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下霸主?”慕容建中沉思道,“相对于统一天下来说,这确实是降低了难度。只是,怎样

才算成就天下霸主。这概念太模糊了。总得有个标准吧!”

系统君解释道:“本系统对天下霸主这一概念有系统的详细的描述。天下霸主首先必须具备超凡的

影响力。名头一定要响亮,凶名也好,恶名也罢。不管怎样,一定要具备震慑他国的能力。就像秦始皇

时期的秦国那样,即使它不去侵犯其他国家,人家也照样提心吊胆的看秦国的脸色。”

慕容建中点点头。这确实是天下霸主应该具备的。

系统君又道:“除了这一点,任务还要求天下霸主必须符合以下其中一个条件。一、国家的疆域超

过其他国家总和的三分之一;二、国家财富超过其他国家总和的三分之二;三、国家的军队战力超过其

他任何三个国家的总和。”

听系统介绍完,慕容建中眉头直皱。这个任务概括起来就是辅佐一个国家,使它成为强国和大

国。单单只是成为强国的话,他觉得她还是有把握的。但这个大国却让他很为难。

虽然天下霸主只需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但这三个条件都不太容易。他选择的余地其实不

多。

首先排除的是始终是个受气包的韩国。它的存在简直是有辱和它并列的其他六雄的名声。

燕国虽然在乐毅的带领下雄起过一段时间,但大部分时间都孱弱得要死。成为天下霸主?还是算了

吧!

不过,除了这两个明显打酱油的之外,剩下的五个国家都是都有成为天下霸主的潜力。但他在心中

计量了一下,剩下的未必都可以选择。

首先是楚国。楚国看似是最容易实现第一个条件的。就他所知,现在楚国的领土就十分接近这个数

值。这好像是一条捷径。只要他能指挥楚军干掉几个小国,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但实际上,它是

个陷阱。如果只是比拼疆域的辽阔的话,楚国自然是当仁不让。它全盛时期占据天下三分之一的领土。

自然也就超过其他几国总和的三分之一了。即使到了战国末期,它也是天下大国。但它的强国地位却不

怎么巩固。看它的历史就知道。即使是它最强盛的时候都有人敢侵略它。还差点被吴国给灭了。而且,

它的影响力从未到达过黄河以北。根本谈不上震慑天下。楚国够强够大。但始终没法更进一步成为天下

霸主之位。最主要的原因是楚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自楚悼王之后,楚国的国君更是一代不如一

代。连吴起这样牛到不行的人都在楚国折戟沉沙。他还是考虑其他国家吧。

然后是秦国和赵国。它们是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也是最有实力统一天下的国家。但是,注

意啊亲!那是战国后期,离现在还有一百多年呐!没有经过商鞅和赵武灵王改革的两国,实力也就中上

。慕容建中可不认为他有商鞅那般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还是排除掉吧。

这样下来,就只剩下齐魏两国了。它们确实都是霸主之姿。此时的齐魏两国,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

军事实力都排在七雄前列。而且,它们的君王也不是什么昏庸的人。国内也没有楚国那么乱。

只是,它们要想达成那三个条件也不是太容易。前两个是想都不用想,除非它们突然爆种灭掉对方

,而且自身的损失还不能太大。这可能吗?

至于最后一个……

慕容建中嘴抽了抽,说道:“系统,你确定你没在坑我?你设计好的吧!搞了半天,我只能选择完

成最后一个呀!”

“亲,你想挑战高难度我不会反对的。”这是系统颇为欠扁的声音。

其实选哪个国家效忠他都无所谓。齐魏就齐魏吧。至于究竟选哪个国家。

说实话,他还是比较倾向齐国的。他可是知道庞涓的事迹的。他可不想走庞涓的老路。选齐国多好。

只是,此时的慕容建中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为魏国效力。这不是什么历史的惯性。而是他没有意识到,他穿越的根本就不是正史,而是坑爹的历史剧《战国》。系统君当然是知道的,只是不告诉他,一心想看他的笑话。

而不知道此处雷点巨多的慕容建中正盘算着拉拢他现在的师弟孙膑。这可是名震千古的谋略家啊!只要得到孙膑的帮助,他们同心协力,他起码能少奋斗十年。

幸好他穿越的时机不错(你确定?)。现在孙庞两人还没有翻脸。

面对他有意的讨好,孙膑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憨憨地笑着。对他的还是像以前一样。慕容建中抚额,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智若愚吗?

