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没想到自己会被这么吼,姜浩委屈地跟在后面,心心念念,心道不说就不说,反正他只是一般好奇。

不料余泽又转头吼了他一句“闭嘴”,姜浩这下是真的不高兴了,他根本什么话都没说,余泽哪里长耳朵听见了?见对方面有尴尬,他只得把这归咎与余泽在故意为难他。

姜浩不再说话,余泽一直以来都是话少,随即一路沉默。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在雪原里,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一道道明亮的亮光。绚烂的光芒照亮了漫长的极夜,只见一大片蓝色的光带横亘在夜空,夜如白昼。

姜浩出来这么久,这才注意到,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的,多得有些不真实,像是悬在空,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

一时间被这样壮丽的景色震撼,姜浩忘记了和余泽的那一点小矛盾。他闭着眼睛仔细听,耳边甚至有含混不清的爆破声音,这是极光的声音。天上还有薄薄的云,随着极光一起延伸到大地尽头。

他不由得想到,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只有身置其中,人类才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无尽奥秘。

大多数极光出现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处,还有更高的。可是此刻,他不由自主地伸手,像是要接住下垂的光带。

回去后,姜浩在日记中写到:

人文景观更多的是让人感悟,可是自然风景确能够令人震撼,那是一种顶礼膜拜的敬畏,那是一种浑然忘我的惊叹。无外乎那么多人见到美景时,欣赏之余,甚至想要融入其中。

*****

北京时间2049年8月18日10点05分

“在大家百忙中开这个会议不为别的,只是想告诉在座的人包括政客、军人、学者,以及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我们的商人们,避难计划提前了。”

一听主持人的话,下面的各界龙头都陷入了讨论中。避难计划提前,是否意味着危险已经靠近了?

他们及其看中这场会议,他们很多人甚至是抛弃手中的重要事务,无论如何都参与到这场关乎自身未来的会议中来。

“先别慌乱,我会详细地把基本情况给大家说明。相信各位也看到了,9点45分南极上空爆发大规模极光现象,这是目前为止探测到的最大的极光。”

会议主持者眼睛环视了周围一圈,姜浩一抬头就和他对上眼睛,本以为那人会稍微停顿一下,结果对方一秒钟也没耽搁,像是在程序化的重复这个动作,接下来继续投入报告。

“过去两年以来,太阳向地球投放的带电粒子呈现增大趋势。在这之前,地球都在进行自我保护,地球磁场迫使一部分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沿着磁场线集中到南北两极。如你们所见,极地的高层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阻止它们进入,发生碰撞并激发,产生光芒,形成极光。可是你们要知道,这已经快到极限了。”

这是究竟怎么一回事?周围的环境让他有些不适应,姜浩惊讶,他是不是理解错了?还是说他压根就走错了地方?为什么他什么也听不懂?

刚刚和余泽从冰间湖回来,他们就被带到一个大厅里,围了一个大圆桌,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块电子版,方便阅览会议资料,同时写着参加会议人的各种信息。

姜浩放眼望去,在场者好多都是在电视上出现过的高级干部,他认识的人少得可怜,只有小舅一个。要是非要算的话,还包括那让他气得牙痒痒的顾彦君,以及之前想要抓他的那个军官,他看了一眼那人面前的电子屏幕,上面写着“陆扬”二字,官衔是陆军少将。

他们在仔细查看眼前电子屏上面的资料,偶尔邻近两人在小声讨论,气氛异常严肃。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传达出这样一个讯息,这是一个严肃而专业的会议,不能有轻微差池。

突然进入这样一个环境,姜浩有些拘谨。与之相反,和他的不自然相比,余泽显然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礼貌性的和别人点头致敬,随即开始投入到他手中的文件里。

姜浩环顾四周,除了会议桌上每个人面前的微型电脑外,角落里还堆积着一大堆机械设备,指示灯不停地的闪动,显示出在场人的专业与肃穆。和设备连接起来的是几个巨大的三维投射器,里面显示的是另一个地方的远程连接,这使得每个方向的人都能准确地接收信息。

据介绍,那里是连接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中央高层,天文台会把最新的消息分享到会议室,然后南极的会议室和北京中央高层进行相应的同步分析和报道。

此处参加会议的人有有一半是政府人员,还有一半是学者,有好几个名字姜浩都耳熟能详,那是他们地质领域的领军人物。

主持会议的人还在继续:“刚刚那场巨大的极光已经是地球自保的极限,我们以后的处境将会非常艰难。”停顿了一下他视线落到了姜浩这里,然后开口,“你好像有话要说,请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啊?”姜浩瞬间就当机了,他被莫名其妙的带到了这里,手上刚刚拿到文件,还未进入状况就被迫发言,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要说的。

只能靠着以往储存的知识机械化的开口:“太阳活动的增强会导致地球产生磁暴,指针的指向功能将会受到一定情况的影响;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而且还会产生相应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水。”

“没错,这是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对方点头,紧接着,主持人话锋一转,向他身旁的余泽直接提问。

“余博士,国家地质研究所那边是怎么表态的?”

余泽点头,声音冷冽磁性:“一周前研究所取得最新数据,地核-地幔边界的温度在短短的两百天里上升了200摄氏度,已经达到了4400摄氏度,地球最高温被不断刷新。进而引发更为强烈的地质灾害。”

余泽声音很稳,虽然报忧不报喜,可还是让人有种享受的感觉。

“青藏高原处于极端不稳定状态,亚欧地震带周围不停地发生地震,我们担心‘蓝鹰避难所’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他结束汇报后,因为这个坏消息,现场出现了暂时的寂静。

身旁的人面色平稳,坚毅的五官散发出一种刚毅的气息。不知道为什么,在姜浩心里,现在的余泽给人一种能够信任的感觉。

“据你们预测,‘沧海桑田事件’还有多久时限?”不久,一个出资巨大的商人开口打破了沉寂。

姜浩埋头查看手头的资料,“沧海桑田事件”是对接下来地球将要发生的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一个代称。命名取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借助其原意海陆变迁来表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借此突出人类存活的证据。

大约是想表明,就算沧海桑田又如何?人类依旧可以延绵不断。

姜浩皱着眉头,这是他思考时下意识的小动作,显得他那张过于阳光的脸更加成熟稳重。手里的资料越看越惊心,难道余泽之前说的灾难就是这个?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