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是因为你从来都没向我要过。”系统君说道,“其实很多人心中都跟你一样,有着名将名相梦。都想着自己能够名留青史,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深刻的印记。他们中也有很多人获得了这样的穿越的机会,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因为这些人就知道取巧,成天妄想着给他们开后门,给福利,开口闭口就是嚷嚷着给他们好处,妄图一步登天。很少有人像你这样真正脚踏实地地做的。说老实话,我都不由自主的佩服你了。居然有这样的毅力和决心。而且,在知道我的存在的情况下,从来都没有主动向我讨要什么外挂,甚至连奖励都是我亲自给你的。再说了,我有言在先,一旦失败,你可能就此消失。你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吗?”

慕容建中摇摇头,轻笑道:“怎么会不担心?就是因为担心被抹杀,我才更加兢兢业业。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真的乐在其中。至于你说的,靠金手指一步登天。那样真的有意义吗?我一直觉得,自己编织的梦才是最甜美的。这样一来,即使我最终失败了,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死在逐梦的路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也仅仅是遗憾,却不会因此后悔。”

系统君说道:“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这一点。你一直依靠自己的能力,而没有要求过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像有些人,一直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你的很多同行不像你这样毫无要求,很多人都要求得到过目不忘这样的能力。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个神技。他们怎么也不动动脑子,诸葛亮、贾诩等人没有过目不忘之能,可他们混得不是比张松这个有先天外挂的人要好上数倍。天道酬勤。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最可笑的是一个家伙,他居然要得到过目不忘的能力,然后用它背下古今所有诗词,再穿越到古代,用这些收服古代的名将和谋士。真是个笑话。难道他们真的认为其他人都是傻子吗?他们才是吧!”

慕容建中古怪地笑道:“他们原来应该不傻,只是被yy小说误导,以为其他人是傻子,而他则是霸气侧漏的那个。”

慕容建中又道:“你讲了这么多是为了说明什么?”

系统君说道:“我只是提醒你,你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多么地不容易。你付出了其他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辛苦和汗水。你不能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放弃你的事业。也就是你,换做其他人,我还不一定会说。”

“所以你毁了心魂链?”慕容建中反问道。

“……”

“你觉得独孤伽罗,我的妻子无关紧要?你知道她 ...

(对我的意义吗?”慕容建中又质问道。

系统君反驳道:“至少我现在没看出她对你有什么好的意义。反而脱了你的后腿,把你的心思从名留青史的伟业中转移走。曾经在北齐,你差点就为了她留在邺城,放弃南下伐陈。我本以为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时间会慢慢冲淡一切。你会渐渐淡忘独孤伽罗,又或者找到其他红颜代替她。可没想到,你不仅没有忘记她,也没有找其他女人,反而像是在心中形成执念一般,对她的爱意和思念越来越深。甚至于跟她扯上一点关系的人你都掏心掏肺地为她好。你这样的痴情种子还真是少见呐!”

慕容建中深吸一口气,说道:“好吧。我承认,你说的都是事实、可这不是你销毁心魂链的理由。我很清楚,我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名留青史。这是我为之坚持的梦想。伽罗也从来没有影响过我做出这样的判断。”

“可是,追求梦想从来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虽然无惧险阻,勇往直前,但我也害怕孤单,我希望有个人能理解我,陪伴我,支持我。在我困难的时候鼓励我,帮助我;在我成功的时候跟我一起分享我的荣耀,我的辉煌,我的喜悦。我很庆幸,我在最开始的地方就遇到了她。她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她懂我。当初,如果她竭力挽留我,再无理取闹一番,说不定我就真的会留下。但她选择放手,她知道我的心,知道我的梦,知道我如果不去做,一定会抱憾终生。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躺在床上苟活。我感激她的深明大义,也对她感到抱歉。我最后死在了建康。那一世,我深深地遗憾,但却不后悔。我相信她也不会怪我。就是因为她懂我。她不仅是我的妻子,我的爱人,更是我的知己。是她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冥冥之中有个人在看着我,激励着我。只要想到她,我就不会觉得孤单。虽然我一直没有找到她,但她一直在我心里。”