尽管如此,慕容建中还是卖力地讨好他。

数日后,他的便宜妹妹突然对他说道:“哥哥,你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该回山了。鬼谷子师傅还在等着你们呢!”

孙膑也点点头,说道:“是啊,涓。师傅和师弟都在山里等着我们呢!”

“师弟!?”慕容建中不禁错愕。这是怎么回事?鬼谷子不是就庞涓和孙膑两个徒弟嘛。什么时候他们又有了一个师弟了。

这个世界越来越奇怪了。庞涓不仅多了个妹妹,现在还多了个师弟。慕容建中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15章 庞涓2

(慕容建中意外知道了他居然还有个师弟。他在脑海中搜索了一下关于这位师弟的信息。

李腾,字飞腾。一年前被鬼谷子收入门下。在庞涓的记忆里,这个师弟颇为与众不同,经常会有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当时听着好像是疯言疯语,但之后细细品味,又觉得有些道理。

只不过,这个师弟好像对庞涓并不感冒。对他有些冷淡,没有像对待孙膑那样热络。他甚至都不怎么和他说话,还经常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庞涓真是觉得不明所以。

庞涓不知道为什么,慕容建中却知道。那个什么李腾,分明是穿越过来的。他这么针对庞涓应该是因为看过孙膑和庞涓的纠葛,所以才这么排斥庞涓。当他见过他本人之后就更加肯定了。那明显不同于古人的举止(慕容建中这货在北齐呆了几十年已经被同化了),还有看他时那防备,带有深究的眼神。他实在是蛋疼菊紧呐!

“我说,你怎么办事的?我为毛次次都要躺着也中枪。我明明什么都没做!”慕容建中颇为委屈地质问道。

“……”这是沉默是金的系统君。

慕容建中还好认命地自己应付了。

至于李腾,他看着庞涓(慕容建中)却是另一种心情。他穿越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却幸运地被鬼谷子收为弟子。一开始,他真的是很开心。他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乱和冲突。这些东西原本离他很遥远。可现在却切切实实地在他身边。直到他被鬼谷子相中,成为他的关门弟子。那一刻,他感动得都要尿了。他把他知道的所有神明都感谢了个遍。鬼谷门在战国简直就是个万能护身符啊有木有!可是,当他知道他有两个师兄,特别是他们分别叫庞涓和孙膑时,他马上又感觉前途堪忧。孙膑倒没什么,关键是庞涓啊!这个家伙嫉贤妒能,而且还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连全心信任自己的同门师弟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出卖。跟这样的人做师兄弟好危险的说。所以,庞涓受伤这么长时间,他没有来看他一次。他有时甚至比较阴暗地想:庞涓这个烂人还是死了算了。不过,结果让他很失望。

看着神采熠熠地站在他面前的庞涓,他名义上的师兄。李腾深吸一口气,脸上堆起了完美的微笑(慕容建中吐槽:真假。),说道:“师兄,你的病好了。”随即又高兴地对孙膑说:“膑,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我在山里一个人太无聊了。你在山下还好吧?”

孙膑微笑着说道:“多谢师弟。涓受伤了,虽然有婉儿在照顾。但我放心不下,所以多留了几天。让师弟费心了。”

听了孙膑的话,李腾觉得一阵无力。孙膑明显是亲疏有别。对庞涓直接称呼“涓”,对他就是师弟。他虽然知道孙膑和庞涓毕竟相处了好多年,和他相处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亲密程度而言,他还真比不过庞涓。可是,庞涓他不是好人呐!虽然他看上去挺正直的。可坏人不都是这副样子嘛!孙膑和庞涓这样亲近,这么信任他,迟早会出事的。

李腾看着孙膑,又看看庞涓,心里面满满地都是纠结。

孙膑你这个傻子,我是为了你好。

可惜,孙膑并不知道李腾心中的呐喊。他只是奇怪地看着李腾那有些扭曲的脸。

……

师兄弟几个寒暄过后,很快就开始了愉快的教学。

鬼谷子是个隐世高人。但同时也是个严肃地老师。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要不然也不会教出孙膑、庞涓那样名震天下的学生。庞涓这几日在山下养病,但鬼谷子并没有让他太轻松。实际上他是布置了一些功课的。只是慕容建中把它给遗忘了罢了。

幸好慕容建中有多年的从军经历,带兵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对于鬼谷子的问题,他回答得非常完美。

