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另外我这里还管够!”

老头说完对他孙子说道:“你也别闲子,给你一个立功补过的机会!屋里有土栏子,你去到地里摘一土栏子水萝卜黄瓜来,到水井那洗干净了,然后拿到这里来,让大家分享……”

傻小子一听这话有点不太乐意了,蹙个眉头没动地方

也不怪他不乐意,土命人心实,他还在想如何教训这帮小子呢!脑子里还没转过弯来

“爷爷,他们是小偷!竟偷吃咱家的菜……咱们还招待……我不明白!这算啥事啊……咱们怕他们啥啊……依我看,把他们几个交给学校算了……再不就给他们留点面子,让他们家里来人取寒惨寒惨他们家长!让家长管管……下次他们也就不敢来了!你这样……谁知道了?好吗?”

老头看傻孙子那憨大郎的样子,又可气又可笑

“行了,行了!……别老一个小偷,一个小偷叫着,小同学顶多有点好奇嘴馋……再说人家已经来赔礼道歉来了!还想怎么的?就别在追子撵子不放了!人怕揭短,树怕扒皮……为人大度一点,别那么小肚鸡肠!现在人家是客人,咱们当主人的,还不应该好好招待招待人家!……况且都是你小子请来的,你还不热心点,勤快点……行了,别想不开了!快去吧!”

黄毛丫头此时已处理好王盛藩的伤口站了起来,她斜愣一眼傻弟弟

“爷爷让你去,你就快点去吧!”

她见弟弟滞滞扭扭的还没动,有点生气了

“你不去我去!……还拿方上了!”

傻小子见姐姐生气了忙说道:

“我去,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说完进屋拿起土栏子便向菜地走去

此时那些犯了错误的同学,听了老头这一番话,全都放下心来,之前是说不敢说,动不敢动,现在一个个笑逐颜开,大伙跟着老头,欢欢喜喜进了屋子

王盛烈,王盛藩,还有黄毛丫头,他们之间像是有话要说,没有跟他们一起进屋,而留在外面

王盛烈见黄毛丫头息心照料他弟弟,心存感激,自然要好好谢谢黄毛丫头

“谢谢你!为我弟弟……”

不知为什么,此时王盛烈感到有点拙嘴结舌

“咳!谢什么?这是应该的!是我们给他弄伤的!”黄毛丫头抿嘴一笑“咳!都怪我那傻弟弟!真是让人操不完的心!”

“爷爷真好,真是一个让人敬重的慈祥老人!说话很和气,还讲道理,话听了让人心里热乎乎的……不像一些人得礼不让人,没理也讲三分!”王盛烈深有感触的说道

“真是!他蹲下来看我腿伤时,我感动的……好险没哭出来”王盛藩跟着说了一句

“嘻!我爷爷可是当过大官……爷爷不让说……我这也就是对你们说,你们可不要向外讲,他是东北讲武堂毕业,还是张少帅的校友呢!留过洋……只因为“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三省被占领,家乡沦陷,他愤懑在胸,毅然辞职,宁愿解甲归田!也不出山为官……”

“是这样?……怪不得的,我怎么画也找不出老菜农感觉!原来……我就觉得他谈话不俗,还以为读过几年私塾……原来是当过大官的!见过世面的……不愿当伪官,他真挺有骨气的!”

三个人正在外面小声的说话,忽然传来老头在屋里的喊声

“凤丫!凤丫!你在外面干什么呢?告诉你们,我可讲故事了,你在外面看子点,别让闲杂人员进来!”

凤丫一听爷爷讲故事了,便捅了捅王盛烈和王盛藩

“去,去进屋听听吧!爷爷可会讲故事了!讲起来绘声绘色的,都是真人真事,听了保证你上瘾!”

“是嘛?那你不想……”盛烈问一句

“我?我有任务,我负责放风……”黄毛丫头随便这么一说,又觉得有点失言忙又说:“……再说,我都听好几遍了!”

“噢!……”盛烈盛藩似懂非懂

就这样盛烈盛藩兄弟俩进了屋,还没找地方坐下,只听老头已经讲上了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

老头先来一段开场白,接着便书归正传讲起来:

“话说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由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沦于敌手自此,3000万东北人民陷于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

国破山河在,民族胆气生!素有反侵略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是不甘屈服的

“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

悲愤的歌声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仁人奔赴抗日救亡的战超一支支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坚持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最终汇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

这其中就有我的学友,英雄好汉,王铁汉九一八事变,是他打响抗日第一枪

“九一八”发生时,北大营是王以哲的第7旅驻地,当时王铁汉任620团团长

当时旅长王以哲因参加水灾赈济,不住在营房日本人进攻北大营时,上面不断传来不许抵抗的命令:

“不准抵抗,谁也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对进入营房的日军,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谁惹事,谁负责”

这叫什么命令!军人以守土保民为己任,上面却发出了这样委曲求全的命令!这对敌人是放纵,对我军是残酷!

