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器以箭矢为主,其他的武器又是滚石和圆木这样笨重的东西。如果埋伏的话,这些武器当然是最好的。但拿他们近战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魏军也知道他们的优势,根本就不等齐军组织好抵抗,自己也不列阵,直接朝着齐军冲了过来。

在距离齐军只有二十步的时候,魏军士兵将手中的火把扔向齐军,抄起别在腰间的武器,开始最后的冲刺。齐军士兵这才发现每个魏兵手中拿着两个火把。但他们已经没时间考虑这些了。因为 ...

(魏军已经冲到他们身前了。

齐军中计,正惊魂未定,士气不可避免地低落。而魏军却是气势如虹。此消彼长之下,自然是魏军占优势。再加上魏军的战力本来就比齐军强。

很快,齐军就被魏军冲得七零八落。被魏军打得抱头鼠窜。不管齐军的各级将领如何呵斥,如何鼓舞士气,齐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抵挡了一阵之后,李腾见是不可为。只好不甘地下令撤军。

撤军的命令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齐军听到命令后,瞬间崩溃,都玩命地逃跑,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魏军也乘胜追击了十余里。

而开战之后一直被忽略的那三千人早就簇拥着受伤的“庞涓”,悄悄地撤离了战场。

击败齐军之后,魏国的将领都纷纷聚拢到“庞涓”的身边。

一个魏军将领说道:“上将军,找个形容相似地替身不就可以了。何必您以身犯险呢?”

没错,这个假“庞涓”就是慕容建中,他亲自导演了一场戏,假扮了一下他自己。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齐军的统帅是李腾。他可不是一个好骗的人。因为在点火前一片黑暗,除了身形之外,只能通过他身上的气质判断。他从军多年,也长期身处高位,身上自然而然的带有肃杀之气和上位者的气势。这些在一个临时找来的替身身上肯定找不到的。为了能骗过李腾,慕容建中咬咬牙,亲自犯险。不过,他当然不会让自己就这么死于非命。他事先多穿了一件软甲,身体各个重要部位都用护心镜保护着。虽然会受些伤,但却不会伤及性命。况且,他这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两军正式交战之后,李腾哪里会管他这个作为替身的“路人甲”。而且,他这个主帅亲涉险地。魏国的士卒见主帅都这样,又怎么可能不拼命?

他安慰了一下各位将领,让他们下去管理好士兵,安排防御,就躺下休息了。

齐国战败的消息传开后,还在西线的秦韩联军顿时偃旗息鼓,不敢再轻举妄动了。秦军将领更是不断找托词,想撤军回国。参与合纵的几个国家,只剩下他们两国了。谁知道魏国什么时候会来收拾他们。秦军上下兵无战心,将无战意,都想着早日回国。在他们看来,秦国绝对比前线安全。

再过了几天,又传来魏将龙贾偷袭韩国野王城,野王守将虽殊死抵抗,但无奈兵力实在捉襟见肘。最后,兵败自杀。龙贾占领野王。

韩国这下真的慌了。马上拍使者到大梁向魏王求和。之前还想挽留秦军,帮助他们一起对付魏国。现在是恨不得他们马上回国去。秦国可是魏国的死敌。韩国现在极其畏惧魏国,根本就不想跟秦国沾上一点关系。

魏王这时候倒也没有为难韩国。答应了韩国的求和。甚至同意将野王城归还给韩国。不过却要求韩国截杀还身在韩国的秦军。韩王有些意动,但却被上大夫申不害劝阻了。

申不害谏道:“韩,秦如春秋之虢、虞,虢灭,而虞不复在,虞亡,则虢亦危。又如人之唇齿,唇亡齿寒。请我王三思。”

韩王犹豫道:“那野王要怎么办?这可是韩国的咽喉要地啊!”

