咱想象中的那样相爱.大姨肯定不知道,蓝姐心里在埋怨她呢!蓝姐这话要是让强势的大姨听见,该是多么的生气呀!”

怎么会呢?我结婚时赵盎然姐夫和蓝姐同时出现看起来很和谐恩爱的样子啊!

这话传到我妈那里,我妈也说;

“怎么会呢?”

随即又用少有的严肃口吻对我们姐俩说;

“千万别乱说,别听风就是雨的.”

......

回老婆婆家过春节那是一定的事,可是从放假开始勤进就一天天地催促,腊月二十二就要走,爸妈说总得在家过个小年吧?勤进不高兴,他归心似箭.为这事,我俩心情都不好,勤进勉强同意二十四走.

二十二那天,我和勤进上市场买东西,准备带回老家去.我先出来了,在市场门口遇见了放寒假回来的红荷,红荷穿着一件深黄丨色的长呢大衣,姿态很优雅地在风中立着,很有城市味道.

看见我,她一下子跑过来拉住我的手,问我说,

“陈风,你过得幸福吗?”

我顿时热泪盈眶,也许红荷会认为那是激动的泪,而我自己知道那是伤心的泪,自己为了勤进留下来,只弄得疲倦又落魄,我甚至以为自己已倒了下去,再不能和红荷一般高了…….可是当我看到勤进从市场里出来,我还是告别了红荷,毫不犹豫地朝他奔去……

... (

第五十七章 欢度春节

?勤进家这里虽然过年的气氛没有杨山那么浓,可是腊月底也是照例要忙的。

腊月二十五那天早晨一吃过早饭,老婆婆就烧了一大锅开水,她要打萝卜丝了。

我主动请缨要求给插萝卜丝,可是我还是没想到勤进家竟然会一次性地打这么多萝卜,满满的两大土篮呀!

我说;“妈,你们打这么多萝卜丝,能吃得完吗?”

“也能呀,陈风,俺们这里冬天青菜不多,主要就是吃个酸菜呀,白菜呀,萝卜呀,土豆什么的,土豆到过年前也基本上就吃完了。过年时多数是吃酸菜锅,那就买点粉条就行啦≡己家杀年猪,过年时油水足,肉自己家里不是有吗?还有蒸个包子啊,饺子啊,就得萝卜丝了,人多,我这些孩子一回来,这么多人,得东西吃了,哪年我都弄这么多,哪年也没剩下。陈风,俺们这旮旯冷啊,这萝卜丝握成团,在外面冻着,放一个正月,多咱也不坏。”

勤进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来吃的饭,吃过饭以后他就出去了,后来才知道他是出去玩去了,家里这么忙,他倒是很闲,谁也没有异议。

而在我们家,腊月里家家都要忙到年底,好象不到除夕那活就永远干不完似的.我是我们家忙年的最主要的劳动力,洗衣,清扫,擦玻璃,刷器皿,每个角落每一处好象都得重新清洁一次才能算是正式过年,也不知我这么早就来了婆婆家,家里的活到底是谁帮着干的呢?

在这里,我干的活是有限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活,还是我抢着做的,比如洗刷碗筷切切酸菜什么的,别的活我老婆婆也不让我干,我也不会干。我在家里做饭得心应手,可是在这里就不行,因为我真的就不懂这面的饮食习惯和有些菜式的烹调方法,也干不顺手.而勤进家,别看是农村家庭,因为杀了猪,又因为我老婆婆出色的厨艺,对过年的菜肴也很是讲究,单是我老婆婆kao的那个猪皮清冻,就是晶莹剔透的白,端盘子的手一动,那一片片切好的冻在盘子里直颤,可当你想吃时,却很轻易地就能用筷子夹起一块,绝不能尴尬地掉在盘子里,得有多么纯熟的功夫才能把这个冻的火候掌握得这么恰到好处呢?

说起来真是不好意思,对于我老婆婆的精湛厨艺,我的心里竟然偷偷耿耿于怀了许多年,因为勤进总是说我做的饭菜不如他妈妈做的好吃,而我想努力却总是学不来.

姐姐们回来后,更是不用我干了nad1(

勤进家这面的生活习惯和我们杨山不同,他们这里冬天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九点钟左右,晚饭四点钟左右.可是大年除夕这一天,他们要吃三顿饭,白天的时间不变,接近子夜的时候加了一餐饺子.

过年的时候,勤进家最讲究的就是下午这顿饭,我婆婆好象是倾尽了全力把所有好吃的东西全都拿上了桌......

在干活这件事上,我是一个最要强也最逞能的一个人,中午,我老婆婆杀鸡,我三姐不敢拔毛,看到老婆婆没一刻闲停,一向不吃鸡的我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豪气,忍着恶心人的腥气,主动帮老婆婆给鸡褪毛,也没觉得就有什么干不了的.

晚上,包除夕的饺子时,我不顾大家伙的拦阻执意要擀皮,因为身子笨重,我跪着擀,一个人擀的能够三个人包,案板上剩下的皮肯定还能够一个人包的.

在家里,包饺子包包子这样的事都是我准备好馅料,最后和馅的时候让我妈放一下油和盐,对这个我没有信心掌握得好.小锦看到这一幕,总会笑着揶揄我说;

“你所有的功劳都没了,就不能争回气,不用问咱妈吗?”