“可一直陪伴你的人不是她,”系统君说道,“你都穿越好几回了。难道还没想明白吗?这是个游戏,你看到的那些都是浮云。独孤伽罗是个奇女子,但她只是你人生中的过客。注定只会和你擦肩而过,在你再一次穿越的时候,你们肯定会因此而分离。能长久陪伴你的是系统君我啊。”

这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慕容建中满头黑线地说道:“系统君,你这讲的什么意思?我没有这么重口。”

不要怪慕容建中会想歪,实在是系统君这话讲的实在太有歧义了,难免会让人乱想。(ww〃 target=〃_bnk〃》ww

系统君囧:“你乱想什么呢?!”

慕容建中耸耸肩,道:“我不过是在为自己的节操担忧罢了。再说了,谁会对一个发着机械声不知道什么物质的东西有想法?”

“……”

系统君良久无语。它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慕容建中也着实松了口气。他是有意将话题偏离的。虽然他一直没有表现出来,但实际上,他心中一直有一丝惶恐。这一丝惶恐在心魂链被毁掉的时候越来越明显。他其实也害怕再也见不到独孤伽罗。尽管一开始他就知道,再一次跟独孤伽罗见面,本来就希望渺茫。那一线希望恐怕还不到还不到万分之一。当初,他找到潘影,在她那里得知了独孤伽罗的痕迹的时候,他是多么地高兴,多么地兴奋。他忍不住又催眠自己,他可以找到她的。他们终究还是会再见面的。潘影就是凭证。

可系统君却狠狠地敲醒了他,残酷地告诉他:不要再想了。你们是不可能的。

真的不可能吗?也许系统君说的是对的。可他还是会想她。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长,至少跟他漫长的穿越之旅相比,显得很短暂。但独孤伽罗的一切,他都铭记于心。人生找一个知你、懂你、爱你的人是多么不容易,他怎么舍得就此忘却她呢!

“等我,我一定会来找你的。”慕容建中在心中坚定地说道。

“不过,现在有些事必须我要做。”慕容建中看着桌上从朔州前线发来的战报,皱起眉头。

这次的朔州战役打得并不顺利。虽然当初慕容建中和杨继业撤出朔州城的时候特意留了一手,悄悄在朔州挖了一条密道。来日宋军再攻打朔州,就可以直接进入城中,和城外的宋军一起,里应外合,歼灭辽军。

可以说,这一仗宋军已经占了先机。只要宋军将领不是什么二傻子,至少拿下朔州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杨继业当然不是什么二傻子。宋军确实也拿下了朔州。可这一仗打得一点都不轻松。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此中缘由还要追溯到出征前的那场比武。

耶律斜指使人操纵了比赛,致使一部分人中招在比武中发挥失常,甚至是完全没有发挥。这一部分人无论是意志力还是战斗力都比其他人要差得多,要不然耶律斜也不会找她们下手。可他们自己不这么想啊!要说耶律斜找上的那些人也是一帮极品。他们自认为他们是因为太优秀才会被奸人盯上,企图害他们。这才让他们失去这次宝贵的机会。他们这么优秀,却被迫把机会让给那些“酒囊饭袋”,看到那些优胜者“趾高气扬”的样子,他们极其不服气,都嚷嚷着这次不算,等他们养好伤后,择日再比。

可大军出征的日子快到了。大家还要回去准备呢!哪儿有什么时间等他们养好伤再打擂台。

但这群人虽然本事不怎么样,但后台还是挺硬的。虽然赵光义是皇帝,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大臣们。思前想后,赵光义最后拍板:你们不就是想去朔州嘛!那你们也不用比了,直接跟着杨将军去吧。反正这只是让小辈开开眼界,涨涨经验的,也没什么大事。让杨继业多多看着点就是了。