申不害不紧不慢地说道:“野王不可失,然秦国亦不可得罪。不如悄悄将魏王的意思告诉秦将,让他速速离开韩国。再让我军缓行。敷衍一下即可。魏王若将野王还予我国,自然最好。如若不然,他日可联合秦国收复野王。”

韩王同意了。

秦军得到韩王的示警,安全地回了国。魏王见韩国没有截杀秦军,就没有归还野王城。但也没有为难韩国。

秦国对韩国非常感激。数年之后,申不害已经去世了。但韩国依旧按照他生前制定的计划,联合秦军收复野王,此时的秦国虽已经今非昔比,但顾念当年的情谊。还是出兵帮助韩国。只不过,数十年之后,秦将白起又偷袭占领野王。命运之无常,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这却是后话了。

而魏王这次之所以放过韩国,连秦国这个死敌也不准备亲自动手,是因为他突然想对付难免的楚国了。

之前迫于形势,他将霸主之位一分为二,让楚王白白得去南方霸主的名号(当然也有慕容建中的功劳)。他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他对这个占了他便宜的南蛮子不爽很久了。之前因为四方各国的压力,他隐忍不发。现在各诸侯国都被击退。连发起国齐国也被他的上将军打败。在他看来,现在正是击败楚国的好机会。几乎是一接到齐国在马陵战败的消息,他就下令,让慕容建中率领十万大军讨伐胆敢“以下犯上”,“篡夺霸主之位”的楚国。

还躺在床上养伤的慕容建中接到命令后唯有黯然叹息。

“该来的还是要来吗?”

他笑得很苦涩。

现在魏国虽然堪称完美地解决了这次合纵危机。不仅击败了各国的联军,还吞并了包括邯郸在内的赵国南部,还有韩国野王城。但如今士卒久战疲乏,军心厌战。而且,各大诸侯国,除了赵国是真正的伤筋动骨之外,其他几国都没有大伤元气。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这个时候,魏王应该好好安抚南边这位邻居才对,怎么就想着揍人家呢?

慕容建中是真的不想把魏国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顾不得养伤,赶紧让人驾车赶往大梁。

慕容建中向魏王晓之以理,陈说利害。可是魏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就不听他的劝告。

慕容建中无奈,幽幽一叹,说道:“我王定要如此。涓自当为我王南击败楚国。只是,庞涓被大王信任,拜为魏国上将军,征战数载,涓心力疲乏,这次马陵之战,又受重伤,已不复当年之勇。这次帮大王打败楚国之后,涓希望能归隐山林。请大王恩准。”

魏王深深地看着慕容建中。良久,他才叹道:“上将军啊,你知道寡人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吗?”

慕容建中想了想,说道:“可是错失公孙鞅?”

魏王摇摇头,说道:“不是这一件。寡人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拜你为上将军。”

“上将军已经是寡人能给你的最高的军职了。当初,你从齐国到魏国来,为了能打动你,寡人才给你这么高的职位。若是你功劳稍逊,倒也相得益彰。却没想到,你战功卓越,完全超出了寡人的期望。完全胜任上将军这个职位。为了不再出现当初三家分晋的事,丞相李悝制定魏律:非宗室不能封君。现在寡人已封无可封了。只能给予你食邑。你跟当年齐景公时的田穰苴是多么像啊!可惜,寡人也跟景公一样,注定不能长久拥有你。寡人不想魏国出现田氏代齐的事情。”

慕容建中这才明白,魏王之前的作为,不是因为不信任他。而是因为他功高震主。魏王不怀疑他的忠心,却却还是不能留他。田穰苴受晏子推荐,被齐景公从一介平民擢升为齐国大司马。他对于举荐他的晏子和齐景公肯定是非常感激的。对齐景公的忠心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就是因为他功高震主,又因为他出身于田氏,哪怕他只是庶支,跟田氏的关系甚远,齐 ...

(景公还是无故将他罢黜了。以致于他郁郁而终。他的经历和田穰苴极其相似。魏王也知道齐景公的做法是错误的,田穰苴跟居心叵测的田氏是完全不同的。但身为一国君王,他却不得不那么做。哪怕只有万一的可能他也要将之消除于无形。虽然齐景公的做法还是田氏代姜齐于事无补,但至少在他这一代田氏没有篡逆。要知道,当时田氏首领田恒子的声望远远超过齐景公,却没能取代他。

现在魏王没有否认他的忠心,但却还是处于帝王的心态,不可避免地要防备他。本来,魏国如果有一个可以抗衡他的人,让他们两人相互敌视,相互平衡,相互牵制,他们的君臣关系也许可以更长久一点。可惜,魏国没有这样的人。