鬼谷子听了很满意,看着已经崭露头角,智略过人的庞涓,看似愚鲁,实则大智若愚的孙膑,还有还未雕琢完全,但潜力巨大的小弟子李腾。鬼谷子感到异常欣慰。他的徒弟,无论哪一个都是人中龙凤,都是可以左右天下大势的能人。有了他们,鬼谷门必将发扬光大。

鬼谷子看着恭恭敬敬跪坐在下首的三个徒弟,突然说道:“你们跟着我学习了很多东西,虽然因为个人的喜好,所学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还是谋略。我派注重机变,以纵横之手,掌天下大局。你们皆有改变天下格局的能力。如今天下战火纷飞,正是你们施展身手的时候。”

鬼谷子的话虽然没头没脑,显得很突兀。但却说得下首几人心驰神往。只是,三人心中的想法却并不一样。

慕容建中(庞涓)主要是想着他的任务。上一个任务,他完成得并不完美,但总算是名留青史了。当他看到史书上他的传记,那些洋溢着对他的赞美的文字。他不禁心潮澎湃。那种建功立业,名流千秋的感觉真的是太令人陶醉了。他很期待完成这次的任务。他甚至在意yin,后世的历史学家会怎么评价他呢?再怎么样也不会比四大名将差吧!

李腾也想着建功立业的事。他穿越至此,也想留下身前生后名。但和庞涓单纯的青史留名不同的是,他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想要的可不止是这些。他要创造一个国度。在他看来,他完全有这个条件。比起这里的土著,他有着几千年的智慧。这里的人如何能跟他比?何况他现在还是鬼谷门下。有两个非常牛逼的师兄。即使庞涓被排除了,不是还有孙膑嘛。孙膑现在已经是被他内定的小弟。只要在庞涓害他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救孙膑。那么,他定然会对他死心塌地。有了孙膑的帮助,再加上其他小弟,那么大业可成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和慕容建中(庞涓)的陶醉与李腾的无中生有不同,孙膑虽然也对山下的世界心驰神往。但他和前两者完全不是在一个频道的。听了鬼谷子的话,他首先想到的是学有所成之后下山救万民于水火。如今这个年代,七雄并立,为了各自的利益征战不休。却苦了天下百姓。孙膑天生有一颗仁厚的心。他希望能凭借自己所学让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鬼谷子当然不会是无的放矢。他说完话就一直观察着他三个弟子的反应。三人的表情被鬼谷子看在眼里。甚至于他们心中是什么想法他也基本上了然于胸。庞涓的火热,李腾的野心,还有孙膑的悲悯,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鬼谷子面无表情地交代他们写一篇以“战”为话题的文章,随后就走了出去。

慕容建中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师傅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虽然不明白鬼谷子的意思。但对于他的话,三人都不敢怠慢。鬼谷子走后,不约而同地解散,回去写文章。

第二天,鬼谷子收到了三个竹简。上面有三篇文章。不过,这三篇文章的风格相近,都是开门见山。但阐述的观点却迥异。

慕容建中(庞涓)的文章开篇就是“战者,功也”。他认为战是国家的功业。无战,则民弱;民弱,则国衰。国 ...

(家的强盛是离不开“战”的;他还提出战是功德。他说,战争长久存在,民不聊生。但国家之间也可以通过战组合在一起。天下有七国,每两个国家之间都有纠葛,如果都发生冲突。那么,天下将会有21起冲突。但如果只剩下3国,那么冲突就会锐减到三次。如果仅有一个国家,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冲突了。天下没了战争,没了冲突,百姓自然就可以安居乐业了。而且,一个国力强盛的国家发动吞并贫弱的国家。这也是对小国国民的功德。小国国民从此成为了这个强国的一员,因此也就可以享受到这个国家带给他们的福利。如果一个国家能统一天下,那么天下百姓都会得到它的福泽。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孙膑的观点却截然不同。他开篇就说“战者,罪也”。他认为战争是罪恶的行为。一个国家,它只要与邻国和谐相处。那么,在它疆域内的国民就可以安居乐业。但是,却因为统治者的贪婪而不肯妥协,悍然发动对别国不义的进攻。如此一来,不仅本国的百姓因此失去了安定的生活,连邻国的百姓也跟着遭殃。这样的行为难道不应该判罪吗?即使国家的王是最高的统治者,在国内说一不二,但总会有替天行道的人存在。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君王,即使能侥幸成功。那也只是一时的成功,迟早会被遭到惩罚的。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国家,有这样的君王,是注定不可能长久昌盛的。他还提出,战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战”。天下诸侯自守疆土,各安其位。那么天下百姓就不会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至于李腾,他的文章又是另一个层面。他开篇就直言:“战者,争也”。他认为,战争战争,关键就在于这个“争”字。因为争,才会战。战只是形式,而争才是最终的目的。争的原因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国家利益。王侯将相发动战争,制造冲突,不管是不是师出有名,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罢了。郑庄公克段于焉,是为了他的地位;齐桓公尊王攘夷,是为了霸主之名;伍子胥兴兵犯楚,是为了报仇。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当然,单纯为了个人而发动的战争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国家发动战争是为了国家利益。一个国家,它的资源,它的疆土是有限的。当它发展到瓶颈的时候,国内的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国民的需求。因为资源不过分配,长此以往,就会滋生很多矛盾。这个时候,就是国家必须要发动对外战争的时候了。只要抢夺了他国的资源,占有了他国的土地,国家就会得到持续的发展。国内矛盾也会因此而消散。一个英明的领导人应该在资源没有被完全利用完,国内矛盾还没有滋生的时候就去“争”。而“战”又是“争”最好的方式。

