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庞统见公孙策不答话,也不说什么,只是抱拳,说:“束竹,保重。”

说罢,便头也不回,骑马走了。

公孙策在原地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难道不是自己要走而庞统来送自己的吗?这,这怎么反过来了?!

既然想不通就不想了,公孙策可没包拯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他摇了摇头,转身也走了。

身后,夕阳将他的影子拉的老长。明明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却依稀感到了些凉意。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章

一年后,京城。

公孙策走在汴京繁华的大街上,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大声吆喝的小贩,小厮空青亦步亦趋地跟在公孙策的身边护着,生怕一个不留神自家的公子就被磕着碰着了。

公孙策却不知自家家丁的顾虑,反而兴致勃勃的左顾右盼,一览这京师的风采。

“我说公子,您说这包大人是为什么一定要您进京啊?”

“之前不是都和你说了吗,今年皇上二十寿辰,朝廷开恩科,故此让我进京赶考。”

“可是这包大人不是一向知道公子您不愿为官,这回却实在过分,知道您不会拒绝他的所有请求,便逼您参加恩科。”

“不愿为官吗?”公孙策自嘲的想。其实,包拯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不愿为官,若是可以,自己比任何人都想当官。大丈夫生儿在世,谁不想才华得到施展,谁不想名留青史,只是自己……包拯他并不是要逼自己,而是想要让自己得偿所愿。

“……公子?公子您怎么了!”空青见公孙策忽然停下,望着某一处发呆良久,怎么叫也不理,一时慌了神。

公孙策缓过神来,说:“没什么,我们走吧。”

空青想,自从一个月前公子收到包大人的信后,就心神不宁的,别是出什么事才好。

这一年,说长不长,公孙策才做了数把扇子,换下了冬装,时间便过去了。说短也不短,包拯在这一年内却干了一件震惊全国的事,后世有人以此时写话本,便叫做:狸猫换太子。

包拯一年前在庐州碰到的苦主,正是这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先帝时的李妃。这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已经人尽皆知,便不在这里多作说明了。只说这包拯险中求胜,为李妃伸冤,终迎来真相大白,沉冤得雪。赵祯得知自己的母亲另有其人后,大怒,一方面令人囚禁刘太后,肃清朝野;另一方面亲自出宫迎接李妃,封为太后。

至此案后,包拯算是彻底出名了。皇上对他恭敬有加,太后对他感激不尽。包拯不仅官复原职,更是获得皇帝亲赐的尚方宝剑,意在斩妖除魔,杀尽天下贪官,平尽天下冤事。

包拯这下可是真正打入朝廷中心人物圈了,就连庞太师也不敢小觑他,最多只是在上下朝时对他翻几个白眼,或是联合朝臣嘲笑他的肤色。包拯对此当然是不在意的,这些年来自己也算是经历过辛酸荣辱,再困难的时候都面对过,哪会怕这么一点不痛不痒的嘲讽。

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只有远在庐州的公孙策和包大娘。

包大娘还好说,包拯复官后一早就想就把她接到京城小住,但包大娘不愿离开庐州的百姓和青天药芦便拒绝了。她平日里也有街坊领居照顾着,生活的挺滋润的。

只是这公孙策,却令包拯头痛了。公孙策是个官迷,他很久之前就知道了。但他也知道,公孙策父亲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地不许公孙策步入仕途,公孙策答应了。然而他很清楚公孙策心里是痛苦的,若是为官,便是对不起父亲,是对父亲不孝;若是不为官,便是对不起自己,是对自己不仁。不管怎么选都是错的,包拯索性就推了公孙策一把,写信给公孙策要他进京赴考。他相信以公孙策的才华,蟾宫折桂绝对不是难事。

虽然他一直知道,在这官场中,若有一子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公孙策来京城,本该住在包拯府上,只不过包拯刚被皇上钦定为本次科考的主考官,为了避嫌,公孙策便住在城东云来客栈里。

临近考试,京城里来来去去的都是全国各地来的考生,这云来客栈环境清幽,算是汴京城内数一数二的大客栈,因此住满了众多像公孙策一样家底丰厚的公子哥们。这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不幸的是,公孙策刚到客栈,就赶上了一场不小的摩擦。

话说这大宋重文轻武,文人地位水涨船高,太平了一段时间,便自恃身份尊贵眼高于顶。对于武人,更是三分势利眼看人低。这云来客栈中住的张知公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代表了。

张知为临安人,家中世世代代以贩茶为生,也算是临安城内数一数二的大户。有道是士农工商,商为最下品,虽然金银满屋,见到有官衔的人总是要卑躬屈膝笑脸相迎。这张老爷子受够了了被人瞧不起的苦,一心想要培养出个官家子弟以壮大家族。自己的小儿子张知会说话后,就为他请来临安最好的教书先生。这张知也从小就知道自己身负入朝为官振兴家族的使命,书念的也很是认真,只是这少爷脾气十分的大。这不,头一回出家门,就惹事了。

事情的起因不算复杂,张知的车马在进京途中遇上了暴雨耽误了几日,未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京城。这客栈掌柜一时糊涂,便把张家早前为其预订的客房给了其他人。这张知好不容易才到了客栈,又见原本属于自己的地盘被别人给抢占了,一时文人脾气和少爷脾气都上来了,硬要拉着那人和掌柜的理论要换房。

寻常人若是遇到这样的事,为了避免麻烦也就答应了,可偏偏这位后来者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可是潘将军远在万州的小舅子吴仪,最重要的是,他是个武人。

其实说他是武人也算是抬举他了,这位小舅子占着自己姐姐姐夫作威作福,每日只好逛秦楼楚馆的,学个武艺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些花拳绣腿也做不好。不过,他到底也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碰上张知这种江南水乡长成的自幼养在书阁的娇贵公子,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当然吴仪也压根没想到要捏死张知,哪知这个弱不禁风的男人就像是嫩豆腐做的,自己一碰就倒。当时他有点惊慌,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姐夫可是个将军呢,别说自己是无意的,就算自己真想弄死一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他见张知摔倒在地,也不上前搀扶赔礼道歉,反而十分嚣张的说:“大爷今个儿心情好,没摔死你算你走运。”说罢,想要掉头就走。

那张家的小厮见自家少爷被推倒在地,而罪魁祸首却要大摇大摆地走了,哪里肯依,上前一拦,说是要给个说法。

“说法?”吴仪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说:“我告诉你,爷就是王法!”

也是这吴仪长期呆在万州不懂世故,这汴京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龙脉所在,朝大街上仍一块砖头都有可能砸到几个家里多多少少有点官府背景的爷。这权贵之多,无法估量,但就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就是王法,起码,没人敢明着说。

吴仪这一番话一说出口,四周围观民众不干了,纷纷议论这个爷到底是什么身份,这口气,听着像是比庞太师家的公子还要大。

庞统这回真是无故受到牵连了,他父亲庞太师虽然权倾朝野,但这毕竟是皇城,行事也不敢太过分,况且还有一个八贤王在那里盯着,做人做事也更是小心,对子女的要求也甚是严格,要不怎么说能培养出一个贵妃女儿呢?这庞家的家教一向口碑不错,但出了一个庞统。由于庞统生性豪放,做事喜欢凭着喜好,在京城百姓们眼中,他的作风和庞家相去甚远。其实再过几年,待庞家小女儿庞飞燕长大成人,泼辣之名相当响亮。比起自己的哥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们这才发现,原来庞家的那个贵妃才是最奇怪的那个,这温婉的性子,和庞家一点都不配嘛!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