可谁知道,赵光义的这个决议给这次朔州之战带来了巨大的危险。特别是对杨延辉。

要说那帮被坑的倒霉蛋最不爽的人,除了害他们的耶律斜之外,非杨延辉莫属。他们“意外”落败了,可杨延辉却拔得头筹。他们没法找耶律斜撒气,却琢磨着找杨延辉麻烦。偏偏他们的本事不如杨延辉,连做人这一块也比不上他。杨延辉虽然冷漠,但他的实力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在加上有潘旭在一边帮衬,隐隐成为少爷兵的头。而他们本事没多少,却整天喜欢用鼻孔看人。以致于,当他们要给杨延辉找麻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站在杨延辉这边。他们屡次挑衅都以失败告终。

他们不仅没有就此罢休,反而更加怨恨杨延辉和他的“党羽”了。

杨延辉立功心切,一心想要杀敌立功,希望能得到慕容建中的青睐,同意他和影儿的婚事。同伴们都知道他的事,也有意帮他。杨继业知道后,出于对失散多年的儿子的愧疚,和父亲对孩子的爱,他决定将这次朔州之战最大的功劳让给杨延辉——让他带军潜入朔州。只要这次行动顺利,杨延辉都是大功一件。而且,万一运气好,能擒杀辽军什么实权人物那就更好了。当然, ...

(为了杨延辉的安全考虑,杨继业做了充分的安排。除了给杨延辉穿上最坚固的盔甲,最利的刀枪之外,还安排很多人接应。

本来这一切都没有问题。可坏就坏在那帮二货就在接应的队伍当中。更可怕的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实在不行,部队将军只让他们担任传令兵。这就跟玉皇大帝派孙猴子看守蟠桃园一样,最后是什么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他们也不敢做绝,并没有知情不报。只是在杨延辉得手,派人通告,希望得到更多人接应的时候,故意拖沓了一点时间。

可这一拖沓,导致杨延辉陷入苦战。他被反应迅速的耶律斜团团包围。本想通过密道退到城外。谁知道,耶律斜更狠,直接让人用火药炸塌了地道。根本不给杨延辉留机会。杨延辉突围不得,情况越来越危险。

在城外等消息的杨继业听到火药的轰鸣声,和一片塌陷的声音就知道不对。想到刚刚团聚的儿子正被困在城中,心急如焚的杨继业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亲自带着大军对着朔州城猛攻。

幸好这朔州城是杨继业带人修缮的,他对它的防御了如指掌,又幸好耶律斜为了尽快消灭城中的宋军,将主力都调去围困杨延辉了。杨继业这才顺利登上朔州城。

一入朔州,杨继业马上命令宋军进攻,快速向杨延辉的方向进攻,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解了杨延辉之危。

耶律斜见杨继业来了,知道事不可为。但他不甘心就这么撤退。撤退之前,他拿起一支箭头上喂了毒药的箭,张弓搭箭,向杨继业射去。

乱军之中,杨继业没有察觉到这支暗箭。关键时刻,杨延辉扑倒杨继业。杨继业没事,但他却代父受罪了。

耶律斜的毒虽歹毒,但也不是无药可解,杨延辉也懂得一些药理,也恰好知道这个毒。而军中其他人并不懂药理,口头描述又太抽象。于是他就想自己去采药。但没想到,他就此失踪。

潘旭在给他的信中说道,他认为,杨延辉很有可能落入辽人的手中。因为他带人去找的时候,发现了辽军的踪迹。

慕容建中深吸一口气,虽然他现在不待见杨延辉,但他却是最不想杨延辉出事的人之一,如果他真有什么事,影儿岂不是要伤心死!

为了女儿,他少不得要去一趟朔州。

“看来计划不得不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瞥了好久,终于是出来了。真心对不起啊!

