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轰天雷(宋代的火药制品)。当北门的辽军大部分都登上城墙之后,轰天雷瞬间一起引爆。经过白天攻城战的洗礼,再加上被挖了数十个洞,根基不稳。在轰天雷的轰炸下,城墙轰然倒塌。登上城墙和正在爬墙的辽军顿时中招,个个都死得极其凄惨。不是掉下来摔死的,就是被倒塌的城墙压死的,要不就是被碎石碎砖砸死的。这一下子,有*成的人直接挂了,剩下的辽军士卒也基本上都带着伤,即使没有伤,也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了。很快,这些漏网之鱼也被埋伏在北城民房之中的两百精锐宋军歼灭了。

虽然四分之一的辽军已经被消灭,虽然当时耶律休哥已经失去理智,但辽军仍然三倍于宋军。不过,慕容建中却也留了一手,专门对付他。

他在南门也有布置。在北城挖洞的时候,他又派人在南城墙挖墙。在南城墙上开了十余道突门(即暗门)。在耶律休哥将全部兵力都投入到攻城时,慕容建中先是佯作不敌,带着军队退到城下,实际上却是直奔突门而去,从突门中破开薄薄地一层砖墙,直接就插入了辽军军阵。出其不意地进入辽军的核心地带的宋军士兵马上发动猛攻,砍断云梯,屠杀还惊魂未定的辽人。辽军因此大败。

听完了这些,耶律休哥苦笑道:“潘丞相真乃神人,吾远远不及啊!”

看着耶律休哥颓唐的身影,慕容建中一阵叹息。耶律休哥也算一世英雄,谦逊道:“耶律将军也是当世豪杰,堪称智将。只是太心急了,这才让敝人有可趁之机。此不足挂齿耳。”

耶律休哥又是一阵苦笑:“那又如何?终究是败给你了。今日之败,唯死而已。”

“将军……”辽军士兵都潸然泪下。

耶律休哥抬起手中的剑,抹了抹剑身上的血,说道:“我从军打仗数十载,马革裹尸本就是军人的宿命。被潘丞相这样的英雄豪杰击败,耶律休哥心服口服。临行前,我已向太后立下军令状,不成功则成仁。今日就是我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慕容建中知道耶律休哥是真的已存死志,他这样说不过是敬耶律休哥也是个人物,安慰他一下而已。只是,耶律休哥下面的动作却惊呆了他和一群小伙伴。

耶律休哥突然转身,对着千余辽兵道:“本将无能,累及三军。众将士可还愿追随本将?”

辽军轰然答道:“愿!”

“好!”耶律休哥马上下令:“众将士听令,拿起你们的武器,冲向宋军,斩杀潘仁美!”

慕容建中和宋军的士兵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刚才已经准备自刎,现在这算怎么回事?

耶律休哥复杂地看了慕容建中一眼,说道:“潘丞相令我非常佩服,但是,对不起了。为了大辽,我不得不这么做。”

他败给人家是技不如人。他今日定会以死谢罪。本来他只想自个儿自刎就算了。但这个潘仁美将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几乎是算无遗漏。他和杨继业父子是辽国的劲敌。他不能留这么可怕的敌人在世上威胁辽国的安全。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他也要找潘仁美垫背。虽然把握不是很大,但无论如何,他都要试试。为此,他可以不要他的名声,也可以牺牲那上千将士的性命。

宋军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准备受降的辽军会突然暴起,连准备好抹脖子的辽人将军也带头杀了过来。

过了数息,直到辽军士卒冲到阵前三十步的时候,宋军才反应过来。

“快,快,结阵防御。保护丞相!”

“放箭,放箭!弓箭手放箭!”

“……”

...

——————这是两军厮杀的分割线——————

最终,耶律休哥发动的意图除掉慕容建中的决死冲锋没有取得成功。毕竟辽军已经精疲力竭,而且数量上也毫无优势。慕容建中也不是吃素的。除了一开始有些愣神被阴到之外,马上组织了凶狠的反击。

渐渐地,耶律休哥身边的辽军将士越来越少,虽然也每一个死亡的辽兵最少能拉一个宋兵垫背(毕竟战斗力摆在那),有的甚至能完爆七八个。可是他的主要目的并没有达到啊!目标对象还是毫发无伤。这样一来,即使杀了再多的宋军也毫无意义。

“太后,陛下,臣尽力了。”耶律休哥知道,今天他是不可能成功了。他身边已经不足百人,而且个个都带伤,围成一个圈,被十倍于己的敌人包围。只要宋军一个冲锋就能解决他们。

他面朝南方,悲呼一声,把剑架在脖子上,朝着南面喊道:“韩隐,大辽就交给你了。”