与此同时,他也明白了魏王为什么无缘无故要他给孙膑用膑刑。因为孙膑就是魏王一直找的那个人。

按照魏王的设想,只要他对孙膑下手,魏王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孙膑面前。孙膑对魏王感激不尽,对他肯定会仇视不已。到时候,他们能力相当,又相互仇视,相互牵制又相互平衡。那么,魏王就稳坐钓鱼台了。

只是,他当时并不知道魏王的想法。而且,他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这么做。

看来,他们的君臣关系就只能到这儿了。

他没有再说什么,向魏王深深一鞠礼,缓缓退出宫殿。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有事,字数较少,今天贡献比较肥的一章。明天是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有一章番外。

第30章 庞涓17

(皑皑的白雪又一次覆盖了鬼谷山。ww

慕容建中垂手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雪景,再看看他跟窗外的雪同色的头发。谓然一叹。

物换星移,寒来暑往,竟然已经过了三十年。他已垂垂老矣。一开始,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在鬼谷山中安享晚年。鬼谷子也从来没想到,他竟然是第一个回鬼谷山的人。

记得当初他回来的时候,鬼谷子一脸的惊讶。

慕容建中还揶揄地笑道,“师傅很惊讶,回来的人不是膑吧,”

鬼谷子点点头,说道,“你们三人,孙膑对名利最是淡泊。我本以为他是最容易放下外面的一切,回到这里的。却没想到……”

慕容建中摇摇头,说道:“膑不汲汲于名,对世间的功名并不看重。但他却是个痴人。齐国有他放不下的人。他做不到了无牵挂地离开。至于我,只是不想在世上留下一个恶名罢了。”

鬼谷子看看左右,问道:“你的妹妹没有跟你一起来?”

慕容建中摇摇头,说道:“婉儿还年轻,何苦跟我一起隐居,过清苦的日子。看在我的面子上,孙膑会好好照顾她的。就是李腾也不会为难他。”

李腾岂止是没有为难她,直接将她拐回家当老婆了。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田夕。选择了婉儿。他坚决不会承认他是为了报复慕容建中。被哥哥给弄得狼狈不堪,就拐了人家妹妹。他媳妇多贤惠啊。他是突然间发现她良好的品质。

当然,那个时候的慕容建中还不知道自家妹妹被李腾这匹狼给拐走了。他当时正在跟楚国大将唐昧大战于陈地。

自从魏王跟他坦白后,慕容建中也放下心中的心结。他虽然还是搞不懂帝王心术,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对于魏王,他却不再有什么怨气。跟一心要置他于死地的高演相比,魏王对他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并没有要害他,即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只是想和他好聚好散。

他们本就是合作关系。只不过现在合作不下去了罢了。不存在谁对不起谁。

慕容建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决定好好帮魏国打最后一仗,也算全了他和魏王的君臣之义。

只是,他从来没想过,这一仗竟然会这么坑爹。

慕容建中发誓,这是他打得最不爽的一场仗。

两军在颖水两岸对峙。魏军在北岸,楚军在南岸。他带领的魏军有八万,楚军却有十二万。在兵力上,楚国是占优势的。他本以为楚军会跟他来主力决战。

谁知道,楚国的主帅唐昧简直就是个缩头乌龟。他明明占据着优势,却根本不进攻,死死把守着颖水各处渡口,防止魏军渡河。

慕容建中试了很多办法,想激唐昧主动和他决战。可唐昧就是不为所动。他又想派军队渡河,想在南岸跟唐昧决战。可只要魏军靠近南岸,楚军就万箭齐发。强行渡河的话,损失又太惨了。慕容建中一时之间对唐昧这个无名小卒居然没有办法。

而唐昧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可是知道慕容建中那彪悍的战绩。他明白,他根本不是慕容建中的对手。虽然他占着兵力优势,但这个优势却不能让他放心。天下人都知道,魏国上将军最擅长的可不就是以少胜多。他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在弱势的地位,只想跟魏军,防守对峙,迫使慕容建中主动撤军就可以了。至于打败慕容建中,他是想都没有想过。所以,任凭慕容建中怎么激将,唐昧就是缩在南岸,也不让慕容建中到南岸来。

慕容建中没想到唐昧现在不过二十来岁,竟然像个老头子一样畏畏缩缩的。他算是体会到了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乌龟战术时的无奈了。二十多岁的唐昧尚且如此。不知道几十年后,如果垂沙之战还是出现的话,匡章与老成精的唐昧对峙时,又是何种滋味。

就这样,双方隔河相持了近两个月。

慕容建中明白,陈虽然非常靠近魏国,但毕竟也是楚国的地盘。他们算是劳师袭远的。长久的对峙战,对于魏国是不利的。魏国刚刚经历了大战,军队损伤了不少元气,后勤物资也多有消耗。再加上已经快要入冬了,天气渐渐寒冷。再不与楚军交战,他只能撤军,等来年再战了。他岂能甘心?