第48章 潘仁美16

(本来按照慕容建中的计划,宋军应该在来年二月或者三月的时候发动进攻。这个时候,马匹刚刚经历了漫长的冬季。冬季水冷草枯,饲料来源严重不足。马匹的膘水下降,新的草又没有长出来。还有不少马没有熬过严冬就一命呜呼。这时候辽国的骑兵数量是最少的,而且战斗力也是最弱的。若要北伐,二三月份是最合适的。只要谋虑得当,击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是有些胜算的。

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如今杨延辉下落不明,很有可能身陷辽国。他又不能见死不救。只是,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三样都不占的情况下出兵,实在不是他的风格。更扯淡的是,他还必须忽悠住赵光义,让他觉得现在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为毛我有种我在当奸臣的赶脚?”慕容建中突然回味过来,在这样战局不利,还竭力怂恿君王,不是为了挽救战局,而是为了私人利益。结果最后往往都凄惨收场,有的甚至因此而亡国灭种。这都是那些个奸臣玩剩下的。而玩得最多的正是宋朝和明朝的太监们。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时候不是个好时机。要是他怂恿赵光义出兵,就是为了私欲,一旦失败,那就跟这些人一样,被人唾骂。这样一来,他跟名留青史就彻底拜拜了。这其中的风险实在有些大。再加上宋兵那渣一样的战斗力,还要应付赵光义时不时地抽风,他实在没有多大把握。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杨韵和崔应龙已经联袂而来。

“我知道你们的来意。让我考虑一下吧。”慕容建中说道。

“这有什么好考虑的。”杨韵急道,“现在四郎下落不明,我们要想办法救他。此事刻不容缓。你向皇上上书,请他出兵。他不是挺信任你的吗?”

慕容建中苦笑道:“大小姐,现在真不是出兵的时候。士兵没有集结好,武器装备也没有齐全,再加上燕云十六州天寒地冻,辽人又经营数十年。就是勉强出兵我也没有多少把握。”

杨韵虽然不懂行军打仗,但这些浅显的道理她还是知道的。但她还是不死心,这可是她的侄子,虽然按照剧情,他遇到银镜公主,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四郎点儿背,还没有邂逅银镜公主就……呸呸 ,不吉利。四郎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你不是当过北齐大将军嘛!崔师傅说你逆天改命,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帮齐国统一天下,现在这样一件小事都完成不了吗?”

杨韵理所当然地说道。

慕容建中无语,狠狠地瞪了崔应龙一眼。这家伙怎么什么事都往外面说。

崔应龙微笑示意,杨韵不是外人。

慕容建中撇撇嘴。

虽然杨韵这纯属于强词夺理,可慕容建中最后还是答应了。他不得不承认,杨韵的话让他颇为意动。虽然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真的能逆天改命。北齐那会儿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剧情大神根本就是齐国的亲戚,给北齐方面开的挂实在太多,太牛了。各种不可思议的拨乱反正。他不过是顺水推舟。不过,他却愿意挑战困难。在这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还能克敌制胜,这才显示他的本事。

他是绝对不会承认,他是因为女儿认定杨延辉,怕杨延辉出什么意外,女儿伤心流泪。因为杨韵和崔应龙来没多久,潘影也来游说他。慕容建中叹息,女儿注定要被拐走啊!这实在太窝心了、

偏偏崔应龙这厮还哪壶不开提哪壶,使劲往他伤口上撒盐。

“看在影儿的份上,你也应该有些表示嘛!”

口胡,他有什么好表示的。

嗯,当然了,他也就是在心里说说。对着女儿略带乞求的眼神,他实在不忍心让她伤心、为了影儿,他这次算是豁出去了。

结果,第二天早朝,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地看着慕容建中口若悬河地忽悠赵光义。

“圣上,这次杨将军朔州大捷,把辽人打得落花流水。ww如今辽军损失惨重,兵败如山倒。正是我军乘胜追击的时候。恳请圣上尽快发兵,老臣自认尚能披挂上阵,毛遂自荐,请命带军趁势攻打燕云十六州,扩大战果。”

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不可思议地看着慕容建中。前线的战报他们不是没看过,虽然杨继业攻下了朔州,但宋军的损失也不少,辽军也并不像慕容建中说的那样伤亡惨重,以致于溃不成军。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平时干练、睿智的潘丞相怎么会如此不智,不是老糊涂了吧!还是说杨继业的功劳让他心生嫉妒,这才不管不顾,坚持要去捞点功劳,压杨家一头。即使最后不成,为了安抚他,圣上也会给他一些好处。制衡嘛,他们还是知道的。