于是,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日本兵一开始都是用刺刀扎,东北军士兵赤手空拳,被扎死的很多,钻到床下的士兵都被机关枪扫射而死

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王铁汉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

北大营一战,日军伤亡25人,我军伤亡失踪总计483人这个数字我记得很清楚

事后王铁汉愤然的对我说:

“当时士兵手上就几颗子弹,即便如此,都能打成这样,如果豁出去打,我们旅有1万多人,那几百个鬼子,肯定被我们全歼!可上边就是不让打,不让打我也打了,爱怎么的怎么的!”

王铁汉真像他的名字,真是一条铮铁汉!可是浑身是铁能大几个钉?

由北大营撤退的第七旅官兵,向沈阳城东约10公里的东山嘴子疾进他们选择东大营,作为噩梦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那时东大营是东北军第二大营区,东北讲武堂所在地

东北讲武堂是张学良的母校,也是我和铁汉的母校,那可是东北地区最优秀的军事教育机构年创办以后,12年的时间训练了十一期学员约9000名毕业生,其中不乏抗日名将然而……

北营既陷,援应已绝,孤掌难鸣,东大营不是久留之地在混乱的局面下,“奉令转移”,成了驻军及讲武堂学员不战而退的托词

日军占领了东大营曾经名噪一时被称为“将才摇篮”的东北讲武堂,曾经承载着东北军的光荣与梦想,从那个秋风渐凉的日子开始,却飘扬起了太阳旗,这是我们军人最大的耻辱!心中最大的痛!

我与铁汉执手,泪眼相望,半天无语……

老头讲到这,潸然泪下,悲愤的讲不下去了!

王盛烈见此情景,猛的站起:

“老人家!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我们是新一代中华儿女!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会学好知识,增强本领,推翻反动派!打败小日本!恢复我中华!”

“对!推翻反动派!打败小日本!恢复我中华!”屋里的学生们也怒吼起来,有的还握起了拳头!

“说的好!说的好!说的我好感动!有了你们……何愁打不败鬼子!你们让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祖国未来消!”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几声狗叫,老头警觉的走到窗前向外望,见孙女黄毛丫头,向菜地方向跑去,在她身后跟着那条狗,老头又侧了侧身,隔子窗户斜子望去,发现那边傻孙子正领着一个陌生的人,正向这边走来

“不好!可能是……”老头有了不祥的预感,他转过头去平静的对大家说:“你们都不要动,该怎么的还怎么的,我去到暖窖躲一躲……”

第二十一章工夫不负有心人

“三角眼”的爸爸说完朝老爷子拱拱手:

“老人家,恕不相陪,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转过头去招呼他儿子:

“小子!咱们走吧!”

没想到三角眼连看他一眼也没看就说道:

“不,我想在这玩一会,你先回去吧!”

三角眼贪恋小伙伴不愿跟他爸一起回去

“这个小混蛋!成天就知道玩!你不走……那我可走了!”

他随口骂了一句,小混蛋?真不知是骂儿子还是骂自己?

骂完气的他也不希得管儿子了,头一低钻出了小门,一个人扬长而去

老头一见“三角眼”的爸爸离开了,忙把傻孙子叫到跟前:

“我的傻孙子,快!爷爷交给你一件事,你千万别耽误了,你马上到矿上去,抄近道把你父亲叫到我这里来,我有急事要与他商量,快去快回!”

傻小子一听就知道有紧急的事点头忙说:

“爷爷放心吧,不会耽误!我跑子去!”

说完转身就跑出大门

黄毛丫头方才始终在注意听爷爷同那个人的谈话

其中对谈及的人和事,连想到爷爷和那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觉得也像有什么问题,只因那个人在超碍于那个人的面,不好插嘴

此时见那个人走了,便不解的问:

“爷爷,方才提到的那两个人……你真的不认识?”

“我怎么不认识!都是我的上司,都在讲武堂呆过,不是一天半天,交往甚厚!……”

“那你为什么说不认识呢?”

