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官学(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播文明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面向大众的学校。

所以李岌一直在筹划是开办一所面向平民的官办书院。

在华夏,书院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唐代的书院是由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直到宋代,开始有意打压士族豪门,到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面向平民阶层的书院才作为教育机构真正开始兴盛起来。横渠先生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很好地道出了宋代大儒们的抱负和情怀。

在前世,李岌一直坚持认为庆历新政最大的功绩是在全国推广官办的学堂,普及教育。

晋yan的书院并不叫书院,而是晋yang0ng下所属的机构,名作弘文馆。太原府通判卢弼卢子谐就兼着晋yang0ng弘文馆馆令。

唐代晋yan皇g0ng的规制仿照长安大明g0ng,g0ng城以东是太子府,而g0ng城西面则设弘文馆。

李克用被封晋王后,就占据了晋yang0ng东面的原太子府,当作了自己的晋王府。而把为自家子弟进行教育的宗族学堂开在了晋yang0ng西面的弘文馆内。大概是因为弘文馆内有十余万册藏书,还有原来一些前唐时期留下的学士、教授和校书郎、令史、典书等官员,学问丰富,正好用来方便教学。

李岌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在这弘文馆里的宗族学堂里进学的。

李氏宗族学堂设在弘文馆内东侧一处两进的院子,原是唐代宗室讲学之所。而弘文馆长史、教授及官员、书匠则于学堂北侧的两处院子里办公。

弘文馆学士卢弼卢子谐,出身河东名门,前唐天复年间进士。昭宗年间为太原河西令,为晋王李克用器之,留为晋yan判官,与河东监军张承业一起留守晋yan。

身兼弘文馆令的卢弼算是李岌的半个授业之师,老先生替李岌出使洛yan,被李嗣源无故胖揍了一顿,连气带急,回到晋yan一病不起,直到入冬时才算是彻底痊愈。

李岌从古交城回到晋yan,直接就去了弘文馆去找卢弼。

卢弼在太原府衙内有公事房,但日常却在弘文馆内办公,毕竟他是馆令,在弘文馆里一言九鼎,说话最算数。

李岌找他当然不是要将筹备中的晋yan学府开以弘文馆里,自己要培养的学生要亦工亦农,半工半读,另外还要学习弓马骑s,能文能武,自然不能天天只躲在书馆里背书。

他最早选定的学府地址是在yan曲县的唐明皇家庄园,只不过那里离晋yan城还有四十多里,交通不便。而作为太子,李岌大部分的时间还是需要呆在晋yan处理公务,所以晋yan学府的地址最终确定在了北苑龙首山下玉泉之侧。

他来找卢子谐是向这位老先生讨要几位教书的先生。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