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他的都是轻伤,破点皮什么的,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真不算伤。

这会儿,乡卫生所的车子也到了,给那三个重伤的学生简单处理一下,就赶紧送去县城的医院。

孟时的嗓子有点儿哑,她就坐在花坛的边沿上,大口地呼吸。

她很是懊恼,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件事情呢?

从前的时候,她就是站在现场,看着那四个学生被抬出来,一动不动地躺在冰冷的地板上,露在外面的皮肤都是青的……

这次,虽然情况稍微好一点,重伤的三个学生,还有意识,而且压的时间也不如从前那么长,应该是有救的吧?

要知道,上一次从踩踏事故发生到最后把学生都疏散,把伤着都弄出来,足足花了一个小时。

这次,只用了半个小时。

孟时长长地吐出口气,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齐川被校长问了好一会儿,这会儿终于问完了,走了过来。

“你没事吧?”齐川问道。

孟时有些疲惫地摇摇头,紧接着就站起身来,“我先回家了。”

说着,她就去找孟莎莎和尹笛。

尹笛只是胳膊擦到水泥楼梯的地面了,有一片擦伤,别的没有问题。

不过尹笛明显还处在惊吓状态。

也是,谁经历这样的事情都没办法那么快释然的,那种被压在人堆里,明明前面就是安全地带,可是自己再怎么挣扎都出不去的感觉,真会让人绝望。

“尹笛,我们回家吧。”孟时低声说道。

尹笛呆呆地看着孟时,哇地一声就哭了。

孟莎莎赶紧抱住尹笛,拍拍她的背,“好了好了不哭了,没事了啊,没事了别怕了。”

尹笛哭了一会儿,才吸了吸鼻子,在孟莎莎的搀扶下站起来,“我们回家吧。”

三人一起准备回家。

齐川就站在一边上,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没做,目送她和同伴一起回家。

在他的视野中,其他的都是可有可无的背景或陪衬,唯一不可或缺的焦点,只是她。

……

如果是在后世,学生出了这样的事,学校肯定是要赔偿什么的。

不过在现在,完全别指望学校赔偿。

前一世的时候,死了的那些学生,好像是一人赔了五千块,而受伤的完全没人理会。当然,除了死了的学生外,受伤的学生家长都庆幸自己孩子没事,也没人去学校闹。

回家的路上,她没有过多安慰尹笛,她本来就不会安慰人。只要尹笛没事,就行了。倒是孟莎莎,一直在陪着尹笛开解着她,让她别怕什么的。

回家之后,孟时的心情不太好。

她觉得自己如果早点想起来这件事情,也不至于最后变成这样子。

这一夜,孟时都没睡好。

她总觉得自己关于前世的事情,遗忘的很多,往往是不遇到,自己根本就想不起来曾经还有那么一回事。

好在孟时也不是那种爱怀古伤今的人,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她已经尽可能地努力了!

……

1991年12月25日,sl解体。

彼时,孟时在写另外一本小说,《dj大地震》。

孟时一直都很喜欢灾难这个题材,与此同时,她也想通过灾难小说,引起一些警惕之类的。

其实她写的《dj大地震》,是取材于1995年发生在r国的神户大地震。

孟时花了很大的心思去写那些地震的场面,以及地震之后的情况。她的着重点在于地震之后,各方面的应对,救灾的困难,以及人们所面临的困境。

她先是花了大力气描写dj市有多坚固,所有的建筑都很合格,在防震上都很厉害,可是偏偏地震来临的时候,这些在人们眼中能够抗震的建筑,却都倒塌了。

与此同时,r国政府在救灾上又有着多少多少的不足。很多救灾物资已经多年没更换,平时没人查看,到用时根本不能用等等的。

写这本书,很难。她是取材神户大地震,可明显,神户和dj市是完全不同的。她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这本书,光是查资料等前期准备工作,就花了三个月。

现在资料都整理得差不多了她才开始动笔。

真正写的时候,速度其实挺快的。故事是从四个家庭的角度看地震以及地震之后的情形的,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着,但是一切都不同了。

韩承打电话过来的时候,孟时正在为小说中一个人物的命运感慨。

“时时,sl解体了。”

听到这个消息,孟时不意外,却不免感叹。

韩承跟她说,他接下来会很忙很忙,可能没时间给她打电话。

孟时撇撇嘴,打不打电话有什么关系?

“国内的形势现在有些复杂。哎,那些人真不知道有什么好争论的,开放对谁都有好处……”韩承说了一句就不说了。

孟时皱了皱眉,韩承这是在说……改革开放?

她倒是也知道,当初南巡同志提出开放,其实是有很多保守派反对的,但是后来南巡同志顶住了压力,在北方难做什么,他就直接把战场拉到了南方。

一篇南巡讲话,就此奠定了华夏经济腾飞的基石。

...

(“经济利益,决定一切。”孟时随意地说了一句。

韩承沉默了一瞬,接着就点头,“可惜有人看不清。好了好了,不跟你说了,忙死了,接下来只怕会更忙。不过一看我大哥比我还忙,我就平衡了。”

“嗯,我也很忙,要期末考试了。”

“……”

韩承直接挂了电话!

