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一条船,船上有李轩的两名助理,以及李家之前给渔村的友邻准备的礼物。是一些鸡鸭猪肉和时令水果,对村里人来说可以立刻改善伙食的实惠货。

远离香港繁华都市的赤鱲角渔村生活绝算不上富足,这些年陆陆续续有许多人家和李家一样,不愿继续在海上讨生活,而是去了市区,渔村里剩下的居民还不足百人。

看着有些破败的渔村。李海川唏嘘不已。出海打渔的艰辛他自然不会忘记,但去市区打工又何尝容易!他不由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侧的小儿子,如果不是因为李轩的横空出世。李家人现在应该还蜗居在秀茂坪的公共屋邨里吧!

“哥,这就是我们以前小时候住的地方?我好像没什么印象了!”李颖似乎一直在努力回忆儿时的印象,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放弃了。

李轩并不是这具身体的本尊,脑海中虽残留着些许记忆,但对着童年时的居所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李海川一家人被大家捧星星一般的围在中间,很快来到一间垮塌了半边的泥瓦房前。

“你小时候最喜欢穿着开裆裤在这里爬了!”李轩随意往自己家老房子的门前一指。趴到小妹耳边,轻声的逗她玩的说道。

“你胡说八道。我哪有!”李颖俏脸微红,瞪了他哥哥一眼。

李海川现在已经住上太平山顶的豪宅。这栋破房子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倒了也就倒了,他感慨了几句后没放在心上。李轩一家人被七叔公迎到自家的房子里休憩片刻。

“阿川,你也看到了,村子里大家的生活普遍比较困难。以前你也出海打过渔,咱们渔村里这几条小船只能在近海晃荡!”七叔公终于开口,李轩知道今天的肉戏来了。

“呵呵!”李海川也品出来,七叔公给自己打电话,并不只是叫他回来看一看自家倒塌的老房子这么简单。

七叔公见李海川没有顺着他接话,脸上也有几分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现在近海渔获越来越少,而油价、渔船维修费却一直在涨,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最近有人在组织远洋船队,准备去太平洋深海捕捞鱿鱼和秋刀鱼!”

“七叔公,一条远洋渔船投资需要多大?”李轩突然开口问道。

七叔公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立刻详细的解释道:“远洋渔船出海一次周期比较长,能捕捞到的渔获也更多,所以渔船的吨位也就较大。而且为了保鲜渔获,船上还要添购制冰设备,一艘千吨的远洋渔船造价需要几百万元!”

李轩不由眯了眯眼,他们还真当自己是善财童子啊,一张口就几百万。但他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反倒十分豪气的说到:“这样吧七叔公,如果大家有意向集资购买远洋渔船,我家虽然已经搬走十几年了,但毕竟也是赤鱲角的一份子,我代表我父亲入股50万!”

七叔公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没说出口。

倒是他的儿子在旁边有些急不可耐的张嘴道:“小李生,我们怎么可能拿得出几百万钱去买新船,不如……”

李轩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新船买不起可以买旧船。穷则思变,只要大家有这个决心做出改变,万众齐心总能想出解决的办法!七叔公,如果购买一条二手远洋船需要多少钱?”

“如果船龄长一点的旧船,只要一百来万!”七叔公的儿子又迫不及待的抢着说道,“这点钱相对于‘小李生’您的身家只是毛毛雨而已!”

李轩瞥了他一眼,看到他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不由就多了几分不喜,这话也说得太*裸了。

“七叔公,一百万就能买一条旧渔船,我父亲出资五十万!剩下的五十万,村里大概还有三十来户人家,如果大家能够齐心协力,每家每户只需出两三万而已!只要大家真有心搏一把,我想咬咬牙是肯定能够拿出来的!

上帝救助自救者!我可以再替我父亲做一个承诺,如果村里真的准备集资购买远洋渔船,我父亲入股50万得到的股份分红,我家分文不取,都用来救助村里的孤寡残弱!”李轩看着七叔公,用铿锵有力的语气说道。

李轩说完,看似不经意的扭头给自己小妹使了个眼色。

李颖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拉了拉母亲的衣角:“妈妈,你不是说要去天后庙上香吗?爸爸他们在这里谈事,我们一起去上香吧!”

