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表,在村子里,甚至是镇上的孩子群里,都是独一份。

孟时家的地里,都种上了棉花。

种棉花实在是辛苦活,苗已经育好了,要一颗一颗移到地里栽种,现在地理的墒好,不用浇水,还稍微剩了点事。

种好之后,每隔几天就要除草,因为杂草会吸走养分,严重影响棉花的长势。

棉花差不多长到一尺来高的时候,还要施肥。等棉花植株的长势差不多的时候,还要及时打顶,防止疯长。

同时,打农药是其中最繁重的一项工作了。

棉花容易生虫,也容易生病,即便是有了抗虫棉,也一样容易生虫,病害更多,需要打很多次药!

真辛苦。

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天。

孟时跟着爸爸一起去地里给棉花除草。

爸爸用锄头除,她用手拔,锄头太重,她用不好,容易弄断棉花苗,还不如拔草来得快一点。

弟弟去外婆家玩了,妈妈在街上卖豆芽。

看着别人家大都把棉花地改种成芝麻了,虽然孟家经由孟时的劝说,大部分还如期种上了棉花,但还有一块地,两亩多,种的芝麻。

孟时觉得也无所谓,大不了芝麻价格便宜了,就留着自家榨油吃,芝麻油可是香的很,凉菜必备。

一边除草,爸爸一边问孟时,“时时呀,看人家种芝麻多轻松,剔苗顺便除草,就差不多完事了。芝麻价钱又贵,咱们种棉花可麻烦多了,你为啥非叫种棉花呢?”

孟时想了想说,“爸,这跟我割麦时说可能会下雨一样。那时候麦子其实都长得差不多了,早两天割损失也不太大。但是那时候都已经很长时间没下雨了,所以我想着应该到下雨的时候了。种了棉花也是一样。去年棉花价钱太低,所以今年人们都不想种。大家都不种的话,那棉花不是少了?棉花少了价钱自然就会上去。而芝麻,去年的价格太高了,远远高出了正常价格,今年种芝麻的人一下子这么多,你说,这芝麻价钱还能上去吗?再说了,我上次去省城z 市,好像听说了国家下发什么文件,就是关于收购棉花规范的。听说是因为去年棉花价钱低,很多棉农都亏本了的缘故。”

“你说的也有道理。行了,种都种了,也不多说啥了,只要咱棉花质量好,不怕卖不出去。”

……

期末考试如期而至。

自从上次期中考试考了第一,后来抽考,数学又来了个一百分,现在,孟时已经是班里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了。

那位经常喜欢打人屁股,罚人钱的杨老师,也没惩罚过孟时,即便有时候孟时也被抓住上课说话。这就是好学生的特权。

期末考试,对于孟时来说,一样没有什么难度。

考试完之后,孟时直接就轻松了。

孟莎莎跟孟时一起搬凳子回家。

这时候,他们上学都是自带凳子去学校,学校只有课桌。在学期末的时候,学生要把自己的凳子带回家,下学期开学再带来。

所以,下午考试完了之后,校门口,大街上到处都是搬着凳子回家的孩子。

“孟时,你这次考试肯定又是第一,太厉害了。”孟莎莎毫不吝啬地赞美。

孟时在心里叹了口气,她是个神经大条的人,以前从未觉得有什么,妈妈曾经跟她说过,孟莎莎跟她母亲一样,都是会来事的人,心劲儿比孟时强得多。

孟时刚开始总是不信,但是后来,她还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心劲儿,比孟莎莎差远了。

“随便吧,考第几都无所谓。”孟时漫不经心地说道。

“你知道自己肯定考第一,还故意这么说,真是呀。”孟莎莎打趣道。

孟时笑了笑,没否认也没回应。

从前,她跟孟莎莎很要好,要好到让两家的家长买一样的衣服穿……

回到家之后,孟时就开始了最近的工作。

前几天的时候,她收到了《科幻世界》的催稿信,问她有没有新作品,同时 ...

(,《科幻世界》也通知她,她的作品入围了最后的最佳长篇科幻的总决赛,很有可能获奖。

孟时回家,把自己最近弄好的《独立日》,整理出来,同时,也给《科幻世界》写了封信,询问是否能请他们帮忙找人将《侏罗纪公园》翻译成英文,寄给的科幻杂志发表。

《独立日》的故事不需要太多解释,剧情主线也不复杂,孟时将其写成一部大约六万字的中篇小说。她早就准备好了,只是故意拖了这么长时间没寄过去。

把信件寄出去之后,孟时决定要跟同村一些上初中的姐姐们借英语书。

她上辈子,最差劲的就是英语了。

其实她才刚上初一的时候,英语还可以的,但是不知道为何,英语越来越差……或许是因为她根本没放太多的心思在英语上吧。

这一辈子,她再也不要输在英语上。

知道她要提前学英语,爸妈很惊讶,也很开心,同时也担心,汉语拼音才刚学完没多久呢,就要学英语,学得会吗?