说罢,自刎而死。这次是真的死了。

“将军……”剩余的辽兵悲呼。

一个辽军军官突然说道:“吾等追随将军十余年,出生入死。今日自当生死相随。”

说罢,拔剑自杀。

其余辽兵受他感染,也都慷慨赴死。

慕容建中默然地看着耶律休哥倒下,然后辽兵纷纷慨然赴死。他们是失败者,他甚至不知道他们绝大多数人的名字,但心中对他们的敬佩却油然而生。他可以指责耶律休哥卑鄙无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辽国的忠诚,为了辽国,他可以不惜自己的名声,更何况兵不厌诈,他这么做也可以理解。还有这些辽兵,明知必死,还是毅然追随耶律休哥,拼死一搏。不为活命,只为国家。放眼天下,纵观古今,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如果宋军遇到今天的情况,大多数人会可耻地选择投降吧。

“我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啊!”慕容建中心中暗叹。

尽管这一战辽国损失惨重,在不久之后或许还会因此失去燕云十六州。但辽*队的这种精神气犹存,它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这一点上赵宋却是远远不及的。在很长一段时间,辽国还会是赵宋的巨大威胁。因为这些可敬的勇士。

感慨良久之后,慕容建中说道:“将他们厚葬吧。他们都是勇士。”

……

幽州一战结束,宋军以少胜多,大败辽军。但同时,在辽军决死反扑之下,宋军损失也不少。慕容建中无奈地发现如今宋军已经无力再战。只能暂时放弃南下跟杨继业一起夹击耶律斜的计划。

眼前明明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他却无力把握。其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不过很快,慕容建中就不必纠结这件事了。

幽州一战,耶律休哥率领的三万辽军大多不是战死就是自杀了。但也有在夜间走失,逃逸的漏网之鱼。他们往南投奔耶律斜。耶律斜很快就知道了耶律休哥败亡的消息。

耶律斜对战友战死感到痛心,对慕容建中更是恨之入骨。但他尚存理智,知道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最要紧的是趁杨继业这边没有得到幽州的捷报,赶紧撤退。要不然,等杨继业完全反应过来,他的下场也不比耶律休哥好多少。

耶律斜当机立断,下令烧掉带不走的辎重,三军向西前往蔚州、云州。他亲自带军断后。

因为辽军都是骑兵,即使行动迅速,再加上耶律斜够果断,根本没有给杨继业多少时间反应。等杨继业探知明确的消息,耶律斜已经溜了老远,追之不及。

杨继业带着军队到幽州跟慕容建中会合,谈起这件事悔恨交加。后悔没有拦住耶律斜,让他给跑了。恨自己无能,白白错失一举歼灭燕云地区辽军主力的机会。

慕容建中劝慰道:“杨将军莫要懊恼,如今形势大好,虽跑了耶律斜,但已经对我军构不成太大威胁了。云、蔚、新、武等西方四州有耶律斜大军镇守,先放在一边,小心戒备就行。当务之急就是收复燕山五州(儒州、妫州、蓟州、檀州、顺州),特别是居庸关,以防开春之后辽军大举南下。”

杨继业知慕容建中说的有理,就暂时放下心中的郁闷,同他一起商议收复燕山五州。

耶律休哥兵败身亡,耶律斜引军西去,据城自保。燕山五州没有多少军队,他们几乎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收复了五州。宋军后续的部队这时候也赶到,陆续收复了寰州和应州。耶律斜苦于兵少,只能眼睁睁看着宋军收复两州。

至此,除了被耶律斜控制的四州之外,长城以南再无辽人的势力。

此次北伐虽然只是临时起意,其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准备不是很充分,规模也不大。但战果却非常丰硕。收复了燕山五州和太行山的三州(朔州、寰州、应州),还有涿州,可谓是大获全胜。

此战功劳最大的自然是以少胜多,挫败辽国大将耶律休哥,一举扭转战局的慕容建中。赵光义对他倒是挺大方的,赏赐像流水一般流进他的丞相府,剌封他为燕国公。要知道,赵宋为了避免官员权威过重,只有德高望重或功劳甚大的死者才有的荣耀,他能得到这一荣誉,足以名垂青史了。唯一让慕容建中哭笑不得的是,转了一圈,他的爵位还是燕国公(在北齐时,继承慕容绍宗的爵位)。不仅是他本人,他的家人也因此受惠。潘旭连升三级,连身为女眷的潘影也被封为县主。

赵光义对慕容建中一家可谓是荣宠至极。但对杨家却显得非常刻薄。

赵光义以杨继业畏缩不前,延误战机,致使辽寇耶律斜逃脱为由,对他小惩一番,将他降了一级,罚俸一年。还特意下旨斥骂杨继业,对杨继业和其诸子的功劳视而不见。

圣旨一出,朝野一片哗然。杨继业虽然让耶律斜跑了。但这并不是他的错,只能说耶律斜这小子实在太滑溜了。而且,当时的情况还不明了,他选择稳妥处理也是无可厚非。赵光义此举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况且,有句话说得好。杨继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他不是此战的主角,但也出力不少。朔州城还是他收复的呢!