“走吧,我也一起去,老爸是一家之主,让留下来和七叔公商量就行了!”李轩立刻笑着站起来说道。

李海川继续留在七叔公家,但他也不是傻子,从刚才儿子的话语中,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该把持的底线。李家只出50万,多一分没有,想买船可以,剩余的资金你们自己去想办法。而且李家的钱不是白拿的,每年都要按规矩对账目收分红。但李轩不会把自己钱拿去自己花,而是会拿来买个好名声。

赤鱲角的天后庙建在海边的一个小坡上,全由花岗岩长石板建成,据说它是由当时在赤鱲角岛上开采石矿的矿工所建。后来逢年过节,赤鱲角村和大屿山的渔民都会来此拜祭,祈求平安。

李轩母亲特地准备了一个小猪头、五谷杂粮和各色水果,排成三个贡篮,郑重其事的点上香,叫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和她一起拜谢天后娘娘。

等李轩他们去天后庙上完香回来时,七叔公家已经围坐了不少村民☆初村里几个人的打算是,说动家财数十亿的李轩出钱购买一条远洋渔船,然后租给村里的众人使用。

以李家的富贵逼人,如果想要赚个好名声,自然不好意思向大家收太高的租船费,这对村里人来等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无本买卖。

但李轩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和村里这些人可谓是非亲非故,没等他们把这个意思讲出口,就提前把话堵封死。

但李轩也不是真的一毛不拔,正如他之前说的,上帝救助自救者!如果赤鱲角村里的众人,真的能下狠心投资几十万押宝在远洋捕捞上搏一搏,李轩扔个五十万帮他们一把也并非不可!

李轩看着大家使劲各种恭维的话,谦卑的讨好自己父亲,以及父亲无意之间透露出来的那几分自信和满足,让他突然想起一句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未完待续

ps:唉,今天搞几个书友退出了书友群,让斯基心里很不好受,是我写的不好吧,但我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谢谢大家一路来的支持!

第180章 委托科研

离开赤鱲角渔村时,李海川红光满面,当年他在村里并不算手艺出挑的渔民,爹娘死得早,有没有兄弟扶持,家里除了父亲留下来的一条破渔船,可谓是四壁空空。连老婆刘慧丽也是去卖鱼时在路边捡回来的

后来李海川在海里翻了船,侥幸捡回一条命。船沉了就没法继续打渔为生,他只能去城里讨生活。李海川最大的优点就是肯吃苦,只要能赚钱养家,再苦再累活也愿意干。靠着在制衣厂当搬运工,他和妻子一手把家中的三个儿女拉扯大。

二儿子李轩从小读书成绩就一直很好,许多一起工作的工友聊天时都说,李海川以后肯定能享到这个儿子的清福。他最初的愿望是李轩能够考上大学,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不要像自己一样靠卖力气挣钱。

但李海川做梦都没想过,自己的儿子有一天能够成为亿万富翁。他认识的字不多,看一份报纸都吃力,以前从不会花钱去买报。但现在李家把全香港的大小报章都订了一份,只要是有李轩的消息,他就让佣人标记出来读给他听。

李轩很少会在父母面前谈工作上的事情,李海川以前只知道自己这个二儿子出息了,让一家人从简陋的公屋搬进了宽敞的大套房,又转眼买下来太平山顶的独栋豪宅,但他对李轩的财富并没有具体的概念。

直到李海川在报纸上看到说,他儿子李轩名下的那几家公司价值超过五十亿港币,他才一下子蒙了。特别是之后儿子李轩身上又紧接着发生了绑架未遂事件,那段时间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心情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惶恐。前半辈子一直受穷的他根本无法想象,五十亿是多么大的一堆钱。

他甚至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真的是财神爷转世,以前那个话不多的儿子怎么一下子就这么厉害?不过报道看得多了,李海川慢慢也就麻木了,他只知道全家人下半辈子肯定衣食无忧了。

今天回到以前居住的赤鱲角渔村。李海川更是感慨万千。以前村里那些手艺比他出挑的同辈人,一个个都还在为生计发愁,而他现在每天只需打打麻将、溜溜鸟,想干嘛就干嘛。人生的际遇真是无法捉摸!

