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魏无衣见谢青意志坚决,知道此事无法回转,失落的说:“没有了你,边关风景,要失色了。”

“纵使没有我在大哥身边,我相信大哥也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谢青浅笑道。

“虽然同样是胜利,付出却不一样。你的计谋,总能让损失降到最低。”魏无衣感慨道,“有了你,我好似如虎添翼。”

“我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罢了。”谢青谦逊地说。

魏无衣肃然道:“我这里有四个问题,想要一问贤弟。一个身怀武功却草菅人命的人,可以称为勇吗?一个不会武功却不畏强暴的人,可以称为勇吗?一个满腹才学却乱国危邦的人,可以称为智吗?一个才学不高却经世济民的人,可以称为智吗?”

谢青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身怀武功却草菅人命,不可称为勇。不会武功却不畏强暴,可以称为勇。满腹才学却乱国危邦,不可称为智。才学不高却经世济民,可以称为智。”

“在我看来,你就是大智大勇之辈。”魏无衣握住了谢青的一只手,“更何况天下间若论才学,能与你比肩之人,寥寥无几。”

谢青看着自己被魏无衣握住的手,魏无衣古铜色的皮肤和自己白皙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哥的话,令我汗颜。”

“世人多以为,杀伐果断,冷血无情,才能称得上大丈夫,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温和敦厚,谦冲豁达,德才兼备,心怀苍生,才是大丈夫。”魏无衣握紧了谢青的手,“你若为相,是万民之福。所以我才会跟随你,投靠六皇子。”

“大哥……”谢青语带哽咽,他没想到魏无衣居然如此高看自己,对于自己寄托了如此殷切的厚望,“我并不如大哥话中说得那样完美,但是我愿意为楚国,献出自己的心力,死而后已。”最后四个字,他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魏无衣此心,与贤弟相同。”魏无衣松开了谢青的手,眼睛却没有离开谢青的眼睛。

“大哥今日所言,若无名篇传颂,未免可惜。”谢青转头吩咐小二取来纸笔。

小二取来笔墨纸砚,放在了桌子上。

谢青提笔落墨,洋洋洒洒,足足写了三张纸,才停了下来。他以魏无衣的话为文章骨架,然后增添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写下自己和魏无衣的名字,他吹了吹纸上墨迹,说:“请大哥为此文命名。”

魏无衣想了想,说:“不如就叫《智勇论》吧。”

谢青在文章的开头,写下了“智勇论”三个大字。

两人合作的这篇《智勇论》,在士林之中流传,有褒有贬,然而正面评价多于负面评价。当代文宗戚诩赞道:“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尚书仆射师昉也夸奖道:“后来文章,当应如此。”

此文流传于后世,因系谢青和魏无衣合著,遂成为一桩美谈。

☆、第三十五章 二十二

谢青向文帝上书,辞去了官职。

几日后,魏无衣离开京城,谢青前去送别。

谢青除了带上了一壶酒,还带上了绿绮琴。

魏无衣看着抱琴而立的谢青,默然不语。他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能向谢青倾诉。他不愿因为朦胧的情愫,毁了这段兄弟之情。

谢青手拨琴弦,一曲《阳关三叠》从指下流泻而出,沉郁顿挫,哀感顽艳,透出无限留恋之情。

魏无衣一边打着拍子,一边朗吟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琴声渐弱,最后归于无声。

谢青心中亦是充满离愁别绪,却并没有表现在脸上,“我虽奏《阳关曲》,却不赠此诗给大哥,而是另赠一诗。”

“哦?”魏无衣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谢青从酒壶中倒出了两杯酒,一杯给自己,另一杯给魏无衣。

两人相视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谢青酒力浅薄,红晕上脸,“大哥,我知你向来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然而你如今已是一军主帅,你的安危,不仅关乎一城一地的的得失,更关乎天下的局势,请爱惜自身。”

“你的话,我会记在心里。”魏无衣沉声道。

“大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谢青拱手道。

魏无衣翻身上马,千言万语最终化成了一句话——“贤弟,保重。”

谢青看着魏无衣渐渐远去,道路上扬起的黄尘,遮掩了单人匹马。他将手按在心口,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谢青回到谢府,看到自己的两个侍女正指挥着一大帮仆人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晚镜接过谢青的绿绮琴,流景则拿过谢青的酒壶。

谢青疑惑的问:“最近是有什么节日吗?”

晚镜和流景的对视一眼,都扑哧笑了出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zwmi.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