以八贤王为首的百官对此愤愤不平。赵光义下这道圣旨分明是脑袋被门给夹了(当然,他们只敢在心中腹诽)。

不过,慕容建中却看出了赵光义的用意。除了平衡朝中势力,打压势力最庞大的杨家和八贤王集团之外,还有就是以此警告他,不要和杨家走得太近,更别想着和杨家联姻。否则,杨家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而且,这么明显的区别对待,他们两家难免会产生一些仇怨。慕容建中估计,不用多久杨韵又要出来闹腾,为杨家鸣不平了。

慕容建中自己倒是无所谓。但他比较担心的是潘影。以她的聪慧,肯定已经猜到了赵光义的用意。现在她和杨延辉又……唉,不提也罢。

潘影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慕容建中在唉声叹气。

“爹,什么事让您这样长吁短叹的?”

慕容建中见潘影进来, ...

(马上说道:“影儿来了。坐下说吧。”

潘影乖巧地坐下。

慕容建中疑惑地看着潘影,没想到她今天居然这么沉静。虽然潘影平时就很安静,乖巧。但知女莫若父,他的女儿他了解。肯定是有什么心事。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影儿,发生了什么事了?你和杨延辉那小子……”

说实话,他真心不想问这件事。尤其是这个时候。现在潘影和杨延辉正因为银镜公主的事冷战,他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也是关心女儿,怕她受什么委屈。

潘影却摇摇头,说道:“爹,没事。四哥他,他很好。”

“到底什么事?”慕容建中突然提高声音,表情严肃地说道。

“……”

回答慕容建中的是一阵沉默。

慕容建中像全天下所有疼爱子女的家长一样,特别能操心。潘影越是沉默,慕容建中就越是不放心。就在他越来越着急,忍不住要自己派人查时(还是舍不得逼问女儿啊),潘影终于开口说话了。

“今天,李皇后召我进宫。”

“李皇后?她找你有什么事?”慕容建中疑惑道。李皇后原为赵光义的妃子,被封为德妃。赵光义的继室符皇后死后,被封为皇后。身为继后的李皇后一向比较低调,安分守己。一直都只做好自己的职责就行,从来不过问其他事情。这次突然召见潘影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赵光义授意她什么?

就在慕容建中疑惑不解,费神苦思的时候,潘影自己直接说了。

“一开始,李皇后只是跟我聊些家常。但不久襄王赵恒就前来拜见。”潘影顿了一下,说道,“我感觉,李皇后有撮合我们二人的意思。圣上好像有意与潘家结亲。”

慕容建中已经傻了。这尼玛唱的是哪出啊?

作者有话要说:    很多人都觉得我在虐主,这真心没有。还有,疼女儿不是挺正常的吗?为什么会觉得不合理呢?我对主角的这个设定就是溺爱女儿的坏榜样家长。

关于这个故事里面慕容建中的发展,肯定和前面两个不一样。他的参考对象是赵盾这样的权臣(当然了,肯定不会干弑君这样的事的)。这一章就是铺垫。对于不怎么讨喜的赵二官人,就让他领盒饭。我争取两章结束这个故事。赶紧穿越倾世皇妃

第54章 潘仁美22

(潘影的话,可谓是晴天霹雳,把慕容建中炸的外焦里嫩。ww

尼玛,外面的狼还真是防不胜防啊!一个个的都来觊觎他的女儿。好不容易ko掉杨延昭,本以为安枕无忧,谁知道杨延辉早就已经暗度陈仓;千防万防,死死盯着赵光义这个老yin棍,就怕他看上影儿。谁知道,他虽然没有产生将影儿纳入后宫的念头,但还是看上了。不过,却是为儿子订下这个儿媳妇。而且,这个儿子的地位还很特殊。

慕容建中当然知道赵恒是谁。那可是赵宋的第三代国君,宋真宗。赵恒原名为赵元侃,不是李皇后所生,是庶子,上头还有两个哥哥。他只是皇位的第三顺位者。但赵光义长子赵元佐因为忤逆赵光义被厌弃,而前年次子赵元禧又暴毙,赵元侃才成了皇位的继承人。赵光义将赵元侃改名为赵恒,封他为襄王,有意要立他为太子。