“噢!我是故意装糊涂!……难得糊涂吗!丫头!我不得不加小心!我看这个人笑不是好笑,虚头巴脑的……谁知他来干什么来了?也许受人指使是来探我的口风……我要是实话实说,那不正中了他们的……我不得不防啊”

“我说的吗!你经常念道这几个人的名字,光我听就不下十几遍……我耳朵都快磨成僵子了!”

“瞧你说的!……那个叫熙恰的,是我在讲武堂时的老师,他是前清闲散皇族,姓爱新觉罗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兄弟莫尔哈齐的后裔,他有个绰号叫“熙生子”是个出名的好色之徒,人品……实在不敢恭维辛亥革命时,他曾经参与宗社党的复辟活动,致力于恢复清朝统治……他早年就读于日本东京振武学校与士官学校,对日本态度较为亲近这个人野心大,他是蓄谋已久,有意借用日本力量复辟清王朝”

“是啊还是个满清遗老遗少!”

“可不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出兵东北,他终于有了机会,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把吉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不说,还特派能说会道的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之子张燕卿作为专使,到天津向溥仪游说,力劝溥仪潜回东北,建立满洲国他是想借助日本人的势力恢复大清皇朝的统治可是他做的这一切都是逆时代潮流而动,遭到全东北军民的反对,他死不悔改,死心塌地跟着日本人,终于成了背弃民族大义,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

“死老瓜骨!棺材瓤子!有他的好瞧!”黄毛丫头愤愤骂了一句

“这次……我估摸他是想让我出去,以同学之谊,做那些老讲武堂人的工作,扶植势力为他效劳……他这是痴心妄想!我才不想当汉奸为他效劳呢!藏式毅投了日本怎么样了?谁难受谁心里知道!臧式毅就是前车之鉴,谁还想步他的后尘

今天先前来的那个陌生来人,我怀疑可能就和熙洽有关,也许就是他派来的密探!……看来此地已不是我久居之地……我想乘他们还没来得及探清我的行踪,我得敢快离开才是”

“爷爷,那你准备上哪去?”黄毛丫头关切的问

“我还没想好……到时候我会和你们联系!咳!……这一走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聚……我最不放心的是你们姐弟俩,你们尚小……没办法!国难当头,民也难安……我走后,你们一定要听父母的话,你要带好你那傻弟弟,看好菜园子对了,还有……”说着把头转向王盛烈“你叫王盛烈是吧?这一回我算记住了你的名字……我们处的时间不长,但已是忘年新交了!哈哈!据我的观察和品味,你这个学生很有思想,讲仁义道德,为人很正派……是个可交之人,我相信我的眼力,将来你一定有出息!……特别是你给我画的画还有那本速写,我很欣赏!基本功,技法都很不错,让我耳目一新,特别是能捕捉到神情那一瞬……很不简单!所欠缺的就是视野还不够宽,外界接触的不多,因此不能与外面画界的朋友广泛交流……当然这也与困难环境,生活条件有关……不过也需要有股闯劲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我就是靠一股“闯”劲上来的!画画这门艺术,需要多向名家学习请教,他们耕耘多年,积累许多经验……我本想把你介绍给几位画画大家,像奉天的三杰,三怪……看来现在不行了,国难当头,居无定所,让我无暇顾及这些……我建议你有机会不妨去奉天,北平……到这些大地方,参观参观在那里举办的画展,那可是群英荟萃,观之大有裨益的呀!我去过日本,日本的绘画应当说还是很不错的,我感觉在那也能学点东西!有机会不妨出国试试!总之消你努力!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下去!做到永不放弃!咱们国家不能总是这样,国际国内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面!国富民强指日看待……盛烈,这也算是老朽对你的临别赠言吧!”

“谢谢老爷爷!在这风雨飘摇血雨腥风时刻,我也消老爷爷您多保重!”

那天王盛烈和王盛藩小哥俩回去的很晚,老爷爷的教诲,使得别后的王盛烈一直心事重重,多么好的爷爷,晚年想置身世外,安渡晚年都不可能,还被逼到处奔波,他在为爷爷的安全的,他想为爷爷做点事,但他还没成年,他又能做什么!

后来听黄毛丫头说,就在那天晚上,老爷子在儿子的陪同下,便离开了抚顺,去向不明传言中,有的说去了关内,有的说去了长春,还有人说投奔唐聚五参加东北抗日队伍去了,哪个真?哪个假?谁也说不清楚

果不出老爷子所料,第二天一早,那个陌生人就出现在菜园子的大门前,这一回可不是他一个人来的,他带五六个便衣一块来的,那墙的豁口出处也有两个人在晃动,看来那个陌生人已经掌握了进出菜园子所有的口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谁想逃出去真是比登天还难!