“老爸,反正这条游艇也经常空着,你以后要是高兴。也可以开它出海去钓鱼!”李轩看到自己父亲望着碧蓝的海水出神,还以为他又想起了以前捕鱼的经历,不由出声笑道。

“你说的轻巧,我出海钓到的鱼,还不够你这条船的油钱呢!”李海川不同意的摇摇头说到。

李海川的这个老思想用。有些人的话说,就是泥腿子出身的暴发户,裤脚上的泥巴没来得及擦干净。李轩轻轻一笑,他并不觉得父亲这么说,是丢他这个大富豪的脸。

豪门风范,那是什么玩意!李家不是贵族,也无需那些繁文缛节的排场,来掩盖自己的出生。他家就是一夜暴富。没有豪门底蕴,也无需豪门底蕴,只要全家人自己觉得过得舒心就好。

“噗嗤!”女儿李颖在一旁听到自己父亲的话。却没忍住笑出声来,“老爸,你真是老古董!二哥是让你乘船出海是出去玩,顺便钓钓鱼调剂一下。谁需要你钓来的鱼去付油钱啊!”

“海里有什么好玩的,除了海水就是咸风,还不如去打几圈麻将呢!”李海川不以为然的说到。在他的观念里出海就是为了捕鱼,那可绝不是一件好玩的工作。

“唉。都没法和你交流!”李颖抚了抚额头,对自己父亲的陈旧思想有些无语。不过她很快眼珠子一转。朝一旁的李轲甜甜的一笑,“大哥,听到了没有,老爸在问出海有什么好玩的?你最近不是很喜欢出海吗,要不你来和爸爸解释一下!”

哼,叫你三天两头带着一大群俊男靓女出海,还不肯带上我,李颖在心里轻哼一声。

可惜李轲听见装作没听见,故意不接妹妹的话。他还干脆把头扭向窗外,似乎在欣赏远处的海景。李轲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是快活,出门带小弟开豪车,身边的女伴比衣服换的还快,夜场派对玩得很欢,远比弟弟李轩这个真壕更有豪门公子范。

“阿轩,你七叔公他们也不容易,如果能帮得上忙,你就帮他们一把!”李海川突然轻轻感叹一声,对自己儿子说道。

“老爸,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我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咱们和他们毕竟非亲非故,适可而止就好了!毕竟每个人的路都是靠他们自己去拼搏的!”李轩不可置否的说到。

艾康电脑公司上市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盯上李轩的绝不止赤鱲角的那些同村旧邻。普通香港市民看过报纸之后,只是多了几分茶余饭后的新谈资,偶尔感叹一句为什么生自己不出这样一个厉害的儿子。但对有些人来说,李轩和东方系公司在心中的分量,肯定要再上几个台阶。

远离香港几千公里之外,京城教育部的一间会议室内正烟雾缭绕,部长李海生正在主持一项议题的讨论会。香港的港澳工委连续发来几封电报,催促之前关于香港东方实验与内地大学开展委托科研合作项目的答复。

港澳工委的全称是香港澳门工作委员会,它与香港新华分社其实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香港新华分社的社长和副社长兼任工委书记和副书记,统一领导党和中央政府在港澳地区的统战工作。直到后来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港澳工委才从香港新华分社剥离出来,改名为中央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简称中联办。

对外以新华社香港分社名义办公的港澳工,委肩负着中央政府交予的对香港开展统战工作的重任。除了向普通香港市民宣传党和中央的政策外,那些有影响力的香港各界人士更是港澳工委的统战重统战工作想要取得成绩,选对路子、投其所好自然是最有效的法门。

艾康电脑公司上市给来的财富效应,让李轩一下子晋升为香江超级富豪之一。港澳工委为此特别召开了内部会议,讨论对这位新晋富豪的工作安排。李轩和他旗下的东方系公司与内地的联系并不多。虽然东方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产销非常红火,但李轩对内地的投资却比较谨慎,并没有在内地设厂的意向。

唯一与内地有交集的东方系企业只有东方实验室。它在不久前通过新华社向内地传达了,希望与国内科研院校进行学术与科研方面交流合作的意向。新华社把他们的意向转达给内地相关部门后,一部分提议得到了积极回应,另一部分却了无音信。

其中东方实验室希望能与内地大学展开委托科研合作的建议,就一直被教育部压着没有回复。现在香港新华分社几次催促之下,部长李海生决定召开党委会进行讨论研究。

“我不同意与他们搞什么委托科研,那个东方实验室名义上是个科研学术机构,但实际背后在控制的是资本财团!我们的大学付出巨大精力进行科研攻关,最后的成果却拱手让给人家,这和卖国求荣有什么区别!”这是激烈的反对意见。

“老胡,你这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余孽思想可要不得!咱们与别人平等互惠的买卖,怎么就和卖国求荣扯上关系了?你也说了人家是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们出钱出设备是要索取回报的,而这个回报就是科研成果,用国外的话说就是专利。

咱们完成了对方提出的委托科研任务之后,所有的科研设备就归我们了,这笔买卖并不亏!更何况现在国家经济困难,每年有多少科研经费下拨给各个院校,在座的每一位肯定都心知肚明。不知多少研究员为了申请几千块的经费跑断了腿!