赵光义现在完全把赵恒当做他的继承人。除了即将册封他为太子之外,还为他组建幕僚,提拔一些新锐加入赵恒的“太子党”,而鼎鼎大名的寇准就在其中。但赵恒毕竟在朝中根基浅薄,他的那些个幕僚跟杨家、潘家,还有八贤王的势力相比,简直就是相形见绌。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赵光义虽然知道三家都对赵宋忠心耿耿,尤其是赵德芳更是皇室中人。但他们对大宋忠心,不代表对一定对赵恒服气。赵恒原本只是个透明人,德才不显,骤然让他做继承人,恐怕难以服众。于是,赵光义就想拉拢人为赵恒造势。而联姻是最好的方式。杨家实力不错,在大宋军方的影响很大,但因为种种事情,尤其是杨延昭和金斧权杖的这件事,赵光义始终对杨心有 ,再加上杨八妹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萝莉,明显不适合;至于赵德芳,他的第一个孩子才刚刚满月;算来算去,还是潘影最合适。和潘家联姻的好处显而易见,如今已经是燕国公的慕容建中俨然是大宋百官之首,不论在朝堂还是在军中都很有影响力。而且,潘家就潘旭一个独苗,不像杨家,熊孩子一窝。又没有什么远方表亲。朝中的外戚势力也不会很大。最多显赫一时罢了。而对于潘影本人,赵光义也是很满意,不说潘影和赵恒年龄相仿,潘影的容貌是一等一的好,称得上倾城倾国。言行举止也颇有大家风范。配得上太子妃的位置。赵光义这是直接无视了她和杨延辉之间的事。

可是,赵光义对潘影很满意,但慕容建中对赵恒却很不以为然。虽然正史中,潘美确实有个女儿嫁给赵恒。但他却从来没想过这档事。他压根没有把赵恒当成女婿的人选。应该说,所有皇室中人都被他排除在外。除了后宫佳丽三千之外,皇家还有烦不胜烦的勾心斗角。他可不想女儿一辈子葬送在那里。而且,赵恒这个人慕容建中也颇为不屑。姑且不论那个非常有争议的檀渊之盟。单单就说他为政方面的那些个事。他当政时期虽然有咸平之治,但也有很多昏聩的举动,比如伪造天书,为自己歌功颂德。也许是阿谀奉承的话听得太投入了,居然真以为自己功德无量,还数次去泰山封禅,也不想想他何德何能?竟然跟秦皇汉武比,真是个笑话。

尽管他知道跟赵恒结亲之后,他就是未来的国舅爷,潘家将更加鼎盛。他的任务也就更加顺利。但他却打心里排斥这么做。不说赵恒这个人他看不上。他看得出,女儿也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潘影的一颗心完全在杨延辉身上。她本身对这场政治联姻也很烦恼。就是为了女儿他也不能答应。这不是逼着女儿往火坑里跳嘛!

慕容建中深吸一口气,说道:“放心吧。没事。一切都交给爹吧。你不用担心。没人能强迫你,我的女儿值得这世上最好的。”

“爹……”潘影感动地哽咽道。

慕容建中笑着安慰道:“好了。爹会一直站在你这边的。虽然杨延辉那小子我很不爽,但既然是你非他不可,爹也尊重你的选择。”

“不过,他要是敢欺负你,一定要告诉爹,爹帮你教训他。不要怕给爹和你哥哥惹麻烦。我们是你在这世上最亲的人。”

潘影点点头,然后又坚定地说道:“爹,你放心吧。女儿知道。我会幸福的。”

“嗯。”慕容建中有点心酸,女儿真的长大了。本来还想着多留几年的,现在却留不住了。或许潘旭说的不错。比起其他人,杨延辉才是潘影最好的归宿。有什么情谊比得上青梅竹马?他们都相互了解彼此,有多年的情谊在,他们一定能幸福吧。他看得很清楚,女儿虽然因为银镜公主的事,正在跟杨延辉冷战。不过,她心里终究还是有杨延辉的。她本就是口硬心软的人。最后还是会原谅杨延辉。虽然这件事并不是他的错。

“赵恒的事交给爹,一定不会委屈你的。不过,你先别告诉杨延辉,就让他好好着急一回。免得整天摆着一副死人脸。”慕容建中很坏心眼地说道。女儿他留不住,但杨延辉那小子想娶他女儿也没那么容易。非得好好折磨他,让他知道知道他女儿有多宝贝。虽然以杨延辉的品性绝不可能是渣男,但毕竟千难万难才得到的宝贝才更叫人珍惜。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