他们的确是奉熙洽的命令来“请”老爷子的,可是他们晚来一步,扑了个空……

他们也找了黄毛丫头和傻小子,面对什么话都不说的两个小孩子,他们也是无计可施,他们想把火撒到他们身上……但是,毕竟是来“请”老爷子的,万一……这种差事,弄不好两头受气因此他们也不敢太放肆,万一老爷子归顺,倒霉的还不是他们!所以他们也不敢得罪两位菜园子的小主人!

他们在菜园子里又空守两日,还是不见人影,最后无可奈何,只能垂头丧气回长春,去向其主子报告,想是一场责骂在所难免

这件事情发生过后,王盛烈隔三差五就来菜园子,忙时帮子黄毛丫头姐弟俩干点这个,干点那个,余下时间就静静的潜下心来作画,这个期间他的水彩画大有长进,创作了《古城黄昏》,老师说已经达到参展水平

光阴荏苒一晃两年过去王盛烈王盛藩双双考入抚顺的国民高等学校,王盛烈读机械科,王盛藩读电气科

王盛烈出于对绘画这门艺术的爱好和执着,不管机械课学习多么忙,功课压力多么大,他都没有放弃他的画对画画还是那么执着,平日做功课没时间画,星期天就早早就起来,兜里揣俩窝窝头去菜园子一画就是一天,晚上回家还要点灯熬油

抚顺虽说也是个城市,但比起沈阳来说,还是差的很远,规模,设施……各方面都不如沈阳,沈阳是辽宁乃至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做为文化中心,自然许多文化交流……如画展什么的,都在沈阳进行,虽然抚顺的地理位置离沈阳不是太远,但那时候交通不便,从抚顺来一趟沈阳也是很不容易的,另外一个穷学生哪有钱,拿现在的一句玩笑话来说,“兜都比脸干净”

渴望美术学习和交流的王盛烈对沈阳特想往,但是……为钱所困,也是没办法,身不由己,只能每天困在抚顺内,区区那一小块地方,家里,学校,路上,如今多了一个菜园子,每天三点一线渡过,才华得不到施展,很苦闷,也只能一天天,一年年望“沈”兴叹了

国高第一年级假期,学校不知什么原因,找回来了两个人的学杂费,这让小哥俩喜出望外,兴奋好一阵子,对这笔钱怎么花?王盛烈首先想到去沈阳,他与弟弟两个人私下一核计,不谋而合,决定背着父母,悄悄去沈阳一趟,此事易早不易晚,被母亲发现肯定要没收,他们决定第二天就出发,当天走当天回来,神不知鬼不觉

因为心里有事,晚上都没睡好觉,第二天小哥俩起来的特别早,扒了扒了几口饭,把家里所有的干粮揣进兜里,他们慌称去高尔山远足画画,半道却改道去了火车站,他们坐的是最早到沈阳的那趟火车

两个人第一次出门,别提心情有多美了,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山川美景,处处都觉得是那么新鲜,想来他们憧憬中的沈阳也一定很美很繁华

他们是在沈阳北站下的车,站前不远便是远近闻名的北市场

北市场果然名不虚传,热闹非凡,大街上车水马龙,道边人来人往街两边店铺林立,餐厅,饭馆,茶楼……横的扁额,竖的招牌,比比皆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那街面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是商家必争之地

这里卖什么的都有,各种风味小吃,那家馆,马家烧麦,大舞台油炸糕,老边饺子,山西刀削面,杨家吊炉饼,海城馅饼……一个个不用说吃,听之闻之都让人垂涎欲滴

一到中午饭口时间,你走进这里,环顾周围的叫卖,真不知吃什么好!加上那跑堂的特热情,招呼的你,真是很难让你走开小哥俩穿行其中,紧紧捂住兜里的钱,尽管馋的要命也没敢花

在最热闹一段街的两边爿面中,混杂有小剧超小电影院,说书的,唱大鼓的,人们在那里出出进进,时时从里面传出锣鼓家什声,行人往往被这些声音所吸引……让你驻足,特别想进去一看

可是上述这些饭店,娱乐场所,不是要钱的,就是要票的,当然要票就是要钱,这对囊中羞涩的盛烈盛藩小哥俩来说,只能望而怯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