国家一直在鼓励吸引外资,我们教育领域为什么就不用响应中央的号召!即使科研成果属于别人,但我们从中借此锻炼出多少人才!”这是赞同的意见。

部长李海生紧皱着眉头,听着各种赞同和反对的意见,一直有些犹豫不决。他做事素来谨慎,宁可步子迈得慢一点,也不想因为步伐迈得太大而犯错。

这个委托科研计划,是上次部里组织大学校长团去香港两所大学考察访问时,香港方面提出来的方案。国内的几所大学校长都非常赞同,过去这十年动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是重灾区,被搞得一塌糊涂。

现在国家实行拨乱反正,虽然大学恢复了招生,但失去的十年落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国家给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班学,用于科研方面的资金非常有限。

现在突然有一个利用香港资金搞科研的机会,那些大学校长们怎么舍得放过。像清华大学是副部级的大学,教育部对他的影响力其实很有限。李海生怕自己再压制下去,那些校长会直接抛开教育部向上面打报告,这样一来他以后的工作就很被动了。(未完待续

...

...

第181章 传单和防晒霜

“我听到一个消息,据清华那边的老师说,有一家香港研究所准备和国内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如果提交的项目申请能通过香港那边的审核,就可以直接从国外获得大笔科研资金!”一个老师兴冲冲的走进办公室对其他人喊道。

“真的假的,有这种好事?我们学校能不能申请?”办公室所有老师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

“你们那种小项目就算了,报上去也肯定被刷的。我觉得也就陈教授的那个数字程控机项目可以试一试!这个项目之前都通过了邮电部的立项,可惜部里没钱给拖了下来。我看可以趁这个机会试一试能不能拿到国外的科研资金!”报告消息的老师摇了摇头,不置可否的说到。

“对,陈教授刚从美国回来,也算是见识过最先的国际前沿通信技术,他的那个项目肯定有机会!只不过我们都没收到通知,是不是咱们学校被排除在外了?”另一个老师有些忧虑的说到。

“凭什么啊,咱们邮电学院早在六零年就是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之一了,论通信方面的科研实力,比他们清华只强不弱!”另一个年轻教师立刻不满的嚷嚷道。

“好了,你们都还没弄清楚具体情况呢!”另一个比较稳重的老师说道,“陈教授,要不你跟李老师一起去清华那边问一问具体情况,如果这真是一个机会,可千万别错过!你的数字程控机想等邮电部的拨款,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大家口中的陈教授名叫陈俊良,约莫五十出头。翻脸短发。他十分幸运成为1978年首批赴美的五十名访问学者之一,在加州大学师从名家,大开眼界后,刚刚于上个月返回国内。他五十年代还去苏联留过学,在办公室内无论是学术。还是资历都能服众。

陈俊良从美国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邮电学院打了一个申请报告,要求立项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在欧美发达国家,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已经基本取代了落后的机电式交换机,但中国普通电话仍旧全是老式的机电制。

他的提议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为他向邮电部打了报告申请研发资金。邮电部领导也有感国内通信技术的落后。同意立项但却没钱,要慢慢等部里统筹安排资金!

就在昨天,教育部党委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采用表决的方式,以微弱多数通过了香港东方实验室与国内大学进行委托科研合作。清华大学、*等几所与李轩有过口头之约的大学校长。得知教育部已经统一后,立刻行动起来,于是才有了清华的老师不小心露出风声。

香港的东方实验室也接到了新华分社的回复,正式开始接受来自内地的科研项目申请。但这件事的流程其实并不简单,每个项目要经过严格的前景评估,评估通过后还要与内地的相关合作方,仔细商讨合作条款。

相比之下另一项人员交流合作计划就顺利多了,就在北京各所高校有志搞科研的老师教授们。因为清华流传出来的消息而奔走相告时。第一批内地赴港交流的师生已经抵达香港。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