这一仗,不仅关系着魏国今后三十年的霸业,还关系着他的任务是否能完成。现在天下诸侯,只有楚国没有被他打败过。只要打败了楚国,他就算完成任务了。名留青史指日可待。

可是,大军要怎么渡过颖水呢?

最后,慕容建中只好向当地的人问,有没有其他渡口可以供大军渡河的。

索性,皇天不负有心人。从当地一个樵夫那里得知,颖水平常的水位很高,但入秋后,水量会慢慢减小,水位也慢慢下降。甚至在一些地方可以直接涉足渡河。不过,这些地方身为楚人的唐昧也知道,所以一定也派重兵把守。

听了樵夫的话,慕容建中瞬间就想到了垂沙之战。匡章知道了楚军的部署后,是从楚军兵多,但是水浅的地方发动夜袭。但慕容建中却决定反其道而行。一方面,是因为魏军的兵力不如楚军。直接攻击楚国兵多的地方难免会损失惨重。另一方面,匡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和唐昧对峙了整整六个月,唐昧逐渐放下警惕。而现在,唐昧的警惕心还很强,直接偷袭恐怕不容易成功。

不过,楚军兵少的地方,水却比较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魏国士卒能直接涉水过河,慕容建中派人在颖水上游筑坝,拦截颖水。

大坝筑成三日之后,水位明显下降。足以让士卒涉水渡河了。

慕容建中见渡河的条件已经充足。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他又派人佯装在水浅的地方渡河,而且,故意把声势弄得很大。唐昧害怕有什么闪失,将更多的兵往水位比较低的地方派遣。而水位较高的地方,兵力相对就少了许多。

慕容建中见唐昧上当,未免时间太久,节外生枝,当夜他就对楚军发动了夜袭。从楚军兵力薄弱的地方突破。在大部分军队过河之后,慕容建中又马上对楚军发动进攻。

唐昧被慕容建中诱骗,兵力部署出现很大问题。虽得知魏军渡过颖水,可救援已经来不及。只好列阵与魏军决战。

慕容建中当然不会傻乎乎地直接朝着楚军发动攻击。他很坏心地驱赶楚国的败军先行冲击楚军的军阵,在楚军的阵型变乱了之后,他才让士兵发动攻击。单凭战力,楚军是远远不及素有悍勇之名的魏武卒的。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它的兵力优势又没办法发挥出来。所以,两军一交战,楚军就被魏国士兵压着打。

唐昧面对慕容建中本来就没有多少胆气,而且现在魏军又占据优势,他更是没有战心。他知道这场仗打下去,只会损失得更加惨重。于是就下令撤军。趁着夜色,魏军追击也不方便的时候,逃回楚国。

唐昧的决定是明智的,但也是愚蠢的。这个决定让逃得性命,但楚军却就此 ...

(崩溃。原本的那一点抵抗的意志也没有了,只知道亡命地逃跑。

当夜,魏军斩杀楚军四万余人。其余人在唐昧的带领下逃回郢都。

此战之后,魏国彻底奠定它的霸主之国的地位。楚王无奈之下,只好改了南方霸主的称号,承认天下只有魏王一个霸主。

就此,除了西南偏远之地的几个小诸侯。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被魏国击败。魏国就此称霸中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强国。各国都不敢触怒魏国。生怕魏国拿它开刀。

不过,令各诸侯松一口气的是,魏国上将军庞涓在颖水之战后,辞官隐居了。

慕容建中在打败楚军之后,就回到了鬼谷山,准备下半生在这里渡过,反正他已经接到系统得提示,称任务已经完成。剩下时间可以由宿主随意分配。外面兵荒马乱的,倒不如鬼谷山清净。

不过,他虽然一直在山里,但外面的大事都通过各种渠道送到他这里。

此后的三十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魏国。如同他意料之中的。魏国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败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