孟时撇撇嘴,这人真不礼貌。

92年1月18号,南巡开始。

两天后,1月20号,腊月十六,孟时初一的期末考试开始。

考了两天。

虽然这考试难不倒她,可是也好累啊。

尤其是政治历史考卷,老师像是疯了一样,总是出那些答案很长很长的题目,写得她手酸。

考试完,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书本是早就放家里的了,就只需要把凳子带回去就行了。

正要走,孟时看到有人来找齐川。

一个女子,看起来比齐川大七八岁的样子。

孟时不是故意的,只是碰巧走过,就听到了他们说话。

“小川,跳级的事情你跟老师校长说了吗?”

“我不想跳级。”

“为什么呀?去年的时候你还说已经做好准备直接跳到初三了。”

“姐,我不想跳了。”

“怎么就不跳了?原先不是说的好好的吗?”女孩子有些着急。

齐川不吭声了。

女子哀求着说道,“小川,你跳级吧,下学期直接就能中考,你学习那么好,肯定能考上个师范,就不用交钱了。姐……姐要结婚了,可是妈还要我把打工的钱拿出来,我……我好歹也要买件衣服,准备点嫁妆……”

听到这里,孟时走不动了。

她这会儿真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要是给齐川看到她,估计这面皮薄自尊心强的小孩,又要闹别扭了。

同时,她也很无语。她早猜出来了齐川家境不好,可也不至于这样子啊。果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以齐川的学习,最好的道路是上高中考大学,师范什么的就不必了。师范现在很吃香,但过不了几年,就什么都不是。而他们这个时候的大学生,还是很值钱的,不会像是二十年后,别说是普通大学生了,就是硕士博士也是满地走。

女子说完,齐川很长时间都没吭声。

就在孟时站得腿都快麻了的时候,齐川终于开口了。

“我会跟妈说,让她别要你的钱。”

说完之后,齐川直接转身又进了教室。

一进来,正看见了孟时。

这可真是……躲都没地儿躲。

孟时很想装作什么也没听见,可是……齐川明显不会信的。

最终,她只能沉默无语。

外面的女子走了。

齐川坐在座位上收拾自己的书。

孟时咬咬牙,思索再三还是说道,“那个……我不是故意偷听的。”

“没关系。”齐川淡淡地说道,眼皮抬都没抬。

孟时嘴角一抽,“那什么,我听说县一中每年的奖学金很多,中考的前三名应该都能免学费……”

“嗯。”齐川依旧淡淡的。

孟时轻咳一声,“我的意思是,你就算是要跳级,也别考师范别上职高。上高中考大学,才是出路。”

齐川终于抬头了,清亮的目光直直地看着她,“好。”

第037章

(齐川还是跳级了。

初一下学期,齐川直接跳到了初三,准备迎接六月份的中考。

现在的华夏,刚刚经过了南巡同志在3月份发表的讲话,此时正是蓬勃发展时期,遍地都是黄金,就看会捡不会捡。

孟时爸妈这两年做各种小生意也做顺手了,就连一向沉默的爸爸孟青山,也变得回说话了不少。

大舅已经跟秦欣结婚了,小姨也已经说好了婆家,不过小姨说再等两年,她要去再打两年工,赚点钱再结婚。而准姨夫也正在读卫校,还没毕业呢,所以两家都不急。

不过孟时在听说小姨又去打工了,却有些好笑。

因为在前一世的时候,也是这样,小姨和准姨夫订婚了,然后小姨又去打工了。可是准姨夫却是得了相思病,非想赶紧跟小姨结婚。后来还真的病了!

然后小姨就回来了,他们结婚了,姨夫的病也没事儿了。

孟时是从自家母上口里听说这件事的,当时真是惊为天人啊!原来真的有这种病么!

不过的确,小姨和准姨夫结婚之后,两人的生活是很和睦的。小姨的公公婆婆比较极品,家里就只有姨夫一个儿子,俩女儿都嫁人了,他们却还各种作,后来硬是分家了。

姨夫自始至终都对小姨很好。姨夫毕业之后就开了一家乡村诊所,小日子还算不错。

没管小姨的事儿,孟时这会儿对韩承很忧心。

韩承上次给她打电话的时候说,琼岛现在很火爆!

孟时一下子就想到了琼岛地产泡沫。

对于琼岛地产泡沫的事情,最形象的是孟时从自己的琼岛本地同学那里听来的。

说是因为贷款政策松,再加上对土地、房产的股价高,地产商只需要找关系送点礼就能轻松贷款几百万,用贷款的钱买土地,建房,再用尚未建成甚至是尚未动工的房,再去向银行抵押贷款,贷到款了再买地建房……

看似房产公司有抵押物,而实际上很多房子根本就没建成。那就是琼岛地产泡沫破灭之后最狼藉的烂尾楼。

那个时候甚至有人说,琼岛的风景就是天涯、海角、烂尾楼。

可想而知当时的情况糟糕成什么样子了!