可以说三人的观点各不相同,都各自的道理。至于到底谁提出的观点更好,鬼谷子没说。他甚至没有说他们的优点。反而对拿着他们的文章对他们一一批驳。

对于慕容建中(庞涓),鬼谷子批评道:“既然战是功,那昔日藐视周室的郑国现在何处?”

鬼谷子说的郑国是春秋初年的郑国。那个时候的郑国可谓是天下有数的强国。它是山东(崤山以东)第一个公然对抗周天子的国家。郑庄公时期的郑国俨然是天下第一强国。但郑国强则强矣,却没有惠及国内的百姓。郑庄公死了之后,郑国衰弱。郑国的国君难道没有功吗?它对外战争甚至没怎么输过。可国家却还是衰败了。现在更是从版图上消失了。庞涓无言以对。春秋初期的郑国就好像后世的前苏联一样,国家强大,但人民的生活水品却并不高。别说郑国不是苏联这样的巨无霸。就是巨无霸照样被肢解了。这么强大的事实面前,慕容建中不得不反思。

至于孙膑,鬼谷子还是用了郑国的例子。不过,他说的却是子产时期的郑国。那时候的郑国国内政通人和,又与邻国亲近。这不正是孙膑赞许的好国家吗?可是,它现在何处?

孙膑顿时也哑口无言。子产之前的郑国国内确实很乱,但因为昔日的强国之姿,并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够欺负的。除了秦楚晋这样的大国,其他国家还真没这个胆量。而且,这个时期郑国人捍卫国家的勇气真心让人佩服。出现了像烛之武这样的人杰。可子产之后的郑国,只能用悲剧来形容。不仅国家弱小,而且国人还丧志。沦为战国最末流的小国家。最终也难逃被韩国所灭的下场。

对此,孙膑也不禁反思,自己的观点是不是稍有偏颇。

至于李腾。孙膑和慕容建中都不知道鬼谷子是怎么评价的。只知道李腾从鬼谷子房间出来的时候,脸色苍白,也不跟他们讲话,直接走了。

两人面面相觑。最后只得无奈地耸耸肩。

他们不知道的是,鬼谷子差点就把李腾逐出师门。

孙膑和慕容建中的观点虽然不同,但却也是此时社会上的两种主流思想。

而李腾的言论嘛!道理或许没错。但在当时着实有些惊世骇俗。这个明显带着殖民主义色彩的言论在战国时期怎么可能被人接受。在当时,使用这样的发展方式只有北狄。你能想象中原各国像茹毛饮血的北狄那样吗?

而且,光这样就算了。最关键的是鬼谷子明显从其中看出他的小徒弟的野心。可怕的,炙热的野心。凭心而论,一个国家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强大。这种近乎是殖民的方式是最有效地办法。但它造成的破坏却也是最大的。鬼谷子真是担心李腾到时候会为祸天下。因此,他真的差点把李腾逐出师门。

不过,最终鬼谷子还是留下了李腾。因为他有些不舍得浪费了李腾这块美玉。只希望自己能好好引导他。

但这可能吗?