别再把现在的功课给耽误了。

当孟时花了一天的时间,把语文数学两本暑假作业全都做完的时候,爸妈啥都不说了,主动去帮她借了初一上学期的英语课本。

没办法,一直到差不多十五年后,貌似英语还是从初一才开始学的。

初一上学期的英语课本,太简单了。

二十六个字母,读写,简单的日常对话,你好、对不起、不用客气、很高兴见到你……

果然,她这个大学上了一年的英语专业学生,在面对这初一英语的时候,还是很轻松的。

可她也不敢大意,老老实实地一遍遍把课本弄了个透透彻彻。

第015章

(往r国投稿,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ww

首先,孟时不知道投稿地址。

不过,这可以让《科幻世界》的编辑帮忙。

其次,她要选择是给r国的侦探杂志投稿,还是给r国的报纸投稿连载。

当然,给钱多的就是报纸连载了,杂志投稿的价格可不高。

思来想去,孟时还是选择了给报纸投稿。

原因可以说是很简单,r国的推理小说算是很发达的,所以有很多推理小说爱好者自己给杂志投稿,杂志每天收到的稿件数不胜数。她的投稿很有可能被泯灭在一堆的稿件中。

还有,她是打算用中文投稿的,杂志社在面临那么多稿件时,肯定不会太认真地去看一封中文稿件。

而报纸就不一样了。

因为报纸投稿的要求高,所以很多人就算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不会往报纸那里投长篇连载推理小说的。

孟时要做的,只是写一段稿件的简介,请人翻译成日文,然后随稿件一起寄往r国某家报社。

可是想法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这个时候太闭塞了,如果不是真的对r国的推理小说很偏爱,根本就不会有人懂得孟时想要知道的东西。她所熟悉的《科幻世界》的编辑,根本帮不上忙。

无奈之下,孟时只能选择另一个办法了。

她要去邻省省会w市的w大。

她记得,华夏那位很有名的推理小说家于谦,就是w大数学系的教授。甚至可以说,于谦被众所周知,并非是因为他的计算机教授身份,而是他的华夏第一推理小说家的身份!

于谦的推理小说在r国也非常非常受欢迎,只不过这个人一向都很低调。

孟时知道,他肯定有往r国投稿的途径。

之前她是想着,接触到于谦怕是有困难,所以就想不那么麻烦。却没想到,还是得用上这备用方案。

去w市,跟去本省省城z市的距离差不多。

不过正好,杂志社把《阿》杂志的稿费寄给她了,当然,是跟杂志社分成之后的。

这时候的物价不高,三千七百多块钱,足够她做很多事情了。

去w市,当然也没问题,不会因为担心这花钱而去不成。

但是怎么去,用什么借口去,还真是个问题。

孟时把事情跟外公说了一下,岂料,外公一拍巴掌,“我跟你去!”

孟时无比惊讶。

外公细说之后,她才知道,原来外公以前的老同学,本来也是跟外公一样,在d县那所大学里任教的,后来d县的大学被砍了,外公的同学就跟着调令去了w大。两人偶尔还有书信联系!

有外公去,孟时自然不用多找藉口了。

就说外公去看同学,顺便带着外孙女出去长见识。

这才刚9月份,刚开学,孟时的学业并不忙,但是家里的农活正是忙的时候。

棉花已经采摘了好几批了,摘回来的是带壳的,堆在院子里,白天摘晚上剥。来不及剥,就直接带壳在外面晒着。

不仅是棉花,种植的少许玉米、花生、黄豆也都到了收获的时候,的确是忙。

除了外公,还真没人能陪孟时去了。

不过外公除了腿脚有些不灵便之外,其他都没问题,两人一起倒是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这次不坐火车了,坐汽车。

汽车为了多拉客,从n市到w市中间顺路的每一个县市都要停一下,上人下人。

原本五六个小时就能到的路程,硬是给拖成了十小时。

到了w市车站,孟时和外公找了辆出租车,直接说去w大。

车费花了十几块,外公有些心疼。这已经快赶上他们从n市到w市的车费了。

来之前,外公并未跟他的老同学说起过,两人就先在w大外面找了个小旅馆住下。

孟时的意思是,直接去找于谦教授,若是无法见到人的话,再通过外公的老同学联系。不然的话,看起来好像是太功利了。

外公却说不用,他跟那位老同学的关系非常好。

第二天,两人进了w大。

外公的同学是历史系的,他们直接去了历史系。

根据路牌,并不难找到,而且在路上,也询问了同学。

只不过,找到历史系的办公楼里时,询问过后才知道,外公的老同学去b大进行学术交流去了,并不在校内。

外公有些沮丧。

孟时能理解外公的心情。

看着如此美丽的w大,再想想原先跟他一样的老同学,现在能去b大进行学术交流,而他,却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这种心理落差,滋味真不好受。

孟时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外公。

前世的时候,她只知道外公曾经是县里有名的笔杆子,会写文章很有学识,可是,她却不知道外公原来是那么优秀的人。

“外公,您还有我。”半天,孟时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岂料,这句话反倒是让外公笑了起来,“没错,时时说的一点儿没错,外公还有时时呢。时时以后靠b大好吗?外公当年很想上b大,却没考上。”

“好,外公我答应您,一定上b大。”

“好孩子。”