孟时以前结婚之后,就是住在琼岛的,所以对琼岛的情况比较了解一点。

93年下半年的时候,琼岛地产泡沫破灭,无数人血本无归,一夜之间烂尾楼无数,无数地产公司破产跑路,据说当时损失最惨重的就是银行。仅仅是四大国有银行在这次泡沫破灭中的坏账,就高达三百亿元。

一些精明的开发商把倒卖地皮楼盘所赚的钱装进了自己口袋,却把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

韩承打电话给她的时候,也是说,琼岛和宁海那边,房地产都热得不像话,韩家也有人去分了一杯羹。

孟时不敢多说什么,不过是问了几组数据。

比如说去年的时候,琼岛的地皮价格多少钱每亩,以及今年的价格如何?还有就是琼岛的最热闹的两大城市省会海港市和天涯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跟b市,魔都市的数据相比如何?再有就是平均住房价格上涨多少?以及琼岛省两大城市的经济增长率多少,来自地产的又是多少?

这些数据,也就是韩承有本事查到了。

具体的数据孟时可记不住,但她知道那些数据都很离谱,尤其是跟b市、魔都市这些比起来的时候,就更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果然,没过两天韩承就又打电话给她了,别的也没多说,就连查到的数据也没告诉她,就只说了跟r国当年一模一样。

可不是么。

r国当年的教训也是,地产泡沫膨胀的速度太快了,一招破灭,整个r国到现在r经指数还在下降了,今年4月份都已经跌破了一万七!要知道最高的时候可是接近四万啊,这足足跌了一半还多,呵呵……

6月份,中考。

7月份,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孟时满头大汗地做完题交卷出来,弟弟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回到家,孟时就接到了韩承的电话。

她还有些奇怪呢,韩承给她打电话的时间都固定了。

如果是放假或者星期,就是晚上八点钟,如果是上课,就是晚上九点半。

这会儿可是中午。

“时时,《侏》的后期制作完成了!”韩承的声音很兴奋。

孟时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也很兴奋。

从去年夏天开机到今年夏天,这个周期不算短了。

韩承又无奈了,“可惜拿不到样片啊,好像看看这烧了八千多万美金的电影,到底有多好看。”

孟时噗地笑了,“绝对能让你那两千万的投资翻个几倍的。”

“你还真有信心。”

“那是。”

韩承说了几句,又开始跟孟时抱怨,“他们都不听我的话,不听就不说了,还偏偏非要来问我的意见!问完之后,又说我胡扯。真是烦死了,我想躲清静都躲不了。”

孟时知道韩承说的他们,是韩家某些人。

韩家毕竟是个大家族,还有其他的叔伯兄弟之类的。

“不吃点苦头,总是不回头的。花钱买教训了,反正又不是你出钱。”孟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说的好听。等他们撞墙了又要回过头来说我不提醒他们了。你说怎么就有这么多烦人的事儿呢?想听我的,我说了你就听;不想听你来问我干嘛!”

“变态,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孟时没好气地说了一句,“琼岛、宁海那边地产太热了,很多人都晕了头了。见钱眼开也正常。”

“你说什么!”韩承怒。

“没说什么呀?”

“你刚才叫我什么?”

“呃……”

“啪!”

看着嘟嘟响的话筒,孟时很无奈。

怎么每次打电话,韩承的小孩子脾气都越来越重了?

92年8月。中考成绩揭晓,齐川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县一中录取。

9月,孟时开始初二生涯。

12月25日。《侏》在北美上映。

而孟时的《dj大地震》,也在《dj日报》上连载过半。

这篇,其实很多人不看好,觉得没意思。

但是看到中间的时候,看到震后各种耽误救援的事情,还有后勤上的种种不足,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等等的致使救援困难,很多读者都义愤填膺!

因为孟时写的太真实了,像是国家储备的救援物资为什么会大部分都不能用却没人更换?为什么预警机制说的那么好,却完全没用?为什么政府的反应那么慢等等的!

没办法,r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国民对地 ...

(震实在是太重视了。

期间,甚至有一些激进分子,真的按照小说上写出来的政府的漏洞,罗列出来之后,申请让政府检查这些项目,并且把这些项目给公布于众!

一开始政府不理会,但是请愿的人多了,政府也没办法坐视不理,再者,若真是不理会,那岂不是说政府在心虚?毕竟这里可不是华夏。

于是,r国政府检查了。

这一检查,还真是问题多多啊。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民众一片哗然。这……这情况竟然这么糟糕?

那如果真的发生大地震的话,岂不是真跟小说中出现的惨状一样了!

这还得了?

紧接着,抗议的抗议,投诉的投诉,乱成了一锅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侏》在r国上映了。

发行公司也很会讨巧,知道“诡话”这个作者因为几本小说,在r国声名鹊起。再加上最近因为地震防备物资的事情,简直闹得举国皆知。所以,人们看到“诡话”原创编剧的电影,应该也是有兴趣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这电影本身是知名导演和知名电影公司耗费巨资制作的,在都掀起了观影狂潮,这让一向崇拜的r国人,怎么能不一睹为快?

可想而知,《侏》在r国的战绩必然很好!

此时孟时已经收到了消息,《侏》在首映的首周票房就已经超过了九千万!

这个春节,真让人兴奋。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