文武百官不知道杨延辉和慕容建中的关系,还以为又是潘杨两家的党争。

赵光义并不好忽悠。虽然他军事才华不怎么样,但却是个政治上的好手。何况,他还知道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文武百官们不知道,可不代表赵光义不知道。因为金斧权杖的事情,他一直关注着杨家的事,对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武艺高强的仇木易,当然也是他重点关注对象。他已经知道了所谓的仇木易的来历,他正是杨继业失散多年的儿子,而且和潘影的关系匪浅。再一联系慕容建中几乎无条件地宠溺女儿,他就知道了,恐怕是因为潘影,他的丞相才竭力请求他出兵。

虽然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但赵光义却装作一副被慕容建中忽悠住的样子,最后还不顾群臣的反对,“欣然地”任命慕容建中为幽州节度使,率军五万,北伐燕云。还给了他节制河北诸军的权力。

下朝后,赵光义却把慕容建中召到宫中。一见面,赵光义就开门见山地告诉慕容建中,他早就洞悉了他的目的,不过,念在他屡次建功,对大宋忠心耿耿的份上,他就大度地原谅他了。但同时,赵光义还提出了他的条件。他要求慕容建中帮他设法从杨延昭那里把金斧权杖弄到手。

慕容建中对于赵光义兄弟之间的龌龊没有多大兴趣,当然满口答应。称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金斧权杖涉及赵匡胤之死,牵扯甚广。杨延昭本不想就这么交出金斧权杖,但想到四哥生死未卜,他最后还是在慕容建中和杨韵的劝说下,把它贡献出来了。

至于赵光义拿回金斧权杖之后干什么,慕容建中完全不在意。他正带着军队,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奔赴河北。

如果剧情大神又出来露脸的话,杨延辉现在应该被辽国的银镜公主给看上,现在正被银镜公主照顾着。而银镜公主如今正在幽州。他现在的目标就是幽州。

虽然事出突然,各种不利因素也困扰着宋军。即使慕容建中再怎么能耐,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扳回劣势。主场作战的辽人给了他当头一棒。他一头撞上铜墙铁壁的涿州城。涿州的辽军虽然仅有不到一万人,可涿州城高墙厚,急切之间难以攻下。他对攻城战又不是很擅长。即使杨继业派潘旭带兵来助战,还是对战局没有太大变化。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 ...

(头风。就在慕容建中一筹莫展的时候,天却突然下起雪来。鹅毛般的大雪很快就覆盖了大地。

潘旭和宋军将领都哀叹不已,都觉得这次战役恐怕要黄了。甚至有些将军直接吩咐亲兵准备行装。

但慕容建中却不忧反喜。这次天灾却是一个好机会。

他没有喝止那些收拾行装。准备退回南方的将领。其他还在观望的将领见他不阻止,也纷纷效仿。唯有一部分人没有跟风,在等待他的命令。慕容建中从这部分人当中挑选出八千人,把全军最好的装备都给他们。又将剩下的大约四千多人编成一军,由潘旭暂时统帅,埋伏到涿州城外的山里。其他人,慕容建中让他们退回到河间府,但临行前,他嘱咐众位将军,辽军见他们撤退一定会追击。他们要加强警惕,可以在沿途设好埋伏,伏击辽军;慕容建中又吩咐潘旭,在辽军大部队出城追击之后,马上趁着涿州城空虚之际,攻下城池。再拒城而守,截杀追击归来的辽军,阻止他们北上。

潘旭忍不住问道:“父帅,那您呢?”

慕容建中抬头望向北方,说道:“我,我要去幽州。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了。”

当夜,慕容建中就下令全军按计划行动。

潘旭先带着四千人出营,慕容建中随后也带领那八千人骑马出营,他们一路向南疾驰。等跑出三十里之后,慕容建中又转到向东北,往幽州方向去了;而潘旭则转向西北,到涿州的山区隐藏起来。而这时候宋军大营大开,宋军的主力四万余人弃营,往南撤。辽军的注意</br></br>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