我爸我妈全都是包饺子的快手,正好也把我练成了个擀皮的高手.

听着老婆婆和大姑姐们对我的赞美,我的心里颇爽......和勤进一起看春晚时心里也莫名的兴奋......我妈有时说我傻呼呼的,说越给我打气,我越彪.也许是这样.

勤进家这里过年的气氛远没有杨山浓,他们这里过年时家家都不贴彩和对联,少了不少喜庆之气.初一那天也只是来了几个近亲晚辈象征性地拜年,彼此客气礼貌地招呼,却觉得很疏离.

可是我们杨山,过年的时候,人人的心情都格外好,人和人之间因为过年的关系好象从来也没有距离,这样美好的感觉会持续一个多月,直到过了二月二.或许那时,因为爸爸的事业太顺利的关系,我从没遇到过冷脸,所以也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应是那么的美好无隙的.

有时候,我觉得在远离我们家人的这个地方,勤进对我倒是多一些关心,多一点眷顾,他的脸也不会一阵阵不高兴了,也许在这儿,他才觉得是真正的主人吧?

勤进是一个眼里没有活的人,可能是只管读书,爹妈不用他插手的关系,即使哥姐在紧紧张张地忙碌着,他也能心安理得地躺着,甚至饭拿到跟前吃与不吃也随他高兴,有几次声音很不耐烦地说他不吃,别打扰他睡觉了nad2(

我都替他着急,不好意思地不行,喊他他不动,他的妈妈和姐姐们也见多不怪地把饭给放回锅里,也没有生气的,有时她们的脸上还是理解的笑容。甚至大姐还有两次撩起他的衬衣,爱怜地使劲地拍几下勤进的后背,说;

“时间可真快,几天个小进,竟要当爸爸了。”

勤进妈说;“可不是呀,那时候在地质队,我一天到晚老惦惦了,就想谁能帮着办办离开那里呢?你说孩子在那里蹬了被子谁能给盖上呢?那时候呀,给我愁完了。现在我不惦惦了,有媳妇了,有人管了,这都要当爸爸了,你说快不快?”不由得摩挲着勤进的脑袋,而勤进呢,也一动不动地,承受着他妈和长姐如母的大姐的疼爱。

可是,我和我妈之间很少有这种身体上的亲密。

在我们家,如果没有客人,谁吃饭不一起上桌是不行的,爸妈也没有刻意说过就是该这样那样的,可是我和小锦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时候的事,全家总是一起上桌吃饭,吃完了饭赶紧把桌子收拾完,不会耗个饭桌让人等.

勤进在老家几次这样子作息无规律后,我就想,在我们家他不按时吃饭也是有例可循的,这不在老家这里就这样吗?也许只有在这儿,人家才可以肆意地放松自己,愿意怎样就怎样,舒心慵懒,看样子已是老习惯了,管他干嘛?

天气晴朗的时候,他会带着我出去溜达nad3(有时候,我们默然不语,有时候,他讲起话来,充满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他说;

“陈风,你看河面上的冰,真少!现在的雨水没有过去多,小时候,这里水多河宽,夏天时是我们天然的游泳池,冬天时这里就是我们天然的溜冰场,这里留下了我们太多快乐的童年记忆……

我们家这里虽然贫穷,可是空气却非常好,其实风景也真是这边独好……只是上学时没有时间,也不懂得欣赏……初中那时候上学很远,我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单程就要一个小时,要经过一道大岭,为什么叫大岭呢?就是这个岭特别地长,特别地高……上坡时是骑不了车的,当我气喘吁吁地推着车子越上了坡时,我的身上已满是汗水了,这时候又要下坡了,那种感觉真的很爽,嗖嗖地快,根本不用蹬。可是因为没穿单秋裤,又因为刚才出过汗,我的棉裤冻得都有点硬了,身上又感到嗖嗖地冷……”

勤进真是吃了许多苦,在杨山,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好象并没吃过勤进这样的苦。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更增加了对他的忴惜。

虽然想要离开杨山,可是我也是热爱杨山的。我说;

“自己的家乡总是美丽的。杨山虽然是个小镇,可是它却不是个一般普通的小镇,它的历史要比阳杨悠远得多。杨山风景秀丽,气侯宜人,既临着海,又靠着这独此一座拨地而出的山,登上山顶往下看,真的是一马平川,万倾稻田和苇塘湿地一直延伸到海边,到天边……杨山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不用说那些海鲜呀,就是杏梅都闻名全国,最重要的是,杨山总是风调雨顺的……”

说起自己的家乡,我也滔滔不绝连篇累牍的,可是我看得出,勤进虽然在听,可是他对于杨山并没有特别的感情,尽管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半年,有时候我生起气来也偷偷地想过

“勤进啊,勤进,你不喜欢杨山,是因为这里没有你最牵挂的人吧?好呀,那你就去喜欢山东的那个她所在的城市好了.”

此时,我没有生气,只是悄悄地收住了话,跟随着他的目光一起去看远处的天空。

我这次回家来,就爱吃萝卜,那从地窑刚起出的萝卜青翠可口,我吃了一块又一块.老婆婆说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