或许连鬼谷子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所以,一年后,当慕容建中下山的时候,他特地对他叮嘱了一番。告诉慕容建中,如果李腾出山,好好看着他。别让他干出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慕容建中虽然不明所以(他也是穿越的,对殖民主义的排斥不是很大),但他却是个尊师重道的人。他答应了鬼谷子,把他的话一一记在心里。也决心在必要的时候,践行今日的诺言。

只是,慕容建中却因此多了一个劲敌。他这趟的穿越之旅也变得更加曲折。

第16章 庞涓3

(“终于出师了。”慕容建中下了鬼谷山,伸展下手脚,道,“天下,我慕,我庞涓来了!”

他本可以说得意气风发的。但因为中途卡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哥哥,我们去哪儿?”婉儿早在山下等着他了。非鬼谷派的人是不许进山的。而她是通过孙膑知道的。

慕容建中看着他的便宜妹妹,笑着说道:“其实我去哪里都无所谓。天下七国,只要我去他们那,必被奉为上宾。”

“我知道。哥哥最厉害了。”婉儿充满自豪地说道。

慕容建中微笑着看着婉儿,说道:“婉儿,虽然如此。但我却想去齐国。那将是我大展身手的地方。”

婉儿“嗯”了一声,默默跟着慕容建中。她没有问哥哥为什么不选魏国。因为此时的魏国才是天下第一强国。齐国虽然不错,但并不是什么巨无霸。但她对她哥哥很有信心。她知道他不管到哪里都可以做得风声水起。

果不其然,慕容建中二人一到齐都临淄,向齐王招贤的会馆主事报上自己的身份来历,马上受到重视。不仅很快就给他们安排好食宿,而且齐王得到消息后,马上召见他。

齐威王看着坐在下首的慕容建中(庞涓),鬼谷子的大弟子。他自认看人很有一套。他看得出这个庞涓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虽然他只是刚刚出山的小菜鸟。但庞涓却一点不让人觉得稚嫩。反而让人感觉他很成熟,给人一种他已经出仕多年的感觉。而且,鬼谷门人本就精通兵法,擅长谋略。此人可为将,亦可为帅。只要得到他的帮助,那么齐国定能更进一步。

只是……

齐威王长叹一声,道:“你是王诩(鬼谷子)的弟子。我本应该拜你为上将,统领齐国三军。只是,你来的却不是时候。寡人恐怕不能用你。”

慕容建中皱眉,他知道齐王说的是事实。他进了齐王宫就察觉出一些异常。他发现宫中的人对齐王好像不是很尊敬。在这个王权至上,等级分明的时代,齐王宫的人看齐王的眼神没有带着敬畏,反倒是敷衍居多。这可不是什么正常现象。

齐威王看到慕容建中的样子,也知道他可能已经察觉出什么来了。一个王者却被自己的家奴无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如今被慕容建中知道了,他虽然觉得丢脸,但却也期望他能给他出谋划策。

慕容建中怎么也没想到他来得这么不是时候,齐威王现在正处于装逼,啊不,是蛰伏期。他的王位来得并不安稳,大部分权力都被权臣掌握。他虽然算不上傀儡,但也是过得很憋屈。

慕容建中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考验他能力的时候了。政治斗争虽然不是他的强项,但跟着鬼谷子学了这么久,他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慕容建中问道:“大王恕罪,涓想冒昧问一下,大王多年来可有收获?”说完,眼神炯炯地看着齐威王。

齐威王也不避讳,直接向他坦白道:“多年来,寡人也在积蓄力量。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有些规模。但要成就大事,还是力有不逮。朝堂上的大臣没有几个是主动向寡人投诚的。寡人的力量还是太弱小了。”

看着齐威王唉声叹气,慕容建中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齐威王很快察觉他的眼神,也觉得很奇怪,不禁问道:“先生为何如此看寡人?”

慕容建中没有回答齐威王的问题,反而问道:“大王难道没有下一步计划吗?”

齐威王理所当然地说道:“自然是再积蓄力量,待有朝一日能如楚庄王一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慕容建中这时候居然有些哭笑不得。说实话,齐威王确实是有当明君的潜质。他有雄心壮志,而且也能忍。只是,他的魄力却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大。他实在是太过小心谨慎了。

慕容建中肯定,齐威王这些年肯定是积蓄了不少力量,拉拢了好些人。虽然这些人跟齐国其他势力比起来,还有不足。但作为一支奇兵足矣。政治斗争跟军事斗争是相通的,比的可不单单是双方的绝对实力,更重要的是智慧,是魄力。在力量相对薄弱的时候,除了积蓄力量时必要的忍耐之外,更关键的是抓住一个机会或者制造一个机会,一举解决敌人。齐威王会忍,也能忍,智</br></br>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