没找到人,在学校外面的长椅上休息了一会儿,孟时决定自己去找于谦教授。

“外公,您坐在这里等我回来好吗?数学系有点儿远,我自己去找于谦教授。”

外公明显有些担心。

孟时却又说道,“外公,这里可是w大,你看有很多保安呢,这里肯定不会像火车站汽车站那样有人贩子的。再说了,这里的学生素质都很高,如果真遇到坏人了,我大喊一声,他们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您就放心吧。”

外公这才点点头。

孟时也有些唏嘘,也就是这个落后封闭的年代,大多数人的心才会那么纯真无暇,在大街上看到摔倒的大爷大妈时,第一反应不会是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讹诈,见到小偷也不会默不作声地别过脸去,甚至看到抢劫,更不会袖手旁观……

w大真大,一路跑到数学系,她觉得自己的脚都快要累断了。

没办法,这种大大的校园,就该是骑自行车或者坐电瓶车逛的,真不适合腿这样的交通工具,更不适合9岁女孩儿的腿……

走到数学系的教学楼下,孟时有点儿累。

正好,铃声响了,看样子是有的同学下课了。

现在的学生可不会逃课,甚至恨不得能听完所有老师所有的课!

下课铃响之后,也不会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而是就自己的疑问,围着老师寻找答案。

孟时等了一会儿,才有人从楼里出来 ...

(。

一个看起来很温和的女生。

孟时赶紧笑着迎了上去,“姐姐你好,可以帮我一下吗?”

有礼貌从来不会错,女孩子立刻笑道,“小妹妹怎么了?是迷路了吗,你家人呢?”

“我想请问一下,姐姐你知道数学系的于谦教授吗?我想找他。”孟时不紧不慢地说道。

女生有些讶异,“你是于教授的亲戚吗?于教授刚下课,这会儿正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呢。就在一楼,我带你过去吧。”

“不用了,我自己过去就好了,谢谢姐姐。”

说着,孟时就快步跑上了台阶,跑进了教学楼。

女生笑了笑,没说什么,走了。

目标很好找。

有一个教室,正有不少学生一边往外走一边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孟时走过去,一看,教室里剩余的学生倒是不多,黑板上是各种数学符号公式和计算过程。

讲台上,四十来岁的教授,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地,正在给几位同学解答题目。

孟时就站在门外等着。

期间,也不是没人奇怪,不过孟时都只是笑笑,指了指里面,众人都以为她是在等某位同学,也就没多问什么,笑着离开。

终于,最后一位同学的问题解答完了之后,于谦教授收拾好了自己的教案之类的,准备离开。

教室里剩余的学生都跟于谦问好再见。

于谦笑着回了一句,就出了教室。

孟时赶紧跟上了于谦的步伐,“请问您是于谦教授吗?”

于谦顿住了脚步,看着这个有些奇怪的陌生小女孩,点点头,“我是,有事吗?”

孟时抿了抿唇,还是直说了,“我知道您是一位优秀的推理小说作家,想给您看看我的作品。我想往r国投稿,但是我没有渠道,想寻求您的帮助。”

此话一出,于谦完全惊讶了。

第016章

(于谦的确喜欢推理小说,自己写过很多篇推理小说。ww

发表的也不在少数,在华夏的推理小说界,他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但是推理小说在华夏至今还是小众,看的人并不多,也不是人们不喜欢看,而是没机会接触到。

华夏现在的推理小说杂志,都不成气候。

想多了,于谦收回心神,重新看向孟时。

“你刚才说的是,你写了篇推理小说,想让我帮忙看看?”于谦说道。

孟时点头,同时把手里装在牛皮纸袋的稿件递给于谦,“是的。”

于谦盯着孟时看了几秒钟,确定这个小孩子不是在闹着玩,就点点头,“走,咱们到外面去,我看一下你写的故事。”

两人直接走到了教学楼外,正对着教学楼的,是一片绿化地,有树木遮阴,树下还有石凳和石桌。

走过去,于谦把自己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就打开了稿件,准备开始看。

首先,字写得不错,不像一般九岁孩子的字不成形,这字至少是赏心悦目的。

没错,手稿的字对阅读人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影响,字体难看的话,会让人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的。

可是,在看正文的第一句话时,于谦就忍不住皱眉。

第一人称,却又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叙述的。

老实说,这种写法,还不如直接用第三人称、上帝视角呢。

于谦没多说什么,继续往下看。

很快,他的目光就移不开了!

孟时看于谦很投入,她想了想,怕外公等她等得着急,决定先去找外公,反正等外公过来,于谦也还肯定看不完这全部小说呢。

对于来说,看到一本书,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继续一口气看完,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打扰的话,是一定不愿意中途停下来的。

孟时想了想,未免于谦提前从故事中醒来,她用粉笔在石桌上写了几个字。ww接着就去找外公了。

找到外公时,两人慢步走过来,于谦还沉浸在故事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就要到中午了,于谦却越看越兴奋,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孟时有些无奈,又不想叫醒于谦。

就在这时,一个容貌秀丽温婉的女人走了过来,“阿谦,都中午了怎么还不回去?不是跟你说过了,今天要